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我喜欢旅行英语作文

旅行第555天今天是学习的星期二任我行陈奕迅-The Key又到了暑假,又有一大群朋友选择不回家,一头扎进图书馆,“遨游”在书本的海洋里,就为了硬刚12月底的考研。不管怎么说这样的

旅行第555天

今天是学习的星期二

任我行陈奕迅-The Key

又到了暑假,又有一大群朋友选择不回家,一头扎进图书馆,“遨游”在书本的海洋里,就为了硬刚12月底的考研。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选择是值得的,暑假整整两个月完全不会其他事情打扰,对于考研复习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拿我个人经验来说,两个月时间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长,很快就会过去。如果利用好了这个暑假,会大幅降低后期因为事情太多而崩溃的概率。

那么交代下自己去年考研的情况,一志愿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然后调剂去了隔壁的上海对外经贸,总的来说并不理想。

幸福的家庭都差求不多,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故事。所以我想分享一下自己考研的心得,主要是自己走过的坑,希望今年考研的朋友们能绕开这些坑,时间紧张,开始吧。

1

心态方面

☞好的队友是成功的一半

有个靠谱研友很重要,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你起不来想偷懒的时候叫你一下,早点去帮你占个位置什么的。如果他和你专业相近,那就更好了。

吃饭的时候交流一下学习经验,互相扯扯淡放松一下。懈怠了相互监督下,疲惫了相互鼓励一下。一个人有时候太容易松懈,或者崩的太紧,都会对保持学习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当然如果你自制力很强,也比较喜欢一个人学习,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学习,稳比猛更重要

如果你自制力比较差,计划不是非常详细,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心态。决定学习了,非常认真的学了两天,然后决定状态很好,就决定放松一下。结果一下子浪起来收不住了,一下子又是好几天没咋看书。然后决定后悔莫及,又去图书馆像打鸡血一样学习,很快激情褪去又想浪了。

对于暑假在校学习来说,我觉得一周学6天,就算每天4个小时的效果,好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考研是一个不断对抗遗忘的过程,每天你在学习新的知识,对于昨天看的内容也是一种复习。如果这个过程中断了太长时间,你会发现完全浪了两天再想好好坐在图书馆看书,一是状态需要时间调整,二是还得花时间回忆之前的内容。到了周末,休息半天一天的,都没事。

☞稳住心态,千万别放弃,除了极个别的学霸其实大家进度都差不多

差不多到了八九月,就会有一种焦虑感。内容太多,背了又忘,好像所有人都比你准备的更充分,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就选择了放弃。这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这样的焦虑可能会伴随你一直到11月,因为最后一个月没有时间焦虑了。除了克服焦虑,最重要的是稳住心态,而且你会习惯它的。

其实以我去年观察的结果来看,除了少数学霸级别的人,绝大多数人的复习进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快。一开始稳打稳扎,把专业课,英语,数学这些大头过一遍,后期复习会越来越快的。

☞别太自信自己的自制力,相信计划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一想到学习,就觉得什么都比书有趣,朋友圈似乎都比平时还要精彩,微博似乎也没那么无聊了。哎呀我学了一会了,刷会微博/看会直播休息下吧,然后时间就溜得贼快。最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你以为自己看了好一会书,其实不到半个小时。你感觉没玩多久手机,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就玩一会”的想法,可能是你高估了你的自制力,也可能是你缺少一个具体的计划。具体到这个月,要把进度推进到哪里。具体到今天,你要做几篇阅读,看多少页书。虽然你会发现,这个计划会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被打乱,但是即时调整计划,好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考研的备考,需要很有体系的推进。哪些内容是可以临时抱佛脚的,哪些内容必须前期打好基础,这些东西经验贴说的很多,我就不再赘述。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结合自己情况,给自己定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这样就算偶尔偷个懒浪个两天,你也能很快的回到正轨上。

☞对自习室恋情说不,不,大兄弟,我们不约

夏天燥热,总会勾起人们的躁动。一个人离家在学校复习,内心也会寂寞。再加上有些情侣,专爱在图书馆秀恩爱秀节操,这种人我建议保安叔叔把他们挂树上

2

具体操作篇

具体备考的经验,我的经历不那么有说服力,大家可以看看那些考研成功的经验贴。我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去年我被坑过的地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前期准备的越充分,后期崩溃的概率就越小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完全准备好,才进考场的。考研的记忆量非常大,全凭一腔热血撑不到最后的12月。所以需要一个具体的计划,去不断地推进复习进程,调整复习的节奏。如果计划被打乱了,别着急,这是很正常的,调整一下计划继续推进进程,当然也不要为了赶进度而赶进度。

举个例子,如果前期专业课准备的比较扎实,后期可以减少背书的时间。多看看英语或自己比较弱势的科目,把握比较大的科目就可以花比较少的时间回顾一下。如果前期基础不够扎实,后期就非常容易乱阵脚。像是政治大题,英语作文模板这些的肯定要放在最后一个月突击。如果最后了你还在纠结专业课和英语阅读,那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法学专业课一定要背

其他专业我不了解,但是法学的学硕,不管哪个学校一般都没有讲解视频。因此理解的难度比较大,要想啃动那些大部头,需要花些时间。去年暑假我兴致冲冲地开始考研,拿着专业课课本愣头青一样地啃,试图去理解,再结合笔记记忆。可是花了一个多月我才走马观花的看完了刑诉和民诉两大本,诉讼法的理论难度已经非常低了,民法这些可想而知。

但是内容太多,自己看又抓不住考点,所以几乎可以说我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毫无进展。后来我直接买了笔记来背,半个月背了一遍效果比看一个月大部头效果好的多。

因为浪费了这个月,我不得不压缩法学综合的复习时间,七天草草看完了一遍笔记,比诉讼法少看了一轮。少了这一轮两门差距非常明显。现在总觉得,如果当时不愣头青地浪费了那一个月,现在我应该已经拿到了华政的录取通知书。血泪教训,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3

最后说两句

我见过半年如一日,天天早上第一个来图书馆占座,早上带几个包子,一天几乎不出图书馆大门的玩命的人;

我见过固定作息,学六天休一天,每次休息的时候都带着自信笑容的人;

我见过强打着精神背书,站着都能快睡,边背边哭的;

我也见过像我这样因为前期不够稳,后期不断在崩溃中调整的人。

我感恩考研这段经历,也感恩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和遇到的这些一起考研的人们。虽然结果不理想,但是考研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科比退役的时候说,假如二十年后我最大的成就还是篮球,那我就很失败。当你拿到成绩的那时你可能会欣喜若狂,也可能会觉得意料之内,甚至会因为发挥失常而异常失落,但这样的情绪不会持续很久,更加广阔的生活在慢慢向你展开。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把考研妖魔化,只要你耐住性子去做,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心思,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最后送上一段心灵鸡汤给大家

“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

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

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

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

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这段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

米哈里通过对运动员、艺术家、国际象棋手等不同人群的大量调研发现,这些人所描述的最幸福的时光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那就是:

全身心地沉迷于自己所喜欢的当下的活动中,并且能连贯流畅地持续下去,而这种体验可使个人生活质量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祝大家旗开得胜。

Alex

上海何以琛

主编/ Rosemary

欢迎原创投稿

投稿请联系后台哦

晚上好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每天都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