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研学旅行基地认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中教研学,我们携手成长暑假已经开始,给孩子们一段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成为不少学校和家长的选择。然而,研学旅行真的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注中教研学,我们携手成长

    暑假已经开始,给孩子们一段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成为不少学校和家长的选择。然而,研学旅行真的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知与行的结合,

    是孩子们开阔视野,砥砺心志,

    进行实践体验的一次难忘的成长契机,

    让学生在旅行中全面锻炼自己的能力,

    不断攀升自我挑战的新高度!

    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老师相当于导演和编剧,而学生才是主角,老师安排了一台戏,写好剧本,但是,学生如何“演绎”好这台戏,不仅需要有好的剧本,还要有好的引导的“导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发挥主角作用,体现主体意识,真正地融入到研学旅行实践中,才能真正地把这台戏唱好!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中国可以说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新时代的教育更加需要校内和校外的融合,需要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融合,需要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融合,研学旅行无疑是一种好的方式,但需要在政策设计和实践探索方面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01要处理好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关系。

    促进“研”和“行”的融合发展。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阅历、感悟人生、锻炼意志、修为人格。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研学旅行不能流于形式,偏离教育的初衷,不能学而不游,只是课堂搬家,变成课外培训班;也不能游而不学,只是单纯旅游。要根据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科学合理设计安排研学旅行,使学游相长,学游共进。

    02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校外教育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研学旅行应当成为搭建校内和校外教育的桥梁与纽带,要根据教育目标、学龄阶段,系统设计研学主题、旅行线路、方法和活动安排,通过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社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

    03要处理好教育部门主导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关系。

    研学的资源需更多依靠市场力量,但研学管理则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强化监督管理。研学体系建设需要教育、旅游、文化、财政、公安、交通、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协调配合。相关部门要共同制定研学基地的认证标准、研学机构的准入门槛、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等。同时研学旅行还需要家庭、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通过购买优质服务,同旅行社合作,发挥民办营地优势等方式,为研学旅行创造条件,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

    04要处理好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灌输,而是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灵魂和心智,研学旅行应该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手段,学生的成长之路要靠自己走,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背着学生走”,应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让学生当“主角”,将研学旅行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变成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

    05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目前,开展研学旅行的地方大多是城市地区,开展研学旅行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农村地区开展研学旅行面临着资源匮乏、经费短缺、家庭经济收入难以支撑、学校和家长意识淡薄等现实困难。因此,对于资源、经济落后地区如何发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就近选择研学基地。开展诸如农业概览、自然风光等研学旅行活动。

    研学旅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你还在犹豫吗?孩子在研学旅行中真的收获了吗?孩子是主角这场“戏”你准备如何当好“导演”呢?

    为什么要开展研学指导师培训?

    第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满足全国1.42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必修课需求,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简称“中教国际”)按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研学导师。

    第二,让专业化、规范化的“研学导师”带领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中教国际的培训有什么优势?

    第一,我们不是单纯的培训机构,不仅仅是全国研学指导人员自我提高的培训班,更是交流、合作、共享的资源平台。

    第二,我们拥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从事心理教育、研学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户外安全与风险控制等专业的授课讲师。

    第三,颁发具有国家机构认证的能力培训证书。

    双证书

    1.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委员会“研学旅行导师”岗位能力证书

    2.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全国“研学指导师”培训证书

    往期回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