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手杖作用
手杖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一种作走路时的辅助短杖,另一种是代表时髦与绅士的装饰棒,今天我们聊的是后者。手杖(Walking stick)流行于17~20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清末民初传入中国。在
手杖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一种作走路时的辅助短杖,另一种是代表时髦与绅士的装饰棒,今天我们聊的是后者。
手杖(Walking stick)流行于17~20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清末民初传入中国。
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手杖是西方文明的象征,故又名“文明棍”。
手杖的演变
手杖的前身是权杖,在古老的欧洲皇室中,权力拥有者所持有的权杖装饰华丽,常用贵重金属打造,镶嵌各类珠宝。
17世纪开始,男人们纷纷放下手里的佩剑,转而拿起手杖,欧洲社会意识形态由崇尚暴力变为亲近文明。
在手杖最盛行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男人一天要换三根手杖。
早上全木手杖散步,傍晚银质杖头,到了晚宴,手柄是黄金打造。
更为讲究的绅士,在不同场合也会配备不同手杖。
朴素的白蜡木制的手杖,用于遛狗散步;庄严风格的手杖用于办公场合;
参加宴会或观看歌剧时,绅士们会选择轻盈的手杖,例如一根以玳瑁为手柄,玫瑰木为杖身的手杖。
有时,选择一根恰到好处的手杖比选择一套着装更重要,对于绅士而言,手杖是他们完美行头的点睛之笔。
名人与手杖
手杖既有权利和身份的象征,那么名人对手杖的追捧是必不可少的。西方总统、首相大多都痴迷于手杖。
历史上著名的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是手杖的收藏者。
1908年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大婚时,国王便向丘吉尔赠送了一根刻有马尔巴罗家族族徽的手杖。
而丘吉尔给人最经典的印象也正是他手持一根手杖,或坐或站,睿智从容。
文学界对于手杖更是倍为推崇。
大诗人泰戈尔曾说:“人生需要手杖,快去找一个手杖吧!”
大文豪托尔斯泰收藏了30支手杖,萧伯纳47支,而伏尔泰则拥有75支。
巴尔扎克曾有一段作品不被认可、负债累累的狼狈日子,生活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花了700法郎买了一根镶嵌玛瑙石的粗大手杖,手杖上刻下“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因此,手杖不仅仅是地位的象征,还有着对生活不妥协、逆境中保持风度的励志作用。
百变手杖
19世纪作为手杖的黄金时代,世界著名的珠宝品牌们都有一部自己的手杖设计史,这其中包括卡地亚、蒂凡尼以及Faberge。
如今,这些品牌的古董手杖是收藏界中最有价值的藏品。
今天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附近的百年老店James Smith & Sons,你可以随心所欲定制属于自己的手杖,曾任三届英国首相的威廉•格莱斯顿就是它的忠诚客户。
手杖除了装饰作用,还有很多或实用或稀奇古怪的功能设定。
如果你喜欢小赌两把怡情,那手杖可以倒出骰子;
如果你喜欢喝两口,手杖扭开把手就是开瓶器,而盛装威士忌的玻璃瓶就藏在杖杆之中;
如果你喜欢运动,手杖可以变成高尔夫球杆,还能在杖杆中变出马鞭策骑,有的还可以取出一张网捕蝴蝶。
至于变成音乐盒、变成椅子、变出餐具、变出打火机、放大镜、望远镜、钢笔都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手杖就像变形金刚,也像哆啦A梦,无论你是文人还是武士,小小手杖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而这些手杖在James Smith&Sons店里都能找到。
智能手杖
今天,手杖不仅局限于百变的把戏,更融合了科技感,变成智能手杖。
在手杖中内置卫星定位系统,不仅可以随时定位所在地,还可以通过程序设定导航路线。
除此之外,手杖还能呈现用户的生命特征,通过测量手柄上的拇指垫可以提供心率、体温等信息,以及显示手杖着地的次数。
在科技当道的今天,手杖不再是陈旧的阶级与身份象征,更多的是代表未来,它的再次流行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老钱向你推荐:维迦旅游,V+Travel,您的贴身旅游策划师!轻奢乐活的旅行体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