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文明旅行简单手抄报

浑源县荆庄学校始建于1964年,距今已有近54年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学校于2013年在原校址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新校占地面积16500平

浑源县荆庄学校始建于1964年,距今已有近54年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学校于2013年在原校址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新校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6人,现有专任教师28人。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创建特色,全面发展,培兴提能,启迪智慧”的办学方针引领学校发展,以“秉承诚信为先,倡导以人为本,培养良好习惯,推动文明风范”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前行,以“既求人人成才,更求个个成人”的育人宗旨培育文明学生,以“诚信、友善、健康、快乐”的校训助推学校进步。

校徽

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2005年度浑源县教育先进文明学校”、“2007年度浑源县教育先进集体”、2010年度浑源县科教系统“迎新年书画、摄影展优秀组织奖”、“2013年大同市博爱学校”2013年度浑源县“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综评第一名”、2014年度浑源县“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展演二等奖”、2014年度浑源县“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广播体操评比二等奖”、2016年浑源县“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2017年大同市“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2017年大同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度“优秀学校少年宫”。

思想道德建设

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营造浓厚的文明和谐之风。为响应全县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号召,动员全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来,学校高标准、严要求,每天一次的卫生检查、每周一次的“星级班级”评选、每月一次的“文明班级”颁奖、不定期的“文明科室”评比、“小手拉大手”共读文明知识、“文明相伴 安全相随”家长会,一系列的举措让学校常刮文明风、共做文明人。

以德育课程引领德育活动,丰富师生德育文化。培养理想远大、品德高尚、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特点,建立较为完整的活动育人目标序列。提出了一年级入学课程、文明礼仪课程、实践体验课程、家校共育课程、幸福课程等五大课程。结合一年级入学规范,学校编印了《一年级入学教育课程》德育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课程囊括了每周一次的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以及“红领巾监督岗”“文明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活动。实践体验课程包括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六年级毕业课程、“我们的节日”德育课程等。幸福课程主要坚持少年宫活动,并通过“道德讲堂进班级”活动,使学生快乐健康、幸福成长。

以“我们的节日”为切入点,童心向党、快乐成长。“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庆六一文艺展演活动中,为大家展现了我校学生幸福多彩的活动;“童心向党 话说端午”手抄报评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学生铭记的不仅是屈原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童心向党 感念师恩”毕业典礼展示我校的教育成果,也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父母和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让学生对小学和初中生活画上圆满句号,展望更美好的未来;开展“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们学会自理自立,共同成长,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我校组织的“快乐成长 进步创新”科技节,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学习科技的平台,充分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科技创造未来!

领导班子建设

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工作机制,完善德育领导机构,校长为组长,法治副校长、家长委员会委员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家长代表为组员。这个机构组成体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的特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组成的德育网络。拟订完善了各级领导岗位职责,对各领导作了具体的明确的分工,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靠管理出效益,同时注重协作,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以“家长志愿者”为主体,努力构建家校共赢的教育新途径。成立班级、校级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协调沟通作用;通过谈一次话、执一次勤、查一次卫生等“十个一”活动,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积极营造家校共赢的和谐氛围;各班建立家长微信群,通过家长微信群,传递家长的先进理念,交流家庭的优秀经验。

师德师风建设

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师德六条》等,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以“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为契机,挖掘身边的典型;开展每月一次的道德讲堂,本学年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以“幸福工作”、“爱岗敬业”、“爱与责任”等为主题的教师道德讲堂,以“诚信为本”的学生道德讲堂,学模范、悟道德;坚持每周例会前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班级管理艺术交流”、“爱与责任”、“温暖与希望”等为主题的交流,塑造一批有涵养的班主任工作队伍;坚持每月一次的德育专题会和安全工作会,确保班主任有据可依、有据可循;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志愿者活动中,以教师的素质影响社会。

校园文化建设

每个楼层各个板块均设计了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学习的文化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一楼为“中华传统美德”;二楼为“自我展示”;校园内的墙壁也设计了不同的主题:操场文化西墙三字经、篮球等运动图标和文明、努力、超越等体育精神相结合;操场东墙以中国梦为主线,色彩亮丽,内容简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智礼仪信”等版面张贴在醒目的外墙上,学生抬头可见。为方便展出学生作品,本学期在每个班教室门外的墙面上设计独立版面,各班两周一次更换版面内容,有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有学生的手工作品等,图文并茂,孩子们喜闻乐见。

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规划设计合理,校园教学、文艺、体育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到位。学期初,学校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统一备好一学期的安全教育课教案,上好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的有效资源,每周带领学生在周三的安全教育课上共同学习,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利用专题家长会、升旗仪式、签名宣誓活动、端午节前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共同收看防溺水短片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确保学生平安的度过每一天。通过每月一次的防震、消防等不同方面的安全演练,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逃生能力。

活动阵地建设

科室齐全,氛围浓厚。图书室对师生开放;学生在计算机教室、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等相应科室上课;体育器材室中的器材在体育课上合理使用;保健室兼职教师熟悉简单的包扎程序,会给学生处理简单的伤口。学校少年宫建设到位,成立的绘画绘馆、舞彩声活、书法乐园、小书虫俱乐部、绳彩飞扬花样跳绳队等8个活动小组,均能按照要求正常开展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艺术和情趣的熏陶。

学校坚持“树文明新风 创美丽校园”的办学理念,以“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活动模式坚持“以兴趣为主,以兴趣为纽带,以兴趣为起点,以兴趣为终点,以兴趣为标准”的原则,结合学校少年宫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设置各种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学生选择。

学校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开设了篮球、舞蹈、乐器、绘画、手工、等8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五下午学生选择喜欢的活动课程,在快乐的课堂上体验着幸福。(图文来自:玉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