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自己决定出门?
就像人越长大越会忘记过生日一样,我也是一周前躺着躺着忽然惊觉,呀,过几天就是种草的两岁生日了呢。ߑ�人的生日有阴历阳历之分,类似地,翠花一直觉得公众号也有两个生日,一个是创号
就像人越长大越会忘记过生日一样,我也是一周前躺着躺着忽然惊觉,呀,过几天就是种草的两岁生日了呢。ߑ�
人的生日有阴历阳历之分,类似地,翠花一直觉得公众号也有两个生日,一个是创号那天,一个是第一次发文的日子,而种草推送首篇文章的日期,便是两年前的今天。ߑ�
今天已经提前把蛋糕吃了,在这里进行一下「云分享」。ߑ�
毕竟是两周年的纪念日,感觉好像必须说点什么,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文章。
我自己喜欢看有生活细节的故事,觉得特别的真实,也喜欢写,但因为平常推送的文章类型限制,所以也没办法加入过多的日常细节。ߑ�
那就趁这会唠唠嗑吧,让你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翠花,不过和一般周年纪念日温情脉脉的路线不同,今天的文章里都是反鸡汤,抱怨、吐槽全都有,很真实的心情。
「累了,不想写了」。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最近是第几次说这句话了,转头还跑到自己的微博小号上发了这条状态。ߑ�
这是我5月23号时的心情,当天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主题是「少吃米饭及抗糖化」,大约因为与许多人的固有观念相左,所以当天评论区里非常多质疑,甚至是谩骂。ߑ�
文章是晚上8点30分推的,而我直到晚上12点都还在回复评论,答疑、争论,以及拉黑,可以说是整晚都浪费在这件事情上了。
理性探讨我一向是欢迎的,只要这声音有理,我就虚心接受,比如这种ߑ�
但那篇文章里的留言真的五花八门,有自称是医学生,然后就直接判定我们说得不对的(也没提出什么合理解释),还有些是文章里明明详细注解了,不仔细看就跑来质疑的,等等等等。ߑ�
尤其是那个说「作为一个医学生觉得没什么依据」的人,觉得TA有种以为摆出身份打架就稳赢的感觉,令人忿忿。
讲真,我在发文前不是没预料到这种情况,而且正因为预料到了,所以我特地花了平常的几倍时间检查了文章,并把很多补充内容都用小括号标注了,生怕造成误解、引起误导。ߑ�
但发出去之后,发现自己的这些努力并无卵用,该无视的还是无视,该乱读的还是乱读。那晚回复了四个小时的留言,好不容易停下来,我累得瘫在椅子上,虽然并没有说一句话,但就像声嘶力竭地和很多人大吵了架。ߑ�
在诸多文章类型里,写科普干货是最费时力的,动辄六七千字,还要查阅非常多的专业资料。ߑ�
往往也是这类文章,最容易招致非议。讲真,如果按照逐利原则,目标只是追求高阅读,我们完全可以不做科普干货文(这类型文章阅读量都偏低)。
那为什么要做?爱信不信,真的是使命感而已。很多人刚刚接触护肤,只听产品推荐是摸不着头脑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理论学起,才能慢慢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ߑ�
当然我也明白,10万粉和100万粉时相比,评论环境是没得比的,受众越多,嘈杂的声音也就越多,可是理论照不进现实啊,该郁闷还是郁闷。
我才不要说什么「过后我就释然了」这种假装积极的废话。
相反,「累了,不想写了」这种念头时常盘旋在我脑海里,隔三岔五就冒出来,最近频率还变得更高了--写作很快乐,但对付杠精令人精疲力竭。
大约老了以后,更想要躲在家里写小说吧。
还是5月23号的晚上,回复评论到筋疲力尽的我,在部门群里发牢骚,怀疑努力不过是徒劳。ߑ�
但小伙伴用一句话点醒了我,「粉丝选择我们,我们也选择粉丝」。
对啊,真正识货的人会懂得我们的努力,我敢说,种草公众号的某些文章,就是放眼市面独此一家,走出这里就绝对看不到的。
如果大家经营过任何表达观点的平台,总会发现有这么一小撮人的留言,让人莫名其妙:
一种是常常留言「我对你太失望了,果取关」的,还有一种是出言不逊被我怼了之后,留言说「我以为评论区是个自由的平台,没想到你这么玻璃心」。
Emmmm?如果这撮人希望我看到留言之后表示惭愧和痛心疾首,那不好意思,完全没有。
对第一种人我会答复,你有什么资格对我失望啊?你以为你是谁啊?要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和太上皇一样啊?
至于第二种人就更令人发笑了,谁和你说文章评论区是自由发言的平台?你朋友圈发个照片被人说不好看还要生气呢,怎么?你看完我推送的文章还要无理取闹挑三拣四,我就得把你供起来?那么喜欢发言就回家里自己面壁说去吧!
我觉得出现这种留言,除了是这部分人本身的问题,还有个原因是,公众号太杂,令很多人觉得「是我单方面挑选公众号,我在行使选择权」。
可能这个观点在部分公众号那里是适用的,但在我们这,对不起,行不通。
我一直觉得读者和作者之间是平等交流的关系,所以,我珍惜评论区里有理有据的发言,却不会对颐指气使的人低声下气。我们是靠内容在自媒体界立足的,不是靠态度好做人和气。
感谢所有关注深夜种草的人,但请某部分人,不要以为关注了就可以指手画脚叽叽哇哇的,要取关的话,也不用通知我,你不是在撤资,犯不着。
自打5月23号之后,我还真下定了决心,以后碰到在评论区谩骂、吵架、无理挑刺的,一律拉黑、迅速拉黑。
深夜种草不欢迎这样的读者,我们待人真诚,也希望被人真诚以待,有些人就是也不配看我们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江湖别再见了您内。(我还曾经遇到过有人在留言区说果取关,结果隔一段时间,又跑回来偷偷关注的,科科)
记仇的小本已随时准备好。
洋洋洒洒吐槽了一大段,说实话,真爽!
不过别看我现在这么快意恩仇,其实以前的我可怂了。
生怕得罪人,委屈自己、去努力维护一些毫无必要的人际关系,不懂拒绝,想着忍一忍就好了,完完全全的讨好型人格。这是我学生时代及刚毕业时的样子。
能在这点上做出改变,真的要感谢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影响,做公众号、做博主,本质上就是输出表达,当你不断地表达,不断地被肯定,自信慢慢地就建立起来了。
以及,我很能体会事业之于人的重要性,事业给人底气,自己能养活自己之后,活得就会分外坦荡,无拘无束,我享受这种自食其力劳有所得的感觉,享受到我几乎对学生时代不存有什么怀念。
这种做自己的快乐是浸透在方方面面的,正如我今天敢在这里说着这些反鸡汤的话,也是因为我摆脱了心理枷锁,不再小心翼翼地怕得罪人、不再担心别人会不会因为这样讨厌我(who cares?┓( ´∀` )┏)。
除了在心理上挣脱枷锁,其他方面也是,比如形象。
我记得一次在公众号公开照片时,自己胆战心惊到不行,恨不得抱着照片精修三个小时,还要摁住周围的人狂问,这照片好不好看,俗称偶像包袱--ߑ�
但今天,就放开许多了,连这样的照片都有胆放出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ߑ�
当然修图也是还在修的,只不过偏重于调色、改变光线、磨磨皮等等,甚至有时同事把我修得太美了,我还要打回去重修,因为觉得不像自己。ߑ�
最近还克服了障碍拍摄了记录日常的VLOG,这种随行的生活记录嘛,里面一截一大把表情包。ߑ�
我一开始有种观念,觉得博主必须每时每刻都完美,从脚武装到牙齿,这样才会招来大家的喜爱,但后面真的越来越不想活在这种精致的假象里,OK,我是很爱美、也喜欢研究护肤品化妆品,但我也会葛优瘫、觉得化妆很麻烦所以整天素颜出门、懒起来脸都不洗巴拉巴拉。
总之,我想让你们知道的是一个真实的我,而不是一个只在社交媒体上存活的假人,至于了解真实之后还喜不喜欢,关不关注,那是你的权利,自由选择。
这也是今天我选择写反鸡汤,而不是温情告白的原因,想告诉你们真实的我,除了会插科打诨发表情包,也会经常在屏幕后气鼓鼓得像一只河豚。ߑ�
我私下里并不是个脾气温和的人,很容易急躁,但我不会觉得因为自己脾气急全世界就得给我让道,另外可以保证的是,这种脾气会用在写作上,所以对内容特别执拗,可以说是吹毛求疵,眼里容不得一颗沙子。
从创号到现在的两年,很多事情都变了,但唯一没变的,是我做好内容的初心,相信你们都可以看得到。
有次和朋友聊天,她和我抱怨说自己的领导是大龄单身,周末也没啥消遣项目,特别喜欢在周末布置工作。
我一边无意识地附和她,一边突然意识到:妈呀,我不就是她说的那种大龄单身的领导吗!!!
而且我也确实挺喜欢在周末给大家发工作消息的,不过这不是刻意为之,是因为我每时每刻都在冒新点子,想到怕过后忘了,所以会立即发给团队里的人。所以我往往会加上一句,我先发过来,不用回我,到上班时间再看(心虚……)。
早在深夜种草刚创号的时候,我是只有一个人在麻利码字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带团队的事情,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而且我写文章很快,所以写得乐此不疲。
认识到自己得组建团队,是因为公众号越来越大了,更新的平台也越来越多,非常需要人帮忙。但那时的我可惶恐了,自己都还是个小屁孩心态,哪懂什么带团队啊?(结果别人给我默默发来了这本书……)ߑ�
可想而知,一开始做得真的不怎么样,很多初成为Leader的人,都会陷入一种误区,觉得员工是要和自己作对的,应该想办法管着他们,我也曾经困在过这种误区里,诸事不顺,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
因而真的想对那时刚加入的人说声抱歉,当初毫无经验,所以没有能成为一个符合期待的管理者,我心里是愧疚的。
后来也并没有什么捷径,就买相关书籍看,问周围有经验的人,以及设身处地地替团队里的人着想,帮助大家成长,而不是像个班主任一样管着每个人。慢慢地团队终于搭建稳定了,走上正轨。
我一直和成员们说,希望你能在这里学到尽可能多的专业技能,哪怕是以后到别的公司,也能有一技之长,我还会逼着大家看专业书、写读书心得神马的,被她们形容为「得比上学时还努力」。
我不知道现在的团队对我到底满不满意,但从整个团队超高的留存率来说,应该……还行?
涉及工作的事情我会很严厉,面目一板就像个教导主任,但平常生活里,都是她们损我居多,根本不把我当领导看┓( ´∀` )┏。
现在我不是出差很多嘛?每次去到新地方,都会惦记着可以给大家带回什么好吃的,所以被她们形容为旅行青蛙……ߑ�
种草今年多了很多专业科普文章,大家一直问,你真的是文科生吗?为什么写得出来?
实际上是因为我背靠着一个超厉害的智囊团啊,我们团队里很多成员都是专业人才,包括食品学、医药学、化学等专业的,而且不乏985毕业背景的人。(所以麻烦有些杠精别拿自己是做XX行业这件事来压我了,我们团队里专业又高学历的人还比你想象的多,哼)
我现在最常做的事,就是抓住她们问问问问,学学学学,如果你有来过我们办公室,最常见的事,就是我在和团队成员争论专业问题,有时大家甚至会就一个理论该怎么表达吵得面红耳赤。ߑ�
其实到现在,我也没有什么超强管理方法论,所知道的是,也只是将心比心,想想自己做员工时希望从Leader身上得到什么样的帮助,然后作为Leader怎样力所能及地给到她们(大约就是一个老母亲操的心……)。
我自己是一个超级工作狂,全年无休的那种,大年三十晚上还在写稿,即便在空余时间脑子也停不下来,总是在想工作还有那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最近可以写哪些主题的文章(现在没以前勤奋了,但也还是挺变态的)。
而我努力在做的,是尽量避免把自己这种工作习惯投射到别人身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不是谁都必须要把工作提升到这种强度。
有时候也想谢谢团队里所有人能「忍受」我,因为我对文章内容真的太吹毛求疵了,我甚至还想过把这句话打印出来贴在旁边的墙上--ߑ�
对工作吹毛求疵,是一种美德。
后来大家说集体反对,说太土了!!!我只好作罢。嘻嘻,最后夸一下自己,有一次一个刚加入团队的成员和我说,她真的觉得很荣幸能加入进来,而且团队里的人都是互帮互助,友好和善,就像在学校念书一样的氛围,她工作得很开心。
这种肯定,简直比中了五百万还开心呐!(并不)
我会继续努力的(ง•̀_•́)ง。
谢谢你听我唠嗑,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说明--
你真的很闲!
尤其是这篇文章里大半时间都在倒苦水,处处低气压。
希望你看完文章,能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翠花,能知道每天在电脑背后吭哧吭哧码字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之前在成都粉丝会上,有个妹子和我说「我们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却好像是熟悉到不行的老朋友一样」,哈哈,这是因为我把吃喝拉撒心情起伏全都记录在公众号文章里了,文章里的我,就是最详细的我,估计连我妈都你们没这么了解我。ߑ�还是那句话,我们能在茫茫人海里相逢,写文看文互相交流,真的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原本毫无交集的人,会对同样的话题产生兴趣,知道对方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觉得这就是网络分享的意义,它以极低的成本拓展了生命的宽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活中来。
谢谢陪伴深夜种草走到两周年的你,未来还有很多个周年纪念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深夜种草帮助大家变得越来越美。ߑ�
难得今天敞开心扉,你们有什么想问我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挑一些来回答,嘿嘿嘿。
点个赞
祝深夜种草生日快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