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青蛙汉化版好还是原版好

托全球商品交流越来越便利的福,我们可以更容易的玩到世界各大游戏商出厂的新作。但是不论是国内的游戏走出去,还是国外的游戏走进来,都会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本土化】问题。拿最

托全球商品交流越来越便利的福,我们可以更容易的玩到世界各大游戏商出厂的新作。但是不论是国内的游戏走出去,还是国外的游戏走进来,都会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本土化】问题。

拿最近被阿里代理的《旅行青蛙》为例,作为一个佛系游戏他凉的速度可以说是快的一匹。毕竟原版的日文和和风明信片虽然有点新鲜,但是看多了并没有什么认同感。不过最近中国版的“呱儿子”里面,看到这么多各有中国特色的明信片之后,觉得这次的本土化应该还是能稍微回温一把。

对于游戏来说,本土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一款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的受众,这自然厂商们最乐于看到的。

语言翻译:最好的是《星际争霸2》?

本地化的基础当然是翻译。只有语言本地化了用户才能更容易的接受一款游戏,毕竟大多数人是为了感受乐趣,而不是对着游戏翻砖头一样的英汉字典。如果看不懂文字就很难吸收到游戏的信息,对游戏的感受也会打折扣。

如果说本土化做的最好的一款游戏是哪家的,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暴雪制片大厂做的《星际争霸2》,毕竟他们花心思的吧游戏CG、文本、配音(上海电影译制厂水平和老仙的语音包)还有很多小细节都正与做到了合适的本地化。

指示牌的汉化

(除了UNNlogo,台服和国服都没有翻译直接用的原版,其他的内容包括底下的飞播也被翻译了)

而反面汉化失败的例子就太多太多了:

文明6经常出现【机翻】状态=。=

别看《星际2 》翻译的不错,最早的魔兽里面,也是出现过把chen翻译成成龙的···

fate里华丽的中出之枪,爸爸我选择拒绝。

口袋妖怪当年的D商汉化版简直就是天书…敌人肥大?这是来自汉化组对胖子的恶意吗?

天人互动引进的《上古卷轴3:晨风》那句What's 你的 name···

原文应该是是拉丁文“Requiescat in pace, bastardo (Rest in peace, bastard)”翻译成中文即是安息吧,杂种。所以你告诉我金属哥特私生子是个什么玩意?汉化组脑洞有点大的吧!

使用和政策是第二重要的因素

虽然语言翻译是最基本的本土化,不少玩家也赞叹暴雪的用心,但这还不是本土化的全部。

当语言能被玩家们通顺理解后,就面临着将游戏修饰成【本土更能接受的样子】。比如根据当地文化习惯而修改UI,例如当地的文字阅读和排列顺序,姓名的顺序,偏好颜色。

比如阿拉伯国家的文字排布方式是跟我们完全相反的,文字排版必须是从右到左的顺序。

被国内诟病很久的《王者荣耀》在进入海外的时候也进行了很多海外化尝试,比如UI和画风修改。

《诸神之战》就曾因为涉及宗教问题 Steam都被马来西亚封禁

如果当地有不同的宗教文化等需要特别注意。当然,在我国游戏河蟹也是本地化的一部分,所以政策也是非常关键滴。

战地4在中国被禁,因为此游戏含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是一种文化侵略

最后的运营和推广

这两点就基本上不属于玩家关心的重点了,但对于厂商们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只有运营和推广做到位,他们才能愉快的数钱。

例如根据当地的节日来做活动,好比你可以搞出什么端午七夕大礼包。但如果对方整出什么“伊万库帕拉节(貌似是隔壁毛子的节日)”我们大概只会一脸懵逼。

适合当地的付费方式也很重要,比如在中国很多玩家都习惯了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最后以及本地的客户服务支持,毕竟不能光想着挣钱,服务也要到位才能顺利从我们手里圈钱啊。

而死在这上面的游戏····应该有很多很多了吧。比如扩散性MA、《怪物弹珠》等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