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如何旅行党员权利和义务

若是不认识鲍蕊,很难将这个活泼爱笑的姑娘与穿着法袍、铁面严肃的女法官划上等号。作为一名80后法官,她被誉为南通中院行政庭的“女汉子”,用不输须眉的气势和智慧克服了审判工

若是不认识鲍蕊,很难将这个活泼爱笑的姑娘与穿着法袍、铁面严肃的女法官划上等号。

作为一名80后法官,她被誉为南通中院行政庭的“女汉子”,用不输须眉的气势和智慧克服了审判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攻克了一件又一件的难案。

她多次高质量地完成了领导交办各项竞赛任务,在演讲、辩论、党课、党史等竞赛中,为南通中院及行政庭夺得多项重量级荣誉,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初,她获得南通法院系统首届十佳法官提名奖。

“用良心办案,就是再固执也值!”

鲍蕊充分认识到,行政审判具有解决当事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是非之争,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维护国家法律、政策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的作用。为此,她始终将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作为行政审判的一项原则并贯穿于行政审判全过程,选择案件最佳处理方案。

在朱某不服南通市某环保局行政处罚案件中,朱某诉讼中对抗情绪较大。针对该案具体情况,鲍蕊注意辨法析理、注重疏导说服当事人,将诉讼各方的分歧引导到正确的法律路径来作为开展协调工作的突破口。

通过帮助当事人理清法律关系,阐明法律规定的确切涵义,鲍蕊抓住双方利益的平衡点进行说理,促使各方重新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义务,对诉讼的结果也有了清晰的预测与判断,为达成和解协议奠定基础。

通过耐心细致做当事人工作,朱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接受处罚,但目前生意不景气,家庭生活困难,罚款5万元数额太高,要求减少罚款。环保部门基于朱某已充分认识自身的错误行为,从该案实际情况考虑,同意朱某分期缴纳。该案的协调和解处理,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达到最佳结合。

在处理工伤类案件时,鲍蕊尤其注重办案效率,以便工伤当事人尽早解决工伤待遇问题。一次,她的一位大学同学因一起工伤案件找到她,请她在法定期限内尽量拖延时间。鲍蕊几经解释,老同学什么也听不进去,反而说:“你又不违规,不要你超审限,帮我一个忙有什么不可以呢!”鲍蕊当即严肃地说,“你这是什么话,那个工伤当事人一双手都没有了,你们不说先给点钱帮衬一下,反而还要拖。这个忙我帮不了!”从此这位老同学说她不近人情,再也没有联系过她。

还有人说鲍蕊为人有时极其固执,但她始终坚持认为,“只要用良心去办案,就是再固执也值!”

“行为机关不作为,才给百姓带来不信任!”

龙氏夫妇的父母在去世后给几个子女总共留下来三间房屋,当地政府要进行拆迁,其他几个子女签了协议。

龙氏夫妇因认为拆迁政策不合理,坚决反对拆迁不惜以命相博。后来房屋被当地政府违法强拆。由于龙氏夫妇享有的房屋份额不明确,法院在强拆案件中只得先行确认强拆行为违法。

案件判决后,政府也想一揽子解决后遗症,与龙氏夫妇先后数十次反复洽谈,达成一部分一致意见。但由于房子早被拆除,兄妹众多,要去确认财产份额存在一定困难,加上龙氏夫妇要价较高。双方始终未能完全达成一致意见,安置补偿迟迟未能到位。对此,政府的态度也很坚决,“你自己的份额不明确,我怎么给你补偿呢?”

了解到龙氏夫妇为此事已经跑了近四年,鲍蕊决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法律角度给他们一个“说法”。为此,鲍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后与双方沟通数次。为了让双方服气,她每晚加班,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数易其稿,通篇文书分析透彻,说理清晰,双方当事人拿到手后,都表示服判息诉,使这一起遗留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说起这个案件,鲍蕊至今仍然有些激动,“安置补偿四年都没有到位,谈不拢就一直这样下去吗?是不是应该有些主动作为呢?很多行政案件就是因为行为机关不积极作为,行动不落在实处,才给老百姓带来误解和不信任!”

2017年,是鲍蕊进入南通中院行政庭的第八个年头,遇到的多是拆迁、工伤、治安纠纷等案件,琐碎而又复杂,矛盾也较为激化。对于这些“烫手的芋头”,鲍蕊没有丝毫怨言,也没有半点推辞,每年的审判绩效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无一改判或发回重审。

“对工作对生活,一样充满好奇与探知。”

除了行政审判业务外,鲍蕊还是环资三合一合议庭成员。审理环资案件,适用的法律具有很强的专门性和综合性,跨度较大,案件处理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法官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她,把这种看作是一种挑战,勤奋学习相关的环资法律,认真钻研、阅读了大量案例。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她就请教专家。上班没时间学习,晚上她就加班加点,不断拓展调研思路,研究解决问题,以弥补环资审判业务知识上的欠缺,先后承办了多起重大涉环资民事、刑事案件,多次参与拟定全市环资类相关文件,为南通“263专项行动”贡献了一份力量,并因此被评为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先后《人民司法》《行政与执行法律文件解读》《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案例,多次在省市法院学术论文研讨会获奖。2017年,她撰写的两篇案例入选全国法院年度案例。

长期担任院团委组织委员的她,组织青年团员开展各项文体育活动,还积极发挥自身演讲、朗诵等方面的特长,牺牲自己业余休息时间,多次高质量地完成了领导交办各项竞赛任务。熟悉鲍蕊的人都知道,这个女法官品茶、唱歌、旅行、读史书等样样在行,这些爱好培养了她一种健康的情趣,由此也让这位知性的法官更具有美丽的内涵。

南通中院行政庭庭长杨德华说,“从2009年到2018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鲍蕊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蜕变,从一个毛头丫头,成长为一名睿智干练的法官。这主要源于她对工作对生活,一样充满了好奇与探知。”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鲍蕊深知,这些成绩只代表着过去,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唯有不断前行,才能不负天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