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梁实秋读书笔记
我们在抄书,你来吗?读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章节、段落,一些好看的句子,基于我们自己认为的原因,你会希望记住它、给它做标记、在它旁边的空白处做笔记。现在开始,凤凰读书开设一
我们在抄书,你来吗?
读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章节、段落,一些好看的句子,基于我们自己认为的原因,你会希望记住它、给它做标记、在它旁边的空白处做笔记。
现在开始,凤凰读书开设一个新的版块,我们做一件古老的事:抄书。
我们现在就是要一起寻找和分享书里这样的闪光之处:一段话,几句话,击中你的。
参与方式:
直接在本文后留言,摘抄你特别喜欢的书中部分。
--读书笔记 ●第68辑 --
1
《小城畸人》是一本非常适合当代中国人看的书,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我们仍在面对:固有的价值正在消失,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到来,所有东西都在变化之中,个人无法安宁,到处都是冲动和欲望,再也没有稳定和长久,仿佛人的一生注定孤独,仿佛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意义,而许多人都被时代抛下,不得不失落在不留情面的时间里。
--《冒犯经典》魏小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抄书人:流水不争先
那时,格里高尔唯一的愿望就是竭尽全力,让家里人尽快忘掉父亲事业崩溃使全家沦于绝望的那场大灾难。所以,他以不寻常的热情投入工作,很快就不再是个小办事员,而成为一个旅行推销员,赚钱的机会当然更多,他的成功马上就转化为亮晃晃圆滚滚的银币,好让他当着惊诧而又快乐的一家人的面放在桌子上。那真是美好的时刻啊,这种时刻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至少是再也没有那种光荣感了,虽然后来格里高尔挣的钱已经够维持一家的生活,事实上家庭也的确是他的负担。大家都习惯了,不论是家里人还是格里高尔,收钱的人固然很感激,给的人也很乐意,可是再也没有那种特殊的温暖感了。
--《变形计》卡夫卡/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
抄书人:露薇
爱上一个人就像是创造一种宗教,而那种宗教所信奉的神是靠不住的。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感情达到了偶像崇拜的程度,这是无可反驳的事实,她有时嘲笑,有时忽视但丁,这些事实在《新生》里已有记载。有人主张那些事实是别的事实的象征。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更确信但丁不幸而迷信的爱情。贝雅特丽齐死后,但丁永远失去了她,为了缓解忧伤,便虚构了同她相遇的情节。我认为他在《神曲》中采取了三部曲的结构,目的就是把那次邂逅穿插进去。他想起了常常梦见遇到障碍的伤心情况。
--《博尔赫斯口述》[阿根廷]博尔赫斯/黄志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抄书人:棒棒糖
那么羊听到了吗?羊谅解了吗?这是一个被宰杀者看着长大的生命。宰杀它的人,曾亲手把它从春牧场上的胎盘旁拾起,小心装进准备已久的毡袋,再小心系在马鞍后带回家……宰杀它的人,曾漫山遍野带着它四处寻找最茂盛多汁的青草,当它迷路时,冒着雨把它找回来……曾一次又一次给它抹灭虱的药水,处理发炎的伤口……在寒冷的季节,领它去往开阔暖和的南方旷野……这些羊都记得吗?宰杀它的人,又有什么仇恨和恶意呢?大约生命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吧:终究各归其途,只要安心就好。
我喜欢的哈萨克作家叶尔西姐姐说: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
--《冬牧场》李娟/新星出版社/2012
抄书人:cindy
"别用脑袋这个那个考虑那么多,也用不着看说明书,跟价格更没关系。多数人以为年头越多约好和,但并非那样。既有岁月使之得到的,又有岁月使之失却的。蒸发有其增加的东西,也有减少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个性差异而已。"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日]村上春树/林少华/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抄书人:franky
2
对于许多思想家来说,个人的美好生活与其所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为了实现和谐幸福,对欲望的节制和在利益冲突中获得平衡是必不可少的。
--《简明大历史》伊恩·克夫顿杰里米·布莱克著/于非译/博集天卷/2018
抄书人:xiao nuan
民国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僧人--李叔同、苏曼殊,都是大才子。可能才子们读书到一定程度,就会看破世情、看破红尘,就有可能遁入空门。苏曼殊用中国非常漂亮的韵文去翻译拜伦的诗,有些地方有点儿像《楚辞》,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翻译。苏曼殊在国外长大,是一个身世非常复杂的人,三十几岁去世前说了一句话:"一切有情。"另一位大师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圆寂的时候也说过一句话:"悲欣交集。"人临终前说的话,其实是一个人对人世最终的看法。每当读到这两句话,我都会情难自已。
--《鱼羊野史》高晓松/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抄书人:圆圈
你从生活中得到的享乐越多,你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多。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美]盖伊·特立斯/范晓彬/姜伊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抄书人:渔船
1414年9月20日,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头长颈鹿正在接近北京的皇宫。据欣喜若狂的宫廷诗人沈度说,人们伸长脖颈,去瞥一眼这"麋身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红云紫雾"的稀罕动物。长颈鹿显然对人无害:"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群臣欢庆,争先快睹。"一个专职照管这动物的孟加拉人牵着长颈鹿前进。它是遥远的东非沿海的马林迪。苏丹进献给中国皇帝的礼物。
当时的一幅绘画描摹了这娇美的动物。它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怪异也最壮观的远航之一带回的稀罕战利品。15世纪初的三十年里,建立不久的明朝的永乐皇帝派遣了一系列庞大的船队,跨越西方的大洋,以彰显天朝国威。
--《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英]罗杰·克劳利(RogerCrowley)/陆大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抄书人:韩辉
你当然可以质疑历史。战争多数情况下是由胜利的一方来记录的,就好像各地的寓言也都是由领主们来叙述,还有许多文明则是在消亡了几个世纪以后才重新被书写。所以,在历史记载中偏颇和谬误在所难免。但如果你面对的是具体的事物,就没有质疑的理由了,因为它们都是由考古学家小心发掘出来的,它们的年代也会被精确地测定。建筑、坟墓、骨头、陶器、武器、塑像、垃圾堆,甚至破罐子里的残留物,它们都默默地见证着千百年来的人类活动。而在世界各地不断发掘和研究这些历史遗物(以及它们的碎片),正是考古学家们的职业之道。
--《与废墟为伴》[美]玛丽莲·约翰逊/倪采/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抄书人:明溪
3
最高级的思维永远是包含了欢乐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永远是包含了真相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称之为爱的感受。欢乐,真相,爱。这三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它们之间永远是互通的。
--《与神对话》[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李继宏/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抄书人:鱼鱼鱼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爱的艺术》(美)艾.弗洛姆著/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抄书人:我更厉害
人生的态度是,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张竹明/译林出版社/2009
抄书人:max
从我记事起,就常见母亲对那些拿筷子位置很高的女孩子说"将来准会嫁得远远的"这类话。母亲倒也有她的道理:女孩子筷子拿得远,表示从小就喜欢夹远处的菜,而且,拿得那么后面,手一定有力气,这种个性和力量,就让她能高飞。这年头,能高飞的没有不飞的。翅膀一硬。就非飞不可。"
--《下一站,成功》刘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抄书人:潇潇
第一次爱的忧郁和第二次爱的忧郁是不同的……在第一次,我们以为,我们的激情只有悲剧的死才能打断,而且事实上,如果别无办法克服迎面迫来的重重困难,我们便轻易决定同爱人一起跳进坟墓……反之,在第二次爱情中,我们却怀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最狂热、最美妙的情感随着时间变成一种容易克制的微温了,现在使我们兴奋得发抖的眼睛、嘴唇、臀部,有朝一日我们将会漫不经心地熟视无睹……
--《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海因里希·海涅/绿原/上海文艺/2007
抄书人:大新
4
因为青春本来就是一场巨大的梦想的嘉年华。
--《孤独六讲》蒋勋/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抄书人:□
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
--《我把活着欢喜过了》梁实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抄书人:十月
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想说明,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留德十年》季羡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抄书人:兔子
你爱我,我爱你,我每天要给你买一条花裙子穿。
--《他们最幸福》大冰/中信出版社/2013
抄书人:卷卷卷
人的一生,就是从家里出发,然后再不断寻找回家的路。
--《三言两画》王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抄书人:米娜
以往读书笔记本期读者书单《冒犯经典》魏小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变形计》卡夫卡/中国友谊出版社/2013
《博尔赫斯口述》[阿根廷]博尔赫斯/黄志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冬牧场》李娟/新星出版社/2012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日]村上春树/林少华/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简明大历史》伊恩·克夫顿杰里米·布莱克著/于非译/博集天卷/2018
《鱼羊野史》高晓松/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美]盖伊·特立斯/范晓彬/姜伊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英]罗杰·克劳利(RogerCrowley)/陆大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与废墟为伴》[美]玛丽莲·约翰逊/倪采/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与神对话》[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李继宏/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爱的艺术》(美)艾.弗洛姆著/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张竹明/译林出版社/2009
《下一站,成功》刘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海因里希·海涅/绿原/上海文艺/2007
《孤独六讲》蒋勋/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我把活着欢喜过了》梁实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留德十年》季羡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他们最幸福》大冰/中信出版社/2013
《三言两画》王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部分图书可进官方微店购买
责编:马百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