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双11大学生旅行活动方案

01双十一前夜,闺蜜晴天鏖战到凌晨,终于将自己搜罗了一个多月的商品收入囊中。从42寸曲面电视,到CPB奢宠晶钻系列,再到厕所卫生纸,无所不包。第二天,晴天被老公吵醒,老公指着信用卡

01

双十一前夜,闺蜜晴天鏖战到凌晨,终于将自己搜罗了一个多月的商品收入囊中。从42寸曲面电视,到CPB奢宠晶钻系列,再到厕所卫生纸,无所不包。

第二天,晴天被老公吵醒,老公指着信用卡扣账短信吼道:你这个败家娘们,昨天都买了些什么鬼东西,竟然消费了10万块钱?

晴天反击道:我买的都是家庭必备品,趁着双十一打折,省了好几万块钱呢!

老公回应:你天天网购些什么垃圾?我警告你,再胡乱购物,咱俩日子没法过了!

她老公一条一条列举购物罪状:

买的烤箱,心血来潮做了一次曲奇饼干,之后嫌麻烦束之高阁;

买的跑步机,跑步一次后扔到阳台,再也没有开启过;

买的牙膏牙刷、卫生纸,堆成了一座小山,够全家老小用好几年。

在购物欲不停的煽动下,晴天几乎把家变成了小型仓库。

你很骄傲,熬夜拼单为家里省了几百块钱。错,你只是买了件垃圾而已。

你很开心,终于抢到了商场里打折的东西。错,你只是又买了件垃圾而已。

所谓网购达人,百分之八十的消费都是无用消费。

02

作家周周说,她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才5000,交房租、吃饭、穿衣、购物,所剩无几。

但看到身边很多人都开车上班,她觉得“开车上下班特别有面子”。周周决定买辆车,同事劝她别买,可是她像鬼迷了心窍,非买不可。没钱买,向爹妈要了五万块钱当首付,自己月供。

半年之后,周周又开始每天挤公交上下班。因为她发现养一辆车成本太高,用她的话“一脚油门踩下去,心都在滴血”。结果,每月入不敷出,信用卡负担不起开销。

很多人都在说,人生苦短,必须享受;花明天的钱,过好今天的生活。于是他们向父母要钱买车;于是他们透支信用卡买LV包包;

在高消费享受的光环下,很多人一个月下来,不仅存不到钱,还欠了更多钱。

你以为负债很高级?

如果信用卡透支额度超出了偿还能力,高额罚息会让你得不偿失,沦为卡奴。

你把自己最美好的年纪都用来还债了。

03

看到一则新闻,四川的大学生小宁家境并不富裕,对比身边花枝招展的同学,土里土气的她自卑不已。小宁想和同学一样穿漂亮衣服,用高档化妆品,

得到心仪男生的注意。没有钱负担这些开销,怎么办?她用裸照贷款五万,买了大牌服装和化妆品。原本想着慢慢还,但高额利息压得她喘不过气,

无力偿还,裸照曝光。小宁的裸照在各论坛、QQ群、微信群流传。

整个学校都爆炸了,大家背后议论纷纷。

“原来那个被爆出裸照的人是小宁呀!真给学校丢脸。”

“唉,缺钱陪我睡嘛,干嘛去拍裸照呀,哈哈。”

19岁的小宁,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戳脊梁骨的指指点点,于是,她跳楼自杀了。

这并不是一个独立事件,据教育部门统计,2017年曝光多起校园裸贷事件,许多大学生牵涉其中,涉及资金巨大。

这些大学生借款而来的钱,并没有用于吃喝拉撒,而是花在买奢侈品和化妆品。

他们并不是被逼没有办法借钱的,而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去裸贷。

麦肯锡于2017年5月发布的《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报告中提到,中国消费者撑起了全球奢侈品消费三分之一的贡献值。

实际上,奢侈品消费主力人群并非富人,而是工薪阶层、学生群体。为了满足虚荣心,他们透支信用卡,维持光鲜亮丽的生活。

怪不得欧洲商店视中国游客为经济大救星,因为“人傻、钱多、好忽悠”。

04

我有一个朋友,他花钱很节制,各项花销都在计划范围。

我们还是“月光族”时,他的存款已经超过6位数。

后来有人劝他:“何必过得这么辛苦,年轻就应该潇洒呀!”

对比身边同事,他看起来那么寒酸。

为了合群,为了不断膨胀的虚荣心,

他开始疯狂购物,迷上了手机购物。

最后,原来的理财计划被打乱,沦为“月光一族”。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消费方式让你花钱如流水,防不胜防。

·移动支付麻痹花钱的感觉

你网购裤子,搜索款式,加入购物车,确定下单,指纹一摁,支付成功。

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让你有一种错觉:“好像花的不是我的钱”。

的确,变化的只是手机上数字而已。

网络购物比实体购物更具有冲动性,

省掉了纸质货币这道防线,花掉的只是一个虚拟数字。

我们一时间看不到花费了多少,直到收到信用卡月结单时才感到心塞。

·商家促销无孔不入

“冰点价格,一年一次,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你下班后经过一家商场,听到宣传忍不住进去看了看。

在打折诱惑下,买了两件衣服。

回家发现,这些款式家里早就有了。

你懊悔不已:“为什么要买它呢?该怎么处理它呢?”

俗话说的好:买的不如卖的精,聪明的买家永远斗不过卖家。

当你占了点小便宜窃喜时,商家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购物气氛无法躲避

双十一来临,你本来没有购物计划。

那个同事推荐一款颈部按摩仪,

这个同事请你参加团购活动,

这些东西可有可无,但是同事盛情邀请下,

你无法拒绝。

不知不觉,你的一半工资被花掉了。

当11月12号身边人都以“你买了什么?”问候时,没有购物的你反而会被视为另类。

没有参与到其中的人会明显感觉到自己错过了什么,这种置身事外感让人焦虑。

05

经济学家曼昆把消费分为四类:

·情绪消费

高兴了,刷天猫,买买买;

郁闷了,逛商店,买买买;

生气了,去京东,买买买;

很多人买东西,根本不看有没有需求,而是完全根据心情而定的。

无论什么心情,都要去买买买,这就是情绪消费。

“冲动是魔鬼”,冲动购物即是如此。

世界上80%的都属于情绪消费,其中有一半是无用消费。

·虚荣消费

你刚参加工作,每月收入远远不够开销。

和公司里的姐姐们逛街,

她们买迪奥、纪梵希的化妆品,你也会跟着买上。

你说:“公司里的姐姐,用的都是名牌,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

调查显示,90后透支消费是常态,虚荣消费占很大部分。

虚荣消费超出承受能力,他们选择透支信用卡、借贷维持生活。

茨威格说:“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你现在戏称的“剁手”,会把你变成苦不堪言的“卡奴”。

虚荣消费让你美得了一时,却可能让你终身后悔。

·需求消费

天气转凉急需一床被子,去购买;

想减肥塑造良好体型,去健身;

工作需要掌握PS技术,去学习;

需要什么买什么,需要什么去学习什么。

这种“快、准”消费,目标明确,简单省事。

弥补了生活必需品的不足,

而非给生活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品。

·精神消费

你得到公司季度奖励1万块,是买台iphone8还是旅行?

你选择了iPhone8,炫耀了一阵子。

不久,苹果又上新款iPhoneX,新手机带来的喜悦逐渐消失。

那个选择旅行的同事,

即便只有7天旅程,所见所闻让足以让他刻骨铭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金钱可以带来幸福快乐,但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而精神体验,如音乐会、休闲度假等活动带来的快乐更长久。

不要因为冲动消费,

结果是一时兴起,买了一堆无用东西。

不要为了虚荣消费,

结果是面子没挣回来,钱损失了。

你会说,人是感性的,偶尔放纵购物感觉棒极了。

当然,情绪需要发泄,但是购物只是其中一个。

我们要告诉你,

以上四种,需求消费应该占据购物大多数,

毕竟你是买需要,而非买垃圾。

以下7点简单易行的建议,能够帮助减少无用消费行为。

·无聊的时候不要逛天猫

·减少手机购物APP

·关闭购物APP消息提醒

·定时清空淘宝购物车

·除了购物之外,在其他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

·减少自己逛街的时间

·切记:买需要,不买便宜

06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在什么都有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这里是“新幸福”生活的十个条件:

1、享受工作

这和工资高低没有关系,关乎工作是否开心。

2、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密朋友和家人,没有幸福可言。

3、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满足自己安定的生活即可。

4、身心健康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继续生活。

5、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纯粹而不带功利色彩的社交圈。

6、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

工作再忙,拥有属于自行支配的时间。

7、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用心挑一个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关乎幸福。

8、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消极思维的人,很难获得幸福。

9、能够放眼未来

幸福指数下降的第一原因,就在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继而心生不安。

10、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

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

“新幸福”更强调精神层面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些与虚荣心下的冲动消费无关。

虚荣心是个魔咒,不仅不会让你幸福,反而会让你更不幸福。

07

“现代人一定要趁着年轻打扮漂亮些,不然老了给谁看?”别再被这些这些毒鸡汤洗脑了。

如果一个人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就可以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精神生活丰富,他不需要用“买买买”来满足自己。

如果一个人内心强大,他不需要用奢侈品来印证自己生活的完美。

最后,分享一个“悲惨”的段子:一个女人趁着双十一打折,屯了足够两年用的卫生巾,但不幸的是她很快发现自己怀孕了。

正视之家淘宝店铺:正视之家淘宝店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