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北京博物馆旅行

这里曾经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皇帝祭孔的场所——北京国子监和孔庙,始建于公元14世纪,历经元、明、清三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夏日,绿荫遮蔽的国子监街。孔庙和国子监位于北

这里曾经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皇帝祭孔的场所——北京国子监和孔庙,始建于公元14世纪,历经元、明、清三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夏日,绿荫遮蔽的国子监街。

孔庙和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毗邻雍和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风景区。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

200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投资逾亿元将孔庙和国子监修葺一新,成立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于2008年6月14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以"弘扬国学文化,打造国学文化基地"为宗旨,已推出"国子监辟雍复原陈列"、"国子监原状陈列展"、"中国古代科举展"、"大成殿复原陈列展"、"大哉孔子展"、"孔庙历史沿革展"等固定展览以及多个临时陈列,举办了"大成礼乐展演"、"春秋二季祭孔大奠"、国学文化节以及围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大型节庆的多种文化展示活动。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集贤门)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大成殿,万世师表,来这里参观游学的歪果仁不少。

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亭。

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

古建筑一角。

外国游人参观触奸柏。

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博物馆建筑群沿中轴线而建,采取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形成完整、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

博物馆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万世师表。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

大成殿介绍。

大成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为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

在孔庙参观的外国游人。

在孔庙参观的外国游人。

在孔庙参观的外国游人。

苍劲的古树。

孔子塑像。

孔庙院内排列着198通元、明、请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孔庙院内排列着198通元、明、请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孔庙崇圣祠。

精美的古建筑彩绘。

乾隆石经。

馆藏碑刻。

乾隆石经。

馆藏碑刻。

康熙御题石碑“功存河洛”

博物馆太学门。

入太学门,迎面是一座高大华美的三门四柱七座的琉璃牌坊。在北京,类似的牌坊不止这一座,但国子监琉璃牌坊地位特殊,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该琉璃牌坊位于皇帝讲学宫殿“辟雍”的前面,可以说是辟雍的大门,牌坊顶上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具有典型的皇家建筑特征。而其他琉璃牌坊都是建在寺庙内,用绿色琉璃瓦为顶。二是牌坊上没有任何宗教饰物。牌坊中门上方,南北两面分别书写的“圜桥教泽”、“学海节观”横额,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

牌坊中门上方,南北两面分别书写的“圜桥教泽”、“学海节观”横额,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

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圜桥教泽”、“学海节观”横额,其含义都与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精美的牌坊门拱。

皇帝讲学宫殿“辟雍”。

皇帝讲学宫殿“辟雍”。

在皇帝讲学宫殿“辟雍”游览的外国游人。

“辟雍”宫殿周边景观。

“辟雍”建筑特写。

孔子行教塑像。

金碧辉煌的“辟雍”宫殿。

金碧辉煌的“辟雍”宫殿。

金碧辉煌的“辟雍”宫殿。

金碧辉煌的“辟雍”宫殿。

琉璃牌坊前拍照的外国游人。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全景图(源自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