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旅行与不速之客
旅游季节来临,小心血栓症候群上身,阳光、沙滩、美食、奇景,近来的天气预告了旅游旺季,加上现在已临近暑假,拜现代交通便利之赐,走遍天涯海角旅游无极限。但是,一趟动辄十数个小时飞
旅游季节来临,小心血栓症候群上身,阳光、沙滩、美食、奇景,近来的天气预告了旅游旺季,加上现在已临近暑假,拜现代交通便利之赐,走遍天涯海角旅游无极限。
但是,一趟动辄十数个小时飞行或长程巴士,久坐不动,不但让人腰酸背痛,更要小心别让血栓悄悄上身!轻则脚肿疼痛难耐,严重者甚至致命。
搭机、搭车久坐易得血栓症
不论是国外长途旅行或是国内旅游,甚至是邻里社区的短程旅游活动,难免都要长时间搭飞机及乘坐游览车,但如果坐太久,没有常起身活动,尤其是老人家、糖尿病人、三高患者、吸烟族等,较容易发生血栓。
图片来源编码:P12103
人的心脏就如同马达一般,血流从心脏打出去,透过动脉循环到人体各部位、到下肢,动脉血流速度较快;但是,血流透过静脉回到心脏时,尤其下肢末梢血流必须对抗地心引力逆流向上,难度就比较高,此时有赖于下肢活动让小腿肌肉收缩产生推力,协助流速较慢的下肢静脉血回流到心脏。
当人长时间久坐、下肢一直保持不动时,静脉血流往往下得去却上不来,由于静脉血流速度变慢,甚至可能在受伤的血管壁凝集,因而形成「静脉血栓」。这种静脉血栓的可怕之处在于,若在下肢局部塞住,可能会让下肢肿胀、疼痛;血栓还可能脱落随着血流四处游移,一旦卡到肺部即形成「肺栓塞」,让患者发生呼吸窘迫,如同被掐住脖子般无法呼吸而死亡。新闻报导偶见有人在网咖连打3天3夜线上游戏猝死,除了心肌梗塞之外,很有可能就是肺栓塞夺命。
经济舱座位卡卡,长时间不动易血栓症候群
血栓症候群之所以被称为「经济舱症候群」,就是因为飞机经济舱座位狭窄,且无法随意起身走动,一般飞机经济舱椅距约32吋、椅宽仅17~18吋,身形较高大壮硕的乘客形同被「卡」在座椅上、动弹不得,因此,当长时间膝盖弯曲、被限制在狭小空间中固定不动,就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
国外统计,只要飞行航程时间超过10小时,即好发静脉血栓,西方人每千人就有1人发生「血栓症候群」。不过,血栓发生率与人种相关,白种人发生血栓的机率比黄种人高4~6倍,东方人发生率较低,但是,根据临床观察,只要超过3小时久坐不动的长途路程,就可能产生静脉血栓,65岁以上的老年人、胆固醇偏高、血液浓稠的人、三高及糖尿病患、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以及吸烟者的发生率偏高。
下肢血栓小腿硬如石,寸步难行
「小腿硬得像石头一般,一脚肿胀得比另一脚大2倍,稍一碰触就疼痛难耐这是下肢静脉血栓典型症状。」袁明琦指出,患者只要一抬脚或是弯曲下肢就痛得哇哇叫,甚至痛到寸步难行。
血栓形成需要时间,,长途旅行者经常会在下飞机经过一夜休息后,突然发现下肢肿胀,下肢静脉血栓多半只发生在单侧,患者可能以为脚部肿胀疼痛是走路走太多,但后来发现就算把脚抬高都无法消肿,甚至用手按压小腿肚时,由于深层静脉阻塞缺乏血流失去弹性,压下去就直接凹陷,吓坏不少病人。更严重的是,少数患者除了下肢肿胀之外,还合并有肺栓塞症状,有些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走路很喘、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除了上述症状,加上曾有长途旅行或久坐、久站情况外,临床上还会用血管超音波及抽血检测来诊断血栓症候群,下肢血管超音波可看到静脉血流到下肢血栓处后突然不再流动,以此判断血栓的部位;并且抽血检测栓塞指数(D-Dimer),一旦发现数值超过正常值2~3倍,就可能是静脉血栓。若进一步怀疑患者出现肺栓塞,则需透过电脑断层血管造影,以确认栓塞部位。
小小血栓轻忽不得,需住院治疗
由于血栓具有致命风险,在这里强调,如果患者在发作的48小时(急性期)内就医,会被要求住院至少3~7天,施打血栓溶解剂以及抗凝血剂,以排除静脉血栓。这是因为施打血栓溶解剂需密切观察有效剂量,同时避免剂量过重产生脑出血或血栓剥离后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副作用,尤其对于年老、有中风病史者要特别小心。另外,施打抗凝血剂也要避免跌倒碰撞导致出血,因此,住院治疗观察有其必要。
由于血栓症候群复发机率偏高,静脉血栓患者多半会被要求持续口服抗凝血剂3个月,但是,必须留意抗凝血剂与花椰菜等富含维生素K的深绿色蔬菜或其他药物并服,可能会产生交互作用而影响药效,传统的口服抗凝血剂安全性仍有待提升。
不过,治疗血栓已有新型抗凝血药物。人体内共有13种凝血因子,新的口服抗凝血剂为拮抗凝血因子2或10,安全性较高,可降低最令人担心的脑出血风险,且药性较稳定,比较少与食物或药物相互干扰。
哪些人是血栓高危险群?
血栓的发生与血液浓稠程度、血流速度和血管壁是否受伤有关,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血栓症候群,但是,有些族群要特别当心。
●吸烟族:血栓形成的主因之一是血液滞留,由于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成分进入血液后,不但让血液变浓稠,也易附着在内皮细胞上,让内皮细胞失能,无法分泌促进血流顺畅的物质。吸烟者的内皮细胞就像被蒙上眼睛的守卫,失去保护能力,使得瘾君子发生血栓的机率大增。
●吃避孕药女性:不少女性特别爱出国旅行,30~40岁长期服用避孕药的育龄妇女,由于避孕药所含的荷尔蒙与雌激素都会增加血栓风险,她们也是血栓症候群的高危险群。
●65岁以上老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患者:他们的血液较浓稠,也是血栓高危险群。
●肺癌、乳癌等癌症病人:因有些癌细胞易分泌血液凝集激素,促进血液凝固,让患者发生血栓的机率增加。
●骨科手术后患者、中风、洗肾病人:因术后疼痛不敢乱动,或中风后病人因行动不便、长期卧床不动,都会增加血栓发生率;洗肾患者则是血管易硬化、受伤,也是血栓的高危险群。
万全准备,防血栓,订机票、找食宿,规画旅游路线和景点,当计划旅游行程的同时,也别忘了启动防血栓保旅途健康的准备工作。
要预防旅途中的「不速之客」──血栓症候群搅局,提醒,记得在长途旅行中要多喝水、多运动,部分血栓高危险群可考虑预防性用药,让大家开开心心出国旅游、平平安安回家。
长途旅行防血栓,第一要务多喝水
长途旅程预防血栓,第一要务是多喝水。人体血液中70%是水,为避免血液变浓稠,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旅途中应多补充水分,多喝水可避免血液过黏滞留在局部,形成「深层静脉血栓或栓塞」。
尤其是搭长途航线时,高空中空气十分干燥,身体水分蒸发快速,很容易脱水;再加上搭经济舱,除非是坐靠走道位子,座位一整排起身不易,很多人怕麻烦不敢多喝水,以免频频起身上厕所,但「怕麻烦,反而容易有麻烦」,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当感觉口渴时,往往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
长途飞行怎么喝水才足够?飞机上提供的小纸杯大约1次150cc,要提醒自己每30分钟喝1杯水,1小时至少喝下300c.c.,如此至少2小时会「逼」自己起身上厕所,走动的同时,也顺道伸展四肢,活动一下筋骨。
运动不可少,高危险群搭机前先吃药
搭长途游览车旅行虽然也可能因久坐出现血栓,但是,长途巴士通常会在途中安排停靠休息站,方便旅客如厕、购物,与长途飞行的旅客相比,较少出现血栓。袁明琦指出,近年来,反而是超时加班的过劳上班族或网咖熬夜打怪的年轻人,由于长时间久坐不动,下肢循环不良产生深层静脉血栓的病患,在门诊中经常可见,关键在于缺乏运动。
多动也可预防血栓,怎么动都可以,最好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让心跳加速、促进血液循环,只要心跳快一点、血流会加速,血液不滞留即不易形成血栓。在飞机上可以每看完一部电影,大约1.5~2小时就会离开座位,站起来走一走,走到机尾上厕所,就算坐在椅子上,也会抬抬脚、原地踏踏步,尽可能多走动来预防血栓。
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症患者,或是曾有血栓病史或血栓高危险群民众,在长途旅行前可以先咨询医生,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预防性投药,以降低旅途中血栓风险。一般会建议在行前1、2天开始口服抗凝血剂,最晚可在当天上飞机前先服新型口服抗凝血药,降低血栓发生率。
弹性袜加减用,疗愈小物助好眠
穿着弹性袜,能否预防血栓?医生们多半持保留态度。弹性袜穿不久,尤其许多弹性袜含橡胶成分,大约穿3~4小时就会因闷不透气出现皮肤搔痒等不适症状,如果穿着弹性袜上飞机,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要脱下来透透气;黄建龙也试过穿弹性袜上飞机,但也直言「穿不住」,十分不舒服,且弹性袜对于预防血栓症候群成效有限。
至于护颈枕或腰部靠枕等随身小物、旅行良伴,对于旅途中的舒适是否有帮助?这些小道具可协助民众在旅途中调整姿势,例如颈枕可协助固定颈部,避免因熟睡时姿势不良压迫颈部血管,阻碍血流或因姿势不正形成落枕;腰部靠枕也可协助支撑背部、让长途旅行民众姿势端正一些。
长途旅行时,应尽量穿着宽松、透气、舒适的衣物,怎么舒服怎么穿,上飞机切记多喝水、饮食清淡、少饮酒;10多个小时的航程,穿上袜子、换上拖鞋,戴上眼罩或耳机,听着音乐,靠着具身心疗愈效果的小抱枕,在机上也能沉沉睡去,一夜好眠,以饱满的体力和愉快的心情,迎接接下来的行程。
由于飞机经济舱空间狭窄,且无法随意走动,在这里给大家分享适合在经济舱座位或小空间伸展的「搭机操」,总共4招,老少咸宜,让长途旅行的人可以在座位上适度伸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症候群上身。
《第一招》飞龙在天!飞啊飞!
动作:
1.坐在座椅上,双手合掌如龙头,从胸前延伸出去一直到前方椅背。
2.接着双手伸直朝右方伸展,腰部也跟着往右边扭转,持续3~5秒。
3.再将双手往左方伸展,将身体带往左边伸展,持续3~5秒。
4.这个动作可反覆做3~5次。
作用:适度伸展腰部和上臂肌肉。
《第二招》合掌敬天又敬前
动作:
1.坐在座椅上,双手合掌往上方延伸,眼睛看着手掌,深呼吸、慢慢将身体顺势后仰,持续3~5秒。
2.接着如拜拜姿势,身体慢慢往前弯腰伸展,双手合掌前拜,尽量让屁股抬高离开座椅,持续3~5秒。
3.这个动作可反覆做3~5次。
作用:适度伸展脊椎,把久坐不正的脊椎稍微调整回来。
《第三招》扩胸左顾又右盼
动作:
1.双手举高,手肘弯曲下降与肩膀成90度,如伸懒腰一般扩胸,同时往左右伸展,扩胸动作持续3~5秒。
2.接着保持手臂姿势先往右侧转身伸展,以放松肩颈肌肉。
3.再往左侧转身伸展,持续3~5秒后,再回复到正面,放下手臂。
4.这个动作可反覆做3~5次。
《第四招》前翘后翘活跳跳
动作:
1.坐在椅子上,双脚自然踩在地上,先将脚尖着地往前翘起,如跳芭蕾一般,持续3~5秒后,将双脚落地。
2.接着将脚跟着地往后翘起,持续3~5秒。
3.随后双脚踩地,如跳跳绳一般在原地抬脚、落地,持续约10次。
作用:这个动作可以同时伸展足踝和小腿肌肉,刺激下肢肌肉收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
提醒长途旅行的人们,这4招「搭机操」最好可以每小时做一次,预防血栓之余还可以适度伸展筋骨,避免因久坐产生腰酸背痛。除了坐在座位上原地的伸展动作外,还要利用每次起身离座上厕所的机会,最好多走几步,从座位再走到机尾或空间较大的地方,加做较大动作的下肢伸展运动,如前弓后箭的弓箭步伸展,左右脚交替抬脚运动,放缩因久坐紧绷的肌肉,伸展筋骨。做完还要记得多喝水,补充水分,才能避免血栓症候群上身,扫了游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