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短途旅行实践项目
7月11日,来自广东、湖北、山东、浙江、山西、吉林、黑龙江、四川、河北等1700余名师生前往陕西,开启一场深度研学之旅。他们游历百年名校,在西安交大中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他
7月11日,来自广东、湖北、山东、浙江、山西、吉林、黑龙江、四川、河北等1700余名师生前往陕西,开启一场深度研学之旅。他们游历百年名校,在西安交大中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观秦始皇陵兵马俑,触摸千年古文明;他们在关中艺术民俗博物院见识民间艺术,传承非遗文化;他们观赏秦腔表演,体会传统戏剧文化的声音魅力……据悉,此次活动由学校和国内知名研学旅行教育机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世纪明德共同组织,根据目的地的资源优势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结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政策要求充分设计研发,通过任务制、碎片时间、研学课堂等“教育落地”三部曲,以行前、行中、行后贯通式培养方式,促进校内校外教育共融,推进学生关键核心素养的落地。

世纪明德西安研学营·营员们参观大雁塔
“今天我们载着无限的好奇到达了西安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我十分激动,这回的研学一定会很精彩。西安,我来了!上下七千年的西安,了解人文历史,古长安今西安,十三个王朝的文物就在西安博物馆之中。张学良,一个扭转了中国史,改写了世界史的一代少帅。他让世界知道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小营员在明德在线APP上发布。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研学旅行中课程内容的编排给予学生更大的灵活性,把多元化场景和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作为不同的维度,设计课程内容和活动,并以此维度开展评估,建立起多元化发展的素质测评体系。

世纪明德西安研学营·西安博物院任务制
“我们重温了那些热血沸腾的革命时刻和历史事件。大量的历史文件虽已泛黄,但当我近距离接触它们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感觉到那些报纸和革命杂志里迸射出无数的爱国的热情火花。那种虽隔岸观火,仍热血沸腾的民族情感让我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息。张学良的一生是伟大的爱国者的一生,他的爱国与牺牲自我是密不可分的。”小营员写道。
研学教育是研学旅行的升华,在强调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更强调研学的立体化、计划性、适用性、品质度,以及最基本也最核心的研学教育闭环逻辑构建。其中,立体化是指空间维度的境内与境外结合,时间维度的短期与中长期结合,层次维度的现实与虚拟结合;计划性是指结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学校可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也就是需要为各年级制定对应的研学旅行实施计划。适用性是指课程设计及活动形式,在教育实施、安全保障等多个层面,除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外,还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综合能力、民族信仰等。品质度体现在全流程的综合实施与服务中,因为研学参与的过程并非追逐吃、住、行的标准,而是在确保生存安全及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参与、体验及成长。

世纪明德西安研学营·营员认真练习书法
在教育百花齐放的新时代,世纪明德关注教育的多元形式,为不同的教育风景欢呼;坚持研学教育的独特价值,致力于让每个孩子至少有一次研学经历。同时依托“研学教育共同体“、“研学智库”、“千导计划”、研学课程设计大赛等,通过区域交流、课题研究、落地推介、教材编写、研学导师专职培训、项目孵化等多种形式,联动全国研学教育资源,培育研学教育中坚力量,世纪明德旨在联动全国研学教育资源,培育研学教育中坚力量,推动研学旅行在中国的内涵化、创新化、品质化为整个素质教育领域建立塑造一种标准,一种理想,推动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最终实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