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天津苏杭旅行

本文承续喀什、塔什库尔干游览之后,南疆游玩去北疆伊犁,文后有链接,敬请关注第一天 喀什-伊宁第二天 伊宁 赛里木湖半日游第三天 伊宁-新源第四天 新源 【杏花沟】第五天 新源-

本文承续喀什、塔什库尔干游览之后,南疆游玩去北疆伊犁,文后有链接,敬请关注



第一天 喀什-伊宁

第二天 伊宁 赛里木湖半日游

第三天 伊宁-新源

第四天 新源 【杏花沟】

第五天 新源-伊宁 【喀赞其】

第六天 伊宁-杭州

注:赛里木湖是属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但由于和伊宁市相隔较近,故在游记中归在伊犁篇。

我们原想南疆一路走到底,坐皮卡去莎车买鹰笛,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再去啃阿克苏大苹果,要不然就去库尔勒。

而梅姐一行称伊犁的杏花也快开了呀,何不再往北看看杏花?于是我们回塔县美美吃了顿牦牛火锅后,就回到喀什,奔上了去伊宁的火车。

有很久没有坐过绿皮火车了,听着铁轨哐哐哐的声音,拎着一大袋零食,这24小时我们注定不孤单。

随机了多次最终买到的还是两张上铺票,也好,睡得比较省心。

绿皮的餐车绝对是个好地方,点上一份盒饭,就可以占有那一整节车厢。

我们常坐在铺位边上的小板凳上,也大概是在那时候,开始追《人民的名义》,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地每天追直播、充会员,只为跟得上脚步看达康书记创造GDP。

泡面是火车的好搭档,每到饭点,红烧牛肉、老坛酸菜的味道会铺满车厢,这是值得怀念的味道。

火车上上下下会碰见很多人,醉酒聊人生的大四毕业生,在外打拼的务工人员,还有采风透透气的业余摄影师。

这样的慢节奏适合发呆,却也适合沟通。

有时候在想啊,火车提速的同时好像把人情味淡下来了。

我很庆幸此趟旅程有火车的体验,有种重返学生时代的美妙感。


赛里木湖

以往印象里的赛湖都是一汪碧水,绿色草地上开满了花,总之是多彩的,是那种春天万物苏醒的样子。

而我们去到的赛湖,却更像雪乡,是被白雪覆盖的世界,天不那么透亮,不戴墨镜甚至看不清远处的雪山。

初到伊宁,梅姐他们就找到了包车去赛湖的师傅,这些事完全不用我们费心。

100元/人,看了果子沟大桥,因为没有提前沟通,所以没能载我们去霍尔果斯。

我们遇见的赛湖白茫茫一片,路边有各种可爱的雪馒头,仿佛真的时空穿越到了大东北。

这个季节来赛湖,几乎没有游人,除去几个摄影发烧友,一辆度假来的旅游大巴,大概也只剩下我们几个了。

运气好说不定能碰上雾凇,浮冰上会透些微微蓝,也是别样的美。

从伊宁开往赛湖,周边的山峦是最让人意外的,草原、山坡、树木结合得如此不同寻常,从山脚处就有一片片松树林向阳直立生长,这就是果子沟了吧。

秀美又奇险,哪怕被白雪覆盖也掩藏不住它的美,我想春天会更美吧,山花烂漫的样子想想就醉人。

大桥里最美最有气势的就是斜拉桥,而果子沟大桥就是这样的斜拉桥,看起来有力量又不失风度,壮观的S弯,围着山谷绕过,这时多开窗感受下美景吧。

来到伊宁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吃好喝好睡好,我们的美食地一直都离不开解放西路,这里的几巷几巷可是藏了不少美食呢。

约着梅姐我们就去了推荐的“老回民”餐厅,品尝回族传统美食九碗三行宴,这个特别有讲究,每一碗都有特定的摆放位置,有牛、羊、鸡、鱼,以炖和蒸的形式来烹饪。

司机也推荐了一家专吃椒麻鸡的店——“儿子娃娃椒麻鸡”,在伊宁有不少连锁店。鸡肉脆嫩,汤汁麻辣适当,再加些洋葱调味,算得上美味。


【赛里木湖】

推荐指数:★★★★

门票:70元

交通:伊宁市区前往赛湖,可以选择包车,5人往返500元,车程2小时左右。

从伊宁市区前往赛湖不远,最好包车前往,这样就无需在赛湖多住一晚。

包车时候可以跟师傅协商多去一个霍尔果斯口岸去。

伊宁去赛湖的途中会经过果子沟大桥,两边美景绝佳,但不能停车拍照,爱好摄影的朋友建议带上脚架,可以摇下车窗拍延迟摄影。

赛湖最美的时节是5-8月,也就是宣传图上的效果,蓝天、白云、湖泊、青草、鲜花。

进景区前有安检口,身份证要随身携带。我们未进景区,景区内的详细情况就要另做咨询啦~


杏花沟

炳哥自打我去新疆的第一天起,就好奇地问,为什么没有看到草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当时就想回过去一句,“老爹,我在南疆啊,哪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事情的发展就是,我们从南走到北,还真就到了伊犁,一个遍是草原的地方。

那拉提草原、唐布拉草原、巩乃斯草原,都展现着无限生机。而我们此行前往的是位于新源县吐尔根乡的杏花沟,摄影师的天堂。

我们从塔县归来就每日关注杏花沟的消息,问得最多无疑是,今天花开了没?

2017年的杏花来的特别晚,前一年3月底早已开花,而现在我们愣是等到了4月11日去也只看到一棵杏树冒了些小花苞。受寒潮影响,大草原也是青黄色的。前方朋友告知我们杏花沟每天下雨,道路泥泞不堪,可以走坏一双鞋。

去新源那天路上还在飘着雨花,我们一直担心着杏花沟的天气,没想到第二天竟然放晴了,有太阳比什么都强!

我俩还一直讨论“天晴花不开或者天下雨花开哪种情况比较好?”仔细想果然还是天晴更好吧。

杏花沟的沟谷呈现的曲线美得令人心醉,连绵不绝,远处雪山相称,牛羊相伴,哪怕杏花没开,坐山头欣赏风景也不赖。

沟口有不少马夫,可以选择骑马走山谷,安全起见我俩还是选择步行。

这坡看着挑战指数不高,行走起来还真有些费力,被50岁的阿姨辈们蹭蹭蹭地超越时,尤为惭愧。

杏花沟新修了栈道,位于景区左侧,由上走可以到最高峰。

我们觉得右侧的风光更好,半山腰的景色最是吸引人。

周围骑马的女人们穿着花衣裳,坐马背上都不敢动,却想留一张马背上的照片。

摄影师们选择候在一棵树前,默默念叨着这棵树下午就会开花了。

他们有些已经等了很多天,甚至将会等待更久,只为漫山开遍杏花的那一刹。

这次我们遇上的是一群爱好摄影的叔叔,他们从遥远的北方而来,都拿着长枪短炮,有一位还拿着拍电影专用的镜头,远看像小型望远镜。

我和麻麻鱼席地而坐,东西都搁一边,只让音乐声静静流淌,太阳很晒就脱下外套挡一下,纯然的环境下放空好像都能净化。

摄影师叔叔们等杏花过程较为枯燥,就瞄准了我俩想为我们创作一番,以下就有他们的大作以及那棵他们认为下午就会开花的杏花树。

在进沟前,我们是不知道里面没有食物可买的,于是俩人就只拿了两个港龙蒸蛋糕。

到下午两点是真的饿惨了,只能等朋友送干粮。

太阳晒得人恨不得直接躺草地上,我们频频看向远处的山坡,望眼欲穿。

当阿牛的身影出现在山坡上,我们两眼放光,直立起身子马上飞奔前去拥抱她!

那时候看饼干、坚果、苹果、酸奶,每一样全是小可爱,要一点一点填满肚子。

走去山坡的路上会看到养鹰人,他们穿着民族服饰,戴着小帽子,手上吊着雄鹰。鹰的眼睛是被蒙住的,脚被捆绑住,直挺挺地站在养鹰人手上。

游客们看了新奇,想和雄鹰合影,那就10元/次。一路上有不少养鹰人,山顶上最多,他们身边围着一群摄影师们,都在用相机记录雄鹰的风采,只听得到快门咔咔咔的声音。

出沟口有一段距离,身边的汽车驰骋而过,多希望有车载我们一程。就在那时,有一位当地大叔摇下车窗,愿意载我们去大马路边,超感谢他。

吐尔根回新源的车我们是好不容易等到的,车上大多乘客是哈萨克族。

最早认识哈萨克族是在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文中的哈萨克族过着世代漂泊游牧的日子,住毡房,赶羊群。

而伊犁的哈萨克族目前大多都有固定的住宅,但是他们的身上还看得到游牧民族的影子,身材高大魁梧,脸颊微红。

【杏花沟】

推荐指数:★★★★

门票:30元-60元不定(按照杏花的开放程度来区分门票价格)

交通:新源县客运站乘坐校车前往吐尔根,10元/位,最好让司机送至售票处,否则步行需要15分钟。沟口(售票处)至景区门口也有一段路,可以坐观光车前往,往返费用10元。

吐尔根的杏花沟是北疆最知名的看杏花之处,逢杏花季来游人较多。虽然地理位置不便,但来往车辆较多,交通方式不用愁。只是景区附近没有餐厅,一定要自备干粮前往。

杏花沟的区域很广,有些未划分在景区内的也算,有成片的野生杏树,花开之际放眼望去绿地上点缀着粉嫩的星星点点。如果未赶上杏花季,记得找个天气好的日子去看看,占着一个山头看风景体验也不错。

杏花沟的花期每年不定,可以先在其他地方做停留些日子再前往,一睹杏花的美丽风采。


喀赞其

梅姐他们有天去了一地方,全是蓝色的墙,建筑也像喀什老城一样有意思。

就是这抹蓝让我们从《人民的名义》的坑里跳了出来,唤起了欲望,我们也想去汉人街,去吃传说中超越哈根达斯的冰淇淋!

原先一直以为汉人街和喀赞其是一个地方,查阅资料后才发现汉人街是旧时天津杨柳青人赶大营的汉人聚居地,而喀赞其则原为以铸锅为业的维吾尔族人聚居地。虽然两地距离很近,但实则并不为一处。

汉人街上的" 伊孜海迩奶油冰淇淋 ",有多种口味,我们挑了最普通的香草味,9元一份。

盛冰淇淋的容器像琉璃,一闪一闪很亮人。

而冰淇淋的口感说真的一般般,远比不上我们在喀什夜市上吃的。

口味是很醇正,但是太甜腻,吃起来不清爽,我俩就兴致缺缺。

喀赞其有不少载人的马车,马车宽度长,一匹马可以承载6-8人。

马是精心挑选过的壮马,系着马蹄,跑起来踢踏踢踏地。

喀赞其边上就是伊宁市五中,门口有不少店铺,卖烤馕的、卖零食的,还有特色新疆小吃。

这让人想到学生时代最好吃的就是学校周围的店铺了,奶茶、糯米饭团、炒粉干、拌川,当年靠这些度过了多少个不愿吃食堂饭菜的日子呀!

店铺七八点就开始打烊了,学生们一走他们就收摊,也不多留。

连学校边卖绿植的大叔也开始把那些一个个的都用绳子捆绑起来,关起门走人。

穿出这条小巷再走过地下通道,就来到了伊宁市的夜市,宛若重返喀什。

蜂蜜酸奶粽、小肉馕,这些全都有,可把我们激动坏了,可惜味道不如喀什的纯正。

那天来喀赞其晚了,没能好好逛,于是我们决定第二天一早再去一趟。

喀赞其的建筑同喀什老城一样,中西合璧,也保存有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各街巷的建筑多以蓝色为主,天蓝色,纯净至极。

艳丽的建筑颜色会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感,而喀赞其的蓝有平添一些安静因子。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不仅供观光,还能进行家访体验,可惜我们当时赶时间,只能在门口匆匆一瞥。

没能在杏花沟看成杏花,却有幸在这里见到了。

每家院子门口也种杏树,正值杏花开放之际,杏花或粉或白,在枝头的杏花绽放得绚烂,而落地上的杏花一片片得也自成美景。

以前总以为樱花最美,自来到新疆后,我不再这么认为了。

有一条小道对喀赞其民俗村做了详细地介绍,从由来至手工艺品的制作讲解。

来这里感受历史,接触当今维吾尔族的生活,是非常有收获的旅行体验。

清晨或傍晚是最好的游览时光,游人少,可以任凭自己畅游在这巷道里。

在旅程的最后一天,我们遇上了它,小乖。

小乖是我们给起的名字,它从我们到喀赞其那刻开始,就屁颠屁颠地摇晃着尾巴跟着我们。

我跑到小店里买了鸡肉香肠,掰开后一点点喂给它吃,小乖呢,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恨不得把整根香肠夺走。

小乖一开心就把尾巴扬得高高的,一害怕尾巴就掉了下来,耳朵也跟着耷拉下来。

我们试图不让它继续跟着,就悄悄躲起来,没想到还是被它发现了。于是,离开之前,我又去买了鸡肉香肠奖赏它。

傻小白直至我们走下地下通道还在看着我们,它试图穿过绿化带,跨过围栏来找我们。希望它一切都好。

【喀赞其民俗村】

推荐指数:★★★★

交通:乘坐1路公车到【汉人街】下,或是从市区打车前往,10元可到。

喀赞其是独具维吾尔族特色的民俗村,是有些商业化,但在游人少的时候仍是十分值得游览。

喀赞其是伊宁市区里的老城,它的建筑中西合璧,是很好的去景点,也有专门的家访点,可以参观手工劳作。

我们全程除了买了俩帽子、俩丝巾以外,没买过什么纪念品。

于是只能去家乡好超市买些红枣、葡萄干、牛肉干带回去,麻麻鱼还不忘捎上大乌苏啤酒。

然而一到伊宁机场,大乌苏就被安检领走了,我俩最终都没能喝上这神奇的的新疆啤酒。

飞机上再翻开新疆词典又是另一种感悟,下次要选瓜果飘香的日子再去新疆!


俩美女辞职旅行,第一个地方选择了这里 走进喀什,你还犹豫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