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社团 旅行
欢迎来到OCIVA君行体验官专栏! 曼谷体验官章卿闻 :每次义工旅行其实是换了一种身份做了一次深度的人文体验,有选择性的去到一些游客蜂拥的景点,走入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做那些普通
欢迎来到OCIVA君行体验官专栏!
曼谷体验官章卿闻 :每次义工旅行其实是换了一种身份做了一次深度的人文体验,有选择性的去到一些游客蜂拥的景点,走入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做那些普通游客不会做的事。 在最好的年纪,她选择了义工旅行,在旅行中,她收获了感动,收获了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故事吧~
对泰国的执念
在马尔代夫的海滩捡过垃圾、农场里除过草;再斯里兰卡给大象洗过澡 、捡过粑粑;再次踏上征途的我,前往了全世界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泰国。
说一句泰国是现在国人最爱去的旅游地应该没人反对吧?泰国也是最适合自由行的国家。首先,本身就以旅游业为主,无论酒店、商场、游玩路线都已开发成熟。交流几乎全民可英文沟通,甚至像曼谷这种城市直接讲中文都可以。
行前准备
关于签证
泰国现在有落地签证,但是到了机场还要排队等侯,时间可长可短,建议大家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在国内先去办理泰国的旅游签证。
关于机票
现在预定机票的app非常多也都很方便,比如携程、Expedia、飞猪等网站,真的非常方便呢!提前大概一个多月订的机票,价格非常好!
关于换汇
尽管泰国现在使用支付宝微信刷卡都还挺方便的,但是这仅限连锁店便利店和曼谷市中心那些mall,对于打车、突突车、路边摊夜市等地方还是要使用泰铢哦。
1. 银行换汇。提前和银行预约好大概的金额,然后到时候去换钱就好了,很方便。
2. 携程app。 打开首页,有个外币兑换,寻找你要兑换的币种,有机场柜台,也有城市其他网店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点,在app上填写个人信息,按约定去换钱就好啦。
以上两种方法都需要手续费,也会和你的个人外汇额度挂钩。
3. 不想那么麻烦的小伙伴呢,就直接揣着现金去泰国吧,飞机下来,不到arrival海关那里就有换汇的,出示护照就可以,没有手续费。
汇率:1RMB≈4.42THB(在这里不建议大家找黄牛换汇哦,汇率高不说还不保证钱的真假,换汇一定要正规途径)
关于通讯
提前在国内买好泰国电话卡。我是某宝买的是happy卡,2.5GB的4G流量,可用8天,含100分钟通话的。在曼谷信号还是很好的。建议参加曼谷项目的同学自己多准备一张卡,因为宿舍酒店的wifi信号不是很好~
神器推荐
谷歌翻译
相当好用!能做到实时同步语音翻译, 而且在后续上课的过程中,这都是一个利器!
谷歌地图
苹果自带的地图到了泰国依然能用,查路线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查不到公交线路。小伙伴用的谷歌地图,和高德一样,能告诉你公交线路的换乘。曼谷错综复杂的轨交线路,你会用得到它。(谷歌的东西出去各种好用方便啊)
Grab
东南亚打车神器! 听我的,这个一定要下载!不要以为uber全世界都好用。泰国人民使用grab的更多。 路上taxi虽然多,随手拦一辆就来了,可是你一旦上去,语言不通,还是有点尴尬的。提前用英语输入地址,然后价格会直接显示出来,到达之后现金付给司机就好了。
项目行程
Day 1
上海~曼谷
接机为周日中午12点和晚上6点。提前一天从上海到了曼谷,抵达已经是凌晨了,换了钱,排队入关后在机场附近的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去机场汇合我的小伙伴们。接机的小姐姐Garfield好好看~
所谓义工旅行,住宿条件和平日里的休闲度假自是不能相提并论,但是酒店的环境已经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了。
周一才是项目真正开始的日子,所以还有时间在自由活动。拉上小伙伴先去感受了一下曼谷的夜市文化。
曼谷吃的第一个菠萝装盘的菠萝炒饭,而且分量十足,接下去的几天成为了我的执念。
我以为冬阴功汤和菠萝炒饭是地道的泰国美食,大街小巷家喻户晓。
Day 2
大皇宫
早上负责人Pat在酒店给我们做了orientation,介绍了本次项目的大概工作计划,得知周二居然是教师节,所以学校放假,又额外多了一天的free day。周一的行程就是游览大皇宫和welcome dinner,毕竟后面几天要认真工作了呀。
14个人刚刚好全部塞进双条车。我以为双条车是华人起的名字,原来是译音(二排车,二在泰文里发音念怂,双条车正好是怂跳的发音)。
司机开的飞快,一路奔驰到码头。又坐了一个小时摆渡船后终于到了曼谷必打卡景点——大皇宫。真金白银的佛像、塔楼在晴朗的阳光下闪耀。
在大皇宫游览时要注意不能穿短裤背心、破洞牛仔裤、过于露出曲线的紧身裤等。男士要穿长裤,女士长裤长裙都可以,尽量不要露出手臂,尽量不穿拖鞋。可能由于现在游客增多,不少游客穿着短袖拖鞋的,其实理论上来说也是不可以的哦。
// 码头边一家泰式奶茶,老板正在花式秀技巧
Day 3
free day
泰国的教师节学校放假,想起上次去斯里兰卡时也碰到教师节放假,有点巧。于是决定利用这一天free day好好探究一下曼谷生活。
打车到最近的轨交站台,站台的保安叔叔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热情的靠着非常丰富的肢体语言帮助我们买了捷运票。
考山路,外国背包客的天堂,夜幕降临,小摊小贩开始摆摊,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两边都是酒吧餐厅按摩店。作为吃货的我不建议大家在考山路吃饭,因为整条街只有pad thai(泰式炒粉)和椰子水卖啊(当然也有餐厅,不过性价比不高,不推荐)
Day 4 & 5
教学进行时
这次教学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不等,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所以我们一行14个人被分组,准备不同的课程,每天教不同的内容。最开始,我们也因为语言不通,和他们交流不顺畅,只能带低年级的孩子做游戏、教他们唱歌 。我发现每个班级都有那么一两个学习特别好,特别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在不少“小老师”的帮助下,后面的教课越来越得心应手。
看五年级小朋友的课本,发现他们学的内容已经满深了,可是发音不是很正确,而且大部分学生还是因为害羞而不敢大声讲英语。
也许真的是当地的老师不懂怎么教英语,又或许是没有生活在曼谷大城市而缺少外界的交流。可是孩子们的热情和真挚的笑容是挡不住的,他们对老师的尊敬,让我觉得这些天当老师非常值得。虽然每堂课陪伴他们的时间很短,但是能被孩子们记住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第二天下课后,前一天教的二年级学生,在楼梯口见到我们,喊出我们的名字,那一刻好有成就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堂课下课后,孩子们拿着纸笔围着你要签名。
这一堂堂课的教学俨然变成了一场明星见面会。突然想到了前段时间蛮火的一个节目:见字如面。那是在电子产品尚不发达的时代里的一封封家书一封封信。那时的人们用笔在纸上倾述着心事,用白纸黑字记录着生活的点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看到孩子们的举动,不禁心中一暖。
Day 6
最后一天
时间过得飞快,感觉刚刚才和孩子们混熟就要离开了,机场初遇小伙伴的一幕还在眼前,项目就临近尾声了。
周五放学之后,孩子们似乎也明白我们将要离开,不舍的和我们拥抱再见。隐约间听到一个孩子问同伴:Will you come back?我也问了我自己,是否还会回到这里,有一天回来看看这些孩子们。我的答案是:会。可是这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短期义工来说是最难的问题,也是很多支教老师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们短暂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对比之前参加的义工项目,环保的、动物保育的,这些对大自然的帮助当然可以通过一批批源源不断的志愿者持续维护环境。可是人与人的交流,信息互换,刚刚建立起来的关系又即将远离,逐渐淡化。这是我最不想也最不愿意见到的。有机会,一定要再去看看他们。
感觉真正义工教学的时间还是太少,不知道我们的到来真正能带给他们怎样的帮助。如果可以,我希望以后的项目里,可以真正在前期做一些调研和准备工作,比如和当地老师沟通现在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准备每一期的义工工作,对孩子们不会重复去教那些已经学过的内容,可以真的深入去学习到一些知识;对义工来说也更容易上手,而不会一上来举手无措。
最后一晚,小伙伴们的farewell,从第一天的生疏到最后一天,玩狼人杀停不下来。项目结束后,我们的微信群还保持着各种热闹。
曼谷生活
第一天学会了如何在曼谷使用公共交通,像当地人一样穿梭于不同的公交线路。在走街串巷的寻找市场里的美食途中,最大的发现是泰国一大特色:塑料袋包装!烤鱼、炸鸡,塑料袋装;菠萝、木瓜,装进塑料袋,水果刀piapia切成块(是的,隔着塑料袋直接切,没垫东西!)居然坚韧不破!
回忆杀又拉回了去年的马尔代夫,在海滩捡塑料瓶捡到头大,而岛上只能进行垃圾焚烧处理(斯里兰卡的家庭垃圾同理,自家后院焚烧)。然而欧美很多国家执行的限塑令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塑料带来的问题。这或许也是一种差异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温饱和教育还没得到解决,哪里来的及去顾及环保问题呢。
这家店的老板非常好学!在我们连续两天过去买了他的“泰式蚵仔煎”之后,他主动和我们聊起天,还问我们这份菜品的中文叫什么。我们教了他几遍中文,还帮他写了下来。这位中年大叔非但不油腻,还一股子的上进心,这一行遇到的每个人身上都值得学习的地方。
随后的几天,我一直执念于寻找曼谷的菠萝炒饭,可是找遍了当地人生活的市场,卖炒饭的有很多,卖菠萝的也很多,可是唯独没有菠萝炒饭。无奈有一天晚上和海鲜炒蛋店老板商量了一下,在他的帮助下,买了隔壁水果摊的菠萝,给隔壁炒饭摊老板,炒了一份菠萝炒饭。后来在曼谷市区的旅游景点寻觅了几家餐厅,才吃到菠萝炒饭,可是味道远不如第一天的。
或许,菠萝炒饭只是旅游产业的衍生品,并不是曼谷人当地的传统食物吧。
关于义工
志愿者,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主动参加相关团体,自愿服务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志愿者不是救世主,而是与被帮助者处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帮助他们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自我成长。
志愿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去了一次街道敬老院,照顾了几天老人,然后高中因为机缘巧合组建了公益类社团、筹备慈善演出等。而这些帮助靠个人力量和小团体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
义工旅行,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方式。在旅行的途中,志愿去做一些社会服务,每一期志愿者都或多或少能对项目对当地有些深入了解,他们也对外界有更多的资讯,环境保护也是依靠源源不断的志愿者而延续着。这是一种互相的认知。
有人问我,义工旅行到底有什么意思?你花钱去做那些义工干什么?又或者这些短期义工真的能给当地带来什么改变吗?
对我而言,义工慈善不过是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形式和方法不同。而旅行的意义在于通过和各种不同的人交流产生的新故事新体验。很多时候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体会,比如泰语只会“萨瓦迪卡”的我每天早上8点到学校给孩子上英语课,用肢体语言和临时学到泰语“一”到“十”教他们英语one to ten;又比如深夜在酒店备课,拿着手机找翻译软件一句一句用英语翻译泰语,又对着手机一遍一遍讲泰语,一句话讲了二三十遍,直到手机快被整疯掉。那是一种由衷的,希望所做的能真的帮助到这些孩子们。
感想君行让我有这样一次机会,走进曼谷市区以北的暖武里,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小伙伴,有了一批可爱的异国学生。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再次回到那个小学,希望孩子们还记得Teacher Sunnie。
—END—
OCIVA君行国际义工旅行
内地最有品质的国际义工旅行机构,每年5000名义工旅行伙伴的信赖选择。现有支教帮扶、动物保育、文化体验等义工项目,项目国家涵盖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柬埔寨、菲律宾、泰国、摩洛哥、老挝、尼泊尔、澳大利亚、冰岛、仙本那、中国台湾和四川、云南等地。我们致力于引领每一位参与者以深度体验感知世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