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肇庆旅行交通

...求肇庆旅游攻略,最好说明住哪里好点,怎么玩,交通的话应该是高...
经典路线七星岩+鼎湖山,买套票100元。最好预定如家或者7天酒店比较实惠,公交非常方便,打的也便宜。坐车来

肇庆旅行交通

...求肇庆旅游攻略,最好说明住哪里好点,怎么玩,交通的话应该是高...

经典路线七星岩+鼎湖山,买套票100元。

最好预定如家或者7天酒店比较实惠,公交非常方便,打的也便宜。

坐车来到肇庆市区,入住酒店后晚上去看看音乐喷泉和逛逛灯光夜市,吃饭的话可以选择沃尔玛一层,第二天做专线到七星岩西门进,按指引游玩。

第三天做21路公交直达鼎湖山门口

...肇庆国土规划图B.肇庆矿产资源分布图C.肇庆地形图D.肇庆旅游交通...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依据各种地图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游览肇庆鼎湖山的各景点,她应查找肇庆旅游交通图.故选:D.

肇庆哪里好玩的地方免费旅游景点

一.旅游景点肇庆旅游景点数不胜数,有历史悠久著称的,有风景宜人著称的,也有地理奇观著称的。

极目远眺,此时云雾缭绕,那时日出锋芒。

崇禧塔,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崇禧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就连大师郭沫若也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词章。

1.“肇庆包公祠” 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

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

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

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

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

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

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 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

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

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

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

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

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

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

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 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

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

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

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

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了望台而建造的。

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

今日看到的披云楼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 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

内部结构是采纳广西真武阁结构样式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设计,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

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

现根据端州文史资料记载,楼内设有两组蜡像: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帝在肇庆。

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

“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阅江楼” 现展览部分陈列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 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

始建于明天启...

肇庆市有哪些旅游景点?

如果撇开县区,就是不包含肇庆下面各个县的话,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鼎湖山,仙女湖,包公寺,古城墙、阅江楼等等。

如果是大范围的说,封开龙山和天下第一石,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和世外桃源,德庆盘龙峡和龙母祖庙、高要广新生态园的“肇庆千里旅游走廊”。

肇庆有什么旅游景点?

首先当选肇庆七星岩,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了。

它们是我们肇庆人的骄傲!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的一些,还有很多很多的,欢迎你到肇庆来!希望你玩得开心、快乐!!! 1.肇庆包公祠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

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

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

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

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

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

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

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

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

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

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

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

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

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是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

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

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

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

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了望台而建造的。

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

今日看到的披云楼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 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

内部结构是采纳广西真武阁结构样式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设计,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

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

现根据端州文史资料记载,楼内设有两组蜡像: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帝在肇庆。

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

“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

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

相传为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举,仕途畅通之时回乡所建,故名“元魁塔”。

塔高23.1米,外观七层,内为九层,属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塔。

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养活塔檐及平座逐渐收缩,呈...

肇庆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肇庆市管辖端州、鼎湖两区,高要、四会两个县级市,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个县和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

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368万人。

其中,肇庆市区常住人口38万人。

肇庆市座落在广东省的中西部、 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

肇庆位于北纬22度45分 --- 24度24分,东经111度20分 --- 112度52分之间;肇庆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粤西与珠江三角洲的交汇处,是粤港澳通往广西、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市区距广州90多公里,距深圳200多公里, 距澳门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0海里,火车和快船四小时可直达香港。

肇庆市地处北回归线南侧, 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地区,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2.10℃, 因而冬不见雪, 夏不见酷.肇庆物产资源丰富,到目前止,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主要有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黄金产占全省的八成以上,河台金矿年产黄金过万两,素有“北有烟台、南有河台”之称。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 ,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 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梅庵、悦城龙母祖庙、崇禧塔、宋城墙、阅江楼、丽谯楼、文明塔、黄岩洞、泰新桥、高要学宫、德庆学宫、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 周其鉴故居等300多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古迹。

据考证,肇庆还是粤语的发源地呢!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最近,又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文明景区示范点之一。

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 “人间仙景”之美誉。

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 再造了一个“夜星湖”。

鼎湖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活的自然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设立“人和生物圈”定位研究站;是一个集游览、避暑、科研和宗教于一体的著名圣地。

此外,封开县的龙山、德庆县的悦城龙母祖庙、四会的贞山和怀集的燕岩等风景名胜都久负盛名。

随着由七星岩、 鼎湖山、悦城龙母祖庙、龙山、贞山组成的旅游大环线的开通,使来肇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都有约4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肇庆市盛产稻谷、 优质水果、食用菌等出口创汇的“三高”农业产品;有松香、桂皮、桂油、樟脑等松脂深加工产品;有丰富竹、木深加工系列产品。

还有美食果蒸、莲藕、剑花、肇实、紫背天葵等土特优产品和传统实用工艺品、全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

肇庆现在推广千里旅游走廊呀,德庆的漂一漂啦,高要白土的生态园啦,封开的大斑石啦,广宁的竹海啦等等等等! 展开

去肇庆旅游有什么地方好玩

一.旅游景点肇庆旅游景点数不胜数,有历史悠久著称的,有风景宜人著称的,也有地理奇观著称的。

极目远眺,此时云雾缭绕,那时日出锋芒。

崇禧塔,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崇禧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就连大师郭沫若也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词章。

1.“肇庆包公祠” 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

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

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

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

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

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

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 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

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

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

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

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

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

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

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 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

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

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

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

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了望台而建造的。

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

今日看到的披云楼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 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

内部结构是采纳广西真武阁结构样式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设计,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

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

现根据端州文史资料记载,楼内设有两组蜡像: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帝在肇庆。

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

“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阅江楼” 现展览部分陈列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 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

始建于明天启...

肇庆市这个城市如何

肇庆市坐落在广东省的中西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

肇庆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粤西与珠江三角洲的交汇处,是粤港澳通往广西、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市区距广州90多公里,距深圳200多公里,距澳门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0海里,火车和快船四小时可直达香港。

肇庆交通发达,有广肇高速,肇云高速,水路连同珠江可直到香港,铁路北上内陆广西等省,南下广州深圳等港口.为此,肇庆开通了高要工业区,为制造业提供了便利之门,廉价的人工,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发达的交通为最皆投资地段. 肇庆环境一流,面对西江,市中心为星湖,背为北岭山,空气好,是广东著名的旅游城市. 吃在肇庆,丰富又便宜,去星大,皇朝等4星级酒店2个人吃饱也就是80元不用.,而且各大食府更是便宜多多. 购物在肇庆,没有广州的烦琐,你需要的东西很容易就能搞定,多间大型超市和商场离得近,也比较集中.而且打的在市区通常用不了10元,4.5-5元起步价,消费比较低. 娱乐在肇庆,这里的酒吧很火暴,甚至比广州还火,提前预约还不一定有房. 住在肇庆,房子便宜,一个80平方的套房10来万,一房一厅7万完搞定(这个看地段吧),租房2室的一般是400元一个月左右. 肇庆治安,市区人口37万,外省人也很多,基本上都落户肇庆,本地人和外省人比较融合,治安是广东各城市最好之一. 投资肇庆:今年新建了3间5星级酒店,碧桂圆等地产落成,外商投资增多,制造业前景可观,房地产升值机会大! 去过肇庆都觉得不错,住过方知好,可惜政府宣传不够.本人曾经在广州,上海,纽约和温哥华住过较长一段时间,现在决定长居肇庆.由于来肇庆时间不长,了解也不算多,有错望指正,另外中文可能不太好,表达有问题....

肇庆周边一日游哪里好玩

一.旅游景点肇庆旅游景点数不胜数,有历史悠久著称的,有风景宜人著称的,也有地理奇观著称的。

极目远眺,此时云雾缭绕,那时日出锋芒。

崇禧塔,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崇禧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就连大师郭沫若也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词章。

1.“肇庆包公祠” 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

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

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

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

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

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

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 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

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

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

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

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

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

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

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 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

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

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

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

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了望台而建造的。

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

今日看到的披云楼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 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

内部结构是采纳广西真武阁结构样式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设计,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

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

现根据端州文史资料记载,楼内设有两组蜡像: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帝在肇庆。

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

“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阅江楼” 现展览部分陈列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 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

始建于明天启...

肇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一.旅游景点 肇庆旅游景点数不胜数,有历史悠久著称的,有风景宜人著称的,也有地理奇观著称的。

极目远眺,此时云雾缭绕,那时日出锋芒。

崇禧塔,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崇禧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就连大师郭沫若也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词章。

1.“肇庆包公祠” 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

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

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

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

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

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

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 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

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

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

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

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

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

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

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 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

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

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

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

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了望台而建造的。

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

今日看到的披云楼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 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

内部结构是采纳广西真武阁结构样式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设计,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

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

现根据端州文史资料记载,楼内设有两组蜡像: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帝在肇庆。

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

“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阅江楼” 现展览部分陈列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 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

始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