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梁老糖夫妇去旅行
看过由朱自强撰文、朱成梁绘图的《老糖夫妇去旅行1》的读者,会为兴冲冲地谋划旅行却心慌慌地未能成行的老糖夫妇扼腕叹息,会笑话他们不敢冒险的胆怯与杞人忧天的多虑,也会期待
看过由朱自强撰文、朱成梁绘图的《老糖夫妇去旅行1》的读者,会为兴冲冲地谋划旅行却心慌慌地未能成行的老糖夫妇扼腕叹息,会笑话他们不敢冒险的胆怯与杞人忧天的多虑,也会期待他们勇敢地去尝试下一次的旅行。两位“老朱”继续默契合作,开启了老糖夫妇的又一段旅行趣事。这回,故事的主人公能不能如愿以偿?这绝对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读者一定希望他们能改过自新、勇闯天涯,但又不由担心他们可能积习难改、重蹈覆辙。
3年前的夏天,朱自强曾告诉我,他家收养了一只流浪的小猫,给它起的名字就是克洛伊,他讲起克洛伊时眉飞色舞,喜不自禁。3年后,活泼可爱的克洛伊走进了主人笔下生动有趣的故事里,裹挟着潺潺流淌的拳拳爱意。更奇妙的是,虽然作者并未把克洛伊的照片发给画家,但是画家笔下的克洛伊形象俨然就是那个现实中的原型,可见这一对“老朱知己”真是心有灵犀。这种同心相印、同气相求的图画书创作,必然会使得文字和绘画更易浑然一体、活色生香。
那么,来看看这只小猫如何“折磨”了老糖夫妇。为了安顿好克洛伊,他们殚精竭虑,设想了种种方法,但又屡屡推翻,只因舍不得让它遭惊吓、受欺负、被追赶,也舍不得让它忍受噪音和孤独。好不容易费尽心机地安排好一切,临出发时,却又节外生枝,冒出了又一个大难题,而没想到的是,这难题竟然来自他们自己:无法承受对克洛伊的想念和牵挂。最终,他们再一次放弃了旅行。
我们对老糖夫妇顺利出行的期待就这么一路“跌跌撞撞”地攀爬,结果还是“跌入谷底”,泄气之时又有一种异常温暖的雾气从谷底升腾而起,动人地洋溢。因为,他们这一次的放弃,是完完全全的心甘情愿,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爱,叫彻头彻尾的依恋,叫深入骨髓的牵挂,叫放弃自我的牺牲,叫坚守责任的担当,叫全心全意的呵护……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困难和挑战的故事。当各种困难纷至沓来,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面对,想方设法去解决。这还是一个关于束缚与自由的故事,真正束缚我们的,有时不一定是外在之物,而恰恰是我们自身。只有真正听懂内心深处的声音,并坦诚地正视,才能解放自我,还诸自由。好的故事总会有丰富多样的含义,而最重要的魅力是,透过故事这面镜子,能够照见故事之外的我们自己。这本图画书的主人公虽然是老糖夫妇,但作者的旨意并不仅限于对老年人境遇和心态的观照,他们只是生活的一种代表,不同年龄的读者都可以从中感知到普泛性的梦想、困境与喜乐。
优秀的插画家总能以独特的形象巧妙地传递文字故事之神髓,并且还以别致的构图和细节来丰富故事之趣味。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装饰了花边的画面是老糖夫妇的各种假想,不带花边的画面是现实的生活,二者交替变化、错落有致。文字故事中讲述了许多动人心扉或者令人啼笑皆非的细节,前者如老糖夫人为了免除克洛伊的孤独而愿意改变自己的习惯,拉开窗帘让它看风景;后者如离不开克洛伊气味的老糖一个劲儿地想让小猫在自己的包上再尿一泡的“爱屋及乌”。对于后者,画家采用各式各样的小图来呈现滑稽的情境,令人捧腹,也过目难忘。线条柔和、风格拙朴的绘画更凸显了故事本质具有的喜感与蜜意。
最后,还想说一说故事中可能会被忽略的另一个背景角色——旅行的风景。除了封面和正文中对旅游进行时的假想之外,还有前后环衬中粗略勾勒的金字塔景区的游览图。读完正文故事之后,在后环衬中再次看到与前环衬完全相同的风景,不由感慨万端。这种前后画面的呼应,构成了一种假想与现实的反差,包容了一种善意的嘲讽,也拥抱了一种洒脱的舍弃,蕴含了一种热切的召唤。“旅行”所意味的“诗和远方”,永远都是人生的美好憧憬。风景还在虚位以待,似乎在说:“你来与不来,我都在这里。”也似乎在说:“我就在那里,永远等着你。”
那么,就让我们好奇地等待老糖夫妇可能正在酝酿中的下一场旅行。或者,在暗笑他们“屡战屡败”之际,也可设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是否又真的能够放下一切,毫无拘牵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