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新疆到东欧旅行

去东欧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东欧的最佳旅游时间是在每年的六月份到九月份,其中旅游旺季是在七、八两个月份,平均气温在18度左右。东欧的主要国家有白俄罗斯、拉脱维亚、

新疆到东欧旅行

去东欧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东欧的最佳旅游时间是在每年的六月份到九月份,其中旅游旺季是在七、八两个月份,平均气温在18度左右。

东欧的主要国家有白俄罗斯、拉脱维亚、捷克、乌克兰、匈牙利、立陶宛、保加利亚、摩尔多瓦波兰、爱沙尼亚、南斯拉夫、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

适合爱沙尼亚旅游的季节:爱沙尼亚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二月份的平均气温是6度,七月份是十七度左右,这样的气候也是由于爱沙尼亚是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缘故,受海洋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从气候上来讲,爱沙尼亚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的国家。

适合俄罗斯旅游的季节:作为东欧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有着温和的平原气候,因为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平原带上,所以位于东欧的这些城市的气候不同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那些城市的气候,在冬季并不用担心寒冷,夏季不会特别炎热,比较温暖,可以说全年都有美丽的景色。

拉脱维亚拥有着凉爽的夏季,漫长的冬季,夏季的拉脱维亚白天均温在二十三摄氏度左右,晚上在十一摄氏度左右,冬季沿海地区的均温在零下3度左右,不在沿海的地区均温在七度左右,全年降水量比较大,气候比较湿润。

立陶宛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6-8月份,也是立陶宛的夏季,这个时候的立陶宛有着温和的气候,明媚的阳光,充沛的降雨量,温度也比较适宜,所以比较适合出行。

捷克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五月份到九月份,六月和九月的捷克气候比较温和,降雨量也比较少,旅游旺季是7-8月份,这个时候泡个温泉最好不过了。

西欧最佳旅游时间是夏季,因为西欧天气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中国人自驾车到欧洲旅游可以吗

首先,中国人肯定可以开中国车到欧洲旅游;最近几年,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开车去了欧洲,部分人去了之后把车通过海洋运回来,部分人通过陆地,继续把车开回来;最近(2016年秋-2017年春),乐在路上的李亚西是开车从满洲里进了俄罗斯,然后经过贝加尔湖-西伯利亚去了欧洲,最远抵达法国大西洋海岸,然后从东欧,土耳其-伊朗,最后经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将车开回了西藏; 也就是在陆地上,绕了一个比较大的环线,然后自驾回到的成都!从陆地开车去欧洲,可以从满洲里进入俄罗斯,或从二连浩特口岸进入外蒙古,也可以从新疆进入中亚几个国家,然后开车去欧洲,当然,还有一些其他陆地口岸也是可以出境的;根据乐在路上的意见,目前最难最难的中国-欧洲自驾的路线应该是:从老挝或缅甸出发,然后经过印度-巴基斯坦,然后前往欧洲; 当然,乐在路上的李亚西之前已经完成了上述东南亚几国的自驾,这次又完成了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所以,理论上,虽然很难,但是实际上完全是可以实施的!...

新疆旅游北疆旅游怎么去好

展开全部 北疆即新疆的北部。

包括乌鲁木齐、吐鲁番地区、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昌吉地区、伊犁、博尔塔拉等地区等。

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称天山以北为北疆。

新疆的地理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

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

美丽富饶、生机盎然的草原,纯洁宁静、波光潋滟、一碧如洗的湖泊,悠然闲适、仿若世外桃源般的村庄,一群群牛羊,一片片房屋,在灼热耀眼的阳光下,与世无争地存在着,同样还有气势磅礴的大油田,还有诡异恐怖的魔鬼城,在布满风沙的荒凉戈壁上,显示着人类和大自然各自的伟大力量。

这就是北疆。

北疆之行:人间仙境喀纳斯、高山湖泊赛里木、“空中草原”那拉提新疆最北端的喀纳斯湖是近年崛起的新疆最漂亮的风景区,是唯一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的区域,雪峰冰川、蓝天白云、绿水青草、白桦树林,颇似瑞士日内瓦湖风光。

随团队游喀纳斯,导游总是要大家爬山,其实真正懂艺术的游客,往往流连于湖边林间,山水相依之处,那些美艳绝伦的喀纳斯风光传世之作,多取景于此。

喀纳斯气候较冷,即使盛夏,早晚也很凉,要带足衣物。

从喀纳斯回乌鲁木齐的路上,不妨去克拉玛依附近的魔鬼城一游,大自然的风沙以鬼斧神工将砂岩雕琢得千奇百怪,或龇牙咧嘴,状如怪兽;或危台高耸,形似古堡,气流穿梭于其间,如鬼哭狼嚎。

此情此景,内地绝不可见。

不过,新疆水草最为丰美之处当属伊犁,去伊犁来回可分别走两条路线,不走回头路。

比如去时走北线,路经赛里木湖的“湖光”和果子沟的“山色”,邱处机曾赋诗:“银山铁壁千马重,争头竞角夸清雄。

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林则徐曾语:“古径幽折,泉溜清冷。

”“如入万花谷中”,果子沟的险奇和秀美,可见一斑。

北疆景点还有很多,如:位于柴窝堡的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位于吉木萨尔的如同现代派绘画般绚丽的五彩湾,位于奇台的亚洲最大的硅化木群,位于呼图壁的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等等。

美食乌鲁木齐美食介绍:乌鲁木齐既然是新疆首府,不只是全疆,全国各地的口味都能在这里找到,维吾尔族的手抓饭、馕、拉面、烤羊肉、烤包子、酸奶子、油塔子,回族的揪片、拌面、粉汤、酥馍、烩面、炒面、凉粉,蒙古族的手抓肉、奶酪、奶豆腐、炖羊肉、火锅、熏肉、烤饼、油炸饼,俄罗斯的面包、饼干、奶制品等等,无一不令人馋涎欲滴、食欲大增。

另外,在乌鲁木齐,川菜、粤菜、西式快餐等也都所处可见。

带肉的抓饭、拌面、拉条子、拉面都是14-20元(分大小份),烤肉1-2元/串,馕0.5-1元/个。

如果吃川菜或东北菜相对会贵一点,乌鲁木齐市内的新疆名菜大盘鸡也比较贵,一般都在50元/份左右,适合多人分享。

夏秋季水果很多也比较便宜,有时吃些葡萄和瓜,再吃点馕,就可以管半天,很经济。

本地主食以面食为主,蔬菜较少,多吃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晚上可以夜市大吃一顿。

昌吉地区美食介绍:昌吉与乌鲁木齐的饮食特地差不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昌吉的凉皮和擀面皮满大街都是,非常有名,常常有乌鲁木齐的好吃之徒不惜坐1个多小时的车到昌吉来,就为了一碗凉皮。

回族人做的大盘鸡在昌吉也是道名菜。

受旅游地自然条件限制,景点沿途餐厅的条件与内陆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较,无论从软硬件设施或饭菜质量都有一定差距,且北方大部分地区口味偏重,喜辛辣。

忌食猪、马、狗、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及一切动物的血液、不食自死动物。

阿勒泰地区美食介绍:阿勒泰大尾羊:大尾羊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羊种,其肉是上等的羊肉,就连尾巴也肥而不腻,深受游客及当地人的喜爱。

当地人风趣的说,阿勒泰大尾巴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道”。

当地人用大尾巴羊肉做成的手抓肉、抓饭等种类繁多的佳肴,款待四方宾客,成为阿勒泰特有饮食文化。

阿魏蘑菇:阿魏是伞形科多年生根药用植物,它根部析出的汁液也叫阿魏,是名贵中药;有消痞、开胃健脾、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的功效。

阿魏蘑菇寄生在阿魏的根或茎上,是褶状菌白色圆蘑菇。

它味带清香,鲜美无比,用之炖鱼炖肉,更让人垂涎三尺。

阿魏蘑菇其上品干货的价格在每公斤500-600元。

阿勒泰鱼宴:阿勒泰众多水系中盛产鲤鱼、鲫鱼、赤鲈、白斑狗鱼、东方真鳊、雅罗鱼等十几种名贵的冷水鱼类。

去阿勒泰旅游品尝鱼宴是一个重要的饮食内容,鱼宴是各种鱼类荟萃,有各种做法、各种吃饭、令人胃口大开,尤其是用阿魏蘑菇炖鱼,其美味只有在阿勒泰才能享受到。

交通飞机:新疆是中国航空线路最长、航站最多的一个省份,乌鲁木齐、喀什、和田、阿克苏、库车、库尔勒、伊宁、阿勒泰、克拉玛依、塔城和且末都建有机场。

其中乌鲁木齐市郊西北地窝堡的乌鲁木齐机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枢纽机场之一,承担着新疆境内十几个机场的中转任务,共开辟航线113条,其中国内航线99条,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伊斯兰堡、莫斯科塔什干、新西伯利亚、莫斯科等60个大中城市通航。

火车:新疆已建了三条铁路,分别为全长1892公里...

新疆的人文景观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疆,与8个国家接壤,又与甘肃、青海省及西藏自治区为邻,有1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数最多。

新疆古称西域,自2000多年前西汉的张骞通西域之后,开辟了一条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频繁交流。

新疆四周高山环绕,河湖众多,汇聚了丰富的山地降雨和冰川融水,滋润着一片片草原及绿洲,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塞外风光。

苍翠无边的雪松云杉,晶莹的冰川,碧澄的湖泊,浩翰的戈壁沙海,辽阔的草原及各种珍稀动植物组成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奇观;古丝路上古城堡、古石窟、古寺庙、古驿站、古屯田遗址、古墓葬及千年干尸等各种文物留存,还有47个民族、8种宗教的民族及民俗风情,各种民族风格的建筑、服饰、歌舞、习俗、美食,组成了新疆旅游最迷人的风景。

重要数据简称:新 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1733万,区内聚居 47个民族,主体民族维吾尔族人口719万,被誉为“民族之窗”。

位置:地处祖国西北边疆,东北隔阿尔泰山与蒙古为邻,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

首府:乌鲁木齐 交通: 新疆交通发达,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辐射四周的立体交通枢纽。

航空 新疆是中国航空线路最长、航站最多的一个省份,乌鲁木齐、喀什、和田、阿克苏、库车、库尔勒、且末、伊宁、阿勒泰、克拉玛依、塔城和富蕴都建有机场。

铁路 新疆已建了三条铁路,分别为全长1892公里的兰新铁路(兰州—乌鲁木齐)、全长144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全长460公里的兰新铁路西段(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特别是兰新铁路西段连通了我国与欧州大陆的铁路,形成了一条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交通干线,促进了新疆与独联体,东欧、西欧、中东等国家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公路 新疆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全区86个县市全部通了公路,其主干公路乌伊公路、乌喀公路、兰新公路西段、中巴公路、天山独库公路、库伊公路;1995年,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长达520公里的公路也建成通车。

兰新、青新、新藏三条省级公路,是新疆与邻近省区的交通干道。

另外,新疆与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周边国家之间还开通了25条国际间客货联运线路。

通常来新疆旅游是先到乌鲁木齐,再乘其他交通工具专道去各目的地。

请参阅乌鲁木齐市交通。

提示: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份,地广人稀,与其他旅游地方不同,交通工具是来新疆旅游的命脉。

由于一些地区班车班次有限,所以对于自助游的散客来讲,在当地租用汽车去各景点是明智之举。

主要景区: 阿克苏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昌吉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 石河子 吐鲁番 乌鲁木齐 伊犁 塔城。

为什么欧洲人比日本韩国人寿命短很多?中国海南和新疆寿命都比欧洲...

西欧的平均寿命并不短,只有东欧,因为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才比较低。

西欧的平均寿命和日韩是差不多的。

海南和新疆在国内也是比较低的,国内平均寿命最高是上海和北京,因为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好。

海南第九,新疆第二十六。

但是因为海南和新疆,都是边疆地区,过去的管理并不好,很多人的户籍都不完善,新中国成立后登记,很多人都记不清自己的出生年月,仅凭本人和村干部随意申报,有很多都是错的。

加上近些年,长寿村也成了旅游宣传热点,更是弄虚作假高发。

新疆曾抽查了阿克苏市、温宿县上报的9位百岁老人,他们最大的140岁,最小的103岁,平均年龄109.3岁。

调查后发现,9位老人都未达到百岁,真实平均年龄在85.1岁左右。

新疆的历史发展过程?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早在汉代,就开始与西亚、欧洲保持着经济贸易的联系,边境贸易历史相当久远。

从我区边贸发展的历史来看,从稚嫩、成长到成熟,历经四个阶段。

一、 记帐贸易阶段(1949年-1985年)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中国、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了贸易协定,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经营,为了照顾到边境地区,1951年国家批准边境地区陆续开展边境贸易,边境贸易作为一个专门名词,从此记入新中国外贸史。

当时边境贸易的主要形式是记帐贸易,即按照国家间达成的协议规定开展贸易。

1950年至1962年,新疆对苏开放的陆运口岸有霍尔果斯、吐尔尕特、吉木乃、巴克图;水运口岸有三道河子、布尔津。

出口的商品有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畜产品,各占1/3;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农业机械、汽车、机床、钢材、木材、化肥等。

这一时期的新疆与苏联边境贸易,一直处在上升时期。

1951年新疆对苏联进出口总额为1350万美元,1962年降为736万美元。

从1963年起,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新疆各边境口岸相继关闭,每年只有1-2笔贸易。

到1967年,新苏边境贸易中断,口岸全部关闭,边境贸易处于停滞状态。

1968年,由中国援建的中巴公路通车,双方签订协议,从1969年开始,由中国喀什地区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吉尔吉特开展边境贸易,当年商定,进出口额为2000万巴基斯坦卢比,每年按10%的比例递增。

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运输的制约,每年只有5月1日至10月底半年时间通车过货,增长幅度基本上按原来双方商定的协议执行。

新疆对巴出口商品主要有棉布、棉纺织品、陶瓷等,从巴基斯坦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尼龙纱、干果、卷烟、药材等。

1982年4月,中苏两国对外贸易部就恢复中国新疆同苏联的贸易达成协议。

1983年冬,先后开通了中国新疆同苏联边境的霍尔果斯和吐尔尕特两个通商过货口岸,使新疆对苏出口大幅度上升,从1981年的80.9万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2239.1万美元;对苏贸易占新疆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1年的1.7%,上升到1985年的12.4%。

在这期间,除港澳地区和日本外、苏联已成为新疆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新疆对苏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轻纺产品、医药保健、食品,进口的商品主要有钢材、磷肥、水泥等生产资料及钢琴、电冰箱、艾得丽丝绸等市场紧缺的生活用品。

对东欧各国的贸易均为协定记帐贸易。

新疆从1981年开始,也向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出口棉花、啤酒花及羊肠衣、鬃尾等部分畜产品,但在新疆外贸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 易货贸易阶段(1986年-1990年) 1986年1月23日,中苏两国政府换文,双方同意恢复和发展中国新疆同苏联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个加盟共和国和俄罗斯共和国的阿尔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两个边疆区和克麦洛沃自治州的边境贸易。

1986年2月24日,经我国外经贸部批准,正式恢复新苏边境贸易,霍尔果斯口岸正式过货。

由于受当时经营主体和原苏联高度计划集权体制的制约,边贸规模较小,1986年我区边贸总额仅为76万美元。

1988年新疆实行“东进西出,双向开放”战略,使中苏边境贸易在徘徊5年之后出现转机,当年边境地方贸易进出口额达3599万美元,并给伊犁、克孜勒苏等自治州下放了边境贸易进出口权。

为了适应新疆对苏贸易的需要,1989年7月开通了乌鲁木齐-阿拉木图的航线。

1989年3月,中蒙两国政府商定,开放了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塔克什肯口岸,新疆同蒙古边境地区科布多省布尔干县的边境贸易同时起步,当年中蒙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2.21万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71万美元。

三、易货、现钞、现汇贸易阶段(1991年-1995年) 1990年9月12日,中苏两国在中国阿拉山口至苏联德鲁日巴实现了中国兰新铁路和苏联土西铁路接轨,贯通了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开放。

1991年6月,中蒙边境又开放了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老爷庙、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的乌拉斯台和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红山嘴边境口岸。

1991年我区边贸规模突破1亿美元大关。

1991年原苏联解体,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

我国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加快了外贸体制改革,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边贸优惠政策, 主要包括:国务院国发(1992)33号文及国函(1992)61号函,进一步放宽边贸经营主体,放宽边贸进出口管制。

新疆又恢复开放了巴克图、吉木乃、阿黑土别克、都拉塔、木扎尔特口岸,为新疆易货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年边境易货贸易进出口额达3.1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64.52倍。

1993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开放喀什机场口岸,同意开通喀什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航线。

1993年4月25日,新疆交通运输代表团前往阿拉木图与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部康采恩签订了开通中哈直达国际汽车客货运输十条线路的协议,其中客运5条,货运5条。

1993年1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布,阿拉山口公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与铁路口岸并行为国家一类口岸。

1993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新疆又有34个县对外国人开放,至此,加上已开放的县市,全疆...

新疆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工作更加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新疆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新疆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确定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新疆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的辉煌成就。

一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1978——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

从2003年起,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1.1%。

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3元增加到2008年的19893元,在西部省区中位居前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12亿元增加到2008年817亿元,增长近114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1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50倍;1978——2008年,新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56.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9年的137倍。

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疆进入了大规模投资开发的“黄金”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377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大大超过建国后新疆前5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总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基础产业和新的生产能力,对支撑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新疆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目前全区水库总库容83.8亿立方米,在建的水库库容约60亿立方米,拟建山区控制性水库库容70多亿立方米,全部建成后库容将达218亿立方米,届时新疆将依靠大型水利枢纽适时调节供水,有效地掌握水资源配置的主动权。

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在相继建成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先后开工建设了精—伊—霍、乌鲁木齐—精河复线、奎屯—北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喀什—和田、兰新线嘉峪关—阿拉山口段电气化改造、库尔勒—阿克苏二线、库车—俄霍布拉克、五彩湾—将军庙、哈密—罗中等,目前正在同时建设11条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福海—富蕴、将军庙—哈密、哈密—策克(额济纳)等五条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开工,新疆铁路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这在新疆乃至全国省区铁路建设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公路里程14.7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10位;民航机场15个,通航里程14.8万公里,是我国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目前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规划2009—2013年公路建设总投资1200亿元,重点建设境内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加强口岸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除在建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喀什机场改扩建和哈密机场复航工程外,“十一五”后两年,新疆还将陆续开工建设伊宁、吐鲁番、库车、石河子、博乐等机场。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1978—2008年,农业增加值由14亿元增加到691亿元,增长48倍。

2008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棉花产量301.6万吨,比1978年增长54倍,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林果面积145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1200万亩,果品产量451万吨,成为农民增收新的重要增长点;肉类产量175万吨,比1978年增长16.5倍,现代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2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来,新疆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相继建成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三大油田基地,初步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四大石油化工基地。

2008年,原油产量2772万吨,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6.7倍、95倍,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位。

特别是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中哈石油管线、独山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等工程建设,奠定了新疆作为全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和国际能源安全大通道的地位。

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已进入大发展阶段,一大批有战略眼光的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一批千万吨级的煤田相继开工建设。

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卡拉通克铜镍矿、阿西金矿、阿舍勒铜矿、罗布泊钾盐等一批重点项目,钢铁、贵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什么举世瞩目成就

一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1978--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

从2003年起,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1.1%。

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3元增加到2008年的19893元,在西部省区中位居前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12亿元增加到2008年817亿元,增长近114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1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50倍;1978--2008年,新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56.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9年的137倍。

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疆进入了大规模投资开发的"黄金"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377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大大超过建国后新疆前5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总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基础产业和新的生产能力,对支撑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新疆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目前全区水库总库容83.8亿立方米,在建的水库库容约60亿立方米,拟建山区控制性水库库容70多亿立方米,全部建成后库容将达218亿立方米,届时新疆将依靠大型水利枢纽适时调节供水,有效地掌握水资源配置的主动权。

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在相继建成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先后开工建设了精-伊-霍、乌鲁木齐-精河复线、奎屯-北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喀什-和田、兰新线嘉峪关-阿拉山口段电气化改造、库尔勒-阿克苏二线、库车-俄霍布拉克、五彩湾-将军庙、哈密-罗中等,目前正在同时建设11条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福海-富蕴、将军庙-哈密、哈密-策克(额济纳)等五条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开工,新疆铁路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这在新疆乃至全国省区铁路建设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公路里程14.7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10位;民航机场15个,通航里程14.8万公里,是我国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目前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规划2009-2013年公路建设总投资1200亿元,重点建设境内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加强口岸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除在建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喀什机场改扩建和哈密机场复航工程外,"十一五"后两年,新疆还将陆续开工建设伊宁、吐鲁番、库车、石河子、博乐等机场。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1978-2008年,农业增加值由14亿元增加到691亿元,增长48倍。

2008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棉花产量301.6万吨,比1978年增长54倍,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林果面积145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1200万亩,果品产量451万吨,成为农民增收新的重要增长点;肉类产量175万吨,比1978年增长16.5倍,现代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2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来,新疆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相继建成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三大油田基地,初步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四大石油化工基地。

2008年,原油产量2772万吨,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6.7倍、95倍,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位。

特别是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中哈石油管线、独山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等工程建设,奠定了新疆作为全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和国际能源安全大通道的地位。

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已进入大发展阶段,一大批有战略眼光的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一批千万吨级的煤田相继开工建设。

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卡拉通克铜镍矿、阿西金矿、阿舍勒铜矿、罗布泊钾盐等一批重点项目,钢铁、贵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一体化、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工业聚集区,新型工业化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

新疆人文、地理、自然生态环境之独特,旅游资源之丰富是内地省市所不具备的。

新疆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95万人次,超过了全疆人口总数,国内旅游收入197.95亿元;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6.3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6亿美元。

四是对外对内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充分发挥向西开放的地缘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和俄罗斯市场,加强与内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工作更加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新疆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新疆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确定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新疆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的辉煌成就。

一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1978——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

从2003年起,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1.1%。

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3元增加到2008年的19893元,在西部省区中位居前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12亿元增加到2008年817亿元,增长近114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1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50倍;1978——2008年,新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56.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9年的137倍。

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疆进入了大规模投资开发的“黄金”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377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大大超过建国后新疆前5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总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基础产业和新的生产能力,对支撑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新疆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目前全区水库总库容83.8亿立方米,在建的水库库容约60亿立方米,拟建山区控制性水库库容70多亿立方米,全部建成后库容将达218亿立方米,届时新疆将依靠大型水利枢纽适时调节供水,有效地掌握水资源配置的主动权。

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在相继建成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先后开工建设了精—伊—霍、乌鲁木齐—精河复线、奎屯—北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喀什—和田、兰新线嘉峪关—阿拉山口段电气化改造、库尔勒—阿克苏二线、库车—俄霍布拉克、五彩湾—将军庙、哈密—罗中等,目前正在同时建设11条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福海—富蕴、将军庙—哈密、哈密—策克(额济纳)等五条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开工,新疆铁路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这在新疆乃至全国省区铁路建设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公路里程14.7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10位;民航机场15个,通航里程14.8万公里,是我国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目前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规划2009—2013年公路建设总投资1200亿元,重点建设境内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加强口岸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除在建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喀什机场改扩建和哈密机场复航工程外,“十一五”后两年,新疆还将陆续开工建设伊宁、吐鲁番、库车、石河子、博乐等机场。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1978—2008年,农业增加值由14亿元增加到691亿元,增长48倍。

2008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棉花产量301.6万吨,比1978年增长54倍,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林果面积145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1200万亩,果品产量451万吨,成为农民增收新的重要增长点;肉类产量175万吨,比1978年增长16.5倍,现代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2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来,新疆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相继建成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三大油田基地,初步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四大石油化工基地。

2008年,原油产量2772万吨,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6.7倍、95倍,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位。

特别是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中哈石油管线、独山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等工程建设,奠定了新疆作为全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和国际能源安全大通道的地位。

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已进入大发展阶段,一大批有战略眼光的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一批千万吨级的煤田相继开工建设。

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卡拉通克铜镍矿、阿西金矿、阿舍勒铜矿、罗布泊钾盐等一批重点项目,钢铁、贵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

在中国一生中最值得去旅游的地方

中国篇北京的贵气,西安的古老,深圳的现代,重庆的火辣,苏州的精致,武汉的豪放……女人们对自己国土上的城市是如数家珍,列举也是挂一漏万。

但这十座城市都是你非去不可的地方。

整理 罗依上海 SHANGHAI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 素有“美食天堂”、“购物乐园”之称,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和经典时尚的购物激情。

昔日的“十里洋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点评:在这个滋生了海派文化、引领着时尚潮流、越来越摩登的城市里,女人们的小资情调是情不自禁的。

香港 XIANGGANG繁华的“东方之珠”香港,是一个存满惊喜的地方。

香港是个不夜城,向来被称为“购物天堂”,也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与中西贯通的娱乐休闲文化。

点评:女人去香港,花到兜里见底总是难免,不把钱花光了似乎是跟自己过不去。

杭州 HANGZHOU杭州是中国城市里文雅书香气最浓重的一座城市。

提起杭州,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湖、女人、西施、白娘子等等,从风景到风俗,从风物到人物,都呈现出一种东方女性美。

点评:杭州曾被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女人在这里会享受到很多的美丽华贵的身心满足。

桂林 GUILIN桂林是女性的,那儿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充满柔情之美,那儿的人也是柔柔的。

还有,桂林的吃在全国也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

点评:“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到了桂林,你会变得更加温柔恬静。

丽江 LIJIANG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 八、九百年的历史。

自明朝时,丽江古城称“大研厢”,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 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

丽江是一座原始风情中融入时尚元素的魅力古城,号称艳遇之城。

这里是恋爱与爱情的天堂,空气里都微微散发着香甜的暧昧空气。

点评:丽江之旅是充满神奇与浪漫的人生旅程,迷醉了无数的女性游人。

海口 HAIKOU海口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海口从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她未来的定位将是:国内外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绿色国际性城市。

点评:漫步椰林、沙滩,享受阳光沐浴,聆听浪涛声声,看潮涨潮落,目睹夕阳归入大海,南国浪漫的景色可以有最浪漫的故事。

青岛 QINGDAO全国文明城市、最具魅力城市、品牌城市、奥运城市,都是青岛的闪亮名片。

青岛山海相依、海城相抱、山城相拥,人们来到这里,多是为了蔚蓝的大海,想感受一下山海城的魅力,尽情欣赏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景色。

点评:走在宁静的滨海大道和平软的沙滩上,海风扑面而来,很多女性游客欣赏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寻找一种感觉。

哈尔滨 HAERBIN“天鹅项上的珍珠”、“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冰城夏都”, 哈尔滨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市,独一无二的冰雪资源,广袤的山川湖泊,粗犷豪迈的北国民风,浓郁的东欧情调,别具风韵。

点评:欧洲的浪漫,中国古典的典雅,现代的奔放,亲密融合,深受女性的青睐。

拉萨 LASA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高原古城 ,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网络,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的景色很优美,藏饰品也很精美。

点评:拉萨是一个让女性神往的地方,一个让女性寻梦的城市。

踏上这方圣地,每个女性都似乎想遭遇些什么,寻找些什么。

成都 CHENGDU作为亚洲首获“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殊荣的城市,成都真是一个让人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成都人很会享受生活,小吃、酒吧、茶楼和各种娱乐休闲活动数不胜数,吃穿玩购样样俱全,“天府之国”名不虚传。

点评:成都简直是女人的天堂。

如果你喜欢一种慵懒闲适的生活,那成都更是你的一个不错选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