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旅行费用分录
注:本文适合董事长、财务总监、总经理、战略总监,及各类管理专家们阅读。“新秀丽”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涉及到货币单位为港元,另有标注的除外。全球最大的“皮包”公司涉嫌做假
注:本文适合董事长、财务总监、总经理、战略总监,及各类管理专家们阅读。“新秀丽”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涉及到货币单位为港元,另有标注的除外。
全球最大的“皮包”公司涉嫌做假?
重剑无锋,“道”篇----经营逻辑jy9000100
上周四,2018年5月24日,全球最大箱包公司——“新秀丽”品牌的母公司(简称“新秀丽”)遭遇了一个不小的麻烦,一家国际基金公司当日发布了一则公告,称“新秀丽”涉嫌做假!
当日,“新秀丽”的股价出现跳水,等不及上午正常收盘,被公司随即紧急停牌,停牌前股价跌9.8%,市值蒸发近50亿港元。
有点小恐恐,尤其对咱吃瓜群众们,咱虽没有它们家的股票,谁还没有它们家的包包呀?
通常,机构做空,一般意在股价,但这次来头有点狠,不仅说“新秀丽”涉嫌财务做假,还说“新秀丽”装逼,明明一中档大路货、偏偏伪装成高级奢侈名牌。
这哪是在说“新秀丽”呀,这、这、这直接涉及到原本吃瓜喝茶装逼的小白们,小编也是一阵脸色狂躁,毕竟小编出差还得靠“新秀丽”包包给撑着呢。
哎,但愿是“神仙打架”,咱,继续往下看吧。
第二日,“新秀丽”决定反击,一早即申请复牌,9点一到,以下跌8%被卖出。
截止本文完稿时间(2018年5月25日上午十点。本文主稿24日晚间时候已经完成,小编就想看看25日“新秀丽”有什么动作没?果不其然,直接上当了。为啥呀?不服呗),短短两天(仅3个小时交易时间)“新秀丽”的股价从35块左右,直接被拍在27块,下跌了22.8%,100亿财富就这样被烟灰湮灭了,可惜呀可惜…
对“新秀丽”莽撞的复牌行为,小编的第一感觉是:冲动,真是魔鬼。
肿么啦?这是,肿么啦?
不急、不急、不急,小编分三个部分,把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来一起温习温习。
注:参加过之前两场“老板私塾”、“经理人商学院”的高端课程《财务金融》的朋友,对后面内容的理解应会“轻车熟路”些。
本文的定位,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蹭蹭热点顺便普及一些基础常识,并不能代替让你完全看懂、掌握。不理解这句话的,回头看看,看看昨天发的内容…
第一部分:全球最大的箱包公司到底多大呢?
“新秀丽”成立于1910年,哇靠靠,百年老店呢,一百多岁了。它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行李箱公司,旗下品牌一箩筐,除了“新秀丽”品牌,还有:American Tourister、High Sierra、Hartmann、Lipault、Speck、Gregory、TUMI,你识的几个呀?
新秀丽的品牌矩阵几乎覆盖了各个层次的定位,最高端的品牌当属TUMI。
你有几个它们家的包包呀,反正小编我有两个,一头一尾各一个。
“新秀丽”到底有多大呢?但愿你不知道,呵呵。
1、营收规模
2017年度,是34.9亿美元,没错,就是美元。
同比增长24.1%;如果对应到2011年的话,6年间“新秀丽”业绩增长了123.7%,翻了一倍以上的意思。
2018年,第一季度“新秀丽”的营收又增长了21.1%。
2、净利润
2017年度,是3.3亿美元,没错,也是美元。净利率9.4%。
同比增长30.9%;如果对应到2011年的话,6年间“新秀丽”净利润增长了288.3%,翻了近三倍。
2018年,第一季度“新秀丽”的净利润更是增长了22.8%。
算成人民币的话,2017年“新秀丽”的营收高达219亿,这一年要卖掉多少个包包呀?
上面的明星数字,按常识理解,这是一家很好、很优质、很有前景的公司,好公司怎么会涉嫌财务造假???
无法理解、真的不懂在搞什么鬼,预知秘密,继续向下。
注:因篇幅原因,仅罗列营收和净利润数据,更多精彩(其他数据),敬请期待今后的专题案例。
第二部分:“新秀丽”遭遇了什么?
2018年5月24日一早,某国际基金公司发了一则报告,声称“新秀丽”涉嫌财报作假。
更要命的是,这家基金根据自己的一套@¥&¥@算法,称“新秀丽”的股价根本不值34块(5月23日的收盘价),最多值17块5毛。
什么意思呢?
大白话讲,就是说,“新秀丽”的股价有泡沫,要去掉一半,我都把它算出来了,这点小伎俩(指财务造假)根本逃不过我的小笔尖。
我的老天爷呀,这不是逼人跳楼的节奏嘛。100亿市值,已经没了,根据这家基金的算法,还有一百多亿等着跌呢…
随即,出现了前文说的,“新秀丽”遇到了麻烦。
就当你知道什么叫“做空”了,此就不再展开,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找度娘去。
没错,发布这则公告的,是一家做空基金。
报告不长,主要讲了6个方面的问题。因篇幅原因,我们只把对你我有影响、且值得学习的几点摘录下来,看看能不能搞懂:
报告称,“新秀丽”在资产购买时粉饰报表,玩数字游戏。
体现为并购资产的收入、利润的高估。在新收购的Tumi公司财报中,虚增了应付账款,与Samsonite合并报表上面显示的不一样,借此来减少收购后在利润表上的支出,从而提升披露的盈利。
同时,被并购的Tumi亚洲经销公司的存货价格低估了80%以上,合并之后,存货卖出后确认高额利润。
报告称,“新秀丽”还在手工记账。
据审计机构披露,在某些地区查账时发现,有些收入的确认记账依然采用人工日记账分录,这、这、这太有意思了。
显然,这与一个国际大公司的形象格格不入,由此,公司的会计真实性存在问题。
报告称,“新秀丽”CEO简历造假。
公司CEO Tainwala先生在多个介绍中称自己是一名博士,但经过对学校咨询后发现,Tainwala并没有获得博士学位,呃~~
步步惊心、触目惊心!
不知道“新秀丽”的CEO看到后神马滋味?
不知道“新秀丽”的董事会成员看到后神马感觉?
不知道“新秀丽”的小散们看到后神马心情?
嘿嘿,不急,还有呢?
不过,为把该弄懂得问题搞清楚,其他问题(涉嫌关联交易方面)就不一一告诉你了,如好奇,自行上网去查,不要憋着。
第三部分:真的吗?这些真的是真的吗?
呵呵,我们也不知道。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参与这轮做空的各路基金们,肯定赚大发了,一定是哼着小曲该喝酒的喝酒、该干啥的干啥去了。
注:2018年5月11日,“新秀丽”的股价还是37块,这之前,按照部分机构的推荐,这只绩优股,价格应该在40块左右。
但,截止今天25日收盘,已经跌到26.9港元/股了,10个交易日整整跌去27.2%,蒸发掉近130亿港元的市值。
老实说,“新秀丽”的股价估值并不高,但问题的重点并不在这,这家机构做空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你说你好,是好在财务数据涉嫌有假上…
连续两天的下跌,估计,麻烦不小。
好在,明后两天周末停市,给“新秀丽”董事会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应对…
当然,面对如此热点,各路蹭油的、嘲讽的、吃瓜的文章不少,看不看随你。只是,这事,到底是怎么玩的?又该如何正确的“规避”呢?
先看第一点问题,即反应虚增应付账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理解一下“虚增应付账款”是什么意思?
应付账款,是指该付还未付的款项。
假设该付100块,已付是0,那,未付就是100,显然,这是欠别人钱的意思。
如果虚增,就是说明明未付100,却要把账记成150,多记了50。一般人肯定不会这么干的,要不就脑子进水了。
呵呵,看到这,你能理解这和做假有么关系吗?
明明欠人100,非要记录成150,这面摆在是损己利人呀,要说做假,也是“善意”做假,为什么会被抨击呢?况且,一般人也不会真傻成这样呀。
嘿嘿,“新秀丽”很可能还真的这么干了,当然,人家毕竟是全球第一大“皮包”,哦,不,“箱包”公司。
好,现在,亮点来了!
应付账款,是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无论虚增还是正常记录,根本看不出啥变化?有的只是数字的变化,高明一点的,可以让它几年不变,反正是假的呀,记着就记着呗。
这,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要知道,“新秀丽”的经营层肯定不傻,根本不可能把100的未付款记录成150,做梦都不要想有这种好事能便宜他人。
但是,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真的(涉嫌)。
因为:
1、应付账款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已发生但未付的款项,这是规则。
2、已经发生的款项,都是支出,要么进成本、要么进费用,这也是规则。
3、如果当期体现,直接会在损益表中显现,这是公式。
这几点意思,大家总是明白的吧?
注:不明白也没有关系,一定要不耻下问,切忌不懂装懂。
有没有可能:
4、把已发生且已支付的费用,理应记录在损益表中的项目。改头换面成应付账款,行不行呢?
5、如果成功,就意味着当期“费用减少”,“应付账款增加”,肯定是这样啦。
6、费用减少会发生什么?利润增加呀,这是公式算出来的!
应付账款增加会发生什么?
答案:什么也没有发生,报表中增加负债而已。
看懂了吗?
这就是,这家做空基金的完整推理逻辑。
问题又来了,你有什么证据?这是你的臆想!“新秀丽”完全可以这么反驳。
要知道,虽然,这整个逻辑很完整,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么做假),却并非易事,因为:
1、平白这么干,很容易被发现。起码,审计过不了关。你想呀,之前“应付账款”很低,突然增加了很多,哪来这么多的合作供应商协助你做假?这事不好干。
2、数字太大很容易被发现,数字太小没有多大意思,“虚增”一丁点利润有什么意义。
3、这涉及到两张财务报表数字之间的勾稽,普通小白不要说干,想都未必能想到。
当然,如果就这么低级、“庸俗”、没有技术含量的干,“新秀丽”是不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箱包品牌的。
这事要做成,需要机会,需要什么要的机会呢?
需要大事件的配合,否则,真的干不成。
恰恰,真的有那么一个机会;恰恰,很有可能“新秀丽”真的干了;恰恰,这个“机会”被这家做空机构发现了…
备注:2016年8月1日,新秀丽收购美国上市旅行包制造商Tumi,根据Tumi最后一份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文件中Tumi截止2016年6月26日的应付款为3900万美元,Tumi在被收购前的10个季度中,从未报告过超过4800万美元的应付账款。
而在新秀丽收购Tumi的报价中,应付账款高达1.39亿美元,比1个月前向美国证监会报告的3900万美元高出1亿美元,不符合常识。
这家做空基金认为,通过高估应付账款,新秀丽可能会在收购后低估费用,进而虚增盈利。
还有一个小秘密,总是这么干,不是很容易被审计发现吗?“新秀丽”考虑到了,只不过也被这家做空基金发现了。涉及到一个和“新秀丽”公司CEO相关的收购项目,“新秀丽”就是这么玩的。之前,“新秀丽”旗下公司就把鼎鼎大名的毕马威换了(四大之一呀),换成一家仅5人的CEO老家驻地的微型审计公司,一年后,连这家仅5人的微型审计公司也被换了。三年换了三家审计机构(越换越小),对一家全球最大的细分领域公司而言,意味着什么?你只能去猜了。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看明白了吗?
再看第二个问题,即所谓的“存货价值低估”,是什么意思呢?
还有,第三个问题,即“手工做账”,又是毛意思呢?
最后,第四个问题,“CEO学历造假”,这,也会是一个问题吗?
注:有关这三个问题的详解,请参与我们的线下课程吧。相信,所有的结果都将出乎意料。
所有涉及这三个问题的叙事描述,都很简单,但是,这背后的深层次缘由及真正的知识点,却是所有的董事长们、财务总监们、总经理们需要掌握的,否则,真的有那么一天,来临的话,肯定措手不及啦。不要去赌你及你的团队,比全球最大的箱包公司还牛!
如果,A股没有保护,也能做空,会发生什么呢…
期待今天的“新秀丽”能有所动作,毕竟,小编我还要靠它们家的“皮包”装逼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