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旅行
蒹葭子木丹霞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中国红石公园。它的名字就由“丹霞地貌”而来。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
蒹葭子木
丹霞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中国红石公园。它的名字就由“丹霞地貌”而来。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光听到名字就已经令人想入非非了。
丹霞山
我们到达丹霞正值冬季,山头忽隐忽现、连绵不断。到了景区门口,外面是一片农田,稀稀疏疏地种着几棵香蕉树。我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香蕉原来是这么长大在树上的,这对于在北方长大的农村孩子来说真的是够惊讶的!而且隆冬时节,在北方早已经是一片肃杀,这里竟然还有零星的金黄的油菜花像星星一样闪啊闪。到底是岭南风光啊!农田的另一边就是密密麻麻的临街铺子,摆满了各种丹霞当地的特产:红豆手链、中草药、饰品等,再往内就是大大小小的客栈、旅店。
验过指纹后,游客们鱼贯而入。走在充满田园气息的乡间小路上,仿佛“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久,夹岸陡峭垂直的丹壁就映入眼帘,成片的绿树列在路旁,潺潺的水声不绝于耳,恍然进入了人间仙境,又像是杳无人迹的世外桃源。循着水声,我们来到一处三江汇流处。这里潭水碧绿、幽静深邃,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人们。空气格外清新,不多远便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日月,来到了平坦的大路上。
一座高峰直接闯入人的视线,那就是高高伫立的阳元石,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奥妙无穷啊!阳元石和阴元石同时出现在这里,难道不是大自然的神秘造化吗?
阳元石
欣赏完阳元石,我们乘坐观光车前往“水上丹霞”。司机一定是个急性子,也许他是“熟能生巧”,车子开得飞快,在九曲十八弯中疾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我们仿佛坐了一次疯狂的过山车。冬日的寒风吹到脸上还是冷嗖嗖的,我们都把帽子、围巾、手套都全副武装上,终于到了水上丹霞。
水上丹霞
到了这里,仿佛了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仿佛是小桂林。这时候,天气放晴了,湖面上一片波光粼粼,一汪碧波仿佛无限的延伸向远方,一碧万顷。
睡美人
周围是连绵的红色的山,真如一片丹霞,绿水红山,粼粼的波光,那画面美得不可方物。我们坐上竹筏,小船行驶在碧波中,两岸绿竹环绕,水中不时地冒出几处碧绿的水葫芦。真的是“一棹微风一叶舟,一汪碧水一片霞。竹满园,霞满天,万顷波中得自由。”“一声歌,一片笑,快活如侬有几人。”
水上丹霞
途中,还可以欣赏到不同侧面的丹霞风貌,人们给这些山取了特别有趣的名字“老人头山”(据说是盘古的脸)、姐妹峰、童子拜观音(还真的像,特别有趣)、巴寨(有点像土匪窝)、睡美人(中国也喜欢睡美人?)......真是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乘竹筏回到码头,又坐观光车回到阳元石,我们拾级而上,到了云崖栈道。栈道很多处都接近九十度,而且部分台阶湿滑,令人望而生畏。从下面往上看,更是让人战战兢兢。“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孩子嚷嚷着非要上去,这个伟大光荣的任务只由爸爸完成了。我有些打退堂鼓,李白曾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没去过蜀山,我觉得这栈道也难于上青天啊!
云崖栈道
可是李白又说过“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不能就这么还一个孩子都不如。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终于鼓足了勇气,摩拳擦掌,誓要勇登高峰。我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可真是手脚并用,一眼都不敢往下看,因为下面就是万丈深渊。那狼狈相我都不敢想象。终于爬到了一处稍平坦的半山绝壁处,我稍作休息,欣赏一下风景。
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从此处看,丹霞山层次分明,山顶郁郁葱葱、中间红石林立,奇峰怪石、形态各异。云雾如白色的飘带绕在山间,隐隐约约,飘飘渺渺,仙气缭绕、宛若仙境。锦江曲曲弯弯的穿梭缠绕在谷底,如一条玉龙盘踞在山间。真是美醉了!这里真的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再往上就是垂直九十度的天梯了,为了孩子的安全起见,我们也没有准备专门的登山工具,所以只好就此下山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来到了长老峰景区。先是坐索道上山,途中看到云雾缭绕中的悬崖绝壁,让人心生感慨!要是李白在此,又要有怎么样的一番感慨?如上青天揽日月了吧!
途中如飞身于云间,涤荡心胸。“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索道上山后,我们准备去观日亭,途经福音台、龙王溪、雪岩、欣赏了丹霞三宝之一的片鳞岩。大大小小的洞密布于岩内,像蜂窝一般,让人不得不感叹宇宙自然的神奇和奥秘!中途在“虹桥拥翠”稍作休息,那里可以欣赏到丹霞山的全貌。僧帽峰、蜡烛峰、书童峰,真是可爱、有趣极了!雨大起来了,山顶越发云雾迷蒙,我们在雨中游兴不减,又一路过了双喜门、摩崖石刻、别传寺、晚秀岩、丹霞栈道、一线天、海螺岩、四面佛......
海螺岩
晚秀岩和海螺岩比较有趣。这里是两处比较大的洞穴。分别是以前明、清和尚道士在此修行的地方。洞穴内挡风避雨,门口古木参天、流水潺潺,真是一处风水宝地。在这里可以欣赏美景,忘却凡尘,潜心修行。无怪乎儒道佛三家都有缘于此。
雨中丹霞
我们在大雨滂沱中乘索道下了山,意犹未尽地离开了雨霏霏雾蒙蒙的丹霞胜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