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中老年人旅行宣言

作者:snoopytrip(旅行家)比利时、卢森堡在旅游的行程中轻易地被“荷比卢”这个特殊名词给一带而略了,但其实不然,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这里的“欧洲广场”就像莫斯科红场

作者:snoopytrip(旅行家)

比利时、卢森堡在旅游的行程中轻易地被“荷比卢”这个特殊名词给一带而略了,但其实不然,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这里的“欧洲广场”就像莫斯科红场、美国白宫;这里有丁丁、这里还有...而卢森堡,我在那里见到了最纯净的峡谷、最纯朴的人民,还有欧盟另一些机构所在的城市新区....一、布鲁塞尔1 到达 布鲁塞尔机场转乘火车去旅社的路上对城市的印象着实不好:火车破旧、车上脏兮兮的酒瓶、废报纸与日内瓦出来到机场一尘不染的火车对比鲜明。幸而,对面座位的中老年绅士善谈有趣,看到我读的报纸上的照片,直接说,“那个人是个坏人,非常坏”,照片的新闻就是去年奥斯陆枪杀案的审判。原来对面的是一位挪威人,多年生活在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做研究,到过中国很多次,甚至他们学校和哈尔滨的大学还有交换的项目... 碰巧,他将与我同一火车站下车转乘地铁,告诉我,没关系,跟着他就行了。话说,布鲁塞尔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荷兰语和德语,所以刚出机场会有点懵懂。但,敢情这位先生也是第一次到布市,找不到地铁售票处,举着钱包,不停的说,哪里可以买票?早就发现,外国人喜欢询问,超过观察;喜欢问路,超过地图。终于我们找到自动售票机,但,那老式的旋转按钮居然极不灵活,费了10几分钟才买好票。即将上地铁,发现,我们虽然到目的地是同一个街区,但却是地铁站的两个终点(后来发现,这条地铁线类似环线,但这个圈没合上,就像358度,而两个钟点就是在0度和358度...)。偶秉承多年穷游的直觉及时发现,不知是否有西人弄错。 青年旅社位置稍远,网上的信息提示入住必须在23点前,我提前发了邮件说可能晚到,但居然没人回复 。而比利时电话漫游费极其昂贵,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瑞士莱卡,比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贵很多倍,为了节约电话费,不能打电话,所以其实从机场出来就心急如焚..。机场到市区的火车等了15分钟、地铁每隔10分钟一班,即使这样,我还是准时赶到拉。幸而,旅社距离地铁站不到5分钟的路,地铁口的执勤gg们又热心指路。到了才发现,人家入住截至到24点,就是网上信息没更新,而且,这旅社木有电梯!当时的心情就像机场电梯里的一位法国人说的,哦,布鲁塞尔太糟糕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坏的...晚上洗脸后又发现了一根白头发,心情郁闷阿,半年内至少3根拉,我就这么老啦! 同一个房间的是两位台湾小妞和两位香港小妞,台湾小妞在奥地利学市场营销,友好热情,看到我查地图,就主动的借给我厚厚的旅游手册,这么一厚本册子在包里得多沉啊,衷心地感谢一下。对比她的手册,再看我刚从旅社前台拿的地图方便多了。香港姑娘回来了,台湾姑娘对我说,“哦,你们的同胞回来啦”.....这种说法,不由得感觉到一种微妙。2 观光 第二天一早去楼下餐厅自助早点,这太赞拉,三种面包、多种饮料...更赞的是服务的老人,看到什么食物剩的不多就马上添满,以至于我吃了若干土司片、遍印咖啡、茶和澄汁。服务的老人兼职夜班,每晚24点工作到早9点,看起来年纪很大,走路都有点颤颤巍巍,但对大家都笑呵呵;那种工作的认真让人既钦佩,又有点同情。来的飞机上的杂志曾提过,比利时是移民国家,其移民比例在全世界仅次于加拿大,也许这位老人是从其他地方来讨生活的... 四月的布鲁塞尔依然很冷,甚至所有的室内房间继续供暖。由于靠近北海,天阴沉沉而多冷雨,太阳转瞬即逝。街头乞讨者、卖艺者不少,还有很多带着遮面围巾的异族妇女,让人想得罗马--那个破败的故都。但依然不乏热情的本地人,还是一如既往地与在其它欧洲国家相同,只要拿着地图稍微有点停留,就会有人主动过来指路。 第一站是原子塔,建在城市的郊区,灰蒙蒙的天空下,一片绿地中,有一点安静而神秘。这是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标志,当时的人们以为原子能可以拯救世界。登塔后可以使用免费的语音导览听中文介绍,看到360度周围风景,重要的是导览详细介绍了布鲁塞尔周边建筑,以及70年代大兴土木重建的历史;塔内也有当时的世博故事,比如修建了多久、几个人死亡等等,还有老照片...有时候我在想,巴黎世博会留下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世博会留下了会讲故事的原子塔,那么上海世博会留下了什么呢?? 原子塔后乘地铁就可以到达城市中心。布鲁塞尔的地铁和巴黎的进出验票装置类似,刷卡开门,出去不需地铁票,不同的是巴黎有人抽查验票,而这里没有。地铁入口挤着几个青年等待时机逃票,而我已买好天票,刷卡开门后,由于我通过的速度比较快、又没有提包,他们就紧跟着我进来啦。3个人,我刷了一次卡,有3个人逃票跟进来,这让我有点不爽,第二天我也惭愧的逃了两次票。话说还是祖国地铁好,进出全刷票,怎么着也不好逃。 先到达Plalais de Justice(布鲁塞尔高等法院),不远是电梯观景台,可以直下布鲁塞尔中心低处。在这里可以发现,布市不仅高低错落,甚至可以说分为上城和下城。电梯观景台向下看的就是商业区和欧盟所在地拉。 市中心附近的Grand Place,就是游客的必到之处拉。在那里能够看到带有尖角高高塔的市政厅,据说塔顶是圣迈克尔杀死恶魔的雕像,是权力的象征;不远处的Bourse(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 )看起来像极了音乐厅。大广场游人密集,还有几个旅行团穿行而过,而广场中间正开着小小的花市。一种喧嚣的人流感,给灰蒙蒙的清冷天气带来了点热呼气,而太阳还难能可贵的停留了半个小时。 广场上有天鹅咖啡馆,各色名流曾小憩的地方,现在依然是生意兴隆的饭店。我以参观为名和waiter打了招呼就进去拍照,里面名流用过的桌子都刻了铜牌在上面,马克思的桌子还空着...据说共产党宣言就是在这里草拟的。广场上还有一家啤酒博物馆,推荐之。博物馆不大,能够看到出名的比利时啤酒酿造的故事,门票5元。我厚颜说,我是学生,有没有打折票,而旁边的法国游客帮腔说,4元好啦;老板却说,打折6元,赫赫。话说5元的门票包括一杯比利时特色啤酒,可以选白啤酒或者劲头稍大的特啤,就在博物馆进口的小酒吧品尝,我选了特啤,味道很不错。 广场上拦住当地人问路,哪里是小于连像(就是尿尿小童),被告知,沿着前面这条路走,不远,看到一大堆人都在的就是拉。果然,那里一堆人,围着就是尿尿小童的喷泉拍照。传说是十三世纪的时候,这个小孩发现敌兵装置的火药即将爆炸,急中生智,把引线尿湿,从而挽救了这个城市生命财产。可能各种传说不只一个版本,但其实这是名雕刻家杜哥瓦(Duguesnoy)17世纪的一件喷泉作品。有趣的布鲁塞尔人还给他找了姐妹,在广场的另一端,弄个了尿尿女童塑像。两组喷泉与瑞士的众多喷泉不同,都有铁栅栏把游客牢牢隔在外面。 比利时城市东侧是皇宫,我去的时间尚未对公众开放。而其向北就是大草坪的布鲁塞尔公园,有摄制组在录节目,其实已经可以感觉,布市的东区市容明显好于市中心的旅游迷集的大广场。呼吸着充满植物香味的空气,穿过公园,就是比利时议会。议会对公众开放,然而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我到的当天已经不能参观,但可以开会! 于是本人有幸再度旁听议会内的会议,上一次是去年在瑞士国会拉。比利时议会开会与瑞士很像,但看着更严肃点,没人看报纸、读广告、吃水果,甚至有人发言后还有掌声。但,很多人迟到,甚至根本没有路面。不过比利时议会没有礼物派发,也没有资料。听了一会,荷兰语根本不懂、法语也不明白,于是去纪念品商店买了张明信品,而可爱的店员小姐还送了两张卡片给我做礼物。话说,比利时邮寄回国的邮资远低于瑞士,而比利时议会创造了大量衍生纪念品--皮包、钢笔、卡片....就像个纪念品公司。3 动漫 1958年,比利时漫画家贝约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了蓝精灵。而另一个曾伴随我成长的人物就是丁丁!!他的作者埃尔热出生在布鲁塞尔,我现在到了他的家乡!丁丁产生在1929年,对于我产生在80年代初,这一系列漫画充满了人类一切美好情操和无边无际的想象力,而身材不高大、额前一绺头发、无所不能的丁丁也是儿时难忘的回忆之一。至于埃尔热和张充仁的友谊更是难得的一段佳话,现在在七宝的张充仁纪念馆内也可见证到这段故事。 所以,对于我不能不去的就是布市的动漫博物馆!。 动漫博物馆不大,但充满卡通的味道,丁丁、蓝精灵、甚至法国的巴巴一家、美国的加菲猫,这里都能觅芳踪。甚至还有动漫图书阅览室。当然,游人颇多,里面有很多吵吵嚷嚷的teenagers,感觉不是那么礼貌。4 现代的和欧盟的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还有特殊的一部分,东区-欧盟等相关机构所在区,这更是个混搭的厉害的区域。MADOU地铁站出来是欧洲摩天大楼,这里曾经是欧洲教育文化委员会总部,现在的明黄愉悦的装点着大楼前的小广场。但不远处,就是POOREST VILLAGE--布市贫民区。就在那高楼大厦的背后,是整个比利时最穷的地段(年人均收入8090欧元,比利时平均收入的一半;最高的失业率33%;来自150多个国家的移民生活在那里)。 向东南就是欧盟总部-所谓欧洲心脏,褐色面包三明治的European Council、十字太空船的Berlaymont--European Commission,就是小小广场上的两座办公大楼。楼内不许参观,不过我还是进去给大厅拍了个照。再绕向西南就是欧盟议会总部,那是很大的一片现代化建筑区域,有大量欧盟的宣传材料和介绍单供认取阅,可以获得诸如文化、教育、经济,以及移民欧盟国家的介绍,更可入内观摩。现代,整洁....与布市中心全然不同。旁边还有个公园,据说以前是动物园,后来动物全死啦;而现在,时常有欧盟议会大楼的工作人员过来吃个午饭或者薯条什么的。5布市小结 在布鲁塞尔观光,有时感觉到一种时空和地域的双重穿越。城市中心区的地铁入口是可以上下反复运作的节能电梯,飞机场的安检按登机口区分,自己刷登机牌进入;但火车站背后的角落,是供男士临街方便的简陋厕所;候机楼的电梯陈旧而略显肮脏...天空虽然时而冷雨缤纷,但转瞬即晴,很蓝很蓝,时而能觉得有那么一种从古代到现代的结合。也许这里没有那么多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但那种强烈强烈的混搭感令它颇具个性:平凡与欧盟的中心;贫穷与富有。可以说,布鲁塞尔拥有全欧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馆,摩天大楼和中世纪古建筑相得益彰,而且这里也是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出生的地方。对了,别忘了尝尝比利时巧克力和华夫饼,喝点比利时啤酒,这样稍微有点乱糟糟而有充满摩天大楼的国际城市才不虚此行。

二、戚风冷雨布鲁日 来之前,合租的瑞士小妞就告诉我,比利时很喜欢下雨,她因为学习国际政治,到欧盟多次,次次下雨。而我还在庆幸,还好嘛,偶尔阵雨飘过,之后天晴天蓝。但到了布鲁日后,就没那么好运啦。布鲁日是比利时的古城,更是欧洲的旅游胜地。由于保存着大量数世纪前的建筑,被称作为中世纪小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小城四周有城墙环绕,从地图上看起来城区状如鹅卵,中心有两个紧邻的广场:布鲁日大市场(Markt)和博格(Burg)广场,邮局和银行都有这里;城内河渠如网,河上游船如织,大小桥梁随处可见,被誉为比利时的威尼斯。电影《杀手没有假期》就是在这里实景拍摄。从布鲁塞尔到布鲁日,火车1个来小时,但,一出火车站,风伴着雨扑面而来!一种寒冷,夹杂着北海的雨,毫不含糊。其实,布鲁日的火车站倒的确有那么一种落后于时代之感。第一个景点时Nuns and pretty flowers,是1200年左右女教徒的故事。现今穿过小桥,就是她们的小庭院,而教堂内正在进行仪式,全部是穿着黑袍的女士,年龄不一,可惜啊,我对宗教文化一无所知....沿着石子路,顶风冒雨继续前行:D PALACE、Hy Blood (圣血圣殿)、Panorama、Romantic Courtyard、Expensive Sleeping(15世纪Burgundy 公爵曾经下榻之处,现在每日884欧元的豪华酒店).....小城明显颇多有钱阶级,日子路上的豪车比例明显高于布鲁塞尔。间或偶尔雨停,那遍布的石子路、悠然自得的马车...别样水乡,令时空穿梭,更添彻骨浪漫...

之后更大的风、更猛的雨,最后,我简直是一路狂奔、半身湿透,夺路逃回火车站,在戚风冷雨中与中世纪告别。回来看照片,冷雨不见,却仅剩下那种童话般的纯美,布鲁日-中世纪的童话再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