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儿童在西藏旅行注意哪些

带着孩子去西藏旅游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看孩子身体状况,如果有些感冒、身体不舒服等等,建议就不要去了,尤其不能带孩子去。展开全部其次如果没什么问题,要准备厚的衣服,西藏有

儿童在西藏旅行注意哪些

带着孩子去西藏旅游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看孩子身体状况,如果有些感冒、身体不舒服等等,建议就不要去了,尤其不能带孩子去。

展开全部其次如果没什么问题,要准备厚的衣服,西藏有些地方还在下雪的,所以厚衣物必须的。

再次就是一些必备的药物,感冒发烧类的药物。

如果要去高海拔,记得要带氧气。

最后避免孩子看到美景的时候兴奋,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缺氧,一兴奋有可能氧气不够用而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大喊大叫,活蹦乱跳这些都是不要的。

祝旅途愉快,不要乱丢垃圾。

谢谢。

...

去西藏旅游有哪些必须注意的禁忌?

装备:在西藏旅行携带的行李越少越好,但必须够用。

背包在45升以上就可以了,再随身携带个腰包便足矣。

腰包里随身放现金及证件等贴身物品。

衣:西藏由于海拔较高,整体气温较内地要低,尤其是在纳木错和珠峰本营更应注意。

而7—9月初基本上是西藏的雨季,到了9月中旬,天气才会放晴,所以更应该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全身的装备,包括上衣,裤子,鞋都应具有防水功能。

雨季里,拉萨和林芝地区都是夜间多雨,而羽绒服及抓绒衣及抓绒裤,手套和帽子都是必备的。

在西藏,一定要穿登山鞋,一是有些地方路况非常差,保护脚,二是登山鞋的防水和保暖性能都较好。

睡袋要带上,西藏许多地方住宿条件都不是很好,有些床非常脏,睡在自己的睡袋里又保暖,又卫生。

除非露营,要不,防潮垫可不带,拖鞋必须要带。

食:现在西藏的中餐馆基本上都是四川人开的。

早餐你可以花几元钱在小店里吃的很饱,午餐及晚餐都可以炒菜,价钱都不会太贵。

拉萨共有3处是主要吃中餐的地方,一处是西郊,即牦牛铜像以西一带,这里离布达拉宫不远,主要是以四川火锅为主;第二处是娘热南路一带,民航售票处旁边,那里也有几家川菜馆可去尝试。

(不要去这条路上的汉堡快餐,极其难吃);第三处便是北京中路上和北京东路上八廊学旅馆至亚宾馆中间的一段,也有几家小的川菜馆。

至于西藏、藏餐和尼泊尔餐,则可以去亚宾馆的冈拉梅朵酒吧,吉日旅馆旁的怪牛沙龙餐厅或者玛吉阿米酒吧。

而布达拉宫前的雪神宫则是拉萨最高档的藏式餐馆之一。

藏餐有名的是酥油茶,炸羊排,藏包子,灌血肠,萝卜炖牦牛肉等,到了拉萨可以去尝试一下,不过很多人吃不惯。

住:现在拉萨最出名的旅馆就是八廊学,吉日及亚宾馆,名气比其他宾馆都要大,一是便宜,二是在这里可以找到伙伴一起包车,非常方便。

这三家旅馆都在北京东路上,挨的很近,相对来说,亚宾馆最贵,而八廊学由于房间较陈旧,都是木板隔开的,所以隔音设备较差,还是推荐吉日。

三间旅馆全是免费洗衣,公共浴室,公共厕所。

八廊学唯一的缺点是衣服洗完后混在一起,自己去挑选,而吉日则有个专门洗衣的袋子,洗好后由服务员放进袋子里送到你的房间。

八廊学电话:0891-6323829,标间180元,普通双人房每间70元,三四人间每位25元,单人间35元。

吉日电话:0891-6323462,普通双三人房25—30元,无标间。

亚宾馆电话:0891-6323496,六七人的大间每人每天25元,不带卫生设备的双人间90元,主楼的标准间150—250元。

另外还有很多价格不同的房间。

日喀则住宿: 珠峰宾馆,双人间每床25元;无浴室,公共厕所;(电话没记)。

刚坚果园招待所每床15元,洗澡的热水供应时间有限制。

电话:0892-8822282 邮政宾馆,标间120元每晚,条件还不错,无普双。

电话:0892-8829888 林芝住宿: 林芝迎宾馆,双人标间每床35—40元。

电话0894-5822410; 康福源酒店:普标60元/间,可单买床位;豪华标间168元/间。

电话:0894-5821181 去珠峰可住绒布寺或者珠峰本营。

行:在西藏旅行费用和其他地方相比较是较昂贵的,交通费占了大头,尤其是往返的路费。

乘坐当地的长途班车价格会较便宜,但是西藏的景点分布很散,而且景点之间相对来说都很远,所以4—5个人一起包车,分摊车费是较划算的。

3家背包客旅馆的门庭里都有个告示板,可贴留言条,以便联系包车事宜。

西藏的三轮车起步价都是3元,稍远的地方4—5元;出租车全是10元。

(拉萨的哲蚌寺由于较远,打的去20元)。

这次我去江孜,日喀则,林芝用了4天,4个人包车,丰田62,4,400元,每人平均1,100元。

去纳木错2天,4人包车,丰田62,1300元,每人325元。

到了国庆五一时,车价会有所上浮。

去日喀则加珠峰则也会贵些,包司机吃,不包住,去珠峰地域的汽车需要按车轮的数量缴纳公路建设费,每个轮子100元,越野车400元,卡车要600元,另外每个旅游者要付65元的景区费。

司机的各种驾驶执照必须要齐全,这次去林芝,路上刚好遇到查车,我们的司机师傅证照都齐全,惟独他买的车是一台报废车,西藏规定,一个季度需要办理一次延期报废手续,他的车刚刚9月20日到期,需要办理延期报废手续,他没有去办理,我们都不清楚这种规定,结果被查到以后,我们磨了交通队的队长半天才肯放我们走。

队长告诉我们,西藏大部分丰田62都是报废车,这点我们后来才清楚,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事,如果实在不放,就只能是塞点红包钱了,这样也能过关。

高原反应:高原反应表现如下,头痛,头晕,兴奋失眠,胸闷,呼吸加快,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涨等。

进入高原前,应休息好,不要紧张有心理压力,避免感冒,禁止烟酒,适当口服西洋参和提早一周吃红景天,加强抵抗力。

如果从陆路进入高原,最好从川藏线或滇藏线进,从青藏线或新藏线出,这样由海拔低到海拔高逐渐适应会好些;如果坐飞机的话,高原反应一般会在晚上或者第二天出现,所以到了拉萨以后,一定要充分休息,不要因为觉得当时没事就放松警惕,要注意保暖,刚去几天,最好不要洗澡,防止感冒。

到了西藏最好先在拉萨适应1到2...

去西藏旅行要注意些什么

装备:在西藏旅行携带的行李越少越好,但必须够用。

背包在45升以上就可以了,再随身携带个腰包便足矣。

腰包里随身放现金及证件等贴身物品。

衣:西藏由于海拔较高,整体气温较内地要低,尤其是在纳木错和珠峰本营更应注意。

而7—9月初基本上是西藏的雨季,到了9月中旬,天气才会放晴,所以更应该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全身的装备,包括上衣,裤子,鞋都应具有防水功能。

雨季里,拉萨和林芝地区都是夜间多雨,而羽绒服及抓绒衣及抓绒裤,手套和帽子都是必备的。

在西藏,一定要穿登山鞋,一是有些地方路况非常差,保护脚,二是登山鞋的防水和保暖性能都较好。

睡袋要带上,西藏许多地方住宿条件都不是很好,有些床非常脏,睡在自己的睡袋里又保暖,又卫生。

除非露营,要不,防潮垫可不带,拖鞋必须要带。

食:现在西藏的中餐馆基本上都是四川人开的。

早餐你可以花几元钱在小店里吃的很饱,午餐及晚餐都可以炒菜,价钱都不会太贵。

拉萨共有3处是主要吃中餐的地方,一处是西郊,即牦牛铜像以西一带,这里离布达拉宫不远,主要是以四川火锅为主;第二处是娘热南路一带,民航售票处旁边,那里也有几家川菜馆可去尝试。

(不要去这条路上的汉堡快餐,极其难吃);第三处便是北京中路上和北京东路上八廊学旅馆至亚宾馆中间的一段,也有几家小的川菜馆。

至于西藏、藏餐和尼泊尔餐,则可以去亚宾馆的冈拉梅朵酒吧,吉日旅馆旁的怪牛沙龙餐厅或者玛吉阿米酒吧。

而布达拉宫前的雪神宫则是拉萨最高档的藏式餐馆之一。

藏餐有名的是酥油茶,炸羊排,藏包子,灌血肠,萝卜炖牦牛肉等,到了拉萨可以去尝试一下,不过很多人吃不惯。

住:现在拉萨最出名的旅馆就是八廊学,吉日及亚宾馆,名气比其他宾馆都要大,一是便宜,二是在这里可以找到伙伴一起包车,非常方便。

这三家旅馆都在北京东路上,挨的很近,相对来说,亚宾馆最贵,而八廊学由于房间较陈旧,都是木板隔开的,所以隔音设备较差,还是推荐吉日。

三间旅馆全是免费洗衣,公共浴室,公共厕所。

八廊学唯一的缺点是衣服洗完后混在一起,自己去挑选,而吉日则有个专门洗衣的袋子,洗好后由服务员放进袋子里送到你的房间。

八廊学电话:0891-6323829,标间180元,普通双人房每间70元,三四人间每位25元,单人间35元。

吉日电话:0891-6323462,普通双三人房25—30元,无标间。

亚宾馆电话:0891-6323496,六七人的大间每人每天25元,不带卫生设备的双人间90元,主楼的标准间150—250元。

另外还有很多价格不同的房间。

日喀则住宿: 珠峰宾馆,双人间每床25元;无浴室,公共厕所;(电话没记)。

刚坚果园招待所每床15元,洗澡的热水供应时间有限制。

电话:0892-8822282 邮政宾馆,标间120元每晚,条件还不错,无普双。

电话:0892-8829888 林芝住宿: 林芝迎宾馆,双人标间每床35—40元。

电话0894-5822410; 康福源酒店:普标60元/间,可单买床位;豪华标间168元/间。

电话:0894-5821181 去珠峰可住绒布寺或者珠峰本营。

行:在西藏旅行费用和其他地方相比较是较昂贵的,交通费占了大头,尤其是往返的路费。

乘坐当地的长途班车价格会较便宜,但是西藏的景点分布很散,而且景点之间相对来说都很远,所以4—5个人一起包车,分摊车费是较划算的。

3家背包客旅馆的门庭里都有个告示板,可贴留言条,以便联系包车事宜。

西藏的三轮车起步价都是3元,稍远的地方4—5元;出租车全是10元。

(拉萨的哲蚌寺由于较远,打的去20元)。

这次我去江孜,日喀则,林芝用了4天,4个人包车,丰田62,4,400元,每人平均1,100元。

去纳木错2天,4人包车,丰田62,1300元,每人325元。

到了国庆五一时,车价会有所上浮。

去日喀则加珠峰则也会贵些,包司机吃,不包住,去珠峰地域的汽车需要按车轮的数量缴纳公路建设费,每个轮子100元,越野车400元,卡车要600元,另外每个旅游者要付65元的景区费。

司机的各种驾驶执照必须要齐全,这次去林芝,路上刚好遇到查车,我们的司机师傅证照都齐全,惟独他买的车是一台报废车,西藏规定,一个季度需要办理一次延期报废手续,他的车刚刚9月20日到期,需要办理延期报废手续,他没有去办理,我们都不清楚这种规定,结果被查到以后,我们磨了交通队的队长半天才肯放我们走。

队长告诉我们,西藏大部分丰田62都是报废车,这点我们后来才清楚,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事,如果实在不放,就只能是塞点红包钱了,这样也能过关。

高原反应:高原反应表现如下,头痛,头晕,兴奋失眠,胸闷,呼吸加快,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涨等。

进入高原前,应休息好,不要紧张有心理压力,避免感冒,禁止烟酒,适当口服西洋参和提早一周吃红景天,加强抵抗力。

如果从陆路进入高原,最好从川藏线或滇藏线进,从青藏线或新藏线出,这样由海拔低到海拔高逐渐适应会好些;如果坐飞机的话,高原反应一般会在晚上或者第二天出现,所以到了拉萨以后,一定要充分休息,不要因为觉得当时没事就放松警惕,要注意保暖,刚去几天,最好不要洗澡,防止感冒。

到了西藏最好先在拉萨适应1到2...

西藏旅游要注意什么

"转经朝佛参观的走向 寺庙是西藏最主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在许多寺庙里,应按顺时针方向行走。

相反,在一些苯教——西藏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 寺庙,转经的方向正好相反,应该逆时针行走。

游客在准备前往寺庙参观之前,饮食应该有所选择,最好不要食用大蒜。

“即使寺庙失火,也不要让吃了大蒜的人进入寺庙”,这句话虽然是谚语,但它表达了一种宗教习俗。

游客在进入佛殿前,最好脱帽进入。

在佛殿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乱扔垃圾,在没被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在佛殿内进行录像、照相等。

西藏众多寺庙内养有狗。

因为朝佛的群众经常喂食这些狗,所以寺庙内的狗经常会跟着陌生人走,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没有可喂食的食物,也不要大声驱赶或者拿东西打这些狗。

藏族老百姓有句谚语:不要打寺庙里的狗,这样会伤喇嘛的心。

同时,西藏作为一个宗教信仰比较广泛的地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跟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时,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为“放生羊”,不可对它们进行骚扰。

尊重藏民族风俗习惯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藏民族有自己的独特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族人的家,一般不要用脚踩门槛;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以示对对方敬重。

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接受礼物时,要用双手来接。

藏民族是喜欢吃肉的民族,但是,藏族人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有些人连鱼也不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确定你所学会的某句藏话的意思之前,最好不要轻易使用。

科学对待“高原病” 适当准备常用药物 不少进藏游客在向往神秘的西藏之旅的同时,非常担心“高原病”。

对于这样的担心,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岑维浚教授建议:进藏游客一定要科学认识和对待“高原病”。

岑维浚介绍,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

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依据人体进入高原时间的长短,高原病的临床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高原病通常指人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

病人多有头痛、头晕、心悸、气急、乏力或恶心呕吐等低氧性症状。

按其临床表现特点又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肺水肿和急性高原脑病,后两者可合并存在。

游客如何应对高原病呢?岑维浚建议,游客在进藏前几天,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剧烈运动。

到高原后,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进藏当天一定要在下榻的宾馆休息,尽量避免会客、宴请和参观等户外活动。

同时,游客在进藏前3天可以服用“心痛定”、“诺迪康胶囊”或“红景天胶囊”等。

他说,这几种药物经过数次成都到拉萨的航空实验证实,对预防高原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他还建议,患有重感冒、发高烧、急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和晚期孕妇以及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到高海拔地区旅游。

游客进藏后感到身体不适怎么办?专家认为,首先要休息、吸氧;其次,如果3至4个小时内病人的病情还没有好转,必须立即到就近大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硬扛”,这样会加重病情。

另外,专家建议游客在进藏之前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防高原反应药物高原安、防晕车药物、防皮肤皲裂的润肤膏等,以及常备的清凉油、红药水、体温计、酒精棉、创可贴、诺氟沙星等。

还要预备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适当服用,以及时补充营养,防止维生素缺乏症。

高原地区一旦发生感冒很容易引发肺气肿,所以药包中还应包括一些感冒药,一旦出现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要立刻服药治疗。

选择适当装备 进藏的游客要准备什么装备呢?西藏旅游局专业人士建议,游客在选择进藏旅游装备时,一定要考虑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及环境等,千万不要盲目选购旅游装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耗。

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这里气压低,氧气不足平原地区的50%,昼夜温差大,多风干燥,日光辐射和紫外线强。

因此,到西藏旅游与到其他地方旅游不同,需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

值得进藏游客注意的是,到西藏旅游要带足现金,因为游客除了在拉萨市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的存折或储蓄卡取款之外,其他大部分县、乡一般不能使用信用卡。

喜欢摄像、摄影的游客可以准备好自己的照相机和望远镜等用品,但游客一定要注意对这些设备的保暖和防湿,不然,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死机”现象。

夏季旅

西藏的旅游要注意什么?

青藏铁路即将开通,专家预计铁路开通后会有大批游客进藏旅游。

到西藏旅游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转经朝佛参观的走向 寺庙是西藏最主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在许多寺庙里,应按顺时针方向行走。

相反,在一些苯教——西藏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寺庙,转经的方向正好相反,应该逆时针行走。

游客在准备前往寺庙参观之前,饮食应该有所选择,最好不要食用大蒜。

“即使寺庙失火,也不要让吃了大蒜的人进入寺庙”,这句话虽然是谚语,但它表达了一种宗教习俗。

游客在进入佛殿前,最好脱帽进入。

在佛殿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乱扔垃圾,在没被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在佛殿内进行录影、照相等。

西藏众多寺庙内养有狗。

因为朝佛的群众经常喂食这些狗,所以寺庙内的狗经常会跟着陌生人走,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没有可喂食的食物,也不要大声驱赶或者拿东西打这些狗。

藏族老百姓有句谚语:不要打寺庙里的狗,这样会伤喇嘛的心。

同时,西藏作为一个宗教信仰比较广泛的地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跟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时,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为“放生羊”,不可对它们进行骚扰。

尊重藏民族风俗习惯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藏民族有自己的独特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族人的家,一般不要用脚踩门槛;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以示对对方敬重。

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接受礼物时,要用双手来接。

藏民族是喜欢吃肉的民族,但是,藏族人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有些人连鱼也不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确定你所学会的某句藏话的意思之前,最好不要轻易使用。

科学对待“高原病”适当准备常用药物 不少进藏游客在向往神秘的西藏之旅的同时,非常担心“高原病”。

对于这样的担心,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岑维浚教授建议:进藏游客一定要科学认识和对待“高原病”。

岑维浚介绍,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

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依据人体进入高原时间的长短,高原病的临床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高原病通常指人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

病人多有头痛、头晕、心悸、气急、乏力或恶心呕吐等低氧性症状。

按其临床表现特点又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肺水肿和急性高原脑病,后两者可合并存在。

游客如何应对高原病呢?岑维浚建议,游客在进藏前几天,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剧烈运动。

到高原后,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进藏当天一定要在下榻的宾馆休息,尽量避免会客、宴请和参观等户外活动。

同时,游客在进藏前3天可以服用“心痛定”、“诺迪康胶囊”或“红景天胶囊”等。

他说,这几种药物经过数次成都到拉萨的航空实验证实,对预防高原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他还建议,患有重感冒、发高烧、急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和晚期孕妇以及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到高海拔地区旅游。

游客进藏后感到身体不适怎么办?专家认为,首先要休息、吸氧;其次,如果3至4个小时内病人的病情还没有好转,必须立即到就近大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硬扛”,这样会加重病情。

另外,专家建议游客在进藏之前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防高原反应药物、防晕车药物、防皮肤皲裂的润肤膏等,以及常备的清凉油、红药水、体温计、酒精棉、创可贴、诺氟沙星等。

还要预备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适当服用,以及时补充营养,防止维生素缺乏症。

高原地区一旦发生感冒很容易引发肺气肿,所以药包中还应包括一些感冒药,一旦出现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要立刻服药治疗。

选择适当装备 进藏的游客要准备什么装备呢?西藏旅游局专业人士建议,游客在选择进藏旅游装备时,一定要考虑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及环境等,千万不要盲目选购旅游装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耗。

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这里气压低,氧气不足平原地区的50%,昼夜温差大,多风乾燥,日光辐射和紫外线强。

因此,到西藏旅游与到其他地方旅游不同,需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

值得进藏游客注意的是,到西藏旅游要带足现金,因为游客除了在拉萨市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的存摺或储蓄卡取款之外,其他大部分县、乡一般不能使用信用卡。

喜欢摄像、摄影的游客可以准备好自己的照相机和望远镜等用品,但游客一定要注意对这些设备的保暖和防湿,不然,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死机”现象。

夏季旅游时,个人除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应注意带好防雨、防紫外线、防蚊用品,并准...

西藏旅游要注意什么?

转经朝佛参观的走向 寺庙是西藏最主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在许多寺庙里,应按顺时针方向行走。

相反,在一些苯教——西藏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寺庙,转经的方向正好相反,应该逆时针行走。

游客在准备前往寺庙参观之前,饮食应该有所选择,最好不要食用大蒜。

“即使寺庙失火,也不要让吃了大蒜的人进入寺庙”,这句话虽然是谚语,但它表达了一种宗教习俗。

游客在进入佛殿前,最好脱帽进入。

在佛殿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乱扔垃圾,在没被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在佛殿内进行录影、照相等。

西藏众多寺庙内养有狗。

因为朝佛的群众经常喂食这些狗,所以寺庙内的狗经常会跟着陌生人走,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没有可喂食的食物,也不要大声驱赶或者拿东西打这些狗。

藏族老百姓有句谚语:不要打寺庙里的狗,这样会伤喇嘛的心。

同时,西藏作为一个宗教信仰比较广泛的地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跟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时,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为“放生羊”,不可对它们进行骚扰。

尊重藏民族风俗习惯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藏民族有自己的独特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族人的家,一般不要用脚踩门槛;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以示对对方敬重。

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接受礼物时,要用双手来接。

藏民族是喜欢吃肉的民族,但是,藏族人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有些人连鱼也不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确定你所学会的某句藏话的意思之前,最好不要轻易使用。

科学对待“高原病”适当准备常用药物 不少进藏游客在向往神秘的西藏之旅的同时,非常担心“高原病”。

对于这样的担心,西藏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岑维浚教授建议:进藏游客一定要科学认识和对待“高原病”。

岑维浚介绍,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

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依据人体进入高原时间的长短,高原病的临床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高原病通常指人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

病人多有头痛、头晕、心悸、气急、乏力或恶心呕吐等低氧性症状。

按其临床表现特点又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肺水肿和急性高原脑病,后两者可合并存在。

游客如何应对高原病呢?岑维浚建议,游客在进藏前几天,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剧烈运动。

到高原后,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进藏当天一定要在下榻的宾馆休息,尽量避免会客、宴请和参观等户外活动。

同时,游客在进藏前3天可以服用“心痛定”、“诺迪康胶囊”或“红景天胶囊”等。

他说,这几种药物经过数次成都到拉萨的航空实验证实,对预防高原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他还建议,患有重感冒、发高烧、急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和晚期孕妇以及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到高海拔地区旅游。

游客进藏后感到身体不适怎么办?专家认为,首先要休息、吸氧;其次,如果3至4个小时内病人的病情还没有好转,必须立即到就近大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硬扛”,这样会加重病情。

另外,专家建议游客在进藏之前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防高原反应药物、防晕车药物、防皮肤皲裂的润肤膏等,以及常备的清凉油、红药水、体温计、酒精棉、创可贴、诺氟沙星等。

还要预备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适当服用,以及时补充营养,防止维生素缺乏症。

高原地区一旦发生感冒很容易引发肺气肿,所以药包中还应包括一些感冒药,一旦出现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要立刻服药治疗。

选择适当装备 进藏的游客要准备什么装备呢?西藏旅游局专业人士建议,游客在选择进藏旅游装备时,一定要考虑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及环境等,千万不要盲目选购旅游装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耗。

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这里气压低,氧气不足平原地区的50%,昼夜温差大,多风乾燥,日光辐射和紫外线强。

因此,到西藏旅游与到其他地方旅游不同,需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

值得进藏游客注意的是,到西藏旅游要带足现金,因为游客除了在拉萨市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的存摺或储蓄卡取款之外,其他大部分县、乡一般不能使用信用卡。

喜欢摄像、摄影的游客可以准备好自己的照相机和望远镜等用品,但游客一定要注意对这些设备的保暖和防湿,不然,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死机”现象。

夏季旅游时,个人除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应注意带好防雨、防紫外线、防蚊用品,并准备厚外套一件。

西藏夏季日夜温差大,中午温度高,要防中暑,而早晚温度低,要注意保暖。

一般...

去西藏旅游一定要注意什么?要带什么必需品?

西藏旅游——西藏旅游10件必备品1.背包:越“少”越好在够用的前提下,在西藏旅行携带的行李背包越少越好。

一般45升以下的背包就足以应付,如果参与一些野外徒步野营活动的,那么一大一小两个背包也就足够。

2.服装:越“暖”越好因为西藏气温很低,昼夜温差很大,所以羽绒服和保暖的绒衣必不可少。

如果去西藏徒步或登山,应该准备一套排汗内衣。

在野外,有汗粘在身上是很麻烦的,而且它会迅速带走身上的热量,十分危险。

另外要特别注意,西藏的七、八月,几乎天天要下雨,这就要求全身的装备都应具备防水性质。

3.睡袋:越“精”越好七、八月份带一个1千克的鸭绒睡袋就足够温暖的了。

要买80%以上绒的,压缩后体积比大瓶可乐大不了多少。

4.鞋:首选登山鞋去旅行当然需要一双好鞋,尤其是在西藏,最佳选择是硬底高帮的登山鞋,不容易进沙石,过泥泞地不易脱落,隔水和保暖也比较好。

同时建议带一双拖鞋,在浴室里用。

5.太阳镜:不仅仅是酷强烈的紫外线和冰雪反射都容易损伤眼睛,所以一副好的太阳镜十分必要。

6.防晒霜:避免脱皮必用高原空气稀薄,太阳直射。

防晒霜可以避免被晒得脱皮。

7.旅行水壶:生命之源西藏的水很纯净,有的可以直接饮用。

高原上往往几十公里无人烟,经常有上顿没下顿,所以随身带个水壶很有用。

8.地图指南针:护身符万一迷路,它能指引前进方向。

9.罐装氧气:标准配置高原反应的基本成因就是缺氧,还是带上两罐保险。

10.药品:一样也别落下外伤用的云南白药、正红花油、创可贴、红药水;喉咙用的草珊瑚含片;清热消炎的板蓝根冲剂;消炎

旅游小知识:到西藏去旅行应怎么注意高反问题

进藏之前大部分人比较担心的是:我到西藏有高原反应怎么办啊?会不会挂在西藏啊?各位亲,放心,绝大部分人是可以适应高原环境的,我第一次进藏的时候还跑去西藏大学踢球呢。

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也称作为“急性高原病”,是指人到达一定的海拔高度后(一般3000米左右就会出现高原反应),身体为了适应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造成气压差,空气干燥,含氧量少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变化。

高原反应有哪些症状?轻微的症状:一般都是头痛耳鸣、眼花头晕、全身软弱无力,走起路来比较困难,入睡有困难,即使有睡意也无法入睡。

严重的症状: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腹胀,会有心慌气短、胸闷的感觉,在严重点就是面唇发紫或出现面水肿。

预防高原反应的一些措施?1、进藏前的一个星期如果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应该停止对身体的锻炼,让身体机能恢复平衡。

2、进藏前一个星期喝点红景天,红景天有预防高反的作用。

现在市面上有红景天胶囊和红景天根块。

2、刚来西藏不要做剧烈运动,多休息、多喝水,也有利于高反的预防。

3、在西藏建议不要喝酒、抽烟,在西藏抽烟、喝酒容易引起高反。

4、刚来西藏,房间里可以放盆水,一防高反,二防干燥,独家推荐。

5、刚来西藏,建议不要立马洗澡或者洗头,建议第二天才洗吧,当然你一到西藏一点问题都没有,那就另当别论。

一般到了西藏不会立马有高反的,一般5小时后多多少少就开始“发作”了。

6、到了西藏,建议先到林芝等海拔较低的地方游玩,纳木错的行程建议放在最后。

出现高原反应时的一些应对措施?有时候即使做好的各种预防措施,但人体总是很难预料的,高原反应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如果是轻微的高原反应,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或者服用高原安,葡萄糖一般都可以很快的消除高原反应。

如果是严重的高反,要先服用缓解高反的药物,如高原安,拉萨的药店或者诊所都有卖的,效果好转,那就不必担心了。

如果高反的情况特别严重,出现昏迷的状况,那就要采取吸氧的急救措施,注意保暖,并且需要送医就诊。

有些情况应该送往低海拔地区治疗,以防更危险的情况出现。

我问过医生的,吸氧对治疗高反作用明显,有些人说会产生依赖,医生说,那是扯蛋。

抗高原反应的一些常见药物预防的药物有红景天、西洋参含片、葡萄糖冲剂等;治疗高反的药物有高原安、迪诺康胶囊、优易、肌甘片等。

红景天:有红景天根茎部分拿来泡茶,煮水,也有把红景天制成颗粒或者口服液,是传统的抗高原反应药物,建议进藏前一、二个星期服用效果更佳。

高原安:高原安有颗粒(冲剂),胶囊等类型,是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建议进藏前几天服用效果更佳。

迪诺康胶囊:OTC中成药,主要缓解心肌缺血,改善心血管功能,对高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优易:优易含有多种维生素跟矿物质,有利于增强体能,具有很好的抗高原反应功能。

肌甘片:对缓解高原反应有明显的作用。

其他:刚来西藏如果高反严重的话到医院吸氧也有很好的效果。

个人建议就记住二种即可。

预防的红景天,治疗的高原安。

哪些人不适合去西藏旅游?以下是青藏铁路公司拉萨站发布的《高原旅行提示》对去西藏旅游者身体状况的一些要求,明确列出了以下6类人群不适合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旅行: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显著心律失常或静息心律>100次/分。

高血压II期以上,各种血液病,脑血管疾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度以上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尘肺病。

3、糖尿病未获控制、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

4、现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8度以上或体温在38度以下、但全身呼吸道症状明显者,在病愈以前,应暂缓进入高原。

5、曾确诊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血压增高明显的高原高血压症、高原心脏病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

6、高危孕妇女。

但愿你我都能以梦为马,但愿更多人能爱上西藏

三周岁儿童可以去西藏旅游吗?

可以,但是要多加上心1、记得带上小孩心爱的玩具,可缓解小孩一路上的烦闷和离开家的焦虑。

小孩在车上吵闹起来可不好安抚,此时心爱的玩具作用就突显了。

2、带上小孩喜欢吃的一些食物。

无论在路上还是去景点,小孩有吃的话就会乖顺一点。

3、一般的小孩都活泼好动,刚来西藏要防止小孩运动太激烈,以免引起高反。

刚才西藏二、三天建议不要给小孩洗澡。

4、小孩子细皮嫩肉的,而且有些小孩比较淘气不肯带帽子,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防晒工作,不要给小孩穿短衣短裤。

5、小孩子比较好动,人多热闹的地方一定要多看紧,不要走散。

6、深度旅游、越野旅游建议不要带上小孩。

7、西藏昼夜温差较大,记得给小孩添衣加被。

在西藏感冒了是很麻烦的事情。

6、三岁以下儿童建议不要进藏。

初次进藏者,建议不要乘坐飞机进藏。

7、小孩子进藏装备很重要,衣服建议宽松的为主,鞋子以轻便舒服为宜。

8、进藏前给小孩做好预防高反工作,进藏前建议服用红景天等抗高反药物。

带上适合小孩服用的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等药品。

9、小孩子天真好动,遇到尼玛、较低的经幡时防止小孩从其上面跨过,不要让小孩捡玩尼玛堆里的石头,进寺庙参观时不要大声喧哗。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