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茜茜公主旅行

茜茜公主是哪个国家的王后?
茜茜公主乘着一艘名叫“弗兰茨·约瑟夫号”的明轮蒸汽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这也是《茜茜公主》第一部在最后竭力渲染的恢弘场景。维也纳举行了盛

茜茜公主旅行

茜茜公主是哪个国家的王后?

茜茜公主乘着一艘名叫“弗兰茨·约瑟夫号”的明轮蒸汽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这也是《茜茜公主》第一部在最后竭力渲染的恢弘场景。

维也纳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这位年轻的皇后。

但是随后茜茜公主被折腾的筋疲力尽,因为维也纳大主教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作弥撒,这是她从来没有经受过的。

而她的婆婆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个野丫头,维也纳的市民又过分的关心她,原来天真活泼的茜茜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和她在巴伐利亚乡下形成的无拘无束的天性格格不入,这也是她一生悲剧的开端。

严格的说来,茜茜公主并不是个“好”皇后,敏感而又任性,浪漫而又忧郁。

婚后长时间和丈夫分居,不停的骑马打猎和旅游,几乎毫不在乎自己作为一名皇后的身份和责任。

茜茜公主和弗兰茨皇帝生了四个孩子,1855年大女儿苏非(片中那可爱的小公主,可惜在1857年跟父母出访匈牙利时生病夭折);1856年二女儿吉塞拉;1858年儿子鲁道夫在拉辛堡出生(小约翰·施特劳斯为此迅速及时的写了“拉辛堡波尔卡”);1867年最小的女儿(名字没有查到)诞生。

接连不断的生产,使茜茜精疲力竭。

另方面,宫廷中刻板的礼仪,苏非皇太后对她明显的敌意,也让茜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和绝望,因此,她选择了逃避。

从历史记载上看,茜茜酷爱锻炼,有时到了自虐的程度。

天天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又几乎不吃什么东西,看上去骨瘦如柴(过了中年腰围还只有50多厘米)。

1883年已是一名中年妇女的茜茜,顶着烈日在一条废弃的军用公路上,整整走了近七个小时,长达22英里!而且,途中只喝了一杯桔子汁!除了自我摧残的运动之外,茜茜还喜欢梳妆打扮,几乎天天花四个多小时化妆。

1860年之后,茜茜又迷上了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并且狂热的崇拜诗人海涅。

她自己也写下了大量伤感的诗,和她的堂弟,那位著名的“童话国王”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一唱一和。

有趣的是,路德维希二世,执拗地认为自己是高居在山顶上的“雄鹰”。

而茜茜,则把自己想象成飞翔在大海上的“海鸥”。

此后茜茜公主,就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隐居,几乎与世隔绝,直到在日内瓦湖边被刺死。

在《年轻的皇后》中,茜茜为了和苏非皇太后,争夺女儿的抚养权闹的不可开交,最后是茜茜取得了胜利,将女儿留在了身边。

但是在历史中恰恰相反。

除了大女儿苏非,茜茜其他的三个孩子,全被按照烦琐的宫廷礼仪和哈布斯堡家族的传统,进行一丝不苟的教育,和当年的弗兰茨几乎一模一样。

他们的母亲几乎完全被剥夺了抚养孩子的权利。

这一点,让茜茜感到特别的苦恼和伤心,也使她和婆婆苏非的关系一直很紧张。

弗兰茨不得不在妻子和母亲之间进行调停,然而茜茜对维也纳宫廷的一切,已经彻底绝望了,她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外旅行,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呆在布达佩斯郊外的别墅里。

茜茜非常喜欢匈牙利,她认真学习了非常艰涩的马扎尔语,也结识了很多匈牙利朋友,其中就有安德拉希伯爵(片中那个匈牙利的叛乱头子,还爱上了“皇后陛下”,在历史上他后来成了奥匈帝国的著名的外交大臣)。

匈牙利人民也很爱戴茜茜公主,把她比作仁慈的特蕾西亚(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皇,十八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以仁慈和友善著称),而对那位弗兰茨皇帝一直抱有敌意。

可以说,在使奥地利皇帝弗兰茨,加冕成为了匈牙利国王这一点上,以及促成了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至少是在表面上的和解,茜茜公主功不可没。

最后一部《皇后的命运》里茜茜和肺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实际上茜茜的肺病并不是很严重,这不过是她逃离维也纳宫廷生活的一个理由罢了。

1863年茜茜公主来到了直布罗托西面的马德拉岛(属于葡萄牙,片中那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岛屿)疗养。

我在查资料时,发现个很有意思的事。

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将自己的御用游艇借给了茜茜。

大西洋上的惊涛骇浪,几乎使所有的人都病倒了,而在维也纳一直病泱泱的茜茜反而精神抖擞。

最后茜茜的御厨也病了,茜茜只好吃英国皇家海军的舰上伙食,竟然食量大增!看来一个人的心情对身体真是有不可思议的影响。

茜茜回去后又病倒了,只好再次逃离维也纳。

在这里补充一个小插曲,众所周知,维多利亚女皇是一名宽仁的统治者,但是茜茜后来到伦敦旅行时,非常不礼貌的拒绝了维多利亚的诚恳邀请,使女皇非常生气,好在她并不在意,因此并没有酿成外交纠纷。

任性的茜茜也没有意识到,这只不过是她做的众多不符合皇后身份事情中的一件罢了。

影片中的弗兰茨皇帝是那么的爱茜茜公主,简直就是童话故事中英俊的王子与漂亮的公主在现实中的翻版。

事实是这样吗?身为一个强大帝国的皇帝难道没有风流韵事吗?在查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他们的爱情确实是忠贞不二的。

尽管茜茜极端讨厌宫廷生活,又常年不在弗兰茨身边,但丝毫没有减少皇帝对皇后的思念与爱。

茜茜在外旅行时,弗兰茨几乎一天一封信向妻子倾吐心中的爱意,茜茜也是,真是非常难得。

但是弗兰茨有些晚节不保,1872年苏非皇太后驾崩,妻子又不在身边,暮气沉沉的皇帝感到了无比的凄凉。

1875年45岁的弗兰茨皇帝在维也纳的宫殿,霍夫...

想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的资料

展开全部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女公爵(全名: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 ;Elisabeth Amalie Eugenie ;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 )是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 ,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 。

伊丽莎白(也被称作茜茜)是巴伐利亚王室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一员 。

在于16岁时与弗兰茨·约瑟夫结婚之前 ,茜茜一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成长 。

婚后,毫无准备的茜茜被强行推入了与其性格极其不相符的古板沉闷的哈布斯堡宫廷生活 。

一开始,茜茜就子女的养育问题与她的婆婆 ,巴伐利亚的索菲公主产生了巨大的争执 。

随着男性继承人鲁道夫的诞生,茜茜在宫廷内的地位大大得到了提高 。

但是,茜茜的健康状况却急剧下降,她经常会前往生活更为自在的匈牙利访问 。

她与匈牙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1867年促成了奥匈帝国的诞生 。

随着她的独子鲁道夫和他的情妇玛丽·维色拉于1889年在梅耶林狩猎小屋内双双殉情自杀 ,茜茜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并从未从中恢复过来 。

她离开了奥地利宫廷并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四处旅行 。

茜茜对自己纤细的身材和美丽的容颜过度关注,但这也成为了她一生当中的传奇 。

1898年 ,茜茜在瑞士的日内瓦遭到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路易吉·卢切尼的暗杀,不幸去世 。

茜茜一共当了44年的奥地利皇后,也是奥地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 。

茜茜公主的子女:索菲女大公(索菲·弗雷德里克·多萝西娅··玛丽亚·约瑟法;Sophie Friederike Dorothea Maria Josepha;1855年3月5日-1857年5月29日 )早夭 。

吉塞拉女大公(吉塞拉·路易丝·玛丽;Gisela Louise Marie ;1856年7月12日-1932年7月27日 )1873年4月20日与巴伐利亚的利奥波德王子结婚,有二子二女 。

鲁道夫(鲁道夫·弗兰茨·卡尔·约瑟夫;Rudolf Franz Karl Joseph ;1858年8月21日-1889年1月30日 )1881年5月10日与比利时的斯蒂芬妮公主结婚 ,有一女 。

玛丽·瓦莱丽女大公(玛丽·瓦莱丽·玛蒂尔德·艾米丽;Marie Valerie Mathilde Amalie ;1868年4月22日-1924年9月6日)1890年7月31日与奥地利的弗兰茨·萨尔瓦托大公结婚 ,有四子六女 。

在嫁给奥地利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之前,茜茜公主的生活就像童话般的美丽。

可是当茜茜公主嫁到皇宫之中,她的美丽童话就破灭了,尤其是她和弗兰茨-约瑟夫的爱情。

17岁的女孩嫁到深宫,刚开始弗兰茨-约瑟夫还会被茜茜公主与从不同的气质吸引,但是时间长了两人之间就越显得格格不入了。

弗兰茨-约瑟夫作为一位帝王,受到的是严格的宫廷教育,最看重的也是权力,至于爱情也只能成为权利的牺牲品。

婚后茜茜公主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但是在她每次生孩子期间,妊娠期的折磨和产后的病痛以及丈夫的漠不关心都让她感到绝望,而且她的婆婆还剥夺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养育自己孩子的权利。

后来茜茜公主病了,她用了两年的时间治疗才死里逃生,最后她长大了。

真实的茜茜公主喜欢匈牙利并且十分欣赏传奇人物安德拉希伯爵。

此时普鲁士王国崛起并威胁着欧洲其他国家,在茜茜公主的努力下奥地利和匈牙利建立了联盟,最后茜茜公主成为了匈牙利的女王。

之后茜茜公主返回维也纳,把她的孩子带回了匈牙利,由于时间过晚她的儿子鲁道夫因为严重的心灵创伤最后自杀了,这使她深受打击。

晚年茜茜公主到处旅游,最后在日内瓦被暗杀,这就是真实的茜茜公主的爱情故事,悲凉而伤感。

欧洲旅游胜地奥地利的哪些景点和茜茜公主有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并非完全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

特别是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爱情,更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

1848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加冕时只有18岁。

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弗兰茨皇帝威严勤政,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而茜茜从小在巴伐利亚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成长。

这两种不同的气质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渐渐地却显得格格不入。

成为了伊丽莎白皇后的茜茜虽然荣耀富贵,却郁郁寡欢。

伊丽莎白皇后特立独行,感情脆弱。

从内心里,她一直拒绝扮演传统的妻子、母亲、皇后以至一个大帝国形象代表的角色。

晚年的茜茜心灰意冷,带着几个随从周游列国,足迹遍及亚洲及非洲大陆。

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杀害。

尽管如此,这位皇后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忧郁气质而受到臣民的爱戴。

茜茜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童年的生活自由愉快。

父亲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的贵族,喜欢写诗、弹琴、追逐女人,炫耀骑术,他甚至在院子里建起马戏场,弄来一个小丑和一个滑稽可笑的士兵……这位公爵信奉共和主义,具有平民意识,尤其欣赏犹太人,人们称为“奢华的无产者”。

他既不爱自己的妻子,也不爱贵族政治。

茜茜母亲鲁多维卡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家庭主妇,当她意识到丈夫指望不上时,便把孩子们视为唯一财富,希望通过他们的婚姻解决一切问题。

幸亏,家里有一门好亲戚:她姐姐苏菲的儿子弗兰西斯•约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元嗣而成为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人。

1848年,因政治动荡,反叛四起,斐迪南一世逊位,弗兰西斯•约瑟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老姐俩想亲上加亲,巴伐利亚公爵家的长女埃莱娜公主成为皇后候选人。

在相亲的那一天,埃莱娜公主被打扮得贞淑贤静,谁知,冒冒失失的小茜茜闯了进来。

她头上扎着小辫子,身上套着极普通的连衣裙,母亲根本就没刻意打扮她,然而,弗兰西斯•约瑟夫的眼睛里再看不见其他人了。

这位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将手中的一束鲜花递给了茜茜公主…… 茜茜当时只有15岁,接过弗兰西斯•约瑟夫献上的花,她甚至不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姨母和妈妈一个劲儿地催问她:你爱他吗,茜茜?她竟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爱他呢?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本驼庋嵌ㄏ铝嘶樵肌? 茜茜这时尚未长成,身高只有1米60,象个玩具娃娃。

用未来婆婆严格的眼光评判,她迷人,可爱,但有一个不小的缺陷——长着一口黄牙。

(在以后的岁月里,茜茜没有留下一张露了牙齿的肖像或照片。

1854年4月24日,哈布斯堡王朝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婚礼。

面色红润、双唇紧闭的茜茜公主在一片欢呼声和喧闹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维也纳。

婚礼冲淡了王室与人民之间的敌意,这朵巴伐利亚含苞待放的玫瑰似乎代表着新的幸福。

直到这时,一切如意。

嫁入深宫,成为皇后,对茜茜公主来说,美丽的童话从此消失。

繁琐的社交礼仪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怕的孤独紧紧地包围着她。

一年以后,茜茜怀孕了,深受妊娠反应的折磨,她终日以泪洗面……女儿刚一出生就被抱走了,婆婆认为她没有能力带孩子。

又过了两年,第二次怀孕生女,伴着她的依然只有泪水……宫廷里的人觉得她很笨,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出访意大利时,那里的人民对她充满敌意;只有到了匈牙利,她才见到一张张充满热情的脸。

从这时起,茜茜开始学习匈牙利语。

1857年,她又一次来到布达佩斯。

在此期间,她的一个女儿夭折了。

一年以后,茜茜为奥地利帝国生下王位继承人——鲁道夫王子,和前两次一样,孩子被人从她身边带走了……她开始发烧,恶心,食欲不振。

就在这时,弗兰西斯•约瑟夫皇帝决定建设现代化的维也纳,拆毁了旧墙,建起了拳击场,而人民需要的是一部宪法。

帝国国运不佳,茜茜诸事不顺。

她渐渐长大了。

1859年,弗兰西斯•约瑟夫决定对撒丁王国开战,尽管他亲自上阵,依然没能挽回败局。

茜茜去照顾伤员,并为独裁的君主政体进行温和地辩护,但是,没有人听她的。

七年过去了,茜茜生了三个孩子,进行了一些正式出访,目睹了一场血淋淋的战争。

婆婆令她憎恶,丈夫心不在焉。

从这时起,她不再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境地。

她组织了一连串的舞会,有意识地在歌舞音乐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她食欲不佳,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宫廷医生向她推荐肺疗草,并建议她到马德拉群岛接受日光?? 茜茜得了奔马痨(一种恶化极快的肺结核),眼看就要不行了,奥地利民众没完没了地追问:“皇后在哪儿?她怎么样了?”他们却听不到答复。

有两年的时间,茜茜在有温泉的城市、希腊的岛屿和娘家辗转漂泊,终于,她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在她重返维也纳的那一天,10个管弦乐队,14000名手持火把的运动员欢迎她。

她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和弗兰西斯•约瑟夫达成协议,从此有权挑选陪伴自己的宫廷命妇;有权管教孩子;并且争取到了自由,直到这时,茜茜发育完全了,身高1米72,满头秀发。

接下去,她为了恢复窈窕的身材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剑、游泳、做体操,还坚持洗冷水浴,茜茜变得...

我想知道《茜茜公主》女主角的情况?

罗密简传 本名:罗丝玛丽·玛格德利娜·阿尔巴赫-雷蒂 生日:1938年9月23日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市 崛起: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而一举成名 重要关系: 男友:阿兰·德隆,法国演员,两人1958年相识,1964年分手 前夫:哈里·迈恩,德国演员,1966年结婚,1975年离婚 前夫:丹尼尔·比亚西尼,施耐德的秘书,1975年结婚,1978年离婚 家族: 父亲:沃尔夫·阿尔巴赫-雷蒂 母亲:玛格达·施耐德 儿子:大卫·迈恩,1981年死于意外 女儿:萨拉·比亚西尼,生于1977年 得奖奖项: 1979: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5:以《夜盲病人》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7:以《Gruppenbild mit Dame》获得德国电影奖金胶片奖 1982年5月,43岁的著名影星罗密·施奈德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罗密一生事业辉煌,从影29年拍摄电影近60部,其中尤其以《茜茜公主》最为著名。

她把纯真美丽、活泼开朗的茜茜公主演得栩栩如生,深获各国观众的喜爱。

然而现实中的罗密并不幸福,童年孤独,婚姻多变,中年丧子,多舛的命运终于使她英年早逝。

1938年9月23日,罗密降生在维也纳的一个艺术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剧院的明角,父母在影坛也小有名气,家庭的熏陶使罗密自喜欢表演。

然而,纷繁的战争和父母频繁的演出扰乱了温馨的家庭生活。

罗密7岁那年,父母离异。

她同母亲生活在一起,并改随母亲的姓,更名为罗密·施奈德。

母亲没有时间照顾女儿,于是,罗密11岁就进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学校。

四年中,母亲因为常年拍电影只来看望过女儿两三次。

冷漠的父亲则连信都不写。

童年家庭温暖的匮乏,影响了罗密的性格和一生。

她时常在现实和自我之间寻觅,不断地渴求自我。

这种内心的烦乱和分裂,孕育着她日后生活的不幸。

就是在这所森严的寄宿学校,罗密立志要成为一名遐尔闻名的电影演员。

1953年,在母亲的推荐下,14岁的罗密参加了《白丁香再度盛开》的演出,从此步入影坛。

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罗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气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又应邀参加演出《我的初恋》等两部影片,再度获得行家好评。

罗密的走红无疑始于《茜茜公主》。

1954年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挑选女主角,看中了初出茅庐的罗密,“因为她的外表和气质与奥地利历史上的希茜公主十分相像。

”《茜茜公主》大获成功,罗密也一举成名。

此后,她又接连主演了“茜茜系列片”的两部续集《一个年轻的皇后》和《一个皇后的命运》,反响更为强烈。

尽管罗密已经红透欧洲,但真正接受严格的演员训练,还是在她结识著名导演鲁奇诺·维丝康蒂之后。

在这为严师指点下,她主演了著名戏剧家约翰·福特创作的《可惜她是个妓女》,并演出了契坷夫的《海鸥》。

她日臻娴熟的演技深得许多名导演的赏识,片约连绵不断。

她也逐渐注重角色的选择。

她拍的影片大都比较严肃,格调很高,并以质朴细腻、轻松自如的风格征服了亿万观众。

70年代以后,罗密的高超演技得到了国际影坛的承认。

1975至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枪》,《夜盲病人》,《一个简单的故事》和《一个女人的光辉》等片3次获“法国奥斯卡”-凯撒奖之外,还先后荣获法国观众奖,塔奥米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德国电影金带奖。

1981年,她又因主演《女银行家》被法国观众选为该年度最佳女星。

但对于罗密来说,荣誉有时像个枷锁。

她成名后曾到欧美各国巡回旅行。

面对成千上万的欢呼的崇拜者,往往不知所措。

她热爱生活,热爱观众,但心中却总有一种无形的恐惧挥之不去。

事业上的一帆风顺竟使她变的越来越脆弱。

银幕上下的罗密判若两人。

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当我想用哭来平复内心的痛苦时,‘茜茜’却在可爱地微笑。

” 当罗密的影艺事业渐入颠峰状态时,她的个人生活却屡遭失败。

她与法国影星阿兰德隆难忘的初恋,经过5年的大波大澜,仍以分手告终。

他们的初次见面并没给彼此留下好感。

1958年,当罗密为和阿兰和演《克里斯蒂娜》赶到机场时,阿兰手捧一束鲜红的玫瑰欢迎她的到来。

罗密觉得这个法国青年俗气乏味。

阿兰也认为罗密举止做作蠢钝。

他们在最初的合作中争吵不断,毫无共同语言。

直到有一天两人乘车去布鲁塞尔拍摄一组舞会镜头时,罗密的母亲发现,他们恋爱了。

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让罗密陶醉,她不顾一切追随阿兰到了巴黎,同他订了婚。

频繁的演出和社会活动使他们天各一方,难以相逢。

性格的冲突使他们的感情难以相谐。

他们始终没有正式结婚,同居了5年又分手了。

1966年,罗密第一次结婚。

两人一见钟情。

哈利·迈恩是德国演员,戏剧导演。

哈利比她大14岁,温文儒雅,很会体贴妻子。

婚后,罗密随他定居德国,并生下儿子戴维。

为了孩子,她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了片约。

她尽量留在家中,力图尽善尽美地扮演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体味家庭的宁静与亲情。

然而,时隔不久,耐不住寂寞的罗密重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拍片生活。

1975年,第一次婚姻以离婚完结。

分手时,罗密把财产的一半分给哈利,以换取对儿子的抚养权。

同一年,罗密再度披上婚纱,新郎是比他小11岁的秘书。

两年后...

茜茜公主是哪个国家

但是在表面上她还是显得通情达理。

皇帝和这个下贱的女人眉来眼去,后来就发生了那些通常会发生的事情,此时的奥匈帝国。

可以说。

大西洋上的惊涛骇浪,争夺女儿的抚养权闹的不可开交,最后是茜茜取得了胜利。

1916年11月21日。

事实是这样吗?身为一个强大帝国的皇帝难道没有风流韵事吗,我可以荣幸地被允许挽着你的胳膊前行,简直就是童话故事中英俊的王子与漂亮的公主在现实中的翻版。

但是弗兰茨有些晚节不保,将女儿留在了身边。

但是在历史中恰恰相反;1856年二女儿吉塞拉,众所周知,维多利亚女皇是一名宽仁的统治者,但是茜茜后来到伦敦旅行时,在使奥地利皇帝弗兰茨,加冕成为了匈牙利国王这一点上,还爱上了“皇后陛下”,在历史上他后来成了奥匈帝国的著名的外交大臣),和她的堂弟,到处说她的坏话,敏感而又任性,浪漫而又忧郁,这也是她一生悲剧的开端,也是最后一次胜利。

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和大公夫人苏非肖泰克在萨拉热窝被刺,以免玷污他们之间的“崇高的感情”。

弗兰茨皇帝有一次在给这位女演员的信中写到“如果我们漫步在香布仑宫,卡尔皇帝发表声明,表示脱离政治;11月12日,奥地利国民议会宣布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然后卡尔离开了维也纳,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严格说来,卡尔皇帝从来没有退位,在法律意义上说他一直是奥地利的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可是这个王朝和它的帝国已经不存在了。

《茜茜公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皇后的命运》的结尾以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为恢弘的背景,让意大利人在雄壮的奥地利帝国国歌声中向奥地利皇帝和皇后陛下脱帽致敬作为结束。

具有千年历史的哈布斯堡家族,做为欧洲最古老的王朝,到了十九世纪末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不幸的是这个王朝是以欧洲王室最浪漫,最伤感的故事作为终结的。

作为奥匈帝国第一位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生兢兢业业,尽管他可能意识不到王朝的崩塌不可避免。

在他的统治期间,维也纳成了欧洲的艺术中心、学术中心,政治气氛比较宽松,各民族之间在表面上相安无事,弗兰茨对犹太人也比较仁慈。

他的妻子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伊丽莎白更是这个浪漫故事的主角。

奥匈帝国可以说是奥地利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不用说那些伟大的巴洛克建筑、流光异彩的圆舞曲、著名的维也纳学派、辉煌的医学成就以及施特劳斯的《兰色多瑙河》几乎成了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看着《茜茜公主》,回味着这个欧洲最古老王朝的年轻的皇帝和皇后的故事,心中真是无限感慨。

感谢罗密·施耐德,带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茜茜公主,一个发生在十九世纪的美丽童话。

,茜茜公主并不是个“好”皇后,而对那位弗兰茨皇帝一直抱有敌意。

他已是个80多岁的老人了,而且早就不过问政事了,因此,她选择了逃避,几乎毫不在乎自己作为一名皇后的身份和责任。

茜茜公主和弗兰茨皇帝生了四个孩子!很快茜茜就后悔了自己的慷慨大度,这不过是她逃离维也纳宫廷生活的一个理由罢了,而在维也纳一直病泱泱的茜茜反而精神抖擞,几乎使所有的人都病倒了,茜茜又迷上了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她认真学习了非常艰涩的马扎尔语,几乎与世隔绝,直到在日内瓦湖边被刺死。

在《年轻的皇后》中,茜茜为了和苏非皇太后,并且狂热的崇拜诗人海涅,甚至鼓励丈夫这么交往下去!不知道当时茜茜是怎么想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茜茜不仅同意弗兰茨和女演员的交往,茜茜其他的三个孩子,拼命的造女演员的谣,同盟国战败,蒂罗尔花园的斜坡又会变的很滑,或许,非常不礼貌的拒绝了维多利亚的诚恳邀请,使女皇非常生气,好在她并不在意,因此并没有酿成外交纠纷。

任性的茜茜也没有意识到,这只不过是她做的众多不符合皇后身份事情中的一件罢了。

影片中的弗兰茨皇帝是那么的爱茜茜公主。

此后茜茜公主,就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隐居。

1918年11月11日。

她自己也写下了大量伤感的诗,途中只喝了一杯桔子汁!除了自我摧残的运动之外,茜茜还喜欢梳妆打扮,几乎天天花四个多小时化妆,茜茜公主功不可没。

最后一部《皇后的命运》里茜茜和肺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实际上茜茜的肺病并不是很严重。

1860年之后,顶着烈日在一条废弃的军用公路上,甚至还和凯特琳娜相处的不错;1858年儿子鲁道夫在拉辛堡出生(小约翰·施特劳斯为此迅速及时的写了“拉辛堡波尔卡”)。

婚后长时间和丈夫分居,不停的骑马打猎和旅游,其中就有安德拉希伯爵(片中那个匈牙利的叛乱头子。

1883年弗兰茨皇帝在看戏时,结识了二流女演员凯特琳娜·舒拉特。

最后茜茜的御厨也病了,茜茜只好吃英国皇家海军的舰上伙食。

”可以说,这是木讷的弗兰茨皇帝对凯特琳娜,最大胆的表白了。

凯特琳娜的确让皇帝感到了久违的亲密无间,奇怪的是此时弗兰茨还深爱着茜茜,竟把这一切向茜茜报告;1867年最小的女儿(名字没有查到)诞生。

接连不断的生产,使茜茜精疲力竭。

另方面,宫廷中刻板的礼仪,只好又沉湎于她的旅行和伤感诗,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隐居。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这也是弗兰茨取得的第一次。

186...

茜茜公主的几个主演都还活着吗?? 我最想知道的是NENE公主还在吗...

茜茜公主女主角罗密·斯奈德 本名:罗丝玛丽·玛格德利娜·阿尔巴赫-雷蒂 生日:1938年9月23日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市 崛起: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而一举成名 重要关系: 男友:阿兰·德隆,法国演员,两人1958年相识,1964年分手 前夫:哈里·迈恩,德国演员,1966年结婚,1975年离婚 前夫:丹尼尔·比亚西尼,施耐德的秘书,1975年结婚,1978年离婚 家族: 父亲:沃尔夫·阿尔巴赫-雷蒂 母亲:玛格达·施耐德 儿子:大卫·迈恩,1981年死于意外 女儿:萨拉·比亚西尼,生于1977年 得奖奖项: 1979: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5:以《夜盲病人》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7:以《Gruppenbild mit Dame》获得德国电影奖金胶片奖 1982年5月,43岁的著名影星罗密·施奈德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罗密一生事业辉煌,从影29年拍摄电影近60部,其中尤其以《茜茜公主》最为著名。

她把纯真美丽、活泼开朗的茜茜公主演得栩栩如生,深获各国观众的喜爱。

然而现实中的罗密并不幸福,童年孤独,婚姻多变,中年丧子,多舛的命运终于使她英年早逝。

1938年9月23日,罗密降生在维也纳的一个艺术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剧院的明角,父母在影坛也小有名气,家庭的熏陶使罗密自喜欢表演。

然而,纷繁的战争和父母频繁的演出扰乱了温馨的家庭生活。

罗密7岁那年,父母离异。

她同母亲生活在一起,并改随母亲的姓,更名为罗密·施奈德。

母亲没有时间照顾女儿,于是,罗密11岁就进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学校。

四年中,母亲因为常年拍电影只来看望过女儿两三次。

冷漠的父亲则连信都不写。

童年家庭温暖的匮乏,影响了罗密的性格和一生。

她时常在现实和自我之间寻觅,不断地渴求自我。

这种内心的烦乱和分裂,孕育着她日后生活的不幸。

就是在这所森严的寄宿学校,罗密立志要成为一名遐尔闻名的电影演员。

1953年,在母亲的推荐下,14岁的罗密参加了《白丁香再度盛开》的演出,从此步入影坛。

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罗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气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又应邀参加演出《我的初恋》等两部影片,再度获得行家好评。

罗密的走红无疑始于《茜茜公主》。

1954年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挑选女主角,看中了初出茅庐的罗密,“因为她的外表和气质与奥地利历史上的希茜公主十分相像。

”《茜茜公主》大获成功,罗密也一举成名。

此后,她又接连主演了“茜茜系列片”的两部续集《一个年轻的皇后》和《一个皇后的命运》,反响更为强烈。

尽管罗密已经红透欧洲,但真正接受严格的演员训练,还是在她结识著名导演鲁奇诺·维丝康蒂之后。

在这为严师指点下,她主演了著名戏剧家约翰·福特创作的《可惜她是个妓女》,并演出了契坷夫的《海鸥》。

她日臻娴熟的演技深得许多名导演的赏识,片约连绵不断。

她也逐渐注重角色的选择。

她拍的影片大都比较严肃,格调很高,并以质朴细腻、轻松自如的风格征服了亿万观众。

70年代以后,罗密的高超演技得到了国际影坛的承认。

1975至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枪》,《夜盲病人》,《一个简单的故事》和《一个女人的光辉》等片3次获“法国奥斯卡”-凯撒奖之外,还先后荣获法国观众奖,塔奥米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德国电影金带奖。

1981年,她又因主演《女银行家》被法国观众选为该年度最佳女星。

但对于罗密来说,荣誉有时像个枷锁。

她成名后曾到欧美各国巡回旅行。

面对成千上万的欢呼的崇拜者,往往不知所措。

她热爱生活,热爱观众,但心中却总有一种无形的恐惧挥之不去。

事业上的一帆风顺竟使她变的越来越脆弱。

银幕上下的罗密判若两人。

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当我想用哭来平复内心的痛苦时,‘茜茜’却在可爱地微笑。

” 当罗密的影艺事业渐入颠峰状态时,她的个人生活却屡遭失败。

她与法国影星阿兰德隆难忘的初恋,经过5年的大波大澜,仍以分手告终。

他们的初次见面并没给彼此留下好感。

1958年,当罗密为和阿兰和演《克里斯蒂娜》赶到机场时,阿兰手捧一束鲜红的玫瑰欢迎她的到来。

罗密觉得这个法国青年俗气乏味。

阿兰也认为罗密举止做作蠢钝。

他们在最初的合作中争吵不断,毫无共同语言。

直到有一天两人乘车去布鲁塞尔拍摄一组舞会镜头时,罗密的母亲发现,他们恋爱了。

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让罗密陶醉,她不顾一切追随阿兰到了巴黎,同他订了婚。

频繁的演出和社会活动使他们天各一方,难以相逢。

性格的冲突使他们的感情难以相谐。

他们始终没有正式结婚,同居了5年又分手了。

1966年,罗密第一次结婚。

两人一见钟情。

哈利·迈恩是德国演员,戏剧导演。

哈利比她大14岁,温文儒雅,很会体贴妻子。

婚后,罗密随他定居德国,并生下儿子戴维。

为了孩子,她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了片约。

她尽量留在家中,力图尽善尽美地扮演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体味家庭的宁静与亲情。

然而,时隔不久,耐不住寂寞的罗密重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拍片生活。

1975年,第一次婚姻以离婚完结。

分手时,罗密把财产的一半分给哈利,以换取对儿子的抚养权。

同一年,罗密再度披上婚纱,新郎是比他小11岁的秘书。

两...

著名电影《茜茜公主》的资料

1.电影简介 《茜茜》系列影片由德国和奥地利1954-1957年间合拍的,著名的导演恩斯特??马利斯卡执导,影星罗密·施奈德、卡尔·海因茨·伯姆主演,一推出就轰动了世界,2位主演也因此驰名于世界影坛。

1988年经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介绍到了我国。

丁建华、施荣、童自荣等等一大批著名的配音演员齐装上阵,阵容豪华,为这部译制片增色不少。

弗兰茨皇帝和茜茜公主之间的爱情可能是19世纪欧洲王室中最凄美的故事了,茜茜公主至今仍受到德国和奥地利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这部影片体现了一种高贵的欧洲气质,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欧洲电影。

《茜茜》是三部曲电影(《茜茜》、《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

这三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影片中,罗密扮演的少女茜茜清新活泼,皇后茜茜高贵典雅,气质宛若天成,罗密·施耐德更以她独具一格和华贵和俏丽为本片大放异彩。

特别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驱散了二战后奥地利人民心中的阴霾,带给了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

2.剧情简介 《茜茜》讲的是美丽活泼的巴伐利亚伊丽莎白公主茜茜,在奥地利度假时邂逅年轻英俊的奥地利国王弗兰茨??约瑟夫,两人一见钟情,而此时国王已经与茜茜的姐姐海伦公主定下婚约,海伦公主是专制的皇太后苏菲指定的皇后人选,但国王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天真的茜茜,并最终违背母亲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为自己未来的皇后,在维也纳举行了隆重的国家婚礼。

《年轻的皇后》讲述了茜茜开始了她的皇后生活,倔强的茜茜和专制的皇太后苏菲之间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儿出生后到达了顶点。

苏菲援引皇家的传统不让茜茜抚养自己的女儿,而弗兰茨却顺从了母亲的旨意,茜茜一气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亚,弗兰茨也追随而至,他们和好如初。

回到奥地利以后发现苏菲也改变了主意,同意茜茜抚养自己的女儿,之后,年轻的国王夫妇访问了匈牙利,他们在匈牙利人民的欢呼声中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国王与皇后。

《皇后的命运》讲述的是茜茜证明了自己不仅能出色的处理国家大事,也能妥善处理与婆婆的关系。

但是,当她和安德拉西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抚不原俯首称臣的贵族时,苏菲却在散布茜茜与伯爵关系不寻常的谣言。

茜茜出游时染上了严重的肺病。

在母亲的帮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复,病愈后,她陪同弗兰茨访问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尽管那里的人民强烈的反对奥地利的统治,茜茜还是赢得了那里人民的心。

[编辑本段]3.“茜茜公主”主演 永远的“茜茜公主”——罗密·施奈德 1、个人资料 本名:罗丝玛丽??玛格德利娜??阿尔巴赫??雷蒂 生日:1938年9月23日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市 成名: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一举成名 重要关系: 男友:阿兰??德龙,法国演员,两人1958年相识,1964年分手 第1任丈夫:哈里??迈恩,德国演员,1966年结婚,1975年离婚,2人育有1个儿子,大卫·迈恩(1966-1981),死于意外。

第2任丈夫:丹尼尔??比亚西尼,施耐德的秘书,1975年结婚,1978年离婚,2人育有1个女儿,萨拉·比亚西尼,1977年出生,职业为演员。

家族: 父亲:沃尔夫??阿尔巴赫??雷蒂 母亲:玛格达??施奈德 儿子:大卫??迈恩,1981年死于意外 女儿:萨拉??比亚西尼,生于1977年 得奖奖项: 1979: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5:以《夜盲病人》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7:以《Gruppenbild mit Dame》获得德国电影奖金胶片奖 2、个人生平 1982年5月,43岁的著名影星罗密·施奈德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罗密一生事业辉煌,从影29年拍摄电影近60部,其中尤其以《茜茜》最为著名。

她把纯真美丽、活泼开朗的茜茜公主演得栩栩如生,深获各国观众的喜爱,更以她独具一格和华贵和俏丽为本片大放异彩。

然而现实中的罗密并不幸福,童年孤独,婚姻多变,中年丧子,多舛的命运终于使她英年早逝。

1938年9月23日,罗密降生在维也纳的一个艺术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剧院的明角,父母在影坛也小有名气,家庭的熏陶使罗密自喜欢表演。

然而,纷繁的战争和父母频繁的演出扰乱了温馨的家庭生活。

罗密7岁那年,父母离异。

她同母亲生活在一起,并改随母亲的姓,更名为罗密??施奈德。

母亲没有时间照顾女儿,于是,罗密11岁就进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学校。

四年中,母亲因为常年拍电影只来看望过女儿两三次。

冷漠的父亲则连信都不写。

童年家庭温暖的匮乏,影响了罗密的性格和一生。

她时常在现实和自我之间寻觅,不断地渴求自我。

这种内心的烦乱和分裂,孕育着她日后生活的不幸。

就是在这所森严的寄宿学校,罗密立志要成为一名遐迩闻名的电影演员。

1953年,在母亲的推荐下,14岁的罗密参加了《白丁香再度盛开》的演出,从此步入影坛。

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罗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气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又应邀参加演出《我的初恋》等两部影片,再度获得行家好评。

罗密的走红无疑始于《茜茜》。

1954年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挑选女主角,看中了初出茅庐的罗密,“因为她的外表和气质与奥地利历史上的希茜公主十分相像。

”《茜...

历史上的茜茜公主?是什么样的

真实的茜茜 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并非完全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

特别是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爱情,更是没有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完美。

1848年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加冕时只有18岁。

在他68年的统治生涯中,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及崩溃过程。

弗兰茨皇帝威严勤政,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而茜茜从小在巴伐利亚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成长。

这两种不同的气质最初可以相互吸引,渐渐地却显得格格不入。

成为了伊丽莎白皇后的茜茜虽然荣耀富贵,却郁郁寡欢。

伊丽莎白皇后特立独行,感情脆弱。

从内心里,她一直拒绝扮演传统的妻子、母亲、皇后以至一个大帝国形象代表的角色。

晚年的茜茜心灰意冷,带着几个随从周游列国,足迹遍及亚洲及非洲大陆。

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杀害。

尽管如此,这位皇后仍然以其美貌、魅力和浪漫的忧郁气质而受到臣民的爱戴。

怀旧的民族 在奥地利,已经无法分清人们喜欢的到底是罗密还是茜茜。

漫步维也纳街头,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里摆满了画有茜茜图像的各种纪念品:印刷精美的陶瓷盘、做工考究的锡盘、小巧的装饰性银匙,还有各色的明信片。

历史画片中的茜茜端庄秀丽,含蓄忧郁。

然而提起茜茜,人们更愿意谈到的仍然是电影中的茜茜———充满青春活力,灵气逼人的罗密。

最近,如果您来到奥地利的旅游胜地萨尔斯堡,会在附近的伏舍尔宫看到一个以罗密为主题的展览,那里将展出多幅罗密的照片及其他文字资料和实物。

在欧洲各地,还有一些纪念罗密的电影展活动和新书出版。

二战后的奥地利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然而由于在二战中与德国纳粹法西斯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战后的10年中,奥地利被4个战胜国分片占领,直到1955年才真正实现独立,成为中立国。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庞大的奥匈帝国分崩离析,版图面积急剧缩水,国民情绪低落。

战后的重建急需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鼓舞国民的士气,回想昔日帝国的辉煌,茜茜公主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成了极好的素材。

今天我们在电影里还能看到,除了茜茜和弗兰茨浪漫的爱情故事,电影还大量表现了奥地利绮丽的湖光山色、19世纪中叶奥匈帝国王公贵族的精致生活、虽小有波澜却也最终风平浪静的帝国繁荣景象。

奥地利人以这种独特的怀旧方式,重塑了战后一代人的新生,而罗密青春迷人的微笑,更成了人们医治创伤的一剂良药。

不论是50年代对昔日帝国的怀念,还是至今不息的对罗密的怀念,确实让人看到,奥地利是一个略带忧郁的、容易怀旧的民族。

▲ 展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