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行线路图
内蒙古,是块神奇的土地。 这里见证了汉人和匈奴争霸千年的历史,遗留下众多古迹,名震中外的长城,也是因此而起。这些深深吸引了我。所以这次旅程的主题:追寻失落的战国秦汉时期遗
内蒙古,是块神奇的土地。 这里见证了汉人和匈奴争霸千年的历史,遗留下众多古迹,名震中外的长城,也是因此而起。这些深深吸引了我。
所以这次旅程的主题:追寻失落的战国秦汉时期遗迹。见证我大中华强盛时期,逐匈奴于漠北封狼居胥的辉煌岁月。(多说一句,汉朝打败匈奴后,匈奴残兵败将跑到了欧洲,却打败了日耳曼人,日耳曼人被迫南下接着灭了罗马帝国。 于是汉朝间接灭了罗马帝国)
而这次内蒙旅行几乎是说走就走,只策划了三天,就订了机票租了车,带上冬装无 人机单反出发了。
2017年9月29日—10月10日 历时11天,穿过大草原,走过沙漠,爬过高山,穿过雪地,上过要塞,下过山谷。
寻找到了历史最早的长城,霍去病大败匈奴的要塞,一夜之间陨灭的城池,裸露荒野的石器时代岩画。还飞丢了飞机,在暴雪荒山中寻找。。。。。。
闲话少说, 接下来用图片带大家走一回这条路线!走了喂~
先放出行程和路线图。 从地球的视角看,是不是更显我大中华的气势?
制定好路线后,马上定了机票酒店,在呼和浩特预定了一辆大众朗逸十一天的租期。 这辆车同一时间段,在呼和浩特的出租价平均每天167块,但在乌鲁木齐是478,几乎三倍!从此可以看出,国庆出行新疆比内蒙热门很多。但167块也比平时78块贵很多了。
心向远方!
翻山越岭
身为摄影师,准备行装第一步,当然是选择摄影设备。这次要经常徒步,所以以轻便为主。
一台无敌三 适马24105 老蛙12。以前喜欢带1635和70200的长短组合。但这次以景色遗址为主,放弃了70200,选了万能的24105。1635也割舍了,出发前夜买了个老蛙12mm f2.8 5980块,图他个头小,星空利器,照片更有冲击力。
富图宝小型三脚架一个,图它轻便。一个线控拍延时。 车载手机支架一个,用来拍车上的延时摄影。 手机三脚架一个,用来拍任意地方的手机延时。
偏振镜一片,拍天空更蓝,哈哈。
航拍设备带了大疆Spark无人机一台,没带悟2。 别看晓个头小,已经能满足大部分拍摄需求了。而且重量轻占空间少,和单反一起随身背着也不累。安装简单起飞快,我经常用来升空找路。而且充电快,可以在上车充,一小时充满。5个电池可实现无间断拍摄。以上优点都是悟2不具备的。 整个旅程的航拍照片和视频都是由它完成。
*行车记录仪,我建议长途自驾必备,除了出意外可举证外,还能录下沿途风光。
****,在西北,还是很管用的。
*USBX2点烟器, 能插***外,还能给行车记录仪和手机供电。
*车载逆变器,可以给电脑和无人机充电。这款轻便好用。
*蓝牙耳机,我觉得也是需要的。
机场大巴20块,30分钟就到达机场了。 比地铁还便利。排队入场
为了拍云端日落。 挑选了傍晚6点18分的航班,选了靠西边的座位,抓好了相机,安上了消除玻璃反光的偏振镜!
然而!飞机晚点!又是晚点! 七点半才登机,早已日落西山,乌黑乌黑的了!快计划赶不上变化啊!近八点才起飞,晚点了一个半小时。
飞机经郑州停靠一小时再飞呼和浩特。深圳上飞机时气温30度, 到了郑州 气温已经降到十四度了。冷啊!飞机停留时间短, 只够在机场溜达。冬装都在托运行李箱里,只好穿着夏装,走在深秋的郑州机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空中旅程,终于到了呼和浩特。 这时已经是凌晨时分。气温11度。 机场的过道上在举办摄影展。 好多内蒙大片。很赞!
呼和浩特机场外观。 注意:呼和浩特中间的“符号”是蒙古语的呼和浩特。
第二天一早就赶到租车点,提车了!
常规手续:复印身份证驾驶证,签字,刷3000押金。
这是2016款的1.6L自动档朗逸,比想象中要长,显得很大气! 车很新,才6000多公里。估计只出租了一两次。很满意!
接下来的4000公里,就靠你了!朗逸!
这款车的s档在d档下面, 我习惯性的把拨杆拉到底的时候,一下就进入了s档模式。超车时得心应手。
6538公里,做个记录
提完车了,立马开始参观呼和浩特。首先来到位于新华东街的博物馆和科技馆一带。 此图是科技馆, 很有现代气息。 内蒙的建筑很讲究嘛
宽阔的博物馆广场,甚至找售票处都找半天。 后来发现可凭身份证领免费票入场。真棒
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喜欢从博物馆开始了解它。 所以第一站参观的是博物馆
充满蒙古风情的博物馆大厅,赞赞赞!
我运气不错。遇到一位免费讲解员主动带我逛博物馆,还是美女哦!哈哈。 然而这么好的事被眼睛雪亮的群众发现了,也跟着我一起听。于是呼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这位讲解员,带我参观的是自然景观厅,讲的是内蒙的地理环境还有动物生态系统,从恐龙讲到山羊,从沙漠讲到大兴安岭。 长知识了! 强烈建议大家找她讲解。
然而历史展厅的讲解员,收费是60块一个厅。能学习到很多关于内蒙的知识。
接着逛逛呼和浩特城市。图里金顶的建筑是海亮广场,它几乎是呼和浩特的地标性建筑,但是也只是有一百米高,整个城区几乎没有150米以上的建筑。 海亮广场是中山西路商圈,购物,吃饭,唱k, 大酒店一应俱全,很现代化。
呼和浩特是一个多民族聚会城市有汉族 回族 藏族 蒙古族等, 所以城市的建筑呈现五颜六色,甚至是斑斓
在内蒙古,双向八车道是很常见的。 也许是地广人稀吧
在呼和浩特可以看到多个民族文化的建筑。
例如回族的
中国传统建筑随处可见
中国传统建筑随处可见
藏文化建筑也不少
还有代表西洋文化的教堂
夜晚的呼和浩特,能清晰看到天空繁星点点
这里是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其兴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召,门前西侧有一条横街,立了牌楼,名为塞上老街。老街其实不老,塞上老街是市政府花两年时间重新修缮,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亮点的一条街道。但,这是我去过最宽阔的古街道。
感谢环卫工把麻石路清洁得那么干净
城里著名景点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的南部,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八年(1580年)主持修建。寺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喇嘛教中的黄教),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庙。
大召寺在清代被尊为“皇庙”。因为清顺治皇帝迎接***五世赴京时,曾住宿在这里;康熙皇帝也在这里住过几日,并铸有“皇帝万岁”的金牌,供于大殿银佛像之前(如今殿内光线很暗,游客不一定能看到这块金牌),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此后这里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成为了蒙古地区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寺庙的正殿也换成了黄色琉璃瓦。
第二天的行程是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主要游览地点是位于包头市固阳县内的秦代长城遗址。
为了欣赏沿途的风光和人文,我选择了走省道,放弃高速。
天气很好!开着朗逸,离开呼和浩特往北走30分钟就上到了大青山。
这是来时的路,一路的秋色啊! 色彩堪比稻城亚丁
回头看一眼呼和浩特, 在图的最远方,依稀可见
视频截图也放一张。
上了大青山,左转往西,从省道S311往西走。开了一个小时就进入了大草原。此时的草已经大多枯黄了
在辽阔的大地上奔驰
在辽阔的大地上,伸手就能触摸到天空!感觉真棒
沿着S311转弯南下
这是从呼和浩特出来,开了近两个小时遇到的第一个村庄
这个村庄的人种了很多庄家,已经收获完毕
用无人机高空俯览附近景色
继续出发. 我的无人机为了拍这一段的镜头,炸机了......镜头受损. 修了700块.
当地农民驾驶着农用车经过
太阳快下山时,离秦长城只有不到5公里了。然而悲催的是路被封,说是在修新路。 要去秦长城得绕路45公里过去!握草!45公里的乡道,起码一两小时车程,去到都天黑了,没法看。 但我没死心,用无人机升空发现周边还是有小道的。向经过的司机打听,果然是有捷径可以去。 于是继续出发。
然而捷径并不是我想的那么容易走。 而是一条给煤矿车走的烂泥路。轿车走一定会刮底,而且会很慢。慢慢的熬过去,也会天黑了。无奈下,只好放弃。 为了找路,无人机继续升空观察,无意中拍到了一个把山挖出一大坑的矿厂。
从固阳县开了一个多小时车到了包头城区。
包头城区的低调奢华有内涵,有点振到我这个从深圳来的人。
这种路灯,我记得叫中华灯,最早在广州东风路看到。 如果我没记错,是十几万一根。 广州在东风路沿路布置了,估计就七八公里。然而在包头这里,一眼看不到头,保守估计布置了三十几公里吧! 好阔气!
然而在包头这里,这么贵的路灯一眼看不到头,保守估计布置了三十几公里吧! 好阔气!
再次强调,八车道以上的马路在内蒙大小城市都是标配
第二天的行程,乔家金街,赵长城,响沙湾。
从今天起正式进入主题:寻找遗迹并见证我大中华开疆扩土的辉煌时代!!
在包头河东区,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清真寺。 有意思在哪呢? 就是这个寺庙的一楼居然开了家超市! 这是商宗一体楼么? 哈原来我少见多怪。头一回见到宗教寺庙里有商业。
乔家金街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人气旺地财神庙与吕祖庙之间,是百年前晋商乔家在包头的商脉宝地,周边众多庙宇和谐相处,是包头市早期的文化、宗教、商贸聚集地,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从高空看房子建得不太规整
这块地方最有意思的是,西方的天主教在东方的寺庙旁边搞了个小教堂。
官井梁天主教堂由比利时神甫于上世纪30年代修建
离开乔家金街北上,沿着图里的公路进入一片比较荒芜的山岭,正式开始这次内蒙旅程的主题:寻找遗迹,见证辉煌!
红线里圈的是什么,相信大家也猜到了
赵长城遗址的位置导航能搜到,并准确。 一下子就到了。 然而这个景点停车场里,只有我一辆车。没见着其它人,甚至没有景区工作人员。
左上角骑马射箭的雕像,我觉得设立在这非常好! 甚至觉得长城,就应该由他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赵雍!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高阙塞也会去寻找)
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赵雍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第一次把中国的疆土拓宽到内蒙。膜拜!
这里的长城,见证了两千多年前的这段辉煌历史。
雕像箭指的方向就是匈奴,身后就是中国(当然那时候秦王还没统一中国,我这样说大家容易明白) 长城在哪,你们找到了吗? 是不是觉得山沟里这条土堆,有点点可能性?? 呃, 长城不应该是在山岭上的吗???!
由于这里没有工作人员,我只找到了纪念碑。 为了确认哪些是长城遗址,我特意跑去经过附近找护林人员确认,才知道图中左边的这条小土破,就是长城! 几乎完全就是土啊!不说,真不敢相信! 2000年前,赵国就凭着这些土推起来的长城,坚守了边境,把胡人抵挡在外!佩服佩服!
回程时才发现,来时的路边的土坡就是长城!于是我爬下山沟,走近长城
鸟览长城遗址
两千年的山水冲刷,赵长城多处坍塌。上面也长满了野草
我站在长城边上。能发现这长城最高处也不到3米了。
横断面特写,可以看到,这长城,99%都是泥土。
走在长城边上,同时也是山沟里。我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赵国没有把长城建在山峰上,而是山沟里。 因为黄土夯筑不结实啊。只有石头筑造的长城,才能在山峰上抗得住风雨。 我想我是对的,哈哈
茫茫荒山中,这段保家卫国的长城静静的印记着那段历史!辉煌的历史
画风一转,从汽车上,到了缆车上。 这是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
搭上沙漠小火车继续前行
看,沙漠中的异形建筑就是我要去的远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