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徒步旅行的故事

大家有什么难忘的徒步经历
博卡拉的徒步在所有的徒步线路中是有地位的。这也是它的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所决定。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当你背上行囊(或许小资已叫上挑夫,呵呵),近处

徒步旅行的故事

大家有什么难忘的徒步经历

博卡拉的徒步在所有的徒步线路中是有地位的。

这也是它的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所决定。

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当你背上行囊(或许小资已叫上挑夫,呵呵),近处是芭蕉树,远处是雪山,(二月),踏过了小溪,跨过了摇摆不定的独木桥,呼吸了纯净的空气,虽然在客栈没有大鱼大肉,但所品尝的全是大自然原生态的:小土豆,小番茄,外加两块鲜美的咖喱鸡肉,晚上围着火炉跟世界各地的徒步者侃,身是累的,心是悦的!

有没有人有过一个人徒步旅行的经历

比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 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

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 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 免中暑。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

每天途 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

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 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

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8.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

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 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9.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 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1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

每走一程,可选 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11.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

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 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

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1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 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

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 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疲劳。

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 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2.防脚打泡。

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 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3.防寒暑。

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 衣着应及时调整。

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4.解渴要适可而止。

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

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 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5.热水洗脚去疲劳。

6.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浸1~2根马尾。

徒步旅行,远足需要注意的有那些方面?

你是想锻炼一下自己? 磨练毅力? 所需物品 背包徒步旅行的装备清单 清单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必需的,有一些属于营地舒适用品,是你可能想带的东西。

根据经验法则,开始时携带行囊的重量占你体重的20%,逐渐增加到30%或无论多少感到舒适就行。

背包: 选择一个适合你自己的背包,当你远足时;一般MM需45-55升,GG需55升以上。

我现在用的有一大一小,分别是60+10L和50+5L的。

帐篷、睡袋、防潮垫:1天往返短线可以不用考虑去装备它. 不过能够选择到真正合适自己,并且物美价廉的东东也许需要一些时间 鞋子:选择合脚的、防滑的鞋子会让你在山野行进过程中受益菲浅;如果没有登山鞋,那么走山的时候,至少十几,二十多门的军用胶鞋应该被穿在你的脚上;当然,也别忘了修剪好脚甲哦? 不过,公园类的景点山;呵呵,波鞋和运动鞋应该足够了。

帽子、手套 帽子的作用除了遮阳外,还能够减少你头部的散热;人体的热量好像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从头部散发掉的,气温低的时候尤其如此。

手套的作用在亚热带的山野中的作用似乎作用还不算太大;不过再远足走山时没有带上它,相信会有机会让你或多或少地想念它的. 高音哨子 与同伴联系的有效工具,前提是你懂得一些必要沟通的方式;比如如果求救、询问情况等。

倘若只知乱吹一气,那么不要它也罢.. 指南针 大雾或者迷路时,去信任它也许比盲目的信任经验更安全一些;除非你是真的有如同出色的猎人一样的经验。

另外一个前提是你知道怎么使用它;军用指南针也许应该是你的首选. 地图、刀具、火种、头灯(手电)\登山杖 地图: 配合指北针和自己行进线路使用,不是每次都能够用上它;但用的上的时候都是能让你刻骨铭心的时候。

当然比例越大似乎就越好,最好有等高线. 刀具: 锋利的多功能军刀应该是你的首选,它的锯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户外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刀有时可能会与药品配合使用,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况,所以一定锋利。

火种: 一定注意防水,关键时刻也许你真的需要它来救命. 头灯(手电): 用不上的时候它总是多余的,但俺的习惯总是会带上它;而且会带上备用电池和灯泡。

晚上远距离的沟通它同样会起到哨子的作用(白天可以使用一个镜片来做这件工作);学习一下摩尔编码会对你与同伴的沟通有更多的帮助. 药品: 霍香正气胶囊、感冒药、红霉素软膏、白药粉剂、白药喷剂(活络油)、绷带、止血带、蛇药、酒精、清凉油(风油精)、个人特殊药品等不一而足。

(根据不同等级要求和环境天数等而自己选带) 去药店向服务员去了解它们的功能吧,然后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准备;用的上的时候你会感到庆幸的. 食品、水 食品: 按照体积小、重量轻、营养高、食用方便的原则,根据自己行程准备;俺的习惯是2天以内的短线做1.5倍的冗余准备. 长线做3天130%的冗余(因为通常3日以内可以得到补充)。

另外,俺有把一些压缩饼干一直放在背包底部的习惯。

水: 通常按照每天1.5L准备就够了,但远途尤其是高温天气长线出行则有可能需要准备3-6升或者更多;视乎途中是否有水源可供补充。

运动饮料(葡萄适等)通常在拉练时是有备无患的,当然你也可以使用葡萄糖等原料去自己配制运动饮料。

一般旅游性的远足,就不要,可以随处有卖 炉头、气罐、灶具等. 1天的短线(可选)可以让你有口热的,FB的线路会多些情趣;但2天以上的长线,应该是必备,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下更是如此. 技术装备. 绳索: 如果不是与团队出行,那么30米8MM的附绳也许是你最好的选择;带上两条120CM的长绳套和两根60CM短绳套,以及120CM*1和60CM*1的6/8MM短附绳各1,有时应该也会用的上。

安全带: 如果你能够有它的话,相信在特定的环境下你会比没有它的人安全许多;比如渡河、下降。

主锁2把、8字一个、快挂若干: 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吧,相信已经拥有这些东东的人已经不需要听俺在这里罗嗦了. 其它: GPS,岩塞、机械塞、Stop、等更高深的东西去请教专家好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衣物等. 合身即可,如果你只是在周边随便走走;好像要求不是很高就行了,推荐买快干衣、裤。

“高台克斯”之类的冲锋衣、裤;以及抓绒衣、裤等东东都不错(当然是价格和质量都不错).雨衣、背包套、防水袋等防雨用具也是有备无患的哦. 论坛里的活动也分为几种,对装备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并不是上边的所有装备你都需要。

下边谨以个人的经验就不同类型的活动给出一些建议。

欢迎各位山友们拍砖: 非必备品(可选择的物品) ·化妆品 ·太阳防护品 ·修理物品(备用扣子、针线、尼龙绳、电线、导管、帐篷杆套、备用物等等) ·提灯 ·营地椅 ·星空图 ·双目望远镜 ·照相机 ·书籍 ·营地游戏 ·毛巾 ·太阳能淋浴装置 ·尼龙绳

徒步旅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殿生,1963年生、直辖市、台的主要交通路线和城市乡村、沿海线、港、澳、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及每个省、沙漠戈壁、原始森林及边境线,穿越高原峡谷、草原河流,是世界上连续徒步距离最远的人,是历史上只身徒步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的第一人,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人。

自1998年10月20日至2008年11月8日,连续十年零二十天自发自费徒步走访中国56个民族集居地、自治区,成功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总行程80403公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