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t1旅行
先讲个故事吧,1947年,在德国狼堡大众汽车工厂迎来了一位客人,荷兰汽车进口商Ben Pon到访该工厂,见到了工人为搬运货物而制造的运输车(Platten wagen也即是板车),当时,大众的主力是至
先讲个故事吧,1947年,在德国狼堡大众汽车工厂迎来了一位客人,荷兰汽车进口商Ben Pon到访该工厂,见到了工人为搬运货物而制造的运输车(Platten wagen也即是板车),当时,大众的主力是至今都在更新和生产销售的经典车型“Type-1(甲壳虫)”,工人将甲壳虫的后置发动机的结构基础加以改造,便制成了方便运载货物的板车。

而到访的Ben Pon见识到了Plattenwagen这一工人智慧的产物后,有一个想法在脑海里油然而生,随手拿起笔便在小本本上随意画了起来。对载物运输有需求的绝非只有工厂,在满足载人基础上,能不能有同时可以载物的汽车设计方案?

当时是1947年,在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败后,满目疮痍、亟待复兴的德国正巧需要一种生产和保养成本低廉,且能够灵活完成运输乘客和货物的汽车。正因如此,Ben Pon的草图获得了内部赏识,大众的设计部门以后置发动机的Type-1“甲壳虫”为基础,花了两年时间完成Type-2的设计并计划开始投产。

而Type-2正是著名的大众T1,这是厢式多功能车的鼻祖,这款搭载了甲壳虫同款引擎的面包车推出后广受欢迎,而与T1火爆的同一时期,西方国家有一群年轻人正以实际行动,反抗当代政治和习俗,他们自称“嬉皮士”。除去长发、音乐和牛仔裤,嬉皮士在当时还有一个极具特色的标志“涂满彩绘的大众T1。”作为年轻男女释放反抗情感的发泄口,无所不能却又不流俗于世俗的彩绘T1成为了“嬉皮士”的符号,而其中又以旅游特化的天窗款,代号“Samba(桑巴)”的面包车为典型。在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大众T1开始频繁出现在当时的音乐和电影当中。这自然就滋生了一大批拥护者与追随者,而我们今天的主角雪佛兰-G系列,也正是其中之一。

雪佛兰-G系列的第一款车型雪佛兰G10诞生于1964年,距离老前辈的登场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其造型脱胎换骨于大众T1,从前脸看最明显的就是多了进气格栅和单块双雨刷大玻璃,其造型更加像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以华晨金杯为首的多功能厢式车。当一个五年的产品周期过去之后,雪佛兰推出了G20,这款车的出现是这个系列的转折点,雪佛兰G20首先在1969年被用作美国当地的ambulance(救护车),police(警车)以及school bus(校车),1970年推出民用的G20 108 sportvan运动版本,再往后到1973年推出的Beauville商务旅行车版本,标志着G20系列产品线的完善,值得一提的是,G20的校巴版本由于各方面优秀的性能以及经典造型一度成为近年来改善校巴车辆安全性能与造型设计的参考者,随着雪佛兰-G系列的不断更新,这个系列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于是1993-94年推出的G30 Beauville成为了最后的绝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