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9度 旅行中
流鼻涕宝宝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外敌入侵,而他的免疫力也会在外敌入侵时学习抵抗。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免疫系统会因为抵抗外敌的经验丰富而成熟,成熟的免疫力武功高强。宝宝的免

流鼻涕
宝宝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外敌入侵,而他的免疫力也会在外敌入侵时学习抵抗。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免疫系统会因为抵抗外敌的经验丰富而成熟,成熟的免疫力武功高强。
宝宝的免疫力杀敌时,体温可能会升高(发烧),且伤亡的白血球和已杀死的病菌组织必须外排,排出时可能会有流鼻涕、咳嗽、有痰等。
可以说,这些大家认为是生病的表象其实是身体痊癒的象徵。传统的医疗哲学多是在人生病时协助痊癒过程,让身体的自癒系统运作顺畅。但现代的医疗哲学已转向大力介入痊癒的过程,抑制,但却打断了身体自癒的运作。身体自癒运作不经操练只会愈来愈弱,饱受介入的身体也只能愈来愈虚弱,结果是病愈拖愈长、愈来愈难好。
我们常以为生病了要吃药才会好,是药补充了身体的不足,所以病才能好。其实,唯一能补充身体的是营养,营养能提供身体自癒所需要的原料。药物不是营养,药物是毒,所以每一种药物——包括宝宝的抗生素、消炎药、退烧药、外用药,都必须靠肝脏分解才能排出,所以每一次宝宝吃这些药物肝指数都会改变。就是有肝可以排毒,所以药物才不会毒害血液,造成药物中毒。
但药物不能补充身体营养,它只能打断免疫系统的运作,让身体停止发烧、停止流鼻涕、咳嗽,或不让免疫力自己杀敌。药物会影响人体原本的痊癒机制,例如体温升高本意是要杀菌,但只要发烧一停止菌就无法完全杀死,很可能在体内蛰伏,等待下次免疫系统低下时出来作怪。
下次这一菌种再出现时,就已因应身体环境与前次药物影响产生变化,结果就会更难抓、更难杀、更难痊癒,这就是所谓的抗药性。就像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其实就是水痘病毒,如果之前身体没有时间将此病毒赶尽杀绝,它就会一直潜伏在体内,一旦人体免疫力低下,就变成带状疱疹出来作怪。
还有,如果用药止住流鼻涕和咳嗽,死去的病菌和白血球无法排出,就只能耗用身体资源在体内吸收和清扫,使得病情延后。如果我们不让免疫系统自己抓敌、自己杀敌,免疫系统没有操练的机会,它就不会随著年龄增长而成熟。不成熟的免疫系统是草莓族免疫系统,压力一来从内部就出现问题,没有能力抵御外敌。
用药的问题还不只这些,用来杀菌的药物通常不只是杀坏菌,它会连好菌一起杀,大大干扰体内菌种的平衡,种下往后的病根。最后,被药杀久了的菌为了能继续繁衍下一代与生存,就会开始变种,就会变成抗药性强的超级病菌。
所以说,宝宝吃了药,就一定要付出营养作为代价。因为身体机制一定必须耗损营养去处理这个被药物打乱的身体机制,这就是药物会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所以,宝宝日常生活中的生病,除了吃药让宝宝付出营养代价这个选项,父母也可以考虑使用天然营养补充品与天然食材代替药物协助痊癒过程,让痊癒加速,并减缓生病症状。
宝宝生病是身体失衡的警讯,比起医生,父母更是全时间和宝宝相处在一起,所以如果父母能细心观察,一般宝宝的小问题通常能找到最好、最不给宝宝身体负担的治疗策略。或者,至少能在就诊时提供医生足够的资讯。如果出现无法判断的状况,则建议询医,藉用现代检测仪器或检验方式取得更全面的资讯,以做出最好的治疗决策。
虽然现代医药发达,各式各样的医疗方式充斥,但无论在哪一种医疗体系下,我们都不可能看到有人是愈吃药愈强健,因为唯一能让身体愈吃愈强健的,只有营养密度高的原形食物。所以,如果宝宝常常生病,一生病就很难好,父母一定要细心分析宝宝是否吃得对。
切记,还在吃母乳的宝宝,在生病时最好的食物和药物,就是妈妈的母奶。
在生病时,最好频繁哺乳。
宝宝发烧处理方式
宝宝发烧代表体内在发炎,发炎是免疫系统正在运作的象徵,也是痊癒的过程之一。
因此,发烧不见得是坏事,发烧到后来产生问题,多半是烧得太高太久。如果宝宝发烧停留在39度至40度左右,表示免疫系统掌控全局,正在进行痊癒。这时,宝宝的温度多会随生理时钟而有所不同,白天温度较低,一入夜身体能量一聚集,免疫力就会集中火力杀病毒,这时温度可能又上升盘旋在40 度左右。
如果宝宝发烧已超过40 度,或白天起床后烧得反而比夜裡更高,表示免疫力开始失去控制,最好立即就医。宝宝发烧如果稳定地盘旋在39-40度间,以下方式都能帮助宝宝退烧,让不舒服的症状减轻。
1. 服用离子钙(calcium citrate)
发烧除了可以藉体温上升杀死病菌和病毒,它也可以帮助身体释出钙。白血球是我们身体的免疫部队,钙会和白血球合作杀死病菌。因此,藉由营养补充品补充离子钙,可以协助退烧。
*按品牌剂量每四小时服用一次。是长途旅行时必备的营养补充品。
2. 喝鸡汤、骨头汤
没捞去油脂的鸡汤与骨头汤中有许多离子钙,且油脂中含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帮助离子钙在体内吸收与利用,能有效帮助退烧。
除此之外,鸡汤和骨头汤中的油脂提供发炎与消炎所需的原料。痊癒是一个从发炎到消炎的过程,原料足够,发炎与消炎速度同时加快,可以缩短痊癒所需的时间。
*每四小时喂一次汤(如果宝宝想吃汤裡的肉或蔬菜都可以,但不要再另外加淀粉)。
3. 服用鱼肝油或鱼油
鱼肝油和鱼油含有高量的Omega3,Omega3是帮助启动消炎管道的营养元素。发烧就是发炎,因此在发烧时服用鱼肝油或鱼油,可以加速消炎速度,也就加速了退烧与痊癒。
*按品牌剂量每四小时服用一次。也可拌入不过烫的食物或汤中服用。
4. 冷敷
发烧时最难受的地方是脑部,因为脑部温度升高神经会很敏感地感受到。所以发烧时可以用冷毛巾反覆冷敷头部降温,或用冷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发烧时神经系统受温度影响会变得迟缓,就像喝醉酒的人一样,所以不建议将宝宝放入冷水中降温,因为若宝宝反应迟缓,可能造成危险。
5. 穿醋袜
穿醋袜可以帮助身体降温。
宝宝咳嗽处理方式
咳嗽多半是一般呼吸急症中最后一个出现的症状。咳嗽时多半会有痰。痰就是死亡的病菌和免疫细胞,咳嗽和痰是身体要将这些东西往外排所设计的机制。
1. 服用川贝枇杷膏
川贝是传统的中药材,可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因为川贝的味道稍苦,直接喂宝宝可能被拒绝,所以川贝枇杷膏中多含蜂蜜或糖浆。但若是含蜂蜜就不适用于一岁以下的宝宝。购买市售川贝枇杷膏要注意它的原料成分,如果有过多添加物就不应选购。
*睡前、每餐饭后按品牌剂量指示服用。喝川贝杏仁饮料一茶匙川贝、一汤匙烤香的杏仁,半碗水,大火滚沸后加入少许黑糖,再用文火炖煮三十分钟,之后用果汁机打碎即可服用。
也可改用一茶匙川贝、半个梨子、半碗水、少许黑糖的配方。
*睡前、每餐饭后服用。
2. 蜂蜜蒸柠檬
有机柠檬洗淨切半,外锅放一杯水,放入电锅中蒸。蒸好待稍凉后将柠檬汁挤出,加入适量蜂蜜,以去除柠檬白皮中释出的苦味。柠檬要连白皮一起蒸才能取得内含的维生素P,维生素P与维生素C有合作关系,对痊癒很有帮助。对止痰有奇效。
*此汁可直接服用或对水喝,睡前、每餐饭后服用。一岁内的宝宝不适合服用。
*青痰代表我们的免疫系统还在奋力搏斗,要加速痊癒与支援免疫系统,可以使用「发烧」症状的药物替代品。黄痰代表免疫系统已大获全胜,咳嗽已进入尾声,这时的痰多半较浓稠,适用处理「咳嗽」的方法。
*遇有糖浆、冰糖,或蜂蜜等食材时,尽量在均衡餐后立即服用以免震盪血糖,让病况加重。睡前服用以上含糖的药物替代品时,最好先给宝宝少许肉类或一两口有油脂的汤,以平衡血糖。许多中西成药也都含有高糖和酒精,宝宝服用前最好也採取相同措施,以避免震盪血糖。
*如果是长期咳嗽或有乾咳,多半是过敏症状,建议检测消化道及肠菌健康。
宝宝流鼻涕的处理方式
身体流鼻水与咳嗽的作用相似,鼻水就是鼻子的痰,可以将死亡的病菌和免疫细胞排出。流鼻水一般是免疫战斗进入尾声的象徵。如果有长期流鼻水的现象,多半是过敏症状,建议检测消化道及肠菌健康。
1. 使用冲鼻、吸鼻器
冲鼻与吸鼻合一的电动冲鼻器可以用盐水冲洗婴儿鼻腔,也能将鼻涕抽出。盐水可以稀释鼻涕也可以杀菌,稀释的鼻涕较容易抽出。盐水的比例为240c.c.水加3茶匙盐。
*按品牌指示使用。
2. 冲鼻吸鼻器
如果没有买到冲鼻与吸鼻合一的电动产品,可使用一般的手动冲鼻吸鼻器。
先将天然海盐溶于温水中,放在冲鼻吸鼻器内,倾斜婴儿的脸再轻轻冲入盐水,换边再冲。多馀的盐水喷掉后可用同一吸鼻器将稀释的鼻涕吸出。盐水的比例为240c.c.水加3茶匙盐。
*宝宝呼吸困难时,或哺乳前、睡前都可以按此法通鼻、杀菌。
3. 吸鼻器
传统没有吸鼻器的时代,父母都会用嘴帮孩子吸出鼻涕以通鼻。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父母用嘴吸鼻涕时可以藉由阻力去判断、调整吸的力量,不会伤到宝宝的耳膜。但坏处就是父母在吸鼻涕的过程中,嘴会与生病的体液接触,大大增加了自己感染的机率。这类现代产品,因为多出了一个缓衝的空间,可以保留用嘴吸鼻涕的好处,又能避免大人和生病体液接触的坏处。
*宝宝呼吸困难时,或哺乳前、睡前都可以按此法通鼻。
4. 印度鼻壶
印度人有洗鼻子的习惯,尤其是在感冒症状刚出现前。印度鼻壶也可以用老人茶壶代替。这种壶要等宝宝大一点才适用。壶中装入温水,放入海盐溶解后,壶嘴顶住一边鼻孔,脸朝下向另一边倾斜,这样水会自然从另一端鼻腔流出。换边再做一次。之后再擤鼻子排出已稀释的鼻涕。盐水的比例为240c.c.水加3茶匙盐。
*没有使用次数限制。鼻壶也是很好的保健器具,在流感、传染病季节时,可以每日早晚使用,以预防传染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