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旅行真难忘
很多朋友都在我朋友圈看过,我发的南极的照片,每次聚会也总有人会问起我在南极的所见所闻。但当我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年的故事后,感觉大家却只是听个乐子,未免让我有些兴未阑珊。有
很多朋友都在我朋友圈看过,我发的南极的照片,每次聚会也总有人会问起我在南极的所见所闻。但当我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年的故事后,感觉大家却只是听个乐子,未免让我有些兴未阑珊。
有人会说,你这是装13失败的挫败感吧?我不否认有,但却不尽然,这趟南极之旅,并不是让我装一次13的这么简单的。
旁边的小同事笑我,怎么又想起这些往事了,是不是真上岁数了
当然不是,还不是因为刚刚看到一份关于南极游的报告
《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人均花五万,中老年去南极年轻人爱北极》
这份报告的标题让我愤慨不已,不过当我打开看了以后,也稍微释然了一些
毕竟价格上,非常的泾渭分明
其实要说的话,南极游是真的南极游,而北极游,很多事打个擦边球,毕竟北极没有南极那样的大陆,非专业人士不太容易去登陆。且南极的旅行,时间上动辄就要10天半个月以上,年轻人估计也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
挑选船只上说的也比较中肯,但确切来说,现在基本上都是150-200人的那种大船,因为小型船只危险性会高一些,而且2010年左右出台的南极规定上,除了限制一些很小的船之外,也拒绝了很多污染量比较大的旧船,一些特大邮轮因为动力原因也很难进入,间接的就剩下一些大中型燃烧轻油的船只了。
而接下来,我就讲讲我的南极之旅
一,
当我们落在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时,之前几千公里的劳顿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因为我们知道,马上我们就要踏上驶向南极的船了。
坐上船的时候,很好奇的四处看看,参观,未来的这一周多的时间,我们都将在这里度过。
可是我没想到,这里更像是一个囚笼。
纵使船上有很多娱乐的设施,比如酒吧等等,但是刚开始来的新鲜劲,立马就被失联的不安全感给代替了。
是的,船仅仅开了一小会,我们的手机就已经变成了平板,没有任何信号。网络,只能是花很贵的钱买卫星信号,而且网速仿佛回到了拨号上网的年代。
几乎变成原始人的我们,只能傻傻地看着窗外无边的大海,以及若隐若现的冰山
二,
万幸的是我们平安地穿过的西风带。
简单来说,西风带是南极周边一圈最危险的地带,虽然以现在的造船技术很难再出现船毁人亡的惨剧,但是一番颠簸通常也是很折磨人的。尤其对于我这种旱鸭子来说,全天都晕在船上,直到临近南极大陆了,才艰难爬起。
冰山也不再遮掩,就这么不停出现在船边,还有各国建立的科考站,也会突然出现在白白的冰原上。
三,
在天气最好的那天,我们乘坐这种冲锋艇,穿上最厚的冲锋衣和救生衣,登上的南极的一角。
一说到这里,第一印象除了纯洁白皑的雪,就是傻憨的企鹅了。
可别以为他们也是好吃懒做的,事实上他们正在“搬砖”,然后筑巢,然后才能迎娶白富美
四,
有人问我企鹅是不是特别可爱,我会告诉他,嗯是挺可爱,只要不那么臭,再爱干净一点的话
他们走过的雪路,都会变成“血路”
船员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的排泄物,企鹅主要是吃小虾小鱼,而他们的消化能力也不是很强,剩余的一些残渣,就会肆意倾泻在雪地上。
企鹅又是群居动物,成千上万的企鹅一起走过的路,自然将路也染成了血红色。
我想,可能他们的邻居也对此颇有微词吧,比如这只小鸟
或者是这只懒散的海豹
还有这个小家伙
这里拍照都必须使用远景,因为南极有个“5米公约”,既拍照不能距离企鹅等动物5米之内。
不过公约也说了,你可以距离他5米之外,不过如果他对你好奇,走近你了,这个就不算了。当然,你还是不能碰他的,他碰你?那可以
五,
可能几天下来,每次登陆都看到这些景致,也会有些腻了,没事,还有其他各种水晶似的冰川给我们解闷
以及船边偶尔会出现的鲸鱼或者是小鸟
六,
在这种与世隔绝的坏境里,除了同行的船友,没有任何人还会来找你。
就算是他们,也需要挨门挨户的敲门去找人,或者四处打听有没有人见到谁谁谁了。
一切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种街里街坊的感觉。
更有大把的时间去发呆,去思考人生,去寻觅灵感。
这么简单的一说,可能让人觉得很不合格,但这个中体验,真的因人而异,但不变的是,当你真的来过这里后,你的脑海中会永远印下一个难以磨灭的痕迹,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来过”
七,
就如同很多人对西藏的印象一样,没去过的,总不能理解一些人的想法,去了一次,还要再去第二次,第三次。
我想,南极也是如此,也有如此魅力。
当然,这次旅行,是老爸带我去的,我可没有那么多钱。
不过当看到这个价格后,也燃起了我“好好工作,天天向上”的斗志,不为别的,只为能再去一次南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