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义工旅行 规划师

年前做的几个咨询案例,让我有一个新的发现:这几个客户有个共同点, 工作将近十年,本人也一直很努力,追求进步,但生活、工作却很艰辛,处于挣扎状态。而深入咨询,发现阻碍他们的是他们

年前做的几个咨询案例,让我有一个新的发现:这几个客户有个共同点, 工作将近十年,本人也一直很努力,追求进步,但生活、工作却很艰辛,处于挣扎状态。

而深入咨询,发现阻碍他们的是他们形成的“行为模式”。

案例一

客户小A,30岁的女性,在一线城市打拼,职业目标清晰,本人也一直在一个行业发展。但毕业已经10年,薪资也才5,6千。

“这肯定有什么问题!”前期沟通中,我对她说。

正是这句话促使她做了决断。

在安排咨询时间时,我们着实费了周折。

确定周日,要搬家,换周四。。。

周四出差,换下周一。。。

周一还在出差,换周三。。。

快到元旦,很忙,换下周二。。。

还在出差中,回不来,再换。。。

最后我急了,确定一个时间,除非下刀子,否则都不换了。

晚上7:30咨询,到了这个点,小A还在回宾馆的路上。

那我等。。。

终于开始,宾馆的网络不太好,笔记本连不上。需要换手机,调试一番。

我关闭摄像头。

我再等。。。

进入咨询,客户身边没有笔和纸,需要下楼去找服务员要。

我说你别关QQ了,放在那吧。

我开着QQ在这头继续等。

一切就绪了,已经8:10分了。

我已满头大汗。

“我感觉做你这个咨询好辛苦,约一次时间,需要N多回合。简单的事情都好难完成啊。”

“我一直想找个Perfect的时间来做咨询,但太难了。。。”

“同事有时候也这么说,和我合作起来,觉得特别累。”

而咨询的深入也让我发现这和她的模式有关,而这个模式和她的家庭有关。

在家里她提出什么事情,爸妈都不太回应。当她坚持时,爸爸就很烦,会动手打她。而她被打后,一横心,自己把事情办成。而这些事情都不是那么复杂的事情,但在她这里都要经历:“提议-不回应-再提-打人-伤心愤怒-自己做 ” 的 过程。不仅花费周折,自己还受到伤害。

渐渐的这成为了一个模式。

而这种模式到了职场,她做简单事情的事情,也需要花很长时间,老板觉得效率低,执行力不高。而和她合作的同事,倍感辛苦,渐渐也就不愿意合作了。。。

案例二

客户小B,教育背景和综合能力都不错,不好高骛远,对自己也非常了解。但却换了无数份工作。十年了,职业上完全没有起色。

做咨询问卷时,他说第二天可以发过来,却拖了5天的时间,还是在我的不断催促下。。。

他非常重视咨询,特意从西南小城做飞机来上海,住在宾馆,就是为了面谈。

而咨询前2个小时,他发来微信说会准时到,但我在咨询室足足等了20分钟,他才露面。。。

而咨询过程中,有电话打进来,他接完电话,开始在手机上寻找附件发送,在我的提醒下才停止。。。

我觉得他的行为有些奇怪:

应该可以。。。但结果。。。

觉得可以。。。但事实。。。

似乎他费劲力想做,但他的行动却恰恰不配合。而他自己似乎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行动。

“在你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模式。”我直言不讳。

而这种模式形成确实和他的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有关系。目前,客户在做职业规划的同时也在接受心理辅导和家排治疗。

这样的客户其实还是蛮多的:在英国工作的小C, 考个雅思得考7次;客户小D,拼命花钱买各种资源,但却从来不看。。。

正巧我在武志红写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假若你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意识上又特别想实现它。那很重要一点:你能不能发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童年活或早期经历所形成的“诅咒”,令你没有实现它。

原来这些客户身上的行为模式,就是一种“诅咒”。

忽然醒悟:

那些努力工作,但却过得很卑微的人,那些苦苦挣扎的人,身上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诅咒”。

而最好的办法是:找到这种诅咒,并打破它。

你才可以梦想成真!

请关注职业规划师王虹, 作者王虹系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深职业规划导师。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具有7年职业规划个案咨询经历,累计咨询近千余案例。作者旅行9国,并参加美国和非洲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跨越美洲,非洲,对跨国文化有深入了解,具有丰富人生经历。通过职业规划咨询案例分享职场、自我探索、个人成长、梦想实现!

微信公众号: 职业规划师王虹(careerplanningecho)新浪微博:职业规划师王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