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怎样要旅行青蛙
本文来自中购联商业教育智库,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新物种的爆发不是偶然。在新
本文来自中购联商业教育智库,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新物种的爆发不是偶然。在新物种成为新物种之前,它多半已经在商业丛林里显露出巨兽独有的潜力了。
“儿子随我,爱看书”“儿子不见了,是因为旅行迷路了吗,出门十几天了”“怀疑自己养的是蜗牛”……最近,这只青蛙迅速成“网红”,被社交圈朋友奔走“安利”,想不知晓都难……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款在微博KOL圈、朋友圈、B站、论坛贴吧等新生代群体社区迅速蹿红的新物种“旅行青蛙”。
在解读为什么之前,小编想先定义一下“刷屏”。因为我看到,不管是传统媒体,尤其是营销号,都特喜欢用“刷屏”来形容一个现象或事件的火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样才算刷屏?真的从没来没有人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刷屏”之前有一个定义,是指短时间内在网上发同样的内容,最早起源于聊天室,严重影响了正常聊天秩序。有点像现在弹幕文化里的“弹幕护体”。
现在的“刷屏”显然有新的定义:
从外部的网络环境来说,特指微信朋友圈,不是微博,也不是知乎和陌陌。
从时间上来说,一般不超越24小时,更多是在12个小时内,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参与转发和关注。(旅行青蛙由于是一款游戏,而不是某个传播素材,所以生命周期会被拉长。)
从程度上来说,分为三种,分别是圈层刷屏、跨圈层刷屏和全民刷屏。大叔以旅行青蛙为例。
圈层刷屏, 是指在一个圈子里刷屏,圈子泛指行业、职业、爱好、年龄或特殊身份等,比如公关圈,动漫圈,健身圈,互联网圈,金融圈,但始终在一个圈层内。比如旅行青蛙,一开始肯定是在喜欢日本放置类手游的二次元人群里的手游小圈层中发酵。
跨圈层刷屏, 顾名思义,在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圈层刷屏。旅行青蛙是个典型,这只可爱的小青蛙逐渐从手游圈跨到了二次元圈,再跨到了年轻女性圈,再继续向对热门新鲜事物最敏感的互联网圈。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跨圈层并不是说一定是在一个圈层刷屏后,再在另一个圈层刷屏,而是瞬间引爆,多个圈层在同时且快速地传递着消息。
全民刷屏, 你的微信好友其实不外乎几类圈层:1、亲戚圈层(含邻居和酒吧约pao等地域带来的关系)2、同学圈层3、工作圈层(同事、前同事、同行、客户、合作商等)4、同好圈层(驴友、电竞好友)5、以上4类关系的延伸,比如你同事的老公。如果“旅行青蛙”手游击穿了以上所有圈层,即全民刷屏。
由于信息茧房的关系,三种刷屏,都需要有数据支撑,比如PV和UV,微信指数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再来看“旅行青蛙”的刷屏,显然是第二种,即跨圈层刷屏,懂的人会心一笑,哎哟,你也在玩。不懂的人很懵逼,这只青蛙这么丑,为啥大家都在晒。
从微信指数来看,“旅行青蛙”和“青蛙”这两个词在过去几天出现暴涨,也印证了刷屏的结果。
这样的游戏会成为一类人“打法时间的消遣工具”、“社群活跃的激活工具”、“自我价值感获取的宣泄工具”……
任何一个新物种的爆发不是偶然。在新物种成为新物种之前,它多半已经在商业丛林里显露出巨兽独有的潜力了。
能够从“内容”到“刷屏”,中间涉及“内容源”,可以是上述的游戏,也可以是图片、视频等,通过各类社交平台的“社交引爆”进而形成“刷屏”之势。
我们常常问,为什么会刷屏?
通过众多事件、产品、游戏的刷屏特点,总结核心有两点:有情绪、易参与。
情绪是推进行动重要引爆点,一个人会因为愤怒的情绪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一群人会因为愤怒的情绪把不理智的事情变成一个群体或者全民刷屏事件,所以说能够触动情绪的事物是很容易引发群体讨论,进而变成全民刷屏事件。
“喜情绪”刷屏的关键点?
1、有趣味: 好玩有趣味的内容可以吸引用户,并激发用户“喜情绪”。
2、积极性: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让用户因内容而兴奋。
3、参与感: 有趣好玩的基础之上就吸引了用户参与,点击、上传、分享……激活用户的社交关系,引发更多人参与其中。
4、简单点 :图片、游戏、视频……各种内容、工具不需要复杂的流程设置,简单易操作,才会让用户的“喜情绪”保持,否则复杂的步骤与混乱的逻辑会引发用户负面情绪。
5、回忆点 :激发不同年代人的时代记忆,比如70、80后童年经历的场景,在社交网络中满是回忆的内容很容易刷屏。
6、熟悉感: 在刷屏的H5、图文、短视频……中可以包含目前我们日常熟悉的内容,比如使用的微信对话界面、朋友圈的样子、iPhone手机等,包括使用声音、语言等,这种熟悉感很容易让目标人群兴奋。
7、挑战性: 激发“喜情绪”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中人们热衷的“挑战性”,比如游戏闯关、朋友之间的PK,所以“跳一跳”小程序游戏就快速火爆起来。
在2017年底、2018年初火爆的直播答题也成刷屏之势,好似这个需要一点知识储备才可以赢得奖金,但是看看参与的门槛却并不高,这些知识也被第三方开发了“外挂工具”用作弊的方式降低了“门槛”,总之要形成人人参与的刷屏之势,那就要了解大众的接受度,进而设计可参与的流程与方法。
具体用户参与刷屏内容时以“玩、评、转、赞”四种方式为主。
为什么要刷屏?
1、关注度: 能够在行业刷屏,证明事件已经是行业关注,能够全社会讨论,证明事件已经是全国、乃至全球关注,不同范围的关注度,才会引起目标用户的认识、认知、认同。
2、知名度: 有了关注度,再配合深度挖掘,不论对个人、企业来说,知名度会随刷屏事件而快速提升,当然这也与刷屏是积极还是负面有很大关系。
3、流量思维: 有关注就有流量,所以微博热门话题很受关注,大家都抢着上头条,就是因为那个地方有“流量”。
4、用户转化: “流量”还是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一个IP,而这个IP参与了讨论,进入了相关内容中,形成了用户互动、购买、投票、游戏等行为转化,就变成了一个真实用户,这就是从刷屏的真实意义。
可以说, 旅行青蛙 作为一个成功的爆款案例,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探讨的经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利用情感设计来提高内容的传播度呢?
有鲜明风格的文案
避免枯燥的流水账
像旅行青蛙这款游戏一样,他们舍弃了复杂的游戏结构,从情感入手,单刀直入切中了用户的传播点,凭借极具辨识度的画风,一举获得了玩家的青睐。
在内容创作中,也应该学习这样的创作方法,先将需要传递的核心观点和亮点提炼出来,然后进行情感化演绎,用个性的文案对核心思想进行精准的表达和包装。
思考清楚,你的观点,要用什么样的腔调、气质来表达最为合适,切忌枯燥的流水账。
关联场景
设计让用户沉浸的故事氛围
一个好的文案,应该是能够让用户产生联想,主动与内容形成联结的。在旅行青蛙这款游戏中,玩家甚至不需要知道游戏说明,就可以玩得如此尽兴,根本原因在于,游戏的逻辑让玩家形成了合理的“脑补”,自然而然融入了故事的氛围当中。
同样,在内容创作方面,巧妙地将文章地内容关联合理的场景,是非常容易让用户产生代入感的一种办法。通过熟悉的故事的讲述,场景的再现,让用户自然移情到你的故事氛围当中,是提高内容传播的关键。
短视频《有人偷偷爱着你》的导演梁锟,在关于如何让用户与内容“共情”方面颇有心得,他认为洞悉用户情感需求,并利用好传播语境,设计出合理的故事逻辑是情感传播的核心基础。
强化内容的社交属性
引导用户产生互动
最后一点,回归传播的动力,我认为应该是内容本身的社交属性。旅行青蛙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快速裂变传播,离不开无数玩家自发创作的吐槽段子,而这样的情感宣泄,成为了旅行青蛙分享的动因。
同样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视频弹幕,我们发现可以一群人在同一个视频上讨论、吐槽,甚至有些视频,弹幕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视频本身,这就是内容社交。
内容传播本质也是一种社交方式,人们通过文章/视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身份、态度等等,分享、点赞、评论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社交方式。利用好用户本身社会化互动的情感需求,可以让内容更好地传播起来。
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旅行青蛙这次刷屏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圈层传播以及跨圈层传播的价值,因为这是其实现所谓的“刷屏”的关键。那到底怎么能够实现跨圈层刷屏呢?
1、先明确一个圈层并引爆它;
2、找到可以跨圈层的关键人;
3、做好跨圈层的“社交货币”。
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7663168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