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文化旅游节
桂林旅游什么时间最好?(几月份)
去桂林旅游最好的是每年的4、5、6、9、10月。一、桂林基本介绍桂林是世界旅游研究中心,是万年智慧圣地;国务院定位为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旅游什么时间最好?(几月份)
去桂林旅游最好的是每年的4、5、6、9、10月。
一、桂林基本介绍桂林是世界旅游研究中心,是万年智慧圣地;国务院定位为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旅游胜地、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面向欧亚、连接东盟的区域性文化旅游重要国际化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城市。
桂林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举办地和南部战区桂林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二、桂林的位置桂林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
东北与湖南相邻。
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有321、322、323三条国道穿过。
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
三、桂林的著名景点1、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流传千古、影响海内外的诗句,让没去过桂林的人心驰神往。
它出自南宋一个叫王正功的官员之手。
它出自南宋一个叫王正功的官员之手。
王正功(1133~1203年),字承甫,原名慎思,字有之,因避宋孝宗赵眘(读“慎”音)讳,改名。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他在桂林为官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却留下了如此厚重的馈赠。
2、阳朔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
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
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
3、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漓江见闻猫儿山,猫儿山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4、会仙湿地会仙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湿地内岛屿星罗棋布,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园、林、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其岩溶湿地之典型、山水景观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蕴而著称。
该湿地风貌及其周边环境不仅在广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风貌中也极为罕见,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
桂林旅游什么时间最好?(几月份)
去桂林旅游最好的是每年的4、5、6、9、10月。
一、桂林基本介绍桂林是世界旅游研究中心,是万年智慧圣地;国务院定位为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旅游胜地、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面向欧亚、连接东盟的区域性文化旅游重要国际化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城市。
桂林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举办地和南部战区桂林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二、桂林的位置桂林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
东北与湖南相邻。
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有321、322、323三条国道穿过。
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
三、桂林的著名景点1、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流传千古、影响海内外的诗句,让没去过桂林的人心驰神往。
它出自南宋一个叫王正功的官员之手。
它出自南宋一个叫王正功的官员之手。
王正功(1133~1203年),字承甫,原名慎思,字有之,因避宋孝宗赵眘(读“慎”音)讳,改名。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他在桂林为官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却留下了如此厚重的馈赠。
2、阳朔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
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
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
3、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漓江见闻猫儿山,猫儿山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4、会仙湿地会仙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湿地内岛屿星罗棋布,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园、林、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其岩溶湿地之典型、山水景观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蕴而著称。
该湿地风貌及其周边环境不仅在广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风貌中也极为罕见,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
有人介绍桂林文化旅游世贸城土石方项目,是真的吗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七星岩、芦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
而我们所说的漓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则在阳朔境内,桂林其他县区也有数不胜数的美景等着我们前去浏览,龙脊梯田、兴安灵渠、资江漂流都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惊喜。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
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
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
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
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最佳旅游时间 桂林的纬度比较低,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总体上来说,桂林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
到桂林旅游,最佳季节是在每年4-10月份,在这个期间会有“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也是旅游的高峰期,气候适宜的桂林会有很多的游客,房间的预订和交通也进入高潮,价格比平时有所上涨,所以最好避开这个时间,选择一个淡季出游,细细体味这天下美景。
特色餐饮 桂林的吃在全国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
当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淮扬菜、闽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广西少数民族风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气候。
时尚餐饮也在桂林悄然兴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简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桂林的街头小吃更是一绝,满街飘荡着糯米鸡散发出的荷叶香。
桂林米粉不可不尝,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全市几百家米粉店,家家口味不尽相同,有的甚至通宵营业。
它的骨头汤底是天不亮时就开始熬的,口味醇厚,师傅会为你切好卤肉,配上香喷喷的花生米和葱花,再淋上高汤,味道实在很好。
美食街 桂林有六处主要美食街:滨江路美食街(伏波山段至象鼻山)、解放西路美食街、普陀路美食街(朝阳路口)、桂林美食城(汽车站左侧200米处)、雉山路美食街(美食城对面)、最有名的桂林人旺角美食街(中心广场钟楼附近)。
购物 在 ,导游经常会带游客去买桂林的旅游纪念品。
桂林市旅游局在珠宝发售处设有挂牌的国家鉴定处,如卖假货,可以投诉索赔。
由于桂林出产宝石,所以像磨盘山码头等地方均有价廉物美的饰品出售。
买这些旅游纪念品时,一定要还价,一般可以还至标价的50%甚至更低。
桂林有很多著名的土特产,沙田柚、夏橙、罗汉果、白果、荔浦芋等等,此外还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等可供选择。
但无论如何,到了桂林,至少要买些“桂林三宝”中的一样带回去。
大理石制品 桂花茶 桂花酒 金橘 金银首饰 金属工艺品 辣椒酱 荔浦芋 罗汉果 马蹄 芒编工艺品 毛尖茶 南糖 三花酒 西瓜霜 阳朔板栗 阳朔画扇 银杏 玉石雕刻 圆枝腐竹 竹木雕刻艺术品 祖母绿 腐乳 沙田柚 柿花 五通甘蔗 瓷刻 特色活动 有着众多少数民族的桂林民间节庆活动也特别多,风情浓厚的风俗,已成当地旅游的一大风景线。
各民族共同的民间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等,这里都会大庆特庆,热闹非凡。
但最为精彩的,无疑是各民族独特的喜庆节日。
桂林山水旅游节 10-12月 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10月~12月分)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
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苗年 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
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
节...
桂林旅游简介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
桂林景点:最具代表性的有象鼻山、伏波山、独秀峰、七星岩、芦笛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杉湖、七星公园等。
漓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则在阳朔境内。
其他县区的景点有龙脊梯田。
游乐场所有乐满地主题公园。
桂林线路必到景点:象鼻山、乘船游百里画廊大漓江(磨盘山——兴坪段)、阳朔西街。
最佳旅游时间:夏秋季节(4~10月份)是桂林最佳旅游季节。
4月初的龙胜红衣节、10月的苗年,各种节日带来热闹与精彩。
桂林因“玉桂成林”而得名,农历8月秋风送爽,正是桂花盛开、香飘四野的旅游黄金时节。
中秋之夜的象鼻山“漓江双月”更是美轮美奂,吸引不少游客。
什么时候去桂林旅游好
桂林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每年的4月-10月。
桂林的年平均气温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
全年无霜期为309天,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3℃。
桂林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来桂林旅游的最佳季节是在每年4-10月份。
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当北方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桂林已经是一个花红叶绿,春意盎然的世界了。
阳春三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有时也有沥沥春雨,寒风还不时侵入肌肤,但只要身着御寒的风雨衣,也就可以了。
你如果选择在春季来桂林旅游,最好带好雨具。
桂林,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文化旅游中心、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也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旅游胜地、首批对外开放的生态山水名城、中国旅游业态的风向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也是桂林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桂林是连接西南、华南、中南最便捷的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和“3小时区域性国际航线”——3小时可到达亚洲主要城市。
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门户城市之一,“一带一路”和黔粤湘桂交界重要的联接点。
...
桂林的介绍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
桂林市1991年以来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青年文明号模范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中国城市名片”等称号。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
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桂林山水甲天下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为18.9℃。
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
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
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
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土壤条件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
酸碱度为4.5~6.5。
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
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
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动植物资源 (1)动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
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
(2)植物资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矿产资源 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 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土特产品 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桂林明清古建筑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
桂林历史悠久。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是母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历史沿革: 桂林历史悠久,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
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
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
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七星岩、芦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
而我们所说的漓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则在阳朔境内,桂林其他县区也有数不胜数的美景等着我们前去浏览,龙脊梯田、兴安灵渠、资江漂流、五排河漂流、八角寨、宝鼎瀑布等都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惊喜。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桂林从此便成...
听说桂林有一个榕津古镇妈祖民俗节,请问它究竟有哪些民族风俗?
距平乐县城25公里的国道323线旁,有一座始建于宋治兴元年距今约1000多年的古圩——榕津古镇。
古圩千年古榕成群,塘泽星罗棋布。
古榕、古街,还有镶嵌在古圩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相辉,构成了岭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圩因此而得“榕津”美名。
古圩交通便利,东、南、北三面被一条清水碧绿的榕津河环绕着,国道323线由东向西横贯而过。
古圩内,三纵两横的街道,把全城民居划分六大块。
主街内建有4座闸门,其他各小巷共有闸门5道。
走进古圩,但见长街深巷,店铺林立;民居青砖黛瓦,飞檐画栋,至今尚保存有宋、明、清和民国建筑遗风。
各时代风格的建筑融合一体,赋予了古圩深厚的文化积淀。
从宋代开始,就有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商到榕津古镇经商,并在榕津古镇修建妈祖庙、信奉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渗透到了榕津的各个角落。
在众多的古文化建筑物中,粤东会馆是最宏大,最气派,也是保存最完好的。
整个会馆有大小厅堂40余个之多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妈祖祠堂。
这座明清建筑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
内设雨亭、画廊、天井、后正宫等,各建筑物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走进堂内,只见重檐门楼,巍峨壮观。
堂内那栩栩如生的妈祖像,形象地再现了妈祖生前济世扶贫的慈爱。
传说妈祖(太婆)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10年)出生在福建浦田县湄州岛,有姐妹6人,她排行最小取名默。
林默自幼聪慧,8岁启蒙读书,16岁得神灵点化而获神奇的理念。
她心地慈善,一生济贫,受历代君皇封赐。
榕津人为纪念她,把每年的农历3月22日定为纪念日,是日,榕津人将“妈祖”塑像从庙中请出,抬上街游拜,以示纪念,称为“太婆出游”。
这天,家家户户做年糕,杀鸡宰鸭,招待亲朋好友。
圩里日夜唱戏,好不热闹。
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到2001年已升华为“妈祖文化旅游节”。
期间举办各种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吸引了区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使得榕津在桂林旅游圈内格外耀眼夺目。
桂林有什么生活习俗?
桂林最大的风俗就是吃桂林米粉,另外有一些节日,也算是风俗吧。
侗族花炮节: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农历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
举办地:桂林市侗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花炮节那天,侗族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
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
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
禁风节:农历正月二十日 举办地: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 活动介绍: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
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
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
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
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
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
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壮族歌节:农历三月初三 举办地:桂林市壮族居住地 活动介绍: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
分日歌圩和夜歌圩。
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
夜歌圩在村子里,主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歌圩节前,人们要备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要赶制绣球。
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
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开始对歌。
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
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方式多样。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恭城桃花节:每年三月 举办地:恭城县 活动介绍: 每当三月,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恭城县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
桃花节期间,村民们载歌载舞,以舞会友,以花传情,“赏恭城桃花,住生态家园,吃绿色食品,做快活神仙”,是游客踏青观花,领略春的浓烈气息的绝佳去处。
恭城桃花节历经四届。
主会场一般设在大岭山桃园。
这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恭城,赏西岭桃花、品桃花美酒、唱桃花歌曲、跳瑶族傩舞、尝瑶乡美食。
(如去参观盛况,交通参考大岭山桃园之交通) 瑶族龙胜红衣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一年一度,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龙脊山下。
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
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
还会举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等传统节目和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民间体育活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壮族牛魂节:农历四月初八 举办地:桂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县 活动介绍: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
传说这天是牛王诞辰。
人们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
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
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
当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
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农历七月十三日----十五日 举办地:桂林市资源县 活动介绍: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
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
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
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苗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
苗年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在秋收结束以后。
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
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
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
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
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桂林山水旅游节:每年十----十二月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十---十二月)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
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加深了桂林旅...
每年桂林旅游人数大概多少人?
每年桂林旅游人数大概3870万人次。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广西最大空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桂林北接湖南、贵州,西面、南面与柳州市相连,东面与贺州市毗邻,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桂林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