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户外新疆旅行线路
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石丰森 通讯员 张凯 图/当事人提供)高考结束后,哈密学子彭博骑上自行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骑行途中,得知被青岛科技大学录取后,他便将大学所
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石丰森 通讯员 张凯 图/当事人提供)高考结束后,哈密学子彭博骑上自行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骑行途中,得知被青岛科技大学录取后,他便将大学所在城市山东青岛作为了目的地。历时38天,骑行3319公里,途经经过七省份、65个大小城镇,顺利抵达了青岛。
8月27日,通过电话,记者与已返回哈密家中的彭博取得联系。
为出行学习修补轮胎
彭博今年19岁,是哈密市第二中学的一名理科生,高考取得了490分的成绩,目前已被青岛科技大学录取。
"我从小喜欢户外活动,高考结束后,便计划着骑行到海边,哈密距离海边最近的是天津。"谈及自己的计划,彭博介绍,他最初设计目的地是天津和青岛,第一是天津,二是青岛。他说,前往天津和青岛前半截骑行路线是一样的。出发前,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青岛科技大学。
彭博说,他最担心的问题是骑行途中自行车出问题,高考一结束,我便到自行车修理铺学习补胎、换胎。"骑行的自行车是跟朋友借来的,学习修车的同时,我开始给自行车装架子、加车灯和后视镜等装备。我还准备了修车工具、备胎、帐篷、衣服和食物。"
彭博是家中独子,得知儿子一个人要骑行几千公里,心疼孩子的高女士开始是坚决反对。高女士说,儿子从没骑过这么远的路,途中,不少地方是戈壁、荒漠,虽然儿子做了一些准备,但在"无人区"碰到问题怎么办。
"儿子反反复复给我做思想工作,说这是锻炼自己,我最终拗不过儿子,便同意了。"高女士说,虽然同意了,但有个前提条件,要跟随一段看一看。她说,儿子出行前,担心发生意外,还购买了保险。
7月2日,一切准备就绪后,彭博踏上了旅途,沿国道前行,晚上选择在旅馆或帐篷中休息,每天骑行100公里左右。
彭博:"想过放弃,但都一闪而过"
"我途中有几次遇到困难时都有不骑了的想法,但都是一闪而过。"说到骑行中的经历,彭博说,光自行车轮胎就修换过七八次。
骑行第三天,彭博便遇到了爆胎,由于正好在戈壁滩上,他只好顶着烈日修车。车修好后,更大的麻烦出现了,国道正在施工,80公里的路段是在戈壁滩上的临时便道,不少地方是厚厚的虚土,只能推车行走。
"中途有过几次放弃的想法,把自行车放在一旁,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彭博说,旅途中印象最深的是山西至河北山区路段,也是最艰难的一段,这段700~800公里的路花费了我半个月的时间。"全是盘山山路,路面上还有泥巴,车辆行驶不久便得清理。"
骑行至山西吕梁山时,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屋漏偏逢连夜雨,自行车的轮胎也被扎了,彭博只能冒着大雨换轮胎。"当时浑身湿透了,很无助,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彭博说,用了10~20分钟把胎换好继续前行,幸运的是骑行了1公里左右便遇到了村庄。
彭博说,遇到了暴雨,无法前行,也曾想过放弃,父亲得知这一消息给他了两个选择,要么回家,要么继续前行。最终,待了6天后,他继续前行。
旅途中,除了游览祖国大美河山,彭博也忘不了那些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不管是给自己带路的快递小哥,还是帮忙修车的修理工。 "我以后也会像帮助我的人那样,帮助别人。"彭博说。
7月20日,彭博收到了被青岛科技大学录取的消息,便将终点定位山东青岛。
母亲:"感觉儿子一下长大了"
"孩子以前有些事情做决定,有些犹豫,现在做决定比较果断,我感觉孩子一下长大了。"说到孩子骑行的经历,彭博的母亲高女士欣慰地说。
高女士说,开始儿子骑车,心疼儿子的她驾车跟随,一直跟随到了甘肃玉门。"到玉门,儿子说什么也不让我跟了,给我下了最后通牒,说再跟就找小路跑掉。我拗不过儿子,只好返回了。"
虽然返回了,但高女士依然牵挂着在外的儿子,骑行到哪里了,晚上住的旅馆、农家还是帐篷,每天至少要让儿子打两个电话,自己也会在地图上标注儿子骑行的位置。
8月9日,经过38天的骑行,途经7个省区、65个大小城镇,彭博终于到达了青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青岛科技大学。
"看到了要读书的大学挺激动的。"彭博说,在青岛待了三天,8月12日,彭博乘机返回了哈密。他说,通过骑行,增长了知识、见识,处理问题也不像以前遇到困难就躲避了,而是想办法去解决。
高女士说,儿子用3319公里的骑行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蜕变。
"9月2日儿子就要开学了,儿子去过了学校,对学校有所了解,儿子意思是我们不用送他了。"高女士,不送儿子感觉心里过意不去,这次他们要坚持送儿子,要多陪陪儿子。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