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鞑靼旅行记》

柔克义走进柔克义的世界,我才发现,他的一生紧密地和中国联系在一起:从青少年时代自学汉语和藏语开始,到一八八四年首度作为美国驻华公使馆秘书到北京工作;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

柔克义

走进柔克义的世界,我才发现,他的一生紧密地和中国联系在一起:从青少年时代自学汉语和藏语开始,到一八八四年首度作为美国驻华公使馆秘书到北京工作;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考察西藏,到一九零零年作为美国总统特使参与义和团运动之后与清政府的谈判;从一九零五年担任美国驻大清帝国的最高外交代表--驻华公使,到斡旋西藏危机等等。他亲历了中国近代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九一四年,六十岁的柔克义接受北洋政府邀请担任外交顾问一职,再度启程前往中国,行至檀香山时不幸突发心脏病去世,倒在了前往中国的路上

――2016年12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晚清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涉藏档案选编》作者:程龙

威廉姆.伍德维尔.洛克希尔(William W. Rockhill),汉名柔克义,是美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他的入藏活动及其著述激发了美国人对西藏的关注和考察热情,促进了美国藏学研究的发展。他的著作中关于西藏地位的阐述影响了美国近代西藏地位政策的定位,是他开启了近代美国卷入西藏事务之先河,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 听了一次演讲定下毕生追求

柔克义1854年生于美国费城。18岁那年,到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学习。在军校学习期间,这位求知欲极强的美国青年又报名成为了法兰西学院的旁听生。

那时的法兰西学院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讲座和演讲也非常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柔克义听了当时法国著名哲学家恩内斯特.热安的演讲后,点燃了柔克义对遥远亚洲的热情。受热安的影响,柔克义认真阅读了法国传教士古伯察的《鞑靼旅行记》,从此抱定了前往西藏探险的志向。

法国圣西尔军校学员

1873年,他在法国毕业后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军队中服役3年。退役后,他前往巴黎继续学业,研习藏传佛教。

1876年,柔克义回到了美国,与卡洛琳结为伉俪,他们在新墨西哥购买了一大片牧场定居下来。他们在这个牧场生活了四年。在这四年中,柔克义继续研究佛教,并自学藏语和汉语。

1880年,柔克义出售了牧场,举家前往瑞士投奔其母亲,在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城蒙特勒潜心学习和翻译佛经,并编译了《佛陀的一生》。在此期间,他得到了瑞士印度学家厄内斯特和旅欧日本学者南条文雄的指导和帮助。

蒙特勒的田园风光

1884年,柔克义的妻子卡洛琳继承了一笔大约70000美元的遗产,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财产。同时,柔克义也获得了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的职位,当年来到了中国北京。一年后,柔克义被提升为一等秘书,年薪2625美元。

在北京任职期间,柔克义师从一位卫藏僧人继续学习藏语,同时还与一位西藏探险家、印度人达斯交往甚密,此人曾经两次进入西藏,带回大量的藏文佛经。

这位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对雪域高原的充满迷恋的柔克义非常幸运,从此开始逐步登上中美关系历史舞台的最中心。

但谁也没想到:1888年,柔克义辞去了收入颇丰的大使馆工作,以每月50美元的津贴受聘于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赴西藏进行考察活动。学会同时为柔克义提供和用于测量的仪器。

2.两次西藏之行奠定一生地位

1888年年底,34岁的柔克义雇用了一辆驴拉轿车,经太原、西安、兰州到达西宁。到西宁后,由于受到当地士兵的盘问,他把自己打扮成喇嘛,于1889年3月22日从鲁尔沙出发,踏上了进藏之路。

阿尼玛卿山

4月24日,柔克义溯香日德河而上,经托素湖,然后绕道阿里克湖,经诺要洪河谷前往巴隆,他认为这条路线是俄国人普尔热瓦斯基尚未探查过的路线。在托素湖边,柔克义远眺了阿尼玛卿山,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野羊、野牦牛争相出没的壮观场景,后向西探查了阿里克湖,最后到达巴隆。

5月5日,柔克义离开巴隆前往结古多,最后在所带现金全部花完的情况下,无奈只好从打箭炉没长江水道返回上海。

1891年12月1日,柔克义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进藏考察。柔克义说:“对那些从未知土地上旅行回来的旅行者而言,他们最大的收获是开始对那些不熟悉的民族、他们的语言以及他们的国家确定一个研究方向,而不是匆忙地将带回来的资料潦草应付了事,基于这种想法,我决定再访藏区。”

达纳木错湖

这次柔克义带足了银两。他在1892年4月16日到达香日德后,集合了他所有进藏的队伍,于5月11日翻越奈其大板,6月5日通过可可西里,6月26日翻越唐古拉山,最后在7月底到达纳木错湖。在这里受到西藏噶厦政府的强力阻拦,使柔克义进入拉萨的希望落空,不得不向东经昌都、打箭炉,返回上海。

此次考察合计行程12874公里,进行了3417次观测,所过山口69个,进行了100个地理观测点的经纬度测量,收集了400多件民族学物品以及若干地质及动植物标本,收获巨大。

百年前的打箭炉

通过这两次考察,柔克义虽没到达拉萨,但对西藏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地理、风俗、文化和民族人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后,他从专注于佛学的研究,转向专注于青藏高原的历史地理和民族志方面的研究。他的丰厚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美国名符其实的藏学开天祖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