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放空旅行知乎

独自旅行的肆意自由,甚至片刻孤独,让很多人心向往之,但各种未知的不确定因素又让无数姑娘望而怯步。女孩子要不要独自旅行?一个人旅行又是什么体验?头条整理了下马蜂窝、知乎等

独自旅行的肆意自由,甚至片刻孤独,让很多人心向往之,但各种未知的不确定因素又让无数姑娘望而怯步。

女孩子要不要独自旅行?

一个人旅行又是什么体验?

头条整理了下马蜂窝、知乎等相关话题里关于独行的分享。

看完,你会为自己规划一场独自旅行吗?

@Vincy lee:

一般来说,只要去了一次独自的旅游就停不下来,哈哈,一个人旅游是会有很多超出预估的惊喜发生的,也会认识很多朋友,去了一次就已经等不及下一次了!

@Angel:

去西安去海南去西北都是自己去的虽然有的是为了治愈失恋的心有的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心独自旅游有未知的担心更多的是兴奋

@momolemon:

如果你还没做好一个人旅行很多次的话,千万不要开始第一次,因为真的会上瘾,每年去同一个地方也不会有人抱怨无聊,在一个地方发呆一个小时也不会有人催你,因为游览错过午饭也不会被催着离开。走到一个街角向左还是向右全由着自己。真的朋友,这样的自由,不是一个人旅行可能真的不会体会到。旅行中细心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竟然是这样的人,会生出以前从未有过的人生新感触。

@Amigo:

看到这个问题觉得特别合适我回答。在我看来只有一个人的旅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因为旅行是为了在毫无束缚的自由下彻底释放自己,感受没有感受过的一切,感受另一个世界,找到另一个自我。而这一切只有一个人旅游时才可以做到,因为需要完全的自由,如果有另一个人,无论是谁,都会影响到这个自由的天空。一个人的旅行是怎样的?我想说,那是生命的感觉,眼前的一切灰色都变成鲜明的色彩斑斓,如同正窒息的你来到了充满新鲜空气的原始森林,你甚至不需要穿衣洗漱,只管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当你被SanDiego的太阳晒晕了,你可以直飞加拿大北部的黄刀镇看极光,当那彩色流动的极光在你窗口飘动时,你可以感动到流下眼泪流入你的内心记忆一辈子。当你偶遇冰川被震撼时,你可以在冰川上暴走,不用顾及时间的流逝,不用顾及回程将会如何,甚至不用顾及安全。当你路过一个日落绝美的小岛酒店时,你可以直接住在里面,直到完全感受完它的魅力。一个人的旅行可以没有目的地,没有饭点,没有时间,只有你的内心在奇妙中行走。

@S.S:

只有人生第一次旅行是和父母一起,后来都是一个人去的,虽然老是会有朋友问,一个人有什么好玩的,但是我想说一个人真的挺好的

@Sandy:

以前觉得独自旅行特别的悲凉,今年一人去了西班牙,真的经历了,觉得那种肆意的自由和片刻的孤独,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洗礼!

@查查查查查小星:

去年9月和在一起三年的ex分手后立马订了深圳飞重庆的机票,除去之前出差那些去重庆是真正意义意义上第一次完全的一个人旅行,目的地没有认识半个人,所有攻略自己做,订机票订酒店定行程,准备出发的时候惶惶不安担心有危险担心一个人吃火锅太可怜,后来发现完全不是事,认识了新的朋友,没一顿火锅每一瓶酒都有人陪着…今年一月一个人开启了第二场自己的旅行,深圳飞哈尔滨飞沈阳飞郑州飞回深圳明天晚上的航班飞台北,开始第三次

@kido:

某天无意中发现,网上竟还在流行那句中古鸡汤文 --

人的一生中,要有一次独自旅行。

虽然我是反鸡汤协会成员,但想了想,这句话也没毛病。可能有些人会以为,独自旅行这件事,是失恋后给自己的一次逃离和疗伤;然而私以为,独自旅行倒不必非得等到失恋那天(更何况你连对象都还没有呢是不是?!)

当今社会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还在讨论“独自旅行到底安不安全”的时代。如果你想,大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关于 “女生独自旅行的实用建议”这其中以某位高知写给自己女儿的独自旅行禁忌尤为事无巨细。

而现在的关键是,你是否想抛开一切顾虑,独自旅行一回。

2012年,厦门和鼓浪屿,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独自旅行。

2017年,孟加拉国是我的第10次。

你看,都已经第10次了,而我现在正好好的坐在电脑前打字,所以我想我真可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独自旅行」于我来说

是绝对的自由

是一个人的热血闯荡

是撒开了欢儿的撩汉之旅!

(↑ 2014年,在土耳其遇到的热心帮忙指路的土耳其航空机长)

为旅行是为了在毫无束缚的自由下彻底释放自己,感受没有感受过的一切,感受另一个世界,找到另一个自我。而这一切只有一个人旅游时才可以做到,因为需要完全的自由,如果有另一个人,无论是谁,都会影响到这个自由的天空。一个人的旅行是怎样的?我想说,那是生命的感觉,眼前的一

══女生独自旅行,有什么顾虑?══

通过我的 “街头暗访”(其实我只是在一个平时经常瞎混在一起的单身大龄女青年微信群里抛了个 “你们觉得女生独自出行,有什么顾虑么”的问题),再加上我个人第一次独自旅行前的担忧,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请老几位给掌掌眼,挂一漏万,挂一漏万~

1安全(自己本身&来自家人)

2没人给拍照

3花销上没人分摊

4语言不通,无法沟通

5寂寞,没有当即分享喜悦的对象或没有动力出门

差不多就是以上五点,欢迎补充~

针对以上五大问题,下面就让kido老中医来为您宽宽心~

【 1.安全问题:你害怕的不是独自旅行,而是独自面对未知】

安全问题对所有人来说可能都是最大的问题。而这其中,有时候即使你不怕“死”,你的家人也会充满担忧,而成为你迈开步开始一场独自旅行的幌金绳。

对于安全的考虑,又分支成三个方面 --被劫财、被劫色、以及最近新加入安全系列的遭遇恐怖袭击。

首先,让我拉着你的小手儿说,你可千万不能去那些明显会有恐怖袭击的地方啊,比如阿富汗、伊拉克什么的,因为签证实在是太不好办了!~

排除了上一点,现在请想象一下:

你独自一个人出门去上班,你怕不怕?

你一个人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生活,你怕不怕?

…………

在地铁里被偷窃、被性骚扰,这些在哪里都有可能发生,可那些旅行目的地有什么错?!(目的地愤怒地扔开了这个黑锅)

换句话说,再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出生长大在北京的我,问一个出生长大在广州的朋友:“你们那儿危不危险?”广州朋友也许会说:

广州如是,古巴如是,其他地方亦如是。

【 2.拍照问题:也许你的旅伴也并不是那么想一直给你拍照片 】

大家花同样的钱出来玩儿,我也想多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哦,我亲爱的莫妮卡,我真不是你雇来的旅拍团队;

其实你在镜头前摆出那么多的姿势,也并不很好看;

……………………

以上都有可能是同行旅伴的内心OS。

但女孩子出行爱拍照又没有错,所以我的解决办法是,找那些拿着专业相机的过路游客帮忙拍几张。

当然,如果你和你的闺蜜,真是两个热爱给彼此拍照的好闺蜜,那么请忽略本段文字。

【 3.花销上没人分摊,这确实是个问题 】

正如世间万物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独自旅行的最大问题便是这个。

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

但如果你认为独自旅行的乐趣完全可以抵消自己订酒店和吃饭时需要多花的那部分花费,那么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 4.语言不通怪我咯?】

请去背单词;

请平时多练练比手画脚游戏;

或学好简笔画。

语言真的从来都不是最大的问题。

就算你到一个原始部落(吃人的那种除外哈),我相信你也能表达清楚你想吃东西或是想上厕所。

【 5.寂寞问题 】

如果一直需要朋友的陪伴,也许你将错过更有趣的陪伴。

当你正跟朋友在大街上嬉嬉笑笑之时,可能你已经错过了全世界。

至于想有个人随时分享喜悦这事儿.....

感谢朋友圈!感谢嗡嗡!感谢Instagram!

让我们能随时随地分享旅行中的喜悦~ヽ(●´ω`●)ノ。

══女生独自旅行的妙处 ══

在此我想用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举6个例子(而不是六个核桃),

同时,这6个例子也正是我最想告诉大家的,独自旅行的妙处:

【1.更容易深切去感受你心中最重要的地方】

2013年,是我第一次独自出国旅行,目的地是我心心念念惦记了5年的日本。

【2.更容易融入当地人】

在克罗地亚,正是由于我一个人在老城里瞎逛,有幸被邀请参加了一个当地爷爷的生日趴;以及在里耶卡的旧火车站,收到了来自陌生人的鲜花。

【3.可以自由灵活地任意改变行程】

没有任何计划,今年春节,我一个人来到了“世界的盲区”孟加拉。但正是由于我没有计划,才得以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参加了一场孟加拉婚礼,并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4.结交更多的朋友】

还是在克罗地亚,与一对英美跨国情侣、一个韩国妹子和一个德国小哥,一起在青年旅社里,共同度过了我的“在世界各地过端午·第三季”。

【5.有机会与自己内心对话】

当我一个人在全世界公认的蜜月圣地--圣托里尼,感受到全宇宙对单身狗的恶意时,却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真的没有准备好过那样的生活。

【6.在一个谁也不认识自己的地方,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就比如我在敦煌火车站的洗手间,洗了个头.......

当然,有时候一些客观的现实问题,也会促成一场成功的独自旅行。

比如,结伴这件事真的很挑人,我们生怕平时生活中关系超好的铁磁,在旅行中不慎撕逼,而规避了很多试图与你结成对子,逃离苟且,去看诗和远方的朋友的邀约。

比如,你们八字很合,但假期不合,宁缺毋滥的你,便干脆独自踏上旅途。

再比如,有些地方,真的需要自己一个人去“朝圣”,就像我第一次的日本之行。

回到开篇的那句鸡汤(是因为我词穷想不出更好的结束语啦):

人的一生中,要有一次独自旅行。

没准儿你真的会遇到那场随便说说的“艳遇”,

或者你会在途中迸发很多从来不曾出现过的灵感,

总之,你会挖掘出很多自己潜在的技能和能量。

但也许你还是没有做好准备,没关系,慢慢来。

或也许你根本就不想,那么也谢谢你耐心看到了这里。

@李谨澄_慧儿:

其实我也不算是经常独自出游,只是有时候没有合适的旅伴倒不如一个人。

最要命的是,这可能会上瘾???

不用迁就任何人,

你只需要和自己对话,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在你对着大海放空的时候不会有人说风大想要逃走,

在你喝着咖啡看书的时候不会有人说无聊想要逛街,

在你迷着博物馆藏的时候不会有人说发困想要离开。

有时候会想,

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

没有人能一直陪伴你左右。

习惯了一个人,

不知道该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真正意义上的出游应该就是第一期指路人线下大趴

当时是有计划去江南走走的,可是就那么巧被选上了乌镇趴

自己去的绍兴和杭州与其他指路人一起去的乌镇

我喜欢青旅和民宿的原因并不是全是因为没钱

没钱而且还没有男朋友?也有这个原因啦哈哈哈

但我更喜欢那个氛围

一起share一起high更接地气更能了解不同的生活习惯

在绍兴我吃了人生第一顿霸王餐

寻宝记状元楼--美食排行榜贼前的一家店

我又在纠结了

量这么大菜式这么多

不如随便找个人拼单一起吃吧?

可是有人愿意吗?

徘徊之中

我看到了穿着亲子装的一家三口

“请问我可以和你们拼桌吃饭吗”(厚脸皮)

“可以啊”

他们一家人来自上海

问我想吃什么不用客气的

我说都可以的

小姐姐就一直点一直点点了五个菜(够了吧)

小哥哥看了一会儿菜点多两个吧

小姐姐说再来两扎果汁吧

(三个人一个BB七个菜会不会太多了?==)

后来服务员说有两个菜卖完了

(内心颤抖:吃得完吗哈哈哈)

八点多差不多九点的时候

小姐姐问我:你要不要先走有点晚了

我思索了一下:好我要付多少钱啊

(掏出手机准备扫码)

小哥哥:不用不用反正我们都要吃的多一双筷子而已

我.......: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小姐姐:不会不会你太可爱了

(再次感谢我真的走了)

(更多作者一个人旅行的故事可复制此链接了解http://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0224819-10232732.html)

如果我不是一个人出行

不会认识问答酱团队和那么多有趣有爱有态度的指路人

比心比心!!!!!

如果不是一个人出行

我不会遇到现在的男朋友哈哈哈

(强行植入秀恩爱)

@真真:

总之,一个人旅行=不断的惊喜+偶尔的惊吓

@咏:

2017年7月,第一次独自旅行,也是第一次出国,韩国首尔。

说实在的,为了这趟旅行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学韩语,刷机票,订酒店,做攻略ps.本人选择困难症碰到这种事情超级纠结(╯﹏╰)。。。这个过程当中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止一次的想打退堂鼓,最后,抱着紧张害怕的心踏上了旅程,这就是人性吧,对未知的一切持有的心理。

真正到了目的地,所有的害怕恐惧担心会被高速运转的大脑放在一边,看着陌生的招牌,文字,独自一人行走在陌生的街头,那种抛开一切生活在固有圈子的束缚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自己去解决所有难题,自己去以更主动的心态去迎接世界,当然,学会辨别好人与坏人,注意安全。做好这些,你会发现原来你还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要独自旅行,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独自旅行,这种体验有的人说很有成就感,有的人说很刺激,在我看来,独自旅行是一次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体验,也许在当下会收获新技能,也许在旅行结束后感悟到人生的某些道理,甚至实现人生状态的切换,总之有了第一次,我还想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独自旅行。

@Candy__凯迪:

独自旅行走过十多个国家,应该算得上经常独自旅行了吧。

独自旅行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说走就走来不及约伴

去的地方太奇葩来不及约伴

想自己一个人静一静

(因为夸张点讲一年有200多天睡酒店,旅游频次太高,确实不能保证每次都有人同行,再加上去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适合独自旅行的安全国家,就没有很害怕,对我而言独自旅行只是一种选择,不强求,不刻意约伴也不刻意独处)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自旅行是大二暑假,【去澳门】。

现在想来我都觉得自己牛掰。在上海实习逃离了爸妈的管束,拿着团签的港澳通行证小本本,悄悄买了去深圳的机票,让一个经常去香港的朋友带自己过关去了香港,玩了两天后朋友回大陆,我自己在香港坐轮渡去澳门,船上和两个韩国大叔半吊子英语尬聊,没有流量拿着纸质地图问路玩了一天后顺利入关到珠海。

和美图美食相比,我觉得这次旅行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和地点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出境不出国,感受到了货币、语言、签证、交通的差异,又刚好难度适中可以一一解决,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远行的动力。

一个人旅行久了会有种诡异的感觉叫“除了生孩子,这年头没有自己一个人搞不定的事”。

浪迹36国后,未知对我而言已经是一种吸引力而不是阻碍了,最需要克服的障碍,是【危险】。

我曾经自己去过最危险的地方是西撒哈拉地区,类似克什米尔的战乱非地,有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兵的那种。

之所以去这里是因为这儿才是三毛真正待过的撒哈拉,根本不是旅游宣传里提到的摩洛哥。也因为地方偏远危险约不到人,也因为想追忆三毛不被人打扰,所以最开始就做好了独行的准备。

台风中心永远是平静的,西撒哈拉地区的首府拉阿尤恩看上去一派平和。我只在白天出门闲逛,天黑前必回屋,毕竟是语言不通的阿拉伯世界,据说在这里少那么几个人,没有人在意。观察了两天发现治安还不错,敢自己去集市了,还讨价还价买了一条当地的长袍。

再然后,遇到了驻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候《战狼2》大热,看到兵哥哥的我激动无比,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在保护世界和平。后来在兵哥哥的带领下逛了热闹的夜市,坐马路牙子上吃蜗牛,听军营故事,真叫一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即便是这样,也仍然觉得女生独自旅行面临的危险比困难多。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要是男生就好了,不怕被偷被抢,特别怕遇到流氓……这个障碍是没法克服了,再说心里上克服了也没用。

@晓静:

喜欢,甚至有一段时间执迷。因为旅途犹如在微观的人生中探寻自我,直面所有的意外、问题、宁静。看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知道你是你自己。

@谕新:

我记得清楚的,是一次性骚扰,以及拐骗未遂。那个山东鲁南口音的男人,他试探着请我吃东西,反正那个年代大家都自带干粮互相谦让。忽然他动作就鬼祟起来,火车稍有摇晃就用胳膊勾我的脖子。

我记得我的厌恶,我本来是想显示我的文明程度才吃他东西的,我那时理解的文明就是男女破大防,打破男女需不同对待的一切规矩。而我甚至有理亏的感觉,因为曾经非常和谐地谈笑,还吃了他的诱饵。

我没有激烈地给他一巴掌,我不习惯直接对抗,没有人教我,而我自觉地以为必须还给他一点什么。于是我拿出书包,抱着,后背紧贴座位。他的手缩回去,头依然贴的很近,告诉我下一站是个什么站,他家在这里,我可以下去玩一下,甚至可以在他家借宿一晚。要知道我眼前甚至还幻想了一下画面,幻想这个陌生城市的糖葫芦什么的,因我对未去的城市总有强烈的好奇。但就那么一闪,我坚决说不去,因为我讨厌这个面孔红起来的男人。他甚至要拿我的包,但我搂得很紧。不得不说,他恋恋不舍地下车了。

邻座显然大松一口气,因为座椅骤然宽松了。邻座问:你怎么不下车?不是你朋友吗?我说不是,就刚刚在火车上认识的。邻座以不太明显的不认同说:“还以为你们是朋友。”啊,我的记忆如此清晰,因为我不断回顾这一幕,每当看到有女大学生被拐骗大山之类新闻就想起这故事,并在心中演习,我被拐卖后如何逃出深山。对于不能和陌生人谈话这件事,我始终持保留态度,我认为旅途中短暂的相遇聊天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待遇,但是路人因为一对男女聊天就认为他们是朋友甚至情侣,这是十分可疑的文化。

任何一个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应该能从我的坐姿判断出我的窘境,但他们宁愿误判,因为“一个女孩不该独自旅行,不该和陌生人聊天。”我不想责备邻座,他若有意无意成为拐骗的帮凶我也能理解,因为他们不想为女孩创造自由环境,他们想要的是反面。

我在很多年以后把这故事分享给学生,我不会说你不要独自旅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分享食物,我其实有很多和陌生人刹那相逢,小小的温情的人情,甚至有时还将之作为一个社会研究者的介入方式。我希望传达的信息是,你需要尝试,需要联系,需要分享,需要分辨,需要对抗。你需要把握世界的能力,需要小小的冒险,需要反思,需要积累经验。

@浮田秀家:

一个去了35个国家旅行的死宅。

要说独自旅行有什么样的体验的话,我觉得独自旅行是可以让人成长的(严肃脸)。

大一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第一个晚上我在酒店哭得泪流满面,特别特别想回家。

但是和我妈发微信的时候我告诉她我一切都好。

我妈当时也有点担心,说你干脆明天买张机票回来吧。虽然我当时立马就想在网上买了,最后还是咬咬牙跟我妈说我一点都不害怕,而且我期待了这次旅行很久了,绝对不要现在就回去。

然后我就熬过来了…

之后的几天异常精彩,让本来就很喜欢日本的我…更加喜欢它了…(最爱祖国)(严肃脸)

现在我的性格越来越独立,考虑事情的时候也会越来越谨慎。(因为安排行程的时候真的最好不要有闪失,不然到了那里会很麻烦 )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认识到了更多的文化,对很多原来不能接受的事物更加宽容了。然后英语啊日语啊西语啊都有进步~也变得更爱笑啦~

最后啰嗦一点~女孩子一个人出来玩相对跟团游和结伴自助游还是相对有那么一点点…不安全的(至少我们的安全感会不那么的多 )

所以妹子们可以选择治安较好的大城市(交通发达)开始自己的独自旅行~另外记得做足攻略!不要让爸爸妈妈担心啦!

其实每年的独自旅行只占我一年旅行次数的1/4左右…其他时间我会选择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

两种方式我都喜欢。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需要一个人出去走走…(当然心情好的时候也是可以一个人出去走走的hhhhhh

1.语言问题。

用到最多的当然还是英语啦,因为一般旅游城市的服务业英语水平都还是过得去的。

但是我本身是语言系的学生啦,所以在去非英语国家之前有临时突击该国旅游常用语的习惯 …另外本身我也会西语和日语还有一丢丢德语。所以一般出门我倒是没怎么担心过交流问题(当然翻译app我还是会装在手机里以备不时之需的)

2.经费问题。

旅行这个东西呢,有钱自然是可以玩得很好;钱少一点呢,其实也可以很开心。

但是一个女生单独出来玩最重要的还是安全问题。

还有交通和伙食,如果愿意节约一点都是有很大空间的。

但是在治安相对不稳定的地方,我不建议大家在住宿上省钱!!!

像这次去墨西哥我就不敢上Airbnb住民宿 …

嗯…

光这样说还是有点抽象,打个比方,我去一次日本(7天)。首先从我家宁波直飞日本来回是3000rmb,但是从上海就有999的特价机票啦,所以可以选后者~然后住民宿,大阪一晚便宜的可以到200rmb左右(其实除了住宿条件,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因为这和我们的交通费挂钩 )

至于交通呢,在大阪自然是坐地铁,从一出机场就有机场快线可以坐(而且一般分快慢,大家不赶时间的话选慢的可以省钱~)。

当然这是特别特别省的情况,一般大家可以按预算稍微升级一下住宿或者伙食啦。

而这次去墨西哥呢…首先我订了华人司机的全程机场-酒店接送。然后我选的酒店都在市中心,因为墨西哥的物价还可以,所以这次选的都是五星(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因为比较安全)。

我出门随身携带阻门器,晚上在门的底部安一个阻门器安全感up up。

然后在墨西哥安排的行程基本集中在白天,天一黑我绝对不会出门 (没吃晚饭我也不会出去 )

然后不管价格,墨西哥航段的机票必须选时间段比较安全的白天。(另外我出门会携带报警器,就是那种一拉会响的东西 )

3.爸妈的看法。

评论里有人问我过早单独旅行会不会和父母感情疏远。

嗯…不太好说…疏远是不会…但是有种被逼着过早独立的感觉 (-᷄◞ω◟-᷅ )

其实我是很希望和家人一起出去玩的,特别是之前一个人跟团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羡慕全家一起出来旅游的同龄小朋友的…

但是现在就好多啦,每年都会带他们一起出门玩。而且我们从来不跟团机票酒店行程甚至景点介绍都是我一手安排的

我一个导游专业的朋友说我实习经验比她都足hhhhhh

说起来我妈之前也一个人去意大利,然后居然用肢体语言顺利搭了一辆顺风车回酒店 (我感觉我妈胆子也不小…)

4.给初心者的一些小建议。

i.做攻略的时候要细致,要细致,要细致!!

ii.不要一上来就去语言不通或者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可以从国内熟悉的城市开始走起。

iii.建议随身携带阻门器和报警器(北京颐和酒店事件发生后我就上网淘了两个…话说报警器要托运不然安检时会被没收,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iv.如果你平常比较喜欢热闹或者一个人呆着觉得很无聊,这可能说明你并不会喜欢独自旅行的感觉…不用勉强自己用独自旅行的方式成长。

v.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其实我是很不推荐女生一个人出去穷游的。很不推荐。很不推荐。很不推荐。穷游的话还是找几个好朋友一块儿吧,一来有个照应,二来你吃住都省了路上总得多点乐趣吧。

@向晓:

觊觎这道题很久了,讲讲我一个人的旅行经历吧。

要写在开头的是,独自旅行并不是“酷”的事情,至少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

在我为数不多的几次独自旅行的经历中,危险感和自由感是并驾齐驱的。

第一次不跟父母旅行是高二暑假,报了北大夏令营,在浙江玩了十几天。

线路是杭州、绍兴、余姚、慈溪、宁波、杭州,另外自己去了趟千岛湖。

我属于不太服管教的那种,经常脱离队伍单独行动。这样干的好处是我比其他人多逛了很多地方,坏处就是我们组带队的那个帅哥哥对我颇为光火。

第二次是大一暑假一个人去了趟北京。

期间正好赶上《大圣归来》上映,从电影院出来,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大圣的红披风在那个雨夜里跳动着,欢欣如同不灭的火焰。看完电影是10点不到,不算晚但是天已然黑透了。住处附近的小巷里遇到所谓的“流氓”。当时我以伞相击,甚为悍勇,那人没有得逞。想来社会渣滓哪里都有,也就算了。那天晚上不知何故哭到三四点,很感激我的几个基友们陪我到三四点。

第三次是大二,飞福建。

这次旅行是真正意义上的DIY,从交通到住处到旅行路线无一不是自己规划。在福建并没有认识的人,为了防止爸妈不同意,我是飞机落地后才告诉他们我到了福建的。我妈隔着电话很是无奈地把我骂了一顿,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好笑。值得一提的是住的几家青旅。厦门那家很小,同住的只有十几个人,都与我差不多大。三个同是借春假出游的男生,一个辍学骑自行车环游了大半个中国,一个整天抱着把吉他也不知弹些什么。初到的第一天晚上被硬拉着玩了把狼人,第二天一起做晚饭吃。老板娘的手艺一般般。萍水相逢,江湖路远,我在去往泉州的高铁上看到他们在群里讨论晚饭吃什么的时候,莫名地想起了这八个字。泉州的那家有个小院,院子里有个石桌,几缕疏竹。石桌上放着全套的茶具,时常能看到老板娘穿着一身素白的衣服坐在那边独自斟茶。暑假一个人去上海玩的时候已经毫无压力了。从长宁区到黄浦区到徐汇区,我一个人暴走过大半个上海,也看过无聊到爆米花都拯救不了的烂片。

然后跟国内拜拜了。

出国后我还是经常一个人出去玩。

伊夫岛,弗里乌群岛,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巴塞罗那,巴黎,尼斯。

我在弗里乌岛瑟瑟等船的时候看过最艳美的日落。

在巴塞看过高迪惊为天工的设计。

在佛罗和超级喜爱中国的街头画家聊了两小时。

在尼斯遇过喝退拉开我钱包的小偷的老爷爷。

我还在在威尼斯公交上丢过一百欧。

在罗马遇过不怀好意的搭讪然后仓皇逃走。

在尼斯遇过醉酒尾随的流氓。

在巴黎经历过飘雪和高烧不退的晚上。

我一个人旅行的时候充满了冒险般的刺激感和兴奋感,同时大脑里的弦也从未松过,每天怀着憧憬和危机感上路,笑脸迎接遇到的所有人,同时做好和他们斗智斗勇的准备。

你选择独自出行,就要担负起出现一切情况的责任。

你选择不受拘束,也就选择了成为自己的铁壁铜墙。

祝所有大胆的旅人能够被善良对待。

@科研狂人:

这个答案没有山水照片,没有游玩攻略。

我在2012年本科毕业的暑假独自去了美国,从西海岸、到赌城、到黄石/大提顿国家公园、再到东海岸,自己玩了三周,最后到缅因州亲戚家度过了剩下的暑假,然后回国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出国就飞了半个地球;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旅行,也是第一次自己制定和走完长达三周的行程。

之所以一个人,是因为行程实在太远又太长,本想结伴的一个女生最终因为父母担心等种种原因还是不能成行;我老公(那时还是男朋友)已经上班了,不可能拿出这么长时间陪我去玩;而对于我来说,美国可以算是一个儿时开始就想去的地方,我不想因为“没有人跟我一起”这样的原因不去。

出行前,我做了这些事情:

行:

国际机票订好以后,往返日期就定下来了,路线规划就能精确到每个日期,哪天到哪个城市,停留几天,哪天出发去下一个城市。彼时我还没有驾照,因此在游玩期间只能靠各种公共交通。

我把路线规划好以后,把从每个城市到下一个目的地的出行车票/机票全订好了。(大约在我出行前提前了四五个月,因此有不少优惠,比如Greyhound提前一定时间以上预定是有折扣的,而且可以不用提前付钱,可以到美国以后拿打印的单子到7-11付钱。)

然后我做了超详细的每个目的地城市的行程:

需要游玩的景点列好,逐个城市对着地图、查着公交路线做超级详细的行程,包括景点游玩的顺序、每个景点之间的公交线路/步行线路、每个景点附近的餐饮等等。

有多详细呢?基本上每天的行程可以精确到小时。

我当然知道真正旅游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但我觉得只有充分准备和了解过了才能灵活机动地变通。

我每个目的地都列出了我认为自己最想去的几个景点、以及可选的景点,并且把所有景点的到达交通方式都查了。那个时候,毫不夸张地说,我几乎可以闭卷画出我要去的每个城市的主干道地图和景点位置,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基本可以假装自己是在那个城市生活过的人。以及,那时候我定行程的原则是:早上早点起床出门,能逛多少景点就逛多少,少去几个也无所谓,晚上6点准时回酒店,天黑了不在外面瞎晃。

住:

我一直觉得,经济能力虽有限,但安全绝对不能妥协。Hostel(青年旅社)的多人间我是从未考虑过的,安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的确不喜欢这种没隐私的多人宿舍式的住宿方式。我按照网上的攻略用几个美国的网站(orbitz、priceline什么的,类似国内的携程、去哪儿吧),根据我的行程,把在美国的每一个晚上的住宿都预定好了。考虑到我不能开车需要的交通便利,订的都是经济型酒店,加上又提前了四五个月预定,价格比较实惠而且可选择的也比较多,我记得我订的价位基本都在$50-70这个档次吧(五年前的价位了,我觉得现在可能没什么参考性了)。

其实订的时候都忍不住想,如果我那个好朋友能一起去就好了,有个人摊房费真的比一个人住划算很多--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一个人出行的安全成本不能省,我也不敢省。不论是车票还是酒店,我都是尽量订不用提前付款或是refundable(可退款)的。

虽然这条没什么好说的,但我觉得这个是超级重点的。

行程里有每天每个酒店的名称和地址,如果我的手机打不通,他们可以随时打到我当天入住的酒店前台转到我的房间联系我。此外我基本每天晚上都会跟家人/男友通话,分享一下当天的行程,顺便也报平安。(反正我每天晚上也没有安排)尽管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功课,在我的美国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小插曲。

出行后遇到的一个安全方面的小插曲我觉得值得分享一下:

(后来从赌城到黄石国家公园是跟了个团,跟两个女生拼团;在东海岸是跟一对来自北京的父女和一个来自上海的阿姨拼车拼行程)。

第一次被搭讪是在LA,我当时刚退房准备去车站吃个早午饭和坐车去San Diego,一个年轻的白人男性上来搭讪,大致就是你很美,can I buy you breakfast。其实我那时候真的很傻,当有男人跟我搭讪的时候,我以为这是“文化差异”,以为“美国人都是这样热情而乐于表达自己的”。甚至以为“出于礼貌应该答应”(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真是蠢得没边了)。然后真让对方请我在路边一家小餐馆吃了顿饭(因为当时车票时间也不太急)。之后对方得知我要去San Diego以后表示只要我同意,就马上买车票陪我一起去,我才感觉好像哪里不对(但还是没意识到自己从一开始就不该答应人家请你吃饭),婉拒了对方。

然后第二次被搭讪就在SanDiego的海滩边,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白人男性很友好地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是不是大学生什么的,交谈了一会儿,他表示自己曾经有过一个中国留学生女朋友,问我下一个行程是去哪,我说去Little Italy,对方表示那你没有车啊,正好我下午也去那里,可以送你一程啊。当时的具体过程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个时候的我大脑一定还没发育完全,依然觉得“啊,美国人都是这样热情而乐于交朋友的”。然后还真上对方的车一起玩了两个景点,其实聊得还挺开心的,他听我说一些中国文化,他说了啥我已经记不清了……最后在一家路边的店买了披萨一起吃,不过比较搞笑的是,那时的我虽然很傻很天真,依然保持着一些警惕,期间对方走开帮我倒了一杯水,我没有喝、还趁对方不注意倒掉了……(虽然那很可能只是一杯正常的自来水而已)。最后天快要黑了,我说我该回酒店了,对方说现在也没有公交车了,要不你去我家住一晚吧,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不对了,当时有没有公交我不知道,但当时在的那个地方已经完全不是我行程中的任何一个景点了,我没有预先查好的公交线路。然后我坚持说我要回酒店,我的酒店是已经预付费的,如果没有公交我就报警让警察送我回去之类的话,对方大概也很无语吧,说他的车快没油了,送我回酒店太远。于是我说,这样吧,我把Pizza的钱付了,我请你吃Pizza,回报你陪我游玩这半天,然后我再给你一些油钱,你送我回酒店,可以吗?最终对方答应了,送我回了酒店。其实当时那一路上我都有点害怕,怕他万一不送我回酒店我该怎么办,都做好了报警的准备。最后他送我回到酒店了。

我记得最后在酒店下道别的时候,我跟对方道了歉,我说,我以为在美国,人们会跟陌生人示好结交朋友,我不知道你的目的,我以为只是交朋友而已。对方对我说了一句话,我一直到现在还记得,“Linda, let me tell you this. When men talk to a stranger woman on the street, their purposes are the same. It's universal.”(当男人在街上和陌生女人搭讪,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笨,但却真的运气好,没有遇到真正的坏人。

回到酒店以后,跟男朋友(现在是老公)打电话说这件事情,其实当时已经很后怕了,然后我老公当时先是很生气(换我现在也对当时的自己很生气,怎么就这么蠢),然后他说,其实要是我更有钱就好了,就可以不用上班,可以跟你一起去,你就不会遇到这些事情了。

从此以后,虽然我再也没有遇到过搭讪,但我相信就算遇到了,我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所以最后,我想说,女孩子独自旅行的体验是什么?

其实单就旅行的内容来说,和一般旅行没有太大区别,但你需要在安全方面做足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如果你和那时候的我一样什么也不懂,请你至少记住,我以后也会这样教我的女儿--

当男人在街上和陌生女人搭讪,或是给陌生女人提供便车,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不会有国内外文化差异,也不会因为西藏民风淳朴就有不同。区别仅仅在于,如果你运气好,对方可能不会付诸行动;如果你运气不好呢?

整理自:马蜂窝、知乎及网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仅作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