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作品自在旅行
孩子的书架上 这些书应该有给中小学生的书单在之前小编编发的《读书,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一文中,小编提出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很多读者深以为然。这不,暑假来了,很多读
孩子的书架上 这些书应该有
给中小学生的书单
在之前小编编发的《读书,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一文中,小编提出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很多读者深以为然。这不,暑假来了,很多读者希望小编推荐些适合孩子或亲子共读的书。正好小编看到近期一些知名中小学校长为孩子推荐的书单,本期书吧选择其中一部分分享给书友们。
告诉你的不仅仅是童话故事
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
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的世界所征服,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联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
作者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小王子》不仅适合儿童读者,也适合成年人阅读,作品凝练的语言渗透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现出的讽刺与幻想,真情与哲理,使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部童话小说。
名人是怎么炼成的
《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罗兰认为他们不单单是天资聪颖的个人,而是一些和自己的时代紧密相连并且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世人所关心的问题的人。这一点特别清楚地表现在《贝多芬传》中。
在三部传记中,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对三位主人公(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生平做细碎的考述,也没有详细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抓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震撼人心,引人深思。
长不大的孩子
《小飞侠彼得·潘》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讲述一个会飞的淘气小男孩彼得·潘和他的伙伴们在永无岛的冒险故事,与他相伴的孩子有温迪·达令及她的两个弟弟、精灵叮当铃、土著公主虎妞莉莉以及一群迷失少年们,以虎克船长为首的一群海盗是他们的威胁。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彼得·潘,这个不肯长大的男孩,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无人不知的人物,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和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
为表达对这个骄傲男孩的喜爱,在故事发生的地点肯辛顿公园长湖畔,竖立起一个口吹芦笛,即将腾空飞起的彼得·潘雕塑。
温暖而有诗意的故事
这本书关于生命--写出了生命的温暖、生命的珍贵。
这本书关于成长--主人公小猪威尔伯,特别单纯、特别胆小,就像被我们宠爱着的孩子,可他经历好朋友夏洛的死后,成了真正的“王牌猪”。他成长了,就像我们一直期待我们的孩子一样。
这本书关于母爱--蜘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的友情,像弱小却坚毅的母亲与成长中的孩子的亲情。
这本书关于价值--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夏洛作为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威尔伯,她提升了生命的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的科学,从爸爸给他的指南针开始;爱迪生的科学,从妈妈送他的科学实验书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似神奇的科学游戏,其实根本不用高深的技巧,只要利用小小的科学原理,每个孩子都能创造让人眼前一亮的奇迹。
本书从77个简易好玩的科学游戏入手,循序渐进,进阶到77个不可思议的科学游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营造出快乐的学习环境。孩子可以亲自动手,在游戏中体验科学的神奇力量,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可以通过操作示范,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各种科学原理,提升学习力;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互动起来,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发掘出他们潜藏的创造力!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
我叫陈淼淼,在上海一师附小上学。我爸爸是外科医生,每天下班回家都要躺在椅子里看《新民晚报》,再喝一点黄酒,跟别人家爸爸没什么两样。
但我的妈妈,是个碰一点黄酒就会变蓝的精灵……
妈妈还说,街上走着的那些人,影子泛着蓝瓦瓦的光的,都是来人间生活的精灵。
我没觉得做人有什么好,也没觉得精灵有什么不好,可爸爸妈妈不这么想,精灵总要回精灵的世界去……
陈丹燕的文字,细腻,干净。本书写孩子对成人世界的理解、对父母感情的认识、对不可改变的现实的接受、更有无边的想象力。
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
《老人与海》塑造了人类文学史上一个平民英雄的形象。老渔夫圣地亚哥出海八十四天都一无所获,但他却并未绝望,最终钓上了一条大鱼。他和大鱼在海上搏斗了三天,才将鱼杀死,并将其绑在小船的一侧。归程中却又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就只剩下了脊骨和尾巴。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对失败屈服,一旦屈服,那么所有梦想都不会实现。如今,“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已经成为至理名言,老人也成为海明威式“硬汉子”的最典型、最完美的代表。
昆虫的史诗
一个可爱的法国老头,一位自学成才的乡间教师,花费了毕生时间与精力同昆虫打交道。在他的笔下,齐心合力、不畏艰难的西绪福斯虫夫妻,体态优美、食性怪异的绿螽斯,唱着奏鸣曲的蟋蟀分明是一群群精灵……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热爱,深入到昆虫的世界中,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也因此获得了“昆虫的荷马”的美称。
那远去的童年……
《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初版于1960年,写了她自3岁到13岁在北京度过的童年时光。
本书以一个十来岁的儿童视角来记录陪伴她成长的、又一个个离她远去的那些亲人、玩伴和朋友,让人不自觉地随着小英子进入到她那快乐又悲伤的童年时光。
作者以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作者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城南风光真切地融入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小说由五个独立的小故事构成。人生的艰难曲折,命运的多灾多难,都充满了五味杂陈的生活滋味……
以孩子的角度看艺术
跟随小莲的脚步,从瑞典一路到巴黎,进美术馆参观印象派经典画作;一起优游莫奈花园,站在日本桥上,欣赏盛夏八月的睡莲;在河畔野餐、住塞纳河左岸优雅的老旅馆、到跳蚤市场寻宝、在西堤岛看日出……
本书故事性与知识性并重,绘图笔触自成一格,以孩子的角度,引领读者游历莫奈的故居、工作室,了解莫奈的时代和家族、莫奈画作的特色,也一窥莫奈的内心世界。
《小莲游莫奈花园》一书,融文学赏读、艺术教育与美术知识为一体,是图画书中的经典之作。它既是游记,又是对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敬礼。
培养生物学的兴趣
浩瀚的宇宙,拥有数以千亿计的星系,拥有数也数不清的星星,然而,当我们仰望天空,即使装备最现代化的科学翅膀,至今却还没有发现其他任何星体存在任何生命的迹象,唯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生机盎然、生气勃勃的生命独一无二。生命的世界是如此精彩奇妙,自然而然就引发出一连串有关生命的提问,比如,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怎么起源的?比如,细胞是什么,细胞是从哪里来的?比如,酒为什么变酸,如何可以不变酸?
一连串的提问,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以天才的直觉,大胆的猜测,给出过充满智慧的解读。几千年过去了,随着对这些困惑的不断追问和不懈追求,一门具有真正科学意义的生物学诞生了。
本书以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这条主线串接贯通一个个平面所代表的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在每个平面上镶嵌着一颗颗钻石所代表的重大史实。这样的线条感、这样的层次感、这样的立体感,或许可以让读者耳目一新。
三言两语,哲理深厚
格言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与生存智慧,是一种能够给人以告诫、劝勉与激励的名言警句。本书系清人金缨所编,收录格言十一种,分学问、养生、敦品、接物、悖凶等篇,其说理之切、择言之赅,字字精准、富有哲理,确为一部济世良书,值得一一细读与思考。
本书适合与孩子共读,在解析文字中,明其意,而懂其理。(记者 李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