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名人名言或者感悟

人在旅途,何乐不为作者:何济麟现居住地:江苏年龄:66岁生活感悟:走吧,让我们走上旅途。旅途中有大美。人的一生,就像一段不短也不长的旅程。成长发育,结婚生子;事业家庭,最后终老。步履

人在旅途,何乐不为

作者:何济麟

现居住地:江苏

年龄:66岁

生活感悟:

走吧,让我们走上旅途。旅途中有大美。

人的一生,就像一段不短也不长的旅程。成长发育,结婚生子;事业家庭,最后终老。步履匆匆,忙碌艰辛。既如此,何不稍稍留意远远近近的风景呢?旅游,可以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充实,让你的生命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走吧,让我们走上旅途。旅途中有大美。中国之大,世界之广,各种地貌各种美景让人叹为观止。

譬如张家界的山。如果说湘西的大山因诡秘而美丽,那么张家界的风景则具有一种独特的“仙气”。张家界风景以峰取胜。登上天子山,只见一座座奇峰危岩,兀立眼前。它近在咫尺,又相隔遥远。你的眼前既是峡谷、万丈深渊,又是座座山峰。那山峰,形状都似一根根柱子,粗壮,笔直,高数丈乃至数十丈,像一棵棵巨大的石笋从山峡中生长出来。又像山谷里伸出一条条筋骨毕露的手臂来,要揪住游人的眼。它们形态各异:有的独臂擎天,傲指苍穹;有的双峰并立或数峰耸立,连成一体。

又如九寨沟的水:那溪水滔滔滚滚,绿得发亮,绿得晶莹,不时翻出雪花般的泡沫。接着,芦苇海、犀牛海、老虎海、火花海……一个个高原湖泊(当地人称为“海子”)纷呈在眼前,向我们展现着它们的天生丽质。那水一律是绿的,如染,如画。浅处是淡绿,深处呈浓绿,像翡翠,像绸缎,清澈见底。我真想入水做一尾游鱼。水边的山林,山上的蓝天白云,也都像被水洗过一样,互相辉映,溢出童话般的氛围。

古人有忘情山水一说,神奇美丽的大自然,确实能医治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心灵创伤,让我们忘却人世间的烦恼。

旅途中有情。人文历史是旅游途中不可多得的景观。

有一年,我去甘肃兰州参加一个颁奖会,之后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北上,游览了武威、张掖、玉门关、敦煌等地,沿途荒凉的戈壁滩如影随形,古长城在远处时隐时现,我的耳边不由得响起一首首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情怀的唐诗。望着眼前的荒凉,想象古代戍边将士战风沙、斗顽敌、餐风露宿的艰苦生活,又看到今天仍有人为了守护宝贵的文化遗产,远离物质文明,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不由得心情激荡,写下散文《骆驼草》,用生长在戈壁滩上的骆驼草作比喻,讴歌这些牺牲自我、书写历史的人们。

旅途中有识。走出家门,你可以增长见识,开阔心胸。

有些导游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是泰国的导游小陈,他一路风趣的讲解让我们对泰国的风土人情了解许多。特别是他在对比泰中两国人的消费习惯时,做了一个有趣的泰式舞蹈的手势(手臂向内划伸出三个指头的兰花指,再向外伸展摊出五指)和一个京剧动作(用五个手指捋胡须,然后向外伸出一个拇指),意思是:泰国人是赚进三元而花出去五元,中国人是赚进五元,花销只有一元。我们会心一笑。回国后,当我向人介绍泰国人和中国人有何不同时,我就会引用陈导的这个故事。

还有一个中国台湾的导游,姓谢,五十多岁,操一口台湾普通话,他戴一副眼镜,嘴唇厚厚的,说起话来喜欢在话前或话后添加前缀或后缀,比如他喜欢在话前加“那个”,并不是要指代什么,而是用来强调或者引出他要说的对象;在句后,他喜欢缀以“哇”“喔”“呢”等,以加重语气。他时常觉得仅靠语言表达还不够,还需要辅以手势。最好笑的是他滥用设问的修辞。比如他向我们说明台湾多台风和地震的地理特点,是这么说的:“台湾台风很多,台风来时会是怎样的呢?”我们立刻竖起耳朵,听他怎样说明。我以为他一定会用比喻,否则怎样形容台风呢?没想他却只用了一个象声词:“是这样子的:呜……呜……呜……”他用“呜”的声音来表示风力之大,可是谁不会用“呜”来形容风声呢?接着,他又说:“台湾地震很多,地震来时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又竖起了耳朵,但是期望值已经下降,果然他的表述很平常:“是这样子的:床晃呀晃呀……”为了帮助表述,他还弓起了腰,伸出手臂,上下摆动,表示床的摇动,脸上呈现出很认真的表情。他话说多了,会用劲吸一下鼻子,仿佛有鼻炎似的。一路上,他一直说个不停,希望借由他的解说,让我们充分了解台湾。从他身上,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台湾同胞的质朴热情。

旅行提升人生的境界。走出家门,大千世界会让你惊奇,让你感动和感悟。

比如,走进绍兴,就会感觉仿佛穿越一条长长的时间隧道。攀上会稽山,恍惚可以看到远古的治水英雄夏禹大会诸侯论功行赏的场面,听到群臣如雷贯耳的欢呼声。登临府山越王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情景宛在眼前。兰渚山下,文人雅集,曲水流觞,诗兴大发。王右军为之作序,文、书俱传后世。你不想前去附庸风雅一番?伤心沈园,陆游邂逅唐婉,黯然神伤,百感交集,墙上有千古爱情绝唱《钗头凤》,你若在旁,是否会一掬同情泪?面对清军铁骑兵临城门,绝食殉身,留下“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的铮铮名言的文学家王思任,让人肃然起敬,还有秋瑾、鲁迅等有骨气的名人侠士。

去到日本,你会被一个个细节所折服。在洗车场,我看见年轻的洗车工擦车用的是一块白毛巾,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擦。怪不得街上跑的车每一辆都锃光晶亮,像新的一般。仔细查看,即使是雨天,汽车的轮胎上也没有泥污,可见日本街道是相当的洁净。日本虽然汽车普及,但街上跑的大都是他们的国产车,而且许多都是小排量的,很少见宝马、奔驰这样的进口豪华车。走进日本的商店,服务员一律笑容可掬,对你的询问不厌其烦,即使你折腾了半天,一丁点儿东西也不买,她们仍然笑着送你出门。对于日本人的细致认真,我们很难不去思考,自己应该从中学点什么。

在苏州同里有一处叫“松石悟园”的展馆,我看过一个松石展。所谓松石,又叫松屏石、醒酒石、婆娑石,属海相沉积的变质岩石类,形成期距今2 亿多年。它们按纹理分解成板状,画面是由各种溶液如锰铁类氧化物等随机渗透浸染而成。看上去就像一幅幅画,古朴雄浑,生动传神。举办这个展览的是一对年迈的退休夫妇,他们之前是做铁路勘探设计的,整天奔波于崇山峻岭之中,与各种各样冰冷坚硬的石头打交道,偶然的机缘让他们发现了这些“藏在深山无人识”的瑰宝。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30 年的收集工作,集腋成裘,终积石三千余方。他们本可以宣传一番,善价而沽,但却悉数捐赠给了家乡同里,开辟展馆,想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亲近它们,并从这些大自然的奇观中,得到某种人生的启悟。他们在“收藏寄语”中写道:“天然石版画是弥足珍贵的,收藏的过程既艰苦又漫长,然而就在你‘拥有’之后才发现,这卷天书原本就不是属于你的,更不是你的财产,你只是它的暂时保存者。站在历史长河岸边远望,它是永存的,而你将会飘然而去……”多么发人深省的话语啊!在亘古永恒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渺小。

每一个人都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能够留下的,唯有精神而已。走出悟园时,披满“市尘”的心里仿佛也揣了一块块充满“禅机”的松石。

“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的,有些见识、学问和胸襟,是书本中读不到的,只有亲力亲为、耳闻目睹才能获得。而旅途,是获得此种体验的绝佳途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在旅途,何乐不为!

征稿启事

目前,《岁月与旅行》第六辑征稿火热进行中,诚邀您书写精彩旅途故事,瓜分万元定制礼品~

您的过往和精彩旅游故事,值得被岁月珍藏。

点击右上角关注私信小编进行投稿

我们渴望交流却总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从现在开始,咱也是有组织的人啦

关注今日头条百旅会

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和老友们一起度假养生,乐享晚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