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欣然旅行
文丨桑木籽暑假过半,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带娃出游的照片,亲子游俨然已成为当下热门的活动。亲子游,你会带着老爹老娘、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一起吗?“趁父母还走得动,我想陪他们出
文丨桑木籽
暑假过半,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带娃出游的照片,亲子游俨然已成为当下热门的活动。
亲子游,你会带着老爹老娘、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一起吗?
“趁父母还走得动,我想陪他们出去转转,可是出去了以后才发现,消费观念不同,在一起真是煎熬。吃饭嫌贵,住宿嫌贵,门票嫌贵,处处都嫌贵。在他们看来,便宜是唯一的标准,搞得我没有一点儿玩的心情。在景区门口,他们愣是坐了半天不进去,就让我一人带着孩子进去耍了耍。
--阿不
说好了这次出行一切由我买单,父母也欣然同意。旅游回来整理行李,才发现不知何时行李箱里悄悄被塞进了五千元钱。唉,真是亲爹亲娘啊,总是怕我花钱。
“我父母出去旅游,就是个行动的“食品柜”,方便面、面包、火腿、饼干、包子、烧饼、咸菜,还有齁沉的水果都要带着,那存货够吃一个礼拜的。到哪去,我说下饭馆,“别别别,咱还有吃的。”我说这些都是垃圾食品,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吃这些。结果他们果断地决定,让我带着孩子去吃新鲜食物,他们留下来解决垃圾食品。
--路过风景路过你
下次旅游前,我抢着采买食品,然后就说“忘带了”。
“妈妈,你看我漂亮吗?我一扭头,看见孩子脖子上戴着好几条金项链,手上套着玉镯,手指上戴满了各种戒指--这些分明都是姥姥的首饰,怎么旅游都带出来了?
我们都不在家,万一被偷了可怎么办?于是,我妈带着家里的金银首饰、存折等全部家当出门。难怪在景点的时候,她总是紧张兮兮地抱着这个包,生怕被人抢了去似的,我还取笑过她两回:“本来包里没嘛值钱的东西,您这副样子,反而让小偷以为您带着巨款呢!”
--爱吃醋的独流瓶
走到哪,家就在哪。妈妈说,这些东西都是要“传”下去的。妈,咱家有皇位要继承不?
“我喜欢自由行,找小众的景点,喜欢不出名、没那么多人的景点。但是父母这一代人,喜欢老式的旅行方式,跟着旅游团走马观花,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去大家都去的地方打卡,证明我到这里来玩了,但是那种景点基本上都是人山人海,玩起来非常累,也没有意义。我带他们住有名的亲子酒店,小贵,孩子玩得倍儿爽,可他们说宁愿去住大通铺。
--懒猫上树
你比老人复杂多了,朋友圈发完图,是不是专等着别人问,这是哪儿?只是显得自己很特别而已。
“每次带老的小的出去旅游,他们都在朋友圈晒我家孩子,还有一次把我的照片也发在朋友圈了,关键是没P图就发了,惨不忍睹。所以以后明令禁止不许发我的照片,发我家孩子照片也要用我拍的美图。感觉他们被我深深滴鄙视啦。
--小美女她妈
你能晒娃,为啥你妈不能晒你呢?P图也没那么难,赶紧给老妈下载一个。
“生活习惯相差太大了。最受不了的是每天早晨的起床夺命连环CALL,然后是在电话里给我报菜名,介绍酒店里的免费自助早点。那早点,我要是一顿不吃,他们就感觉亏大发了。免费的耶。
--滴滴答答的小闹钟
带老人出门几天,你的起床气是不是被完全治愈了?
“我公公婆婆有时候比小孩还淘气。你不要以为带着他们出门就不需要专门盯着了,你稍不留神他们就失踪了。给他们打电话,要么听不见不接,急死人;要么干脆放在酒店,根本不带出门。可惜了我给他们买的那么好的手机。
--麦芒
你这是来秀“孝顺”的吧?下次给孩子讲“防走失”课的时候,把老人也带上旁听。
“带我爸妈出去,我是冰火两重天。爸爸心脏不好,装着心脏起搏器,我生怕他累着或者不舒服,可是每次询问都是“挺好,没事”。妈妈呢,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每天不是喊这疼,就是那不舒服。“自从去了哪哪哪,我就浑身不舒服。”旅游回来,这话得嘚吧半年。我还敢带他们出去吗?
--冰火之女
“自从去了哪哪哪,我就浑身不舒服。”怎不知老妈在“抱怨”的同时也是一种“炫耀”呢。还不赶紧操持另一场出行,开启治愈之旅吧。
“我妈就是传说中的纱巾大妈,围、披、甩、罩、裹……她能解锁不同的玩法。不仅如此,在我拍照的时候,还要强加于我,楞说我的衣服太素,不上相。就连我家3岁的小闺女都不放过,你能想象一身酷酷的牛仔裙裹个大花围巾的诱(nao)人(xin)景象吗?
--小FAT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同一个家族,同一朵花。
“我带着老人孩子自驾游,我妈坐在我后面,全程身子前倾,双手扒着我的车座,跟导航比赛着说话:诶,小心旁边有大车;你慢点啊,别太快了;听见了吗,前面有测速;你又超车,不能老实慢慢开,我这心呢……我这心呢!
--不会开车的蜗牛
返程的路上,我果断拿出一本书,交给老娘一个重要的任务--给我闺女讲故事。
“思想政治教育永远在路上。带着我爸妈出门,他们会不停地给我讲课:养生课、育儿课、营养课、交通安全知识课、驾驶课,还有廉洁从业课……我不禁想起林冲被发配沧州,一路上都有“杀威棒”伺候着。
--永远长不大的孩儿
父母为啥成话痨?肯定是你平时很少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回家赶紧多补补课。
“我平时教孩子吃饭要细嚼慢咽,一口饭、一口菜。我婆婆则喜欢跟孩子比谁吃饭最快。公婆的吃饭速度我是见识过的,没结婚前每次去他家吃饭,我都会提前嘱咐老公:慢点吃,慢点吃,等等我。他如果先放下碗筷,我就在桌子下面踢他一脚,要不然我真的吃不饱啊。所以每次都吃到剩我一个人,老公的碗里剩一口饭,眼巴巴地等着我。
--小淑女没有输
为啥要比吃饭快?要比的话也应该是比细嚼慢咽!--这句话不适合你说,你可以在桌子底下踢你老公,让他帮你说。
“我家宝3岁多,跟着我出门都是自己走路,只要看见奶奶就喊抱抱。跟我一起吃饭,他自己拿勺吃得蛮好,只要看见奶奶就要喂。我不让孩子吃零食,奶奶偷偷买,躲在宾馆房间里给孩子吃,还教孩子撒谎不告诉妈妈。我愿意让孩子尝试一些运动,可是奶奶全程都在喊:别跑,别跳,别下去……
--被生活打败的宝妈
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教育老人。
“我爸的生活作息是晚上7点半看完新闻联播,立马上床睡觉,早晨4点起床,5点吃早餐。这作息要是出门也是绝了,上哪儿我都得给备着好吃的。而我是个夜猫子,可苦了我啦。
--囤粮食的夜猫子
咱爸这作息适合带他去外国,不用倒时差啦。
调侃归调侃,不管怎样,还是带着父母去走走吧,趁着他们还能走、能吃。不论远近,这都会给你们的生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一段你永不后悔的经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