关于旅行唯美文字
关于暑假这个假期,我想给你一些可行的建议:报个名,去把驾照考了;约几个靠谱的朋友来趟靠谱的旅行;去听音乐会买畅销书看热门电影;去把一直想学的东西学了;看你想看的书,干你一直想干





关于暑假
这个假期,我想给你一些可行的建议:
报个名,去把驾照考了;
约几个靠谱的朋友来趟靠谱的旅行;
去听音乐会买畅销书看热门电影;
去把一直想学的东西学了;
看你想看的书,干你一直想干的事儿。
动起来,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怎么都比在家傻宅着强。
但是,这个假期最重要的事儿不是瞎玩,而是陪父母,哄他们开心,修补一下被应试教育折磨得千疮百孔的亲子关系。你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父母的分离已然开始了。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注意力开始无限外放和分散,唯独注意不到身后逐日衰老的两个人。

关于大学
青春太短暂了,它的消逝远比你想象的要快。
寻找所有营养你的东西,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今天回头看,人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专业以外的不急之务,
譬如多年阅读累积出的大智慧,
譬如良好的家庭教养内涵,
譬如人际沟通表达能力,
譬如人脉资源,等等。
所以,在大学里,除了专业学习以外,你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别总想着泡妞玩乐。
读一点小说,因为你阅历有限,可以在故事中窥视人性,预演人生。
读一点文学,纯文学的诗歌和散文。北岛说,“诗在纠正生活”。那些唯美的文字会让你在浊世中保持一份赤子情怀。让你有心情在抖落满身的疲惫后,站在窗前看万家灯火;哪怕摆脱不了俗世的纷扰,也可以在内心自在逍遥。这在今天整体焦虑的社会状态下,很重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一点哲学书,看一看康德、柏拉图,也读一读老庄、孔子,当然也要翻一翻冯友兰、周国平。人生的某个时段,自我救赎,可能都要靠这些前辈和现世高人的指点。

用心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去寻找所有能营养你的东西,那些跟艺术、跟美、跟价值有关的东西。譬如听一些好的音乐,既能让你血脉贲张,也可以让你沉默安详;看一些经典好片,体会光影背后的深邃;还有那些有质量的讲座、脱口秀和公开课,能吸收就不要错过了。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气质、气场、气魄、气量、气概,很可能跟他的阅读、历练构成因果关系。如果这四年你没有荒废,未来四十年你就有可能开始得相对从容。读“无用的书”,日后方能做“有用的人”。
跟有“料”的人做朋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种情况,是有的。主动去结交一些大朋友,那些年长你两三岁,甚至三到六岁的人,这种年龄差距不会在价值观上与你形成断层,他们刚从你的年纪走过,理解你的想法和困惑,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汲取,这会让你在未来三五年内少走不少弯路。人生苦短,没必要把时间全浪费在酒肉朋友的觥筹交错间,KTV次数多了,人的感觉不是OK,而是无聊。
多做运动,切莫放纵。因为年轻,所有的身体指征良好到会让你失去警惕性。我见过在企业招聘中千里挑一胜出的大学生,在随后的体检中惨遭淘汰,拿着报告单在医院走廊里放声痛哭,忏悔自己四年疏于运动,作息不规律。
除非你有后顾之忧,否则,我不太主张读书的时候打工,或者长期打工。写不进简历的工作经历,不要也罢。
好好利用这四年,这是真正的黄金年华,读书、交友、运动、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南书房 ID: shufacn)
编辑 | 钟 晨
审核 | 苏家福 签发| 傅金发


如果你觉得本文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