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h6 旅行


自主品牌中有两大“神车”,一是五菱宏光,二是哈弗H6,二者曾长期占据MPV和SUV销量榜冠军。不同的是,宏光更多地是一个生产工具,而哈弗H6更适合居家旅行。当我听说H6要推出一款

自主品牌中有两大“神车”,一是五菱宏光,二是哈弗H6,二者曾长期占据MPV和SUV销量榜冠军。不同的是,宏光更多地是一个生产工具,而哈弗H6更适合居家旅行。当我听说H6要推出一款“超豪型”的时候,不由地怀疑,难道从群众中来的它,要开始脱离群众?

谈及自主品牌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哈弗H6,它创造的的销量神话让那些合资品牌车型自叹弗如。

十万出头的售价,空间大,动力不差,配置比同价位的低配合资车高得多。在普通消费者心中,这简直就是高性价比的代表。

但消费者的心态在变,曾经的哈弗H6就像新疆大盘鸡和东北乱炖,分量足味道佳,但不够精致。

于是哈弗也开始改良,我们看到了红标和蓝标版本,看到了内饰设计的大变样,也看到了WEY品牌的诞生。更重要的是,这其中自主研发的部分越来越多。

H6超豪型,名字可能有些过于直白。但在试驾之后,我的感受就是:这确实是史上最好的H6,而且价格一点都不“豪”。

☆内敛的精致

H6超豪型依然分为红标版和蓝标版,红标版更加前卫,蓝标版偏向传统。和2017款相比,设计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如果把时间尺度放大一点,不难发现H6在细节处变得越来越讲究了。

例如车身更加丰富且有条理的弧面和曲线,体现出更高的设计水准和更成熟的钣金工艺。虽然整体风格依然比较中庸和憨厚,但H6正不断变得更新,更精致。

内饰的变化更加明显。我曾有一段时间不怎么关注H6,某天突然见到新款的内饰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哈弗已经把价格推到30万了?所谓物超所值的内饰就是这样,不只是宣传自己用了多少皮革,而是从设计上体现出高级感。

H6超豪型也有一些独有的外形特征,比如蓝标版的进气格栅尺寸更大,镀铬饰条从三条变成了五条,保险杠通风口改为网状设计。另外红标和蓝标版都用全LED大灯取代了氙气灯。

☆自主芯是否舒心?

包括超豪型在内的最新款的哈弗H6,都搭载着1.5GDIT+7DCT的动力组合,而且令人振奋的是,二者都是长城自主研发的。

这款1.5GDIT发动机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采用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CVVL),另一家使用这类技术的制造商是宝马。简单地说CVVL可以更精细地控制进气量,保证发动机在更广的工作区域内保持高效的运转,从而提升动力性和经济性。

这款自主研发的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被入选为“世界十佳变速器”,长城是首家获此殊荣的自主品牌。

过去我们对双离合的负面印象在这款7DCT上基本见不到了,它很好地肩负起了家庭使用的责任,驾驶时不会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困扰。

作为自主研发的动力总成,能有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不过我们也不能妄自尊大,取得了一定成就后,就应该瞄准更高的目标。

发动机最大扭矩的起点已经足够的低——1400rpm,但衰减得过早——3000rpm。7DCT和DQ500相比,在换挡速度和换挡逻辑上还有优化的空间。

☆超豪,豪在哪?

相对于高挡材料的堆砌,普通消费者更看重配置的提升。H6超豪型将是1.5T车型中新的旗舰,它的配置是否与口号相匹配?

半自动泊车,现在不少标榜科技和智能的车型都开始配备。H6超豪型配备了12个超声波雷达,支持垂直和水平两种泊入方式,需要用按键手动切换。可识别到的平行车位最小尺寸为车长+1m,垂直车位最小尺寸为车宽+1m,要求行驶速度低于30km/h。

车位的识别是通过雷达探查路边的空隙,尚不能识别路上的车位标识线。我和多位媒体朋友测试了该功能,没有失败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半自动泊车过程中若是用手触动了方向盘,系统会自动退出。

360度全景影像也是首次在H6上搭载,没有太多让人惊艳的地方,但在泊车过程中已经能提供足够的帮助。其实我期待的是如同WEY的流媒体后视镜那样的清晰度。

ACC自适应巡航可在0-150km/h的范围内工作,有四挡跟车距离调节,识别范围为车前150m,90度夹角内。控制按键在多功能方向盘的右手边,和全液晶仪表配合使用,操作直观,上手很快。

至于FCW前碰撞预警系统+AEB自动刹车系统,很遗憾这次没有准备纸箱或泡沫塑料,有待今后考证。

以上四项配置为此次新增,其中半自动泊车为红标版的标配,蓝标需选配(1500元)。自适应巡航为蓝标版标配。虽有差异,但红蓝标价格维持一致。

H6超豪型作为最新的车型,还在一些细节处进行了改进。例如:前后排座椅经过了重新设计,更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新增前排座椅加热。

换挡杆前方置物盒造型进行优化,使其可容纳下尺寸较大的手机及随身物品。行李厢两侧经重新设计后,整体容积增大近20L。

后排空调出风口下方新增两个USB接口。

☆总结:

哈弗H6超豪型在北京车展上公布了预售价:14.2万。和此前1.5T的顶配相比,只高出2000元,而配置的升级——你也看到了,相当实惠。

某些车型在配备了大量的高科技配置之后便开始“膨胀”,将价格大幅上抬,似乎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突破车型定位和价格的天花板。但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好糊弄,这样的手段注定会沦为笑谈。

H6超豪版虽然名字有点“壕”气,但价格依然维持在相当亲民的水准。其实也只有像H6这样销量有保障的车型才能定出一个这么低的价格,来分摊研发成本。

长城在自主研发上作出的成果已经开始呈现,包括传统动力和新能源,而背后所需要的高额研发成本,离不开以H6为代表的亲民车型多年来的积累。H6虽然不再一枝独秀,但我希望它能走得更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