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堡旅行
功与罪,错与对,都不是永恒的。曾经被憎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就成了被怀念的。就像当年被处死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们。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资料图初到俄罗斯
功与罪,错与对,都不是永恒的。
曾经被憎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就成了被怀念的。就像当年被处死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们。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资料图
初到俄罗斯叶卡捷琳堡,问起当地具有历史文化的景点,几乎无一例外的会提到“滴血教堂”。单从字面上理解,滴血足以让人毛骨悚然,不由自主的会联想到欧美的恐怖片。

滴血教堂。资料图
的确,“滴血教堂”与悲剧有关。这座教堂建于2000年-2003年,建筑属于拜占庭风格。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而建。

尼古拉二世肖像。资料图
尼古拉二世生于1868年,是亚历山大三世长子,28岁那年加冕登基。从教堂里留存的照片看,尼古拉二世身材修长、帅气俊朗。他在位期间,曾带领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罗斯百姓带来了灾难,引发一连串的反抗,后来爆发了“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将这位末代沙皇及其全家安置叶卡捷琳堡。
再后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发动了惊动世界的“十月革命”,攻克冬宫,建立苏维埃政权。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复辟势力的四面合围,岌岌可危,列宁领导红军浴血奋战,誓死保卫红色政权。
1918年7月,西伯利亚的复辟力量、彪悍的白军,打着沙皇尼古拉二世旗号的大军压境叶卡捷琳堡,注定了尼古拉二世全家厄运在劫难逃。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惨烈斗争中,为组织沙皇复辟,列宁下令将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11口,枪决于此地,连同他的仆人和厨师……

当地百姓拜谒教堂,在教堂前虔诚鞠躬
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处死至今已近百年,当年处死他的人死了,苏联政权也成为了过往,而人们对于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同情和怀念却与日俱增。
历史总是让人忘记伤痛,记住美好。就像尼古拉二世,他给俄罗斯百姓带来的伤痛慢慢褪去,而他全家的遭遇被越来越多的人报以同情。苏联解体不久,叶卡捷琳堡的百姓在他们遇难的地方建立起一个教堂。取名:滴血教堂。

滴血教堂

滴血教堂
这座有着悲惨过往的教堂,时刻在提醒着,没有杀戮的和平才是最该珍惜的。滴血教堂,也逐渐成为了叶卡捷琳堡知名地点,很多到叶卡捷琳堡的旅行者,一般都去拜谒这座教堂。

滴血教堂外景

每天到滴血教堂参观拜谒的人,络绎不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