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悲惨结局
美联储作为全球的央行,其一举一动足以掀起大浪,近年来美联储走上加息道路,甚至开始探索缩表(缩减资产负债表,这举措比加息还要猛,或让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值钱)。美联储的这些动
美联储作为全球的央行,其一举一动足以掀起大浪,近年来美联储走上加息道路,甚至开始探索缩表(缩减资产负债表,这举措比加息还要猛,或让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更值钱)。
美联储的这些动作让世界资本市场掀起惊天骇浪,按照过去的思维模式,美联储一旦开始加息,美元指数会涨(变得值钱),美股及黄金会跌等现象,甚至会造成国际上的美元回流到美国,有些喜欢欠外债的新兴市场国家或引发金融危机,资产被重估,过去的这些后果俗称“美联储剪羊毛”。
但是,随着美联储这两年来启动加息,根据市场反应来看,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美联储预期“效果”,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并又有被“剪羊毛”而且美元指数震荡下行,美股蹭蹭的往上涨,这完全不符合过去的经验,很多人笑称新兴市场国家的“羊毛“硬了,美联储有点减不动了,我们希望如此。不过,希望会变成现实吗?
新兴市场面临温水煮青蛙的局面
美联储加息重要的标准是,失业率减少,通胀率增加,美国经济强劲,其中,核心通胀率的标准为2%,但是,五月美国非农就业不及预期但是失业率却创十六年新低,核心通胀率创下24个月新低,这些重要标准虽不如预期,不过美联储还是在本月15日又一次加息了(今年第二次加息)!
美联储的解释是;“美联储肯定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温和,就业增长温和但稳健,家庭支出和企业固投持续扩张,承认通胀指标下降,正在“密切关注通胀发展”,并预计其将在近期内维持大体低于2%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终于给出了明确的缩表信号,美联储主席耶伦今日暗示会继续加息,说若经济进展符合预期,可能会相对较早实施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希望让缩表不会明显影响市场。而接下来的市场反应是,美联储美东时间2点宣布加息,纳指应声下挫。而金融股领涨大盘。美元指数应声上涨,美债收益率今日下跌,在FOMC宣布加息后,跌幅有所收窄。黄金震荡下行
如果说以上美国市场反应是短暂的,那么看一下新兴市场的反应,晚间8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扩大跌幅,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日内涨幅0.89%,非美货币均不同程度下跌,(这些市场反应或许是短暂的,但是能不能耐得住美联储以后接二连三的加息以及缩表呢?)
综合来看,美联储近年加息后市场表现反常,近年这一次加息却距离正常越来越近(美元指数涨,黄金跌,美股跌等现象),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步伐越来越快,并且缩表提上日程,这看似温水煮青蛙的游戏能不能提前结束还是未知。但是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警示!
没有阳谋亦没有阴谋
当前,美联储如期加息,加息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预期,对于投资者来讲,预期是最为关键行动指标之一,美联储预期到2018年底将还有4次加息,并且还会缩表,这在市场预期当中会让美元变得越来越值钱,当投资者手中的钱回流到美国后,其带动美国经济发展,会获得比预期更好的回报。
但是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却如同釜底抽薪,这已经变为阳光底下的博弈,没有阳谋亦没有阴谋,这就是场大国利益的较量,而较量的关键是本国有没有更好的预期收益率,而要想有更好的预期投资回报收益率,就要让经济持续发展,只有经济持续发展才能满足投资者不断索取的回报,才能真正长远的让投资者留在本土共同发展,反而那些通过各种绞尽脑汁的堵住资本外流的办法是不够长远的!
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速有目共睹,期望能与世界各国投资者共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经济增长才是硬道理
此前,市场担心美联储快节奏加息将加速新兴市场资本流出,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却在不断走弱。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为何会留在新兴市场国家呢?
资本是贪婪的,也是逐利的,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经济的持续发展会带来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从投资者的选择来看,国际金融学会(IIF)和EPFR Global的数据显示,5月,流入金砖四国的非居民金融资产达1665亿美元,12个月前为流出283亿美元。
专注新兴市场投资的Ashmore 集团研究主管Jan Dehn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新兴市场的公司正在摆脱“史上最长的盈余衰退期之一”,“
摩根士丹利货币经理Jens Nystedt在一份邮件中表示,“基本面改善,诱人的估值和高收益率使新兴市场再次具有吸引力,包括金砖四国的一些成员。”有利条件将延续,全球资本的流入将为新兴市场提供一个支撑性的宏观环境。
投资者看好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市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同时也带有风险,相对来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基础较弱,但是市场前景广阔,并且,新兴市场所代表的金砖五国中,有广大的人口作为支撑,通过廉价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足以短时间内拉动经济的发展。
不过,经济的发展前提是良好的经济环境,从五国的表现来看,巴西与南非两国在这方面或有欠缺,这是两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痛点!另一大痛点是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过于依赖本土能源,从而被动的接受外部经济环境,进而制约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未来一年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仍需咬紧牙关
美联储近日如期加息,而且把缩表(缩减资产负债表,比加息还猛)提上日程,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要想不被美元回流而造成冲击,唯有在经济上持续发展。
美联储预计到2018年底还要加息4次,这种加息预期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太可怕,特别是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一旦有黑天鹅飞来影响到政治或者经济,那么投资者选择撤离而造成的经济影响或是致命的,而受苦的却是最底层的广大劳动者!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可以说是部分实体企业有朝气,多数企业半死不活的状态,对于当下实体经济低迷现状,特别是传统经济更是每况愈下,很多人归咎于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冲击。
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受到互联网电商的影响,很多实体店都觉得经营困难,而对于当前提出的“互联网+”口号,在实体企业走投无路谋发展的情况下,纷纷将这一口号视作经济转型升级的救命稻草,企业对于“互联网+”这方面需求滋生出这方面的市场,市场因此诞生各种打着该口号旗帜的供应。
从中也生出各种市场乱象,有些企业或借助互联网顺势突破发展,但是更多的企业却倒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路上!众所周知的是,当下人人都在接触互联网经济,资本市场各种风口也均出现在关于互联网经济这一层面上,对于传统经济的冲击可谓很大,(不过,传统经济盲目的融入互联网或将从此一蹶不振!)传统经济特别是一些行业已经迎来了重大冲击,不过,凡是均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互联网新兴事物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实体零售业!
从 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互联网经济特别是零售业迎来了蓬勃发展,2017年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4663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实物商品网 上零售额18798亿元,增长2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1.5%、 20.6%和29.2%。
通过数据来看,网上零售已经占据整体零售业的多数江山,实体零售店需要的成本远远高于互联网电商,而且我国当前消费者已经对互联网电商形成一定的偏好,这种市场格局反而吸引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线下零售,从而打造所谓的新零售模式。
通 过历史情况来看,有一家美国电商巨头起步于网上书店,随着其逐渐发展,但相应的是线下实体书店命运却较为悲惨,有些实体店巨头甚至遭受破产的结局,随后, 该电商巨头进军了电器零售行业后,行业巨头RadioShack和Circuit City也被取而代之,RadioShack于2015年2月申请破产。
当前,该电商巨头又把目光瞄向了超市百货行业,并花巨资收购全食超市,引起行业震荡,导致像老牌沃尔玛等实体巨头在股市上暴跌!
国 内的电商行业也搞得风生水起,不仅有巨头收购实体零售超市,而且在近日某电商搞得活动上创下1000多亿元的交易量,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本次电商活动中, 女性客户成为 “剁手”主力,其中女性用户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2倍,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生鲜、母婴、生活旅行等品类女性用户占比远超男性。
通过上述的阐述已经很明显的表明互联网经济对实体部分行业的冲击,(有些实体行业反而借助互联网的便利取得较好的成果)不过,事物的发展均有正反面,那么互联网经济难道真的会将部分实体经济冲击跨?
互联网经济诞生于科技变革,亦是一场实体再塑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离不开各种支付工具的不断创新,也离不开线下各个快递小哥,这各种“离不开”推进了其发展,这些发展给制造商带来了交易便易。制造商可以通过电商缩短产业链,直接到达终端消费者,而在这过程,是背后各种科技工具的扶持。
也可以这么说,互联网经济冲击了部分实体经济,但是也塑造了一批实体经济,比如庞大的物流体系,各种与互联网相结合发展的企业,这正如一场变革,有新生的事物,亦有消亡的事物,对于普通消费者,我们享受到了互联网经济带来的便利,对于一部分实体企业来说,要么涅槃重生,要么另选他路!
我国经济数据有很多,往往我们关心到的有GDP,CPI,PMI等,不过,不要遗忘了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数据,它就是财政数据,这项数据能直接反映出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财政收支的来源与去处,对于广大纳税人来讲更能体会到其存在感!
据财政部公布,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73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创年内新低。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915亿元,同比增长9.2%,收入增速创年内新低的因素主要是受相关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我国大力提倡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
从五月份的财政收支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大于收入,较明显的财政赤字,相对来讲赤字不算大,要知道,今年我国预计要减税降费近万亿元,让财政收入承担较大压力。不过从1—到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224亿元,同比增长10%,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467亿元,同比增长14.7%。
截止到目前整体来看,财政收支盈余,但是进入到五月份情况有所转变,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确实面临较大困难,从而给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说明当下多数企业盈利能力较差。那么五月份具体收支情况如何?钱从哪里啊?又到哪里去?
纳税人的钱何去何从?
通过具体的财政收支,我们可以看出财政的钱多数从哪里来,又流到了哪里去,如果单一结构经济税收收入明显增高,所代表的是该行业发展较好,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对于财政支出,当前各部门更提倡向民生领域倾斜,五月份,国内增值税4042亿元,同比下降13.8%。反映出经济整体复苏压力较大,但企业所得税5259亿元,同比增长24.8%。单从这方面来看,我国减税降费的空间还比较充裕,特别是对于企业领域。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315亿元,同比增长26%;关税255亿元,同比增长17.9%,这项数据也印证了我国五月份进出口贸易向好的态势。
比较有意思的是印花税17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9亿元,同比下降3.6%。这说明我国炒股的交易量明显下降啊,股市低迷状态不减。
相信很多人关心地产方面的税收,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429亿元,同比增长28.9%;土地增值税489亿元,同比增长29.2%;房产税233亿元,同比增长12.9%,这个数据不细说,可以自行解读!以上只是财政税收部分解读,下面看一下钱花到哪去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