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意义散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6月28日晚,由新罗区社科联、区旅游局、龙岩图书馆、龙岩市散文学会和区作协联合主办的“诗与远方:旅行的意义”主题讲座在龙岩图书馆六楼学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

6月28日晚,由新罗区社科联、区旅游局、龙岩图书馆、龙岩市散文学会和区作协联合主办的“诗与远方:旅行的意义”主题讲座在龙岩图书馆六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闽西著名诗人邱德昌老师作为主讲人,邱德昌老师用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轻快的讲述节奏,为现场100多位听众分享他的”旅行“,带着听众们,一起欣赏旅途的风景,感悟旅行的文化,体验游学的乐趣。

从上世纪70年代打招呼问“您吃了吗?”,到现在的“您旅游了吗?”这种问候方式的转变,不知不觉间,中国已经迈入全民旅游的新时代。在旅途中,我们会去到许多的地方,看到许多的美景,遇到许多的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不一样的风情。


讲座不时引起全场欢笑,气氛轻松活跃。邱德昌老师给听众们解析“旅游的概念”,介绍了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四个特性(享受性、知识性、意志性、休闲性)。
旅游与旅行,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不相同。通过对比旅游与旅行的差别,通过列举孔子、张骞、玄奘、李白、王景弘、徐霞客等中国历史上旅游达人的足迹,邱德昌老师深度解析“旅行的意义”,旅行其实是一场考验,是一场修心之旅。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感悟旅行的文化。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
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不读书,听不见风景背后的故事,品不出山水之间存在的浩然之气,悟不到楼台亭阁传承的文脉。现在流行师生研学游,正是将读书与旅行相结合,带上课文去旅行,带着唐诗宋词去旅行。游学就是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
遇见,是一种缘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邱德昌老师针对“民俗旅游”的五种模式做了详细的介绍:集锦荟萃式、复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

邱德昌老师的精彩分享赢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听众们纷纷表示特别喜欢本次讲座,由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分享经验,满堂听众获益匪浅。

主讲嘉宾:邱德昌
诗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协会员 、龙岩市客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龙岩市作协副主席、新罗区作协主席,著有诗集、长篇小说、文学评论、武术研究、主编作品等17部。现任龙岩市新罗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