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旅行的意义谱子数字

摘要:一个由太空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团队,发布了一首乐曲以庆祝「旅行者1号」宇宙飞船升空40周年。如果你是太空迷,对人类探索外太空事业兴趣浓厚,那你肯定知道「旅行者1号」(Voyage

摘要:一个由太空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团队,发布了一首乐曲以庆祝「旅行者1号」宇宙飞船升空40周年。

如果你是太空迷,对人类探索外太空事业兴趣浓厚,那你肯定知道「旅行者1号」(Voyager1),这是一艘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15千克,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它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在1980年完成了其主要任务之后,「旅行者1号」开始了一段穿越太阳系的旅程。2014年,NASA宣布「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正在飞向别的恒星。现时,它是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作为首个冲出太阳系的人造飞行器,「旅行者1号」毫无疑问是人类航空航天史上一座极具纪念意义的里程碑。

在经历几十年的太空之旅后,据科学家的预测,「旅行者1号」或将在2025之后因无法供电而正式与人类告别。这未免会让关注它的太空迷心生伤感,同时催生了人们的怀旧情绪。为了纪念它辉煌的过去,据DigitalTrends报道,一个由太空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团队日前发布了一首庆祝「旅行者1号」宇宙飞船升空40周年的乐曲。

这首乐曲由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DomenicoVicinanza博士和艾克赛特大学的GenevieveWilliams博士创造。有意思的是,曲子的乐谱都是由四十年来「旅行者1号」传回的太空数据转换而成,时长三分钟,用小提琴、长笛、圆号和钟琴等乐器演奏,并于最近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SC17超级计算会议上首次演奏。

据了解,两位博士采用了数据可听化(datasonification)的处理方法将数据转化为音符,具体为将「旅行者1号」收集的每26天的数据转换成一个音符,数据中记录了它造访木星、土星以及进入星际空间等重大事件。Williams解释说:「数据可听化是将数字和科学测量等信息转换成声音信号,如声音、音乐音符或旋律。它的基础是,将初始信息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可听到的参数,例如,数字越大,音调就越高。」

其实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研究过天体的音乐。他在《HarmonicesMundi》一书中描述了音乐和行星运行规律的微妙联系。Vicinanza表示,他们受到了开普勒的启发。这首乐曲基于低能量粒子(LECP)探测器的测量数据,将到达探测器的粒子数量绘制成声音。数目越大,音调就越高。探测器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变成了一个音符,一段太空旅行的旋律就此应运而生。

就如上面提到的那样,「旅行者1号」这位人类太空探险的「先驱」和「功臣」未来某个时间点就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无法再为人类服务。因此这首记录了「旅行者1号」的整个太空之旅的「太空交响曲」或许就是目前献给它的最好的礼物。

头图来源:Pexels

图片来源:Pexels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