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企业旅行宣传文稿

湖北有一位朋友开了一家中高端的卖平行进口车的店,规模还是不小,但是他的店的位置有问题,周围根本没有卖汽车的销售氛围,周围区域就只有他一家卖汽车的,特别尴尬,做活动都不好做,除

湖北有一位朋友开了一家中高端的卖平行进口车的店,规模还是不小,但是他的店的位置有问题,周围根本没有卖汽车的销售氛围,周围区域就只有他一家卖汽车的,特别尴尬,做活动都不好做,除了隔三差五去给数量有限的潜在买车客户打电话进行骚扰,没有其他任何的招,因为没自然流量,做了很多传统媒体的硬广,收效也甚微。

他后来做了一个很特别的活动,找了不少的美女大学生来当车模,来了一次夜间版的闭馆的小型车展,而主打的是大学生车模这个点,这个点总比他们之前干瘪瘪的说“自己什么新车到货了,要不要来看看”之类的话好多了。

电话名单有限,来的人也有限,但是没有关系,至少有种子用户打底了,可以拍照了,他把现场的照片都拍了下来,当然为了隐私问题,所有的客人的脸都会加上马赛克,然后他把这些照片整理成宣传文稿,去投放各种本地自媒体等媒介,并且在每一位美女车模的下方都公布了她们的私人微信号,而实际上这些车模都是经过培训了的,对汽车非常了解,相当于销售人员。

也就是说他把传统的,特别难引流的高端汽车销售生意简单的改造成了微商代理人模式,据说现在做得还相当的不错。

不知道您get到了这个案例的点了没,他原本没有足够好的资源和实力去做一场大型的促销活动,但是他把活动变成了一次做秀,然后把这个秀变成了一个事件去传播,并且还有销售转化的动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时候活动后宣传更为重要,因为突破了时间、地点的天花板,可以在活动现场以外更广阔的区域进行销售转化。

他说他想扩大他的格斗俱乐部的规模,但是不知道如何引流,我跟他说,你的综合格斗项目都太专业,太重了,目标受众很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格斗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健身或者是自卫,要扩大市场的话一定要先重新定义产品,比如我们不按照常规的专业维度来划分产品,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产品划分为格斗、跆拳道、拳击这些,而是找一个受众更广的刚需的目标用户的人群,“创造”需求。

哪个人群是最缺乏安全感,最需要学习格斗,而且群体人数还足够大的呢?那肯定是要去国外旅行的驴友,所以我建议他重新做一个品牌,和现在他做的专业格斗品牌做一个品牌分离。

这个新品牌相当于是一个“国外出行格斗的速成班”,比如封闭训练一个月、一个星期这种,可以学会基本的自卫和保护,那这种需求的范围会相当的大,而产品也会特别的轻,甚至不排除不少驴友会专门做飞机过来培训,也就是说比他现在做的项目只能覆盖小区周边或者是城市的范围要大得多了。

而这个产品的名字呢,不要和现有的格斗、泰拳这种有关系,而取一个类似以色列特种兵用的格斗术的名字--KRAV MAGA这样的名字,就会非常的酷,而且直接跳出了传统的跆拳道、泰拳这样的传统品类。

怎么来做宣传呢?也特别的简单粗暴,比如可以做一个活动,找一个会格斗术的外国美女,这个对于吴成杰来说不难,然后对外发布邀请旅游达人来挑战女子防爆术的比武大赛。

也许几乎不会有人来报名,不过没关系,可以想办法找到旅游社区、社群的一些版主、网红、意见领袖,和他们进行商业合作,形成速成格斗术的代理关系,并且免费送给他们一次学习的机会,然后让他们几个一起去同时挑战这位外国女性,录成视频然后出推文,标题比如就是《中国众多旅游达人群殴女老外,团灭》,再借助旅游达人、意见领袖把视频或者是文稿传播出去,我估计很快就会在旅游圈爆火。

从这个格斗案例当中大家应该可以简单体会到做营销宣传是一个整体,而做活动只是从属于营销整体当中的一个零件而已,活动本身火不火可能不重要,应该把它当成一场秀,当成可以用来做传播的素材。

03几乎每一位商家都会多多少少经历开业活动火爆,大促火爆的场景,这些火爆场面不见得随时可见,所以一旦发生的时候,除了做好活动本身以外,一定要沉淀出未来可以用来宣传展示的素材.

比如电商双十一的时候,一定要安排人把该拍的视频、照片给拍下来,特别是一些细节,这些内容是发朋友圈、微博的极好素材,在做好活动的同时随时跟拍和发布是维持活动持续性的利器,消费者都是从众的:“这个东西卖那么好,我是不是也该去下个单”。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做得好的电商公司在双十一的时候,都会拍各种活动细节,比如双十一12点刚过,把所有人的旺旺声音都开到最大音量,只见整个客服部就像疯了一样的声音--叮咚,叮咚,叮叮叮叮叮叮叮叮,非常的震撼。

比如去拍堆得比人还高的快递订单,去拍非常夸张的整个仓库里打包待发的包裹,再比如去拍小伙伴们通宵打包,轮换着吃方便面、睡沙发的画面,这些素材都非常珍贵,等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剪辑成纪录片继续宣传,物尽其用。

实体店也一样的,一般开张的时候是最火爆的,人山人海的排队,也一定要拍照拍下来,无论是未来要加盟,还是官网上、线下分享会需要展示,都是难得的素材,所以所有老板都需要具备沉淀宣传素材的意识。

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大公司也是用的相同的宣传逻辑,比如那些在美国华尔街上做大屏广告的,真的是给老外看的吗?墙外开花墙内香,他们是在借美国华尔街的势能往回打的,在国内做宣传用的--“看到没,我们家的品牌登上美国华尔街大屏幕了,牛x吧”,其实上华尔街时代广场的大屏幕的价格也不贵,最便宜的可以一天起投,而且还是轮播,10多20万即可搞定。

04我们再来看有赞商城,有赞是一个微信里卖货的微商城的工具,是一家互联网公司,2015年6月6日, 有赞在央视《新闻联播》之前登出一条时长一分四十秒的广告,这个事情一时间在网上刷屏了,很多人对这个事情褒贬不一,说有赞是在浪费钱,央视的受众年纪偏大,和他的目标受众人群不匹配等等。

我反而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而且3年后的今天,也验证了当时这件事的正确,虽然确实上央视可能很贵,可能和目标受众不匹配,但是这个事情后面的连锁反应导致了整个互联网的刷屏,到今天我们都能记得住当年有赞上过央视这个事情,甚至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奠定了它在这个细分行业里的地位,足以体现出当年砸钱投央视的这件事情的正确性。

央视的广告它只是一个引爆点,并不通过这个事情本身来达到宣传效果,要不然为什么只投放了一天,而不是天天投,同理,我相信在美国华尔街做广告的企业也可能只上了一天,甚至几小时而已,但是能够引爆事件就是成功的,这也就是今天这期分享的主题--活动后的传播思维。

活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促销活动,一种是品牌活动,促销活动一般是求利,品牌活动一般是求名,而不少老板把促销当营销,促销活动的关键点是在活动前和活动中,而品牌活动,关键点有可能就在活动后,而有了名气,有了品牌,利也随之而来了,而且更加的有可持续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