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携手旅行的文字
文艺范结婚启事5月1日,本报刊载的一份别具一格的“结婚启事”,引发市民和网友的关注,占据半个版面的结婚启事,大胆的黑白用色、浓郁的民国范风格结婚照,以及复古文艺腔十足的措词

文艺范结婚启事
5月1日,本报刊载的一份别具一格的“结婚启事”,引发市民和网友的关注,占据半个版面的结婚启事,大胆的黑白用色、浓郁的民国范风格结婚照,以及复古文艺腔十足的措词,这对“不走寻常路”的新人,让不少人感到新奇。更有网友在微信留言:这是我们曲江街道施井村的一对新人。昨天,刚刚忙完婚事准备启程返京的新娘李鑫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典雅结婚启事刷屏
男女主角都是留英海归
这是一则透着浓浓文化气息的民国范结婚启事,画面色调为黑白双色,从右往左竖列着几行文字:徐嘉浩、李鑫洋结婚启事,然后是良辰吉日,昭告二人“于扬州结为夫妻。留报。留念。”
占据版面中心位置的是一张民国范十足的结婚照,戴着眼镜的男主,身着中式斜襟长衫,梳着锃亮的背头,温文尔雅;漂亮的女主穿着一身素雅的浅色旗袍,歪戴小礼帽,望着镜头嫣然浅笑,二人围着一张小桌几,相向而坐。背景陈设则是相当怀旧的座钟、油画、中式花架,画面基调透着一股岁月静好、花好月圆的古典美感。
照片下方,则是一段文艺范十足的小字:“日吉辰良兮风和日丽,鸾凤和鸣兮珠联璧合;百年好合兮鸳鸯比翼,洞房花烛兮满堂生辉。”然后紧跟一行加大的仿宋体文字:“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照片上的两位新人,新郎叫徐嘉浩,29岁,扬州人;新娘叫李鑫洋,27岁,北京人。两个人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人,前往陌生的国度求学,都是曾留学英国的海归,如今都回国发展,在北京安家落户。
结婚当日送惊喜
灵感来自民国报纸创意
说起两人的相识,李鑫洋陷入了甜蜜的回忆。那是2010年的冬天,她在英国上学,快要过新年,英国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雪,她没法飞回国内和家人团聚,有点闷闷不乐。在好友的提议下,报了前往埃及的旅行团,度假散心。就是这次埃及之旅,让李鑫洋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那个对的人。相识相恋八年,他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5月1日是他们结婚的日子,李鑫洋决定给老公一个惊喜,“徐嘉浩很喜欢中国古诗词文化,平时和他的交往言谈中,他时不时会冒出点诗词歌赋,感觉特别有味道,我也想给有着古典范的老公一个与众不同的婚礼。”
说起“结婚启事”的灵感,李鑫洋说,徐嘉浩曾送给她一份很有创意的特制报纸,上面所有的主题都与自己有关,主标题是:“你是最好的女朋友!”这份心意让她很是感动。偶尔看到民国时期报纸上登载的一则《我们的今日》结婚启事,从中很受启发,“报纸载体具有恒久的特性,白纸黑字间印下了岁月的屐痕,留下了时间的烙印,我想效仿这种形式,让千千万万的人见证我们这份矢志不渝的爱情。”
李鑫洋说,做出登报纸的决定,事先没有透露任何风声。婚礼当天,李鑫洋将散发着墨香的《扬州晚报》拿到徐嘉浩面前,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他看到报纸时,一愣,压根没意识到是我弄的,还以为是照片拍得好看,被报纸选中登载的。”
长期接受西式教育的李鑫洋说,黑白双色是经典永恒的象征,结婚照用黑白照既体现了复古情结,又寓意夫妻二人矢志不渝、亘古不变的忠贞爱情。见到报纸后,家人很支持自己的举动。
通讯员 赵长河 记者 王蓉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三人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