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研学旅行
重庆到底有那些值得一看的自然风光?本篇文章全部为你梳理好了重庆一提起重庆大家脑海里首先显现的可能是长江三峡、重庆小吃重庆火锅除了这些传统的旅游资源在当今旅游需求升
重庆到底有那些值得一看的自然风光?
本篇文章全部为你梳理好了

重庆
一提起重庆
大家脑海里首先显现的可能是
长江三峡、重庆小吃

重庆火锅
除了这些传统的旅游资源
在当今旅游需求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下
重庆还有哪些可以拿得出手的资源?
有哪些既好看、又好玩,既能动手又能动脑
既能益身、又能益智的好地方呢?
在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的邀请、支持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管学院地质旅游研究所所长许涛博士带领,组成了一个重庆研学旅行研究考察队,将从2018年7月9日——8月10,对重庆典型、突出的地学研学旅行资源进行考察。
考察目的是摸清楚重庆独特的地学研学旅行资源,策划设计几条精品的地学文化研学旅行路线,以提高重庆旅游产品的科学含量,为促进重庆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服务。
本次重庆研学旅行路线的考察设计,打破了单一学科的限制,将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共同体的综合视角,从地学+文化的崭新角度出发进行考察。本次考察,在前期一个半月室内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预设了17条地学文化研学旅行考察路线,届时我们将通过“地球探索者”微信公众号,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直播,欢迎关注。

【重庆研学考察路线图】
本次考察
独特研学旅行考察路线及其典型看点主要有:
一、重庆温泉研学旅行考察线
重庆目前已经申报成为中国温泉之都
由于渝西、渝中片区大部分地区
处于平行岭谷构造区域内
众多的背斜构造造就了大量的地热水资源
区见温泉共有76个
大部分已经开发为度假休闲盛地
其中北温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
开发利用最早的温泉之一
渝北统景地震增生温泉在1989年地震后
引发的温泉流量及温泉数量增加
具极高科研究价值
路线看点:
渝北统景温泉:
统景风景区有天然温泉25处
日用量可达3万吨
平均温度35-52度
最高达62度
有涌沙泉、悬挂泉、珍珠泉、
地震增生泉等多种温泉类型
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温泉群
含有20余种具有医疗价值的微量元素

渝北统景温泉
巴南东温泉:
东温泉资源丰富
同时具有冷泉热泉、总储量45亿方
日可开采量5万方
温泉水温最高达50℃
水质均属硫酸钙型
除此之外
景区还有世界三大热洞之一、
亚洲一绝的天然桑拿热洞
有全国唯一六百年的民俗裸浴文化

巴南东温泉
东泉热洞:
东泉热洞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东泉镇
木耳山南麓的热洞湾
因洞中常年热气弥漫而得名
每到隆冬季节
热气升腾
它是亚洲唯一、世界三大温泉热洞之一
也是中国的三大热洞之一

东泉热洞
二、重庆世界岩溶圣地研学旅行考察线
重庆岩溶地貌分布广泛
尤其以岩溶洞穴及其发育的洞穴沉积物、
天坑地缝、深切峡谷、石林景观等
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路线看点:
以武隆天生三桥、深溪河天生桥群
为代表的天生桥景观
武隆天生三桥的3座喀斯特天生桥
分布在同一峡谷上1.5km的范围内
桥间又是天坑
这在世界上可能是别无二例的

武隆天生三桥
3座天生桥皆规模宏大
它们各自在桥的总高度、
桥拱高度和桥面厚度这3个天生桥
最重要的参数指标上位居世界第一位
远远超出世界上其他的天生桥
深溪河是阿蓬江的支流
全长不足20km
却分布了五座天生桥
其中三座是蓬东、邻鄂、五里三个乡镇
出行交通干道上的重要桥梁
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
为世界上天生桥数量最多的河流之一

深溪河
以芙蓉洞、雪玉洞、洋子洞
为代表的溶洞景观
武隆的芙蓉洞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同时也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
洞内的沉积物琳琅满目
集重力水与非重力水
两种不同沉积环境于一体
这在国内罕见
尤其以珊瑚池中的浮筏石笋、
犬牙晶花、卷曲石等
都是国内外洞穴中罕见和珍贵的沉积类型
芙蓉洞洞穴系统中还包含中国最深的竖井
以深、险、酷、趣闻名于世
是中外洞穴爱好者和探险家的乐园
对于研究本区新构造运动、
地下水系统演化等有重大意义

芙蓉洞里面石幔飞瀑
以后坪天坑群、小寨天坑和龙缸天坑等
为代表的天坑景观
重庆发育有众多天坑
尤其以后坪天坑群、云阳龙缸天坑、
奉节小寨天坑、
彭水牛岍铺天坑等具有明显优势
武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坑分布区
后坪天坑群是地表水
冲蚀天坑的首次发现地
其分布的5个天坑全为地表水冲蚀型天坑
为目前仅知的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冲蚀型天坑群
云阳的龙缸天坑
地处七耀山背斜北西翼
天坑坑顶高程1090m
坑底高程700余米
坑深度达335米
这一深度位居我国第三
世界第五
口径列世界第八
容积排世界第九位
龙缸天坑的坑壁近于90度
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更是“当惊世界殊”
被誉为“天下第一缸”

龙缸天坑
奉节小寨天坑
坑口最大直径626米
最小直径537米
坑底最大直径522米
垂直高度666.2米
总容积11934.8万立方米
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积最大的岩溶天坑
在世界天坑排名中位居第一

小寨天坑
彭水县的牛岍铺天坑
其坑深位世界第六
口径居世界第五
容积位列世界第四位
牛岍铺天坑则以其大、深闻名

牛岍铺天坑
以乌江、阿蓬江为代表的流水地貌
乌江三峡百里画廊
“山似斧劈、水似碧玉、
虬枝盘旋、水鸟嬉翔”
以“奇山、怪石、碧水、险滩、
古镇、廊桥、纤道、悬葬”为特色
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
土坨子峡是山水画廊的精品
清代诗人梅若翁赞叹:
“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

乌江三峡百里画廊
婀娜多姿的乌江三峡百里画廊
山高谷深,绝壁对峙,支流纵横
形成优异卓越的河谷风光
在距离黔江60km的阿蓬江荟萃了
神龟峡的原始奇特
官渡峡的神奇秀丽
支流细沙河的温泉与溶洞
蒲花河的间歇泉和天生桥、
大漏斗及地下暗河(可划船)
深溪河的天生四桥等
集原始峡江、温泉、溶洞、间歇泉、
天生桥、大漏斗、地下暗河、
悬棺八大特色于一体的阿蓬江博大精深
可望成为渝东南一颗耀眼的旅游新星

阿蓬江
以东泉热洞、统景杨家洞热洞、巫溪夏冰洞
为代表的奇洞景观
东泉热洞和杨家洞为中国国内
3个自然形成热洞中的2个
是由于在溶洞中出露了温泉水而形成
国内相当罕见
具有极大的科研、教学价值
其中东泉热洞现为世界三大热洞之一、
亚洲一绝的“天然桑拿”

东泉热洞
巫溪红池坝和西流溪夏冰洞
每当盛夏时节
洞外绿树成荫
夏日高照
各色杜鹃怒放
洞内却冰柱林立
寒气逼人,滴水成冰

夏冰洞
每到隆冬时节,洞外天寒地冰
白雪茫茫,洞内则是冰乳潜形
流水叮咚,温暖如春。“冬秋冰融
盛夏结冰”堪称世界奇洞,国内罕见

以万盛石林为代表的岩溶石林景观
万盛石林为中国形成年代最早的石林
构造位置处于四川沉降带东缘
即川东褶带与川湘隆起褶带西缘交接部位
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宝塔组薄层泥质灰岩
该层灰岩中发育典型的龟裂纹构造
产丰富的直角石等古生物化石
石林形态多样
主要表现有石塔、石芽、石墙、
石柱、石扇、溶蚀洼地与溶蚀盆地、
溶蚀峡谷、溶洞等
为中国形成年代最早的石林

万盛石林
以奉节天井峡地缝、武隆龙水峡地缝
为代表的地缝景观
天井峡地缝总长33km
深150~400m
底宽1~15m
是世界最深最窄最长岩溶嶂谷
更是岩溶形态术语“地缝式岩溶峡谷”的发源地缝两壁陡峭如刀切
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天井峡地缝
龙水峡地缝始自白果伏流出口至龙水峡末端
长约1km
龙水峡两侧山峰高程为675—800m
谷底高程540—580m
绝壁高80—210m
平均切割深度200m
谷底宽度1.3—15m不等
大多为2—5m
深宽比接近20:1
构成“一线天”景观

武隆龙水峡地缝
在云阳、巫溪也分布有地缝
但其比较优势较弱
以长江三峡(巫峡、瞿塘峡)
为代表的深切峡谷景观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
以其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是世界大峡谷之一。
渝东北地区同时拥有三峡中
“最可观”的巫峡和“最雄伟险峻”的巫峡
其优势不言而喻
天井峡地缝总长33km
深150~400m
底宽1~15m
是世界最深最窄最长岩溶嶂谷
更是岩溶形态术语“地缝式岩溶峡谷”的发源地
两缝两壁陡峭如刀切
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三、重庆古人类遗迹、古生命探奇研学旅行路线
路线看点:
忠县中坝遗址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忠县县城
正北6km干井河两岸的台地上
历经了新石器时代、夏、商、
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南朝、
唐、宋、元、明、清
完整地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位列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并被誉为三峡库区最具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忠县贝壳化石群

位于忠县新生镇玉华村3组
呈层状分布
具有化石个体小,数量众多、
厚度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科普价值
高家镇旧石器遗址

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桂花村二社
高家镇旧石器遗址遗址位于
长江右岸的第三级基座阶地内
石制品分布在基座阶地底部的砾石层中
该遗址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属旧石器文化时代的中期
距今约14万年
高家镇旧石器遗址于2001年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镇遗址属于一处石料采集
和就地加工石制品的作坊
处在以粗大的砾石
和大石片加工成的石器为代表的
南方主工业分布范围内
其石器组合具有
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点
我国西南地区中白垩统地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綦江红岩坪恐龙足迹

綦江红岩坪恐龙足迹
綦江红岩坪恐龙足迹
位于綦江老瀛山莲花保寨陡崖的凹腔内
有大量恐龙脚印化石
在140m2的范围内有472个足迹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
中白垩统地层迄今为止发现的
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
国内罕见的附树皮煤的木化石群——綦江马桑岩木化石群

木化石
马桑岩木化石分布在綦江县城城区附近
景区总面积约9.1km2
木化石于1985年由綦江县村民
在马桑岩采石场首次发现
先后在景区内发现大小木化石29根
木化石的枝条和碎块
共计60余处
木化石产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层位
其埋藏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
生成时代与地层年代一致
距今约1.5亿年
园区内的木化石硅化和钙化共生
木化石外附着树皮煤,为国内所罕见
四、重庆环境地质灾害研学考察线
路线看点:
小南海地震遗迹:发生于1856年6月10日的震级6.25级地震,造就了小南海地震遗迹,形成地震堰塞湖、地震滚石堆积区、大垮岩、小垮岩、牛背岛、朝阳寺岛、老鹳坪岛、轿顶赤壁、“绿荫塘”、“海口金礁”等独特景观。
地震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堰塞湖及淹没森林等多种破坏形迹至今保存完好,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自然实体,科考价值极高,实属全国独有,世界罕见。具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等多项桂冠。
五一滑坡:位于武隆县仙女山路西段,该滑坡发生于1998年5月1号晚上8点30分左右,面积0.1km2,残体为碎块石堆积体,体积约10000m3。掩埋了一栋9层的楼房,造成79人死亡,危害极大。
2009年6月5日下午15时许,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发生大规模崩滑破坏,形成平均厚约3Om,纵向长度约2200m的堆积区,掩埋了区内12户民房和正在开采的共和铁矿矿井入口,造成10人死亡,64人失踪,8人受伤,酿成了近年来少有 的一次崩滑灾难性事件。
1994年5月1日暴雨洪流沿岩面三组裂隙冲刷狂泄,使裂隙发育之岩体产生惊世崩塌,顺坡面直冲乌江,因之乌江堵塞断流,水面被抬升30m左右,呈高峡平湖之状。断航达半年之久,给国家和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五、重庆丹霞地貌研学考察线
路线看点:
老灜山丹霞地貌:
地层为白垩系红色砂岩
形成了雄奇壮美的丹霞地貌
如呈柱状的“石柱参天”
呈堡状的“老灜山”
以及呈金字塔状的红岩坪“虎山”等
造型奇异的山型和悬崖绝壁
并伴随许多奇峰、方山、石墙、
岩洞和悬崖绝壁

古剑山
古剑山丹霞地貌:
是重庆市内典型的丹霞地貌
地层为白垩系红色砂岩
又名鸡公嘴
是著名的川东名胜“巴渝十二景”之一
有著名的“三佛岩”、净音寺
是西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古剑山
四面山丹霞地貌:
为水平构造中低山倒置地形
地势南高北低
四面山因山脉四面围绕而得名
是一处以山、水、林、瀑为主景的风景区
岩层主要是白垩纪厚红色砂岩
崖陡谷深
四面山的“赤壁丹霞
千瀑千姿”为一绝

四面山
四面山瀑布群:
四面山是全国罕见的瀑布之乡
有气势具魅力的瀑布达23处
“雄、奇、秀”特色兼而有之
四面山水资源丰富
水资源由茶坝河、飞龙河两大水系组成
天然形成了龙潭湖、洪海湖、
珍珠湖等8座高山湖泊
水域面积107公顷
景区内有大小溪流40多条
由此造成瀑布成群,蔚为壮观

四面山瀑布
- End -
文章来源:地球探索者公众号
图片来源丨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