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青蛙中国玩家占比
你和你的呱儿子还好吗?最近疯狂传播开来的游戏《旅行青蛙》,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席卷了事后君的朋友圈和各种咨询首页的推荐头条。看到萌萌的蛙,事后君也忍不住下载了一个去养蛙
你和你的呱儿子还好吗?
最近疯狂传播开来的游戏《旅行青蛙》,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席卷了事后君的朋友圈和各种咨询首页的推荐头条。看到萌萌的蛙,事后君也忍不住下载了一个去养蛙了。
这无疑是事后君的蛙了
在事后君发现除了给蛙准备好行李,只需要等在手机前等待蛙出游再归来以外,这个游戏基本没有什么操作可言,就更不用提技术含量了,那这个游戏为何如此火爆?以至于中国的客户占比已达95%(比本土日本的用户多了N倍!)
游戏负责人表示不清楚原因是什么
网络上也开始疯传网红们的养蛙视频,和各种蛙爸蛙妈的心理活动文章。大家的普遍喜欢此游戏的理由是体验“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觉。很多人把蛙比作自己,体验了一把爸妈把自己养大的养娃心理。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变成秀“蛙”狂。又在不知不觉中不舍得删掉这个你明知也很无聊很佛系的游戏。
在近日,游戏负责人表示并不清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国玩家喜欢这个游戏。对于这个游戏的风靡原因,其实主要决定因素是其碎片化、简单化、易懂化、大众化的游戏风格和又容易使玩家被同化的游戏特性。
智能手机风靡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把自己的时间变成“碎片时间”,在这样各种碎片时间充斥的生活中。碎片化的佛系游戏开始走进大众的视线。简单易懂的操作,不需要刻意去为玩游戏而进行任何准备,只需要在你有空隙时间的时候,打开游戏看看呱儿子是否回家,是否出游,东西是否准备充足就可以。
来自微博@虞华贵啊
图片来自微博
因为呱儿子萌萌的形象和一些“家长心理”,游戏轻而易举的走进了大众平台。再经由各种自媒体自发进行宣传,和漫画家改画的呱儿子漫画的助力,在不经意间这样一个呱儿子形象就充斥在各种社交媒体之上。大众化的形象和大众化的心理背景,让这样一个大众化的游戏走进了更多人的手机上。这些耳濡目染的宣传,让那些本来不了解这个游戏的人愿意去自发更多得了解这个游戏,渐渐的,这一批隐藏玩家也被同化为忠实的游戏玩家。游戏的影响因而渐渐加大。
所以,游戏负责人表示他们并不清楚游戏为什么这么火,事后君还真不相信。你相信吗?
或许你可以考虑养养事后君
欢迎在评论区与事后君共同讨论你的想法~
用不同的逻辑,看不同的事界。【事后先生事前说】,事界从此与你不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