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9 小兵流浪旅行
三国志9加强版小兵培养
小兵培养过程 严格:玩家极少过问教学,由老师自己决定了,容易出现受不了严格指导而出走等各种问题,效果不好。省心推荐 躬亲:几乎每旬过问玩家,通过大量ls可
三国志9加强版小兵培养
小兵培养过程 严格:玩家极少过问教学,由老师自己决定了,容易出现受不了严格指导而出走等各种问题,效果不好。
省心推荐 躬亲:几乎每旬过问玩家,通过大量ls可以达到最好效果,大多数人用的方法。
兼顾:介于两者之间,偶尔过问,似乎容易发生探亲事件。
初始值: 非凡:>65 有能:55-65 平凡:45-55 不捻:45以下 资质能力: 杰出:可以达到100 卓著:可达9* 有望:可达8* 普通:达80以下 学习效果: 平凡:一个相关兵法以下 良好:两个相关兵法 奇迹:三个以上兵法 余力含义:(大概) 充分:还能长15以上 适当:10以上 些许:5以下 毫无:0 兵法能力对应: 统率:主要是水军类兵法,步、骑、弓、弩和攻城也长 武力:步、骑、弓、弩兵和攻城类 智力:谋略为主,智略、策略次之 政治:策略为主,智略、谋略次之 资质的作用个人认为决定上限,也就是决定了最后出来的结果,相反,初始值反而影响不大。
我一个小兵,武力初始70(非凡),资质普通,结果培养时发现上限才74,第一旬以后就没加过. 个人感觉,之所以选躬身,四维出来效果反而比严厉要好,是因为如果老师兵法多的话,徒弟常常一次学得一个系列的兵法,四维也随之爆增. 有一次,我的小兵给周瑜培养,一次习得攻城全部兵法,四维 统/武/智/政 从73/71/79/60 直接增至80/87/86/67,直接涨了37点; 。
一次张3X点是小Case。
结果资质成为了瓶颈。
关于读档: a. 其实如果你手下的武将数少,而且小兵又是从野战中发现的(上一月下旬还在野战),那么就多读读上一月下旬的档。
一般哪一支部队灭的敌方部队多,那支部队的大将就会提拔小兵。
多读档,让不同的大将提拔不同的小兵,然后挑一个资质高的小兵培养就可以了。
b. 死读档事没有用的。
要这样读档:(前提必须选躬亲) 假定有4各选项,其中有两个是: A:学习简单兵法 B:锻炼水军 如果你直接选择B,电脑则有可能告诉你,楼船学习失败(尽管周瑜水战全会) 然后你读档,再选A,例如学得营造,这时你再读档,选B,就有可能学会了。
如果还没成功,就过几旬,哪天小兵从周瑜手里学会了水战兵法,再读以前的那个档,再选B,就有可能成功了 影响提拔武将能力的几点: 1初始能力 非凡为佳 2资质 杰出为佳 3提拔武将 能力强学得多为佳。
4师事武将 相性性格情义相似、能力强学得多为佳。
5每旬指导武将 尽量选择师事武将擅长的兵法,不要选择那些师事武将不擅长的领域。
6运气 我认为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多SL吧,不过这种游戏SL是最无聊的了~ 名词定义: 培养支路:例如第一旬选参加教练,第二旬传授知识……,第九旬发展兵法,这样一个培养顺序称为一个培养支路。
如果同样的情况下,第一旬选参加教练,第二旬却选锻炼水军……这样就是另一个培养支路。
培养一个小兵的培养支路一般不会超过4的9次方。
(262144个,汗) 三大前提 第1前提:请用躬亲方式。
唯有躬亲才可以让小兵的培养方向尽可能多的由自己控制 第2前提:请选用四围高、学得高、智力高的武将(重要性依次递减)培养。
史实人物推荐:1、曹操;2、周瑜;3、诸葛;4、姜维。
不推荐用已培养到的小兵做老师。
(个人鄙视用4X100的自建武将做老师,最鄙视用修改器改成4X255的武将做老师) 第3前提:建议选择用Shunent的存档编辑器观察培养进度(四围上限有问题,应该依次为政、统、武、智,错位了) 三大假设 第1假设:所有老师会的兵法,只要老师肯教,小兵大部分都能够学得,学习失败的话,只不过是S/L的方法问题与耐心的问题。
第2假设:内政、民心、培养期间的战斗对小兵的培养的影响忽略。
第3假设:小兵兵法的学得(或者说培养支路)跟:老师自身能力有关、老师在培养期间的健康状况、老师培养期间新学得的兵法、君主的更换、教师的更换、培养支路的选择等 有关。
可能跟君主的宝物、教师的宝物的授予与没收有关。
关于第一假设,有点夸张,但不必怀疑。
我曾经进行过一次尝试,把一个小兵的培养过程中所有培养失败的(但该兵法老师本身会)的兵法全部用S/L大法弄成功了,但比较麻烦。
关于第二假设,坦白来讲,影响不是没有。
但基本上我培养的上百个小兵,上千次S/L时只发生过两次,概率 培养小兵时,学得兵法的同时,也随之增长了四维,基本如下: 步兵兵法学得:增长统帅、武力 骑兵兵法学得:增长统帅、武力 弩兵兵法学得:增长武力、统帅 弓骑兵法学得:增长武力、统帅 水军兵法学得:增长统帅、智力 攻城兵法学得:增长武力、智力 智略兵法学得:增长政治、智力 谋略兵法学得:增长智力、政治 策略兵法学得:增长智力、政治 基本增长:即使学习失败,也会增长的点数,与老师的四维成正比 而之所以推荐用躬亲,是因为躬亲可以学得更多的兵法。
对于兵法的习得,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例如:赵云培养小兵甲时,有以下几个选择给你选: A:学习简单的兵法 B:学习困难的兵法 C:锻炼骑术 D:传授知识 (进行之前先Save一下,记为存档1) 情况1: 如果你直接选C,电脑可能就告诉你突进学习失败。
但如果你再Load存档1,再选A,游戏显示小兵奋战学得 然后...
三国志9小兵培养诀窍
小兵培养过程 严格:玩家极少过问教学,由老师自己决定了,容易出现受不了严格指导而出走等各种问题,效果不好。
省心推荐 躬亲:几乎每旬过问玩家,通过大量ls可以达到最好效果,大多数人用的方法。
兼顾:介于两者之间,偶尔过问,似乎容易发生探亲事件。
初始值: 非凡:>65 有能:55-65 平凡:45-55 不捻:45以下 资质能力: 杰出:可以达到100 卓著:可达9* 有望:可达8* 普通:达80以下 学习效果: 平凡:一个相关兵法以下 良好:两个相关兵法 奇迹:三个以上兵法 余力含义:(大概) 充分:还能长15以上 适当:10以上 些许:5以下 毫无:0 兵法能力对应: 统率:主要是水军类兵法,步、骑、弓、弩和攻城也长 武力:步、骑、弓、弩兵和攻城类 智力:谋略为主,智略、策略次之 政治:策略为主,智略、谋略次之 资质的作用个人认为决定上限,也就是决定了最后出来的结果,相反,初始值反而影响不大。
我一个小兵,武力初始70(非凡),资质普通,结果培养时发现上限才74,第一旬以后就没加过. 个人感觉,之所以选躬身,四维出来效果反而比严厉要好,是因为如果老师兵法多的话,徒弟常常一次学得一个系列的兵法,四维也随之爆增. 有一次,我的小兵给周瑜培养,一次习得攻城全部兵法,四维 统/武/智/政 从73/71/79/60 直接增至80/87/86/67,直接涨了37点; 。
一次张3X点是小Case。
结果资质成为了瓶颈。
关于读档: a. 其实如果你手下的武将数少,而且小兵又是从野战中发现的(上一月下旬还在野战),那么就多读读上一月下旬的档。
一般哪一支部队灭的敌方部队多,那支部队的大将就会提拔小兵。
多读档,让不同的大将提拔不同的小兵,然后挑一个资质高的小兵培养就可以了。
b. 死读档事没有用的。
要这样读档:(前提必须选躬亲) 假定有4各选项,其中有两个是: A:学习简单兵法 B:锻炼水军 如果你直接选择B,电脑则有可能告诉你,楼船学习失败(尽管周瑜水战全会) 然后你读档,再选A,例如学得营造,这时你再读档,选B,就有可能学会了。
如果还没成功,就过几旬,哪天小兵从周瑜手里学会了水战兵法,再读以前的那个档,再选B,就有可能成功了 影响提拔武将能力的几点: 1初始能力 非凡为佳 2资质 杰出为佳 3提拔武将 能力强学得多为佳。
4师事武将 相性性格情义相似、能力强学得多为佳。
5每旬指导武将 尽量选择师事武将擅长的兵法,不要选择那些师事武将不擅长的领域。
6运气 我认为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多SL吧,不过这种游戏SL是最无聊的了~ 名词定义: 培养支路:例如第一旬选参加教练,第二旬传授知识……,第九旬发展兵法,这样一个培养顺序称为一个培养支路。
如果同样的情况下,第一旬选参加教练,第二旬却选锻炼水军……这样就是另一个培养支路。
培养一个小兵的培养支路一般不会超过4的9次方。
(262144个,汗) 三大前提 第1前提:请用躬亲方式。
唯有躬亲才可以让小兵的培养方向尽可能多的由自己控制 第2前提:请选用四围高、学得高、智力高的武将(重要性依次递减)培养。
史实人物推荐:1、曹操;2、周瑜;3、诸葛;4、姜维。
不推荐用已培养到的小兵做老师。
(个人鄙视用4X100的自建武将做老师,最鄙视用修改器改成4X255的武将做老师) 第3前提:建议选择用Shunent的存档编辑器观察培养进度(四围上限有问题,应该依次为政、统、武、智,错位了) 三大假设 第1假设:所有老师会的兵法,只要老师肯教,小兵大部分都能够学得,学习失败的话,只不过是S/L的方法问题与耐心的问题。
第2假设:内政、民心、培养期间的战斗对小兵的培养的影响忽略。
第3假设:小兵兵法的学得(或者说培养支路)跟:老师自身能力有关、老师在培养期间的健康状况、老师培养期间新学得的兵法、君主的更换、教师的更换、培养支路的选择等 有关。
可能跟君主的宝物、教师的宝物的授予与没收有关。
关于第一假设,有点夸张,但不必怀疑。
我曾经进行过一次尝试,把一个小兵的培养过程中所有培养失败的(但该兵法老师本身会)的兵法全部用S/L大法弄成功了,但比较麻烦。
关于第二假设,坦白来讲,影响不是没有。
但基本上我培养的上百个小兵,上千次S/L时只发生过两次,概率 培养小兵时,学得兵法的同时,也随之增长了四维,基本如下: 步兵兵法学得:增长统帅、武力 骑兵兵法学得:增长统帅、武力 弩兵兵法学得:增长武力、统帅 弓骑兵法学得:增长武力、统帅 水军兵法学得:增长统帅、智力 攻城兵法学得:增长武力、智力 智略兵法学得:增长政治、智力 谋略兵法学得:增长智力、政治 策略兵法学得:增长智力、政治 基本增长:即使学习失败,也会增长的点数,与老师的四维成正比 而之所以推荐用躬亲,是因为躬亲可以学得更多的兵法。
对于兵法的习得,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例如:赵云培养小兵甲时,有以下几个选择给你选: A:学习简单的兵法 B:学习困难的兵法 C:锻炼骑术 D:传授知识 (进行之前先Save一下,记为存档1) 情况1: 如果你直接选C,电脑可能就告诉你突进学习失败。
但如果你...
求三国志9加强提拔小兵的技巧
是不是武将把士兵带来训练,最后成为武将的?拔擢系统: 兵士推荐﹕每月上旬举行 指导期间﹕基本上是九回(约三个月) 拔擢条件: 正在指导兵士时﹐新兵士不会出现。
部下武将越少﹐越大机会拔擢新兵士。
拔擢多在以下这些战斗行为后发生 。
消灭敌势力 。
攻陷敌都市 。
捕获敌武将 。
发动兵法 介绍武将多是以上战斗行为的大将 兵士的“能力”“相性”“义理”“野望”“性格”又多与介绍武将数值接近 指导方针: 。
严格﹕较易提升能力 。
坚实﹕能力兵法平衡成长 。
亲身﹕较易学会兵法 如果兵士内政素质优秀﹐可“严格”指导提升能力 如果想让兵士活跃战场﹐可“亲身”指导多学兵法 指导武将: 提升兵士能力除了与指导方针有关外﹐指导武将或兵士本身“性格”“义理”“相性”也有很大影响。
指导武将“能力”不一定越高越好﹐大致上“知力”越高﹐又与介绍武将气质(?)接近﹐会有较好成果。
如果兵士其中一项能力特别优异﹐可任命相同能力同样比其他能力特别优异的武将负责指导﹐多数会有较好成果。
兵士能力表示如下 。
现在﹕高<;- 非凡﹐有能﹐平凡﹐未熟 ->;低 。
素质﹕高<;- 杰出﹐拔群﹐有望﹐月并 ->;低 指导事件: 指导过程是否顺利可从游戏中随机发生的指导事件中得知。
兵士出走事件 。
大致上多数因为与指导武将性格(相性)不合 。
曾经出走的兵士﹐也有机会回归(归参) 。
通常出走时间较短﹐兵士“义理”越高﹐越大机会回归 兵法习得: 有两个途径可学会兵法 。
自动学会 (“亲身”指导方针较易﹐指导武将或兵士“知力”越高越易) 。
选择训练方法学会 (“亲身”指导方针较易) 要让兵士学到兵法﹐指导武将懂得兵法越多越有利。
但有时兵士也能学到指导武将不懂的兵法﹐指导武将自己也有可能藉机学会新的兵法。
训练方法: 学会单一兵法 简单兵法﹕学会相同兵法系统中熟练度最低的兵法 困难兵法﹕学会相同兵法系统中熟练度最高的兵法 学习医术﹕学会“治疗”兵法 深山闭关﹕学会“幻术”或“妖术”兵法 学会两种或以上兵法 锻练武术﹕学会“步兵系”(两种或以上)兵法 锻练弓术﹕学会“弓骑系”(两种或以上)兵法 锻练马术﹕学会“骑兵系”(两种或以上)兵法 学习操船﹕学会“水军系”(两种或以上)兵法 学习敷设﹕学会“造营”“石兵”“罠破”“罠”兵法 (两种或以上) 说精神论﹕学会“教唆”“混乱”“心攻”“骂声”“鼓舞”兵法 (两种或以上) 编撰兵法﹕指导武将及兵士一起挑战未学会的兵法 传授知识﹕指导武将向兵士传授自己已学会的兵法 指导武将自定﹕完全随机学会 学会相同兵法系统所有兵法 集中讲义﹕学会“攻城系”“知识系”“谋略系”“策略系”其中一系所有兵法 参加教练﹕学会“步兵系”“骑兵系”“弓骑系”“弩兵系”其中一系所有兵法 进行特训﹕学会“步兵系”“骑兵系”“弓骑系”“弩兵系”“水军系”其中一系所有兵法
三国志9中,小兵培养那是啥意思?怎么操作?
按那个推荐答案吧,估计你在网上已经看过。
但有一样BUG我可以告诉你……在你发现小兵的第三个月上旬,保存,退出游戏。
(如:你1月上旬发现的小兵,到3月上旬时,存档退出,我按ALT+F4退出的,按程序退不知道行不行)然后再进,读档。
到中旬时就不是让你学兵法啦,而是——延长小兵的培训时间!游戏中,很难出延时的,极大地提高了小兵的能力。
每荀都要记得存档,学不了的话读档重选。
这就是传说中的S/L大法还有一个,如1月上旬第一项学习骑术,这点是提升统率跟武力的,而你学不到。
不要紧,你继续。
等你学到骑术时,再读12月下旬的档,回到一月上旬。
这时,你再选 学习骑术的话,学到了!(这点我试过,但有时也不成功,不知道是我没用好还是怎么样,反正这也是大大们实践出来的)还两点补充:1.老师选择,魏国的曹老板本人最佳。
蜀国的赵云最佳。
吴国的吕蒙最佳。
2.老师的态度,必须选躬亲。
对小兵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别问为什么,游侠网的大大亲测了,我也试过了的。
请问:三国志9有小兵培养功能是那个版本,哪里能下载
小兵出现的机会,小兵出现一般是在:(转) 小兵一般是被战斗过的部队、城塞、都市、关隘等(或者建设完的建设部队)的大将所提拔。
也有例外,如果部队中的一个武将在一旬内发动数次兵法,则有可能该武将会提拔小兵 小兵的初始四维与提拔的武将有关,也与出生部队灭敌量有关,同一旬,同一个大将,也有可能提拔出不同的小兵。
小兵的初始兵法与提拔的武将有关,也与出生部队所使用的兵法有关。
如:出生于突击队,一般则会突进 。
我要补充的是,小兵的能力和出现机会,似乎是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
以及为什么同一大将推荐的不一样?在我多次的S/L的看法,是和这个大将歼灭的敌人数量有很大关系。
在将领出现兵法爆击画面的时候,小兵更容易出现,有的时候只有兵法爆击才出现,普通发动兵法不出现,而同一大将发动兵法也出现小兵时候,爆击出现的小兵比普通攻击出现的资质要好。
而如果此回合,这个大将会推荐小兵,你S/L让小兵不出现,下个月这个将领有同样机会,他还是会给你推荐小兵。
所以,你在S/L读小兵的时候,就可以有部分的方向性,选同样的将领出战,但出现了一个小兵后这个大将推荐的机会降低。
作为主将的比作为部队副将的推荐小兵机会高出很多。
依上所说,本人看要读满系统的50个小兵的名额,不能一味的S/L,也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样产生的机会就会高出许多。
而对蛮族的作战,是本人的一个做法。
我已经有290+的将领了,但引诱两个蛮族进攻,你可以派出20*5支部队进攻他们的6支部队。
这样就有超过100名的将领有机会发动兵法和消灭敌人,后期读小兵这样不失为一个办法。
由于有些时候机会太低,你就忍1、2个月,你出现小兵的机会会几乎就会和初期的时候样大了,甚至有20%-30%。
个人曾经出现过有一个回合,一个将领一直推荐同一个小兵的情况,也就是名字是不会产生变化的情况,而且出现机会超过80%。
(题外话,但是是不是触及系统有相对固定情况不得而知) 培养参考严格:玩家极少过问教学,由老师自己决定了,容易出现受不了严格指导而出走等各种问题,效果不好。
省心推荐 躬亲:几乎每旬过问玩家,通过大量ls可以达到最好效果,大多数人用的方法。
兼顾:介于两者之间,偶尔过问,似乎容易发生探亲事件。
初始值: 非凡:>65 有能:55-65 平凡:45-55 不捻:45以下 资质能力: 杰出:可以达到100 卓著:可达9* 有望:可达8* 普通:达80以下 学习效果: 平凡:一个相关兵法以下 良好:两个相关兵法 奇迹:三个以上兵法 余力含义:(大概) 充分:还能长15以上 适当:10以上 些许:5以下 毫无:0 兵法能力对应: 统率:主要是水军类兵法,步、骑、弓、弩和攻城也长 武力:步、骑、弓、弩兵和攻城类 智力:谋略为主,智略、策略次之 政治:策略为主,智略、谋略次之 资质的作用个人认为决定上限,也就是决定了最后出来的结果,相反,初始值反而影响不大。
我一个小兵,武力初始70(非凡),资质普通,结果培养时发现上限才74,第一旬以后就没加过. 个人感觉,之所以选躬身,四维出来效果反而比严厉要好,是因为如果老师兵法多的话,徒弟常常一次学得一个系列的兵法,四维也随之爆增. 有一次,我的小兵给周瑜培养,一次习得攻城全部兵法,四维 统/武/智/政 从73/71/79/60 直接增至80/87/86/67,直接涨了37点; 。
一次张3X点是小Case。
结果资质成为了瓶颈。
关于读档: a. 其实如果你手下的武将数少,而且小兵又是从野战中发现的(上一月下旬还在野战),那么就多读读上一月下旬的档。
一般哪一支部队灭的敌方部队多,那支部队的大将就会提拔小兵。
多读档,让不同的大将提拔不同的小兵,然后挑一个资质高的小兵培养就可以了。
b. 死读档事没有用的。
要这样读档:(前提必须选躬亲) 假定有4各选项,其中有两个是: A:学习简单兵法 B:锻炼水军 如果你直接选择B,电脑则有可能告诉你,楼船学习失败(尽管周瑜水战全会) 然后你读档,再选A,例如学得营造,这时你再读档,选B,就有可能学会了。
如果还没成功,就过几旬,哪天小兵从周瑜手里学会了水战兵法,再读以前的那个档,再选B,就有可能成功了 影响提拔武将能力的几点: 1初始能力 非凡为佳 2资质 杰出为佳 3提拔武将 能力强学得多为佳。
4师事武将 相性性格情义相似、能力强学得多为佳。
5每旬指导武将 尽量选择师事武将擅长的兵法,不要选择那些师事武将不擅长的领域。
6运气 我认为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多SL吧,不过这种游戏SL是最无聊的了~ 2007-7-7 00:06 回复 szhzh 0位粉丝 2楼 名词定义: 培养支路:例如第一旬选参加教练,第二旬传授知识……,第九旬发展兵法,这样一个培养顺序称为一个培养支路。
如果同样的情况下,第一旬选参加教练,第二旬却选锻炼水军……这样就是另一个培养支路。
培养一个小兵的培养支路一般不会超过4的9次方。
(262144个,汗) 三大前提 第1前提:请用躬亲方式。
唯有躬亲才可以让小兵的培养方向尽可能多的由自己控制 第2前提:请选用四围高、学得高、智力高的武将(重要性依次递减)培养...
三国志9怎么出小兵
毫无疑问,有空城先打空城,然后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找到一位智力至少达到88的手下(封官、给武器、事件)作为你的军师,像关羽、袁绍之类的就算了吧,然后在你的地盘或者是空地执行搜索命令,这里就要靠军师的建言,可以找到宝物、将领、事件、钱之类的。
一方面发展内政,优先发展商业,等你有了闲钱之后以及快到秋天的时候恶补一下农业,利用商人倒卖军粮赚钱,比如在秋天的时候钱与军粮有时交易率会达到1比15,即1块钱买15个粮食,这时候大量买进粮食吧。
而到了春天,有时钱和军粮的交易率会达到1比5,这个时候在保证你能支持到下一次收成的前提下卖粮食吧。
于是钱和粮食就都有了,然后就征兵,适当巡查一下增加兵役人口,如果是高级难度建议城市里至少有3万人。
期间你可以用外交的手段交盟友,确定战略目标,把临近的敌人消灭。
先认准一个城,让武力高的人去夺取、烧夷,让智力高的人去离间,让政治高的人去登用,之后在你与要打的城之间建立设施,一般建箭楼,城塞一般作为防守用。
然后在箭楼里屯兵,出征,一般是两个野战部队(步兵骑兵战法、锥形鱼鳞锋失阵)、一个攻城部队(弓骑弩系兵法、井栏冲车阵型)。
打下一个城池之后打另一个,灭掉一个势力后登用俘虏及在野的人才。
用同样的方法打别的势力,直到统一全国。
等熟练了以后可以试试打四蛮族。
新手的话建议选择第二或第三个剧本的曹操(人才多,空城多)以及超三国志马超复仇剧本的刘备(城多将猛)。
当你城池多的时候可以把后方城市委任军团,让发展内政,成为自动取款机。
现在你已经是个三国志高手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