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中国的月球旅行

如果你将做一次探访月球旅行,你会怎样发表你的感言
几年,中国的探月、登月计划受到世人的关注,但依然掩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中国人何时在月球上留下第一行脚印,在这里插上

中国的月球旅行

如果你将做一次探访月球旅行,你会怎样发表你的感言

几年,中国的探月、登月计划受到世人的关注,但依然掩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中国人何时在月球上留下第一行脚印,在这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都成了许多人急切想知道的问题。

浮出水面的登月计划 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的计划,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

在外界看来,“嫦娥一号”卫星升空实际上只是中国整个探月工程的一个序曲。

尽管目前国防科工委仅仅启动了“嫦娥工程”第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第二期和第三期计划尚未正式立项,但是没有人怀疑它们已经是“箭在弦上”。

2007年4月“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以后,接下来“嫦娥工程”第二期就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有消息表明,2009年至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其中2012年向月面发射一个软着陆器的计划已经基本确定,按照这一计划软着陆器将携带载有摄像机和多种探测仪器的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查,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

目前中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

据悉,二期计划中采用的月球车,将采用全国招标的方式来选择,目前国内已经有10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了角逐。

在此之后,中国将进行就是2017年“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即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

在这个阶段中,空间机器人将会充当主要角色,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为了尽快实施机器人登月计划,国家早已经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并且空间机器人现在已经进入研制程序。

有专家认为,在太空,宇航员是极其昂贵的资源,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机器人代替宇航员的某些工作将更加安全、经济。

“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那时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

在这一期工程中,中国将如何载人登月呢?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

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低调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的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中,并没有提到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

我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至今也没有公布载人登月的具体计划或者设想,也就是说目前外界所传言的“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政府方面的证实。

国内航天界的专家表示,在航天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政府一向行动稳妥。

实施登月计划时政府方面也同样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

作为我国整个登月工程的前奏,我国谨慎地启动了探月工程的“绕”计划。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载人登月以前,实施针对月球的前期探测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中国现在有能力把人送到月球,但是只有单程票,我们现在没有能力保证能回来。

”欧阳自远因此认为中国的探月计划必须经历不载人时期的三个阶段,然后才能考虑载人登月,这也是绝对保障登月宇航员的需要。

事实上,让登月宇航员绝对安全返回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一点对美国来说也是如此。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成功登月。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举世闻名的登月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甚至差一点毁于灾难。

最惊人的是,当宇航员结束2小时的月球行走之后,竟然发现登月舱引擎开关损坏。

原来,在狭小的登月舱里,宇航服刮断了启动引擎的极为关键的一个电路开关。

如果没有开关,他们就今永远留在月球上。

另一份保存了30多年的机密文件显示,当时尼克松总统对宇航员可能被困月球的情况非常担心,并曾准备了一份备用演讲稿,其中称:“命运注定这些和平探索月球的人,永远安息在月球上。

” 尼克松总统的这一“备用悼文”差点成为现实。

万幸的是,宇航员用圆珠笔成功化解危机,最终逃过了劫难。

“探索”频道2006年3月31日播出的最新纪录片《第一次登月》首次披露了这一惊人内幕。

国内航天专家表示,要想载人登月,并让登月宇航员绝对安全返回,宇航员必须尽早进行相关的适应训练。

据悉,美国为了准备2018年的登月计划,美国的登月宇航员已经在海水下一个像宇宙飞船一样的罐状体中忙于训练。

然而,在2006年7月16到2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上,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在报告中透露,中国的航天员正进行针对神舟七号出舱任务的训练,目前并没有登月人员的培养。

不过,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外界并不知晓。

白皮书密码 虽然政府方面在载人登月方面刻意保持了低调,但是有国内航天航空界专家表示,我国目前如果在发射月球卫星和机器人登月计划方面取得成功,那么何时载人登月,剩下的就只是一个时间的...

中国人在什么时候登上的月球

中国人目前仍然未登上过月球。

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坐的是“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5时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在太空中停留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旅行了约60万公里的航程。

载人飞行任务1992年9月,中央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 苏联太空人,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人类的第一次登月:阿波罗11号(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参考资料和讯网:http://news.hexun.com/2016-10-16/186437839.html...

人类登月的资料

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

这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虽然是美国与苏联竞赛的产物,但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第一步。

人类登月概述登月一场竞争的结果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苏联连续获得数个空间赛第一:1957年1 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与之相比,尽管美国也获得了两个第一:1960年 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962年7月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作试验性通信,但同苏联的巨大成就相此,显得小巫见大巫。

在加加林飞行之后不到四个星期,美国航天员阿兰·谢泼德中校乘“水星”号飞船进行了亚轨道飞行(186千米),它说明美国具备了摆脱空间困境的能力。

人类登月的成就苏联的月球2号于1959年9月登陆月球,是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而美国的阿波罗11号则于1969年7月成功登陆月球,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历史上最早登陆月球的人类。

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1865年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则是人类出现最早有关登陆月球的概念之一。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是指2003年3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正式起动的月球探测计划。

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阿波罗计划综述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罗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标。

在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达成了这个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罗计划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早期。

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领先一步登月的最大因素。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飞船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作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底结束。

迄今(2012年)为止还没有过其他的载人航天器离开过地球轨道。

阿波罗计划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并探测了月球重力、磁场、月震等。

后来的天空实验室计划和美国、苏联联合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也使用了原来为阿波罗建造的设备,也就经常被认为是阿波罗计划的一部分。

阿波罗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计划中也有过几次严重的危机,包括阿波罗1号测试时的大火造成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罗杰·查菲的死亡;阿波罗13号的氧气罐爆炸以及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返回大气层时排放的有毒气体都几乎使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丧命。

阿波罗计划过程1969年7月16日早晨9点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连同它的三十六层楼房高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角的39A综合发射台发射了。

在飞船上的是民航机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两个空军军官小埃德温·“嗡嗡叫”奥尔德林上校和迈克尔·科林斯中校。

土星号的第三级把他们送进了一条一百一十八英里高的轨道。

把一切工作系统检查了两个半小时之后,他们再度发动了第三级火箭,这使他们获得了每小时二万四千二百四十五英里的速度,脱离地球大气层向二十五万英里外的月球前进。

在离地球五万英里处,科林斯操纵名为“哥伦比亚”的指挥舱,使它与称为“鹰”或简称L·M·的脆弱的登月舱正面相对。

“哥伦比亚”和“鹰”互相一钩住,土星号的第三级就被抛弃了。

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们开动了“哥伦比亚”的发动机,使他们进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六十九英里之内的一条轨道上。

在肯尼迪角时间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爬过两个运载工具之间的管道,进入了登月舱“鹰”号,那天黄昏,宇航员们就进入了月球的重力常这时他们离月球已不到四万四千英里,速度越来越快了。

星期六下午,他们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时三千七百三十六英里,进入了绕行月球的轨道。

航控台(它们与设在休斯敦的国家宇航局载入宇宙飞船中心联系的无线电报机)于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点零2分钟叫醒他们,因为这一天是预定在月球上着陆的一天。

在“鹰”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登月舱着陆用的四条难看的腿伸展出去。

航控台告诉他们说:“你们完全可以驶离船坞了。

”于是,登月舱就和“哥伦比亚”分开,这时阿姆斯特朗说,“‘鹰’已经长了翅膀了1下午3点零8分,他发动了宇宙飞船的引擎,于是他们朝着月球上的静海飞去。

他们在离月球表面九点八英里处进入了一条低轨道,在一片可怕的满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飞行。

这时,休斯顿的一部计算机开始在他们的仪表盘上闪光,向他们发出警报。

现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们当然不能回头,于是他们就根据在休斯顿的一个青年指挥官员的指示向前飞去,阿姆斯特朗掌握着操纵器,“嗡嗡叫”奥德林不停大声读出仪器上显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

他们在下降的最后时刻,遇到了一些麻烦。

当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将落在广阔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处于他们的目标之西四英里处,故有此称)时,“鹰”舱月球之间的距离已不到五百英尺了。

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飞去,但这计划外的延长旅程,意味着他快要...

中国的探月工程分哪几阶段?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二○○六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我国的登月计划也逐渐浮出水面。

航天专家欧阳自远预测,在未来15年至20年内,中国将会有在月球建设基地的打算。

登月前先分三步走 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的计划,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

2007年4月“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以后,2009年至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

2017年“嫦娥工程三期”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

“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

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

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登月过程结束。

政府白皮书密码解密 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置于重要地位。

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发布《二○○六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表示,在未来的时间内,探索外层空间将会成为中国航天计划的重要内容。

报告上的信息显示,寻找资金或者技术方面的支持,将来中国在探月项目上寻求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铁板钉钉”。

2024年,中国载人登月? “中国将在2024年把人送上月球。

”2006年6月路透社等外国媒体更是对中国的登月时间更是做出了非常肯定的报道,依据是香港《文汇报》的消息:2024年的“嫦娥四期”工程,中国航天员将可能执行登月任务。

人类将在2020至2030年间在月球上建立一批月球基地,从而使月地旅行和月球实验成为可能。

中国的整个月球探测大概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个叫探月阶段,或者说不载人阶段;第二个是载人登月阶段;第三个是驻月阶段,即建立月球基地,长期进驻的阶段。

欧阳自远断言,在未来15年至20年内,中国将会有在月球建设基地的打算

中国有能力登月了吗?

2,4,7,9都需要空气,而月球上市真空,所以排除(8要看实际情况,如果是考验真空不能传声则不能听MP4)月球上重力小于地球上的,所以可以办到1.3可以称重,但是这是在月球上的重力,换算成地球上的要乘以6月球上有磁场但,月球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的1/1000所以指南针基本不起作用5排除6讲的是电生磁,适用于月球综上1,3,6可以,8有争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