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大众汽车380tsi 旅行

大众蔚揽作为帕萨特B8旅行款引进国内销售的时间并不算长,起初由于落地价格较高,主要走280TSI车型。不过大众似乎并不愿意让这款车在中国成为高冷车型,所以明里暗里给了不少优

大众蔚揽作为帕萨特B8旅行款引进国内销售的时间并不算长,起初由于落地价格较高,主要走280TSI车型。不过大众似乎并不愿意让这款车在中国成为高冷车型,所以明里暗里给了不少优惠,渐渐380TSI的销量也上来了。趁着最近这波进口车降价潮,这台380TSI的低配车型裸车价格已经降到23万以内(上海地区),这个价格真的非常诱人了,几乎没人再考虑280TSI,380低配也成了目前进口大众的走量车型。23万什么概念?5年前我那台速腾GLI的落地价格为24万……落地只贵几万块买到纯进口品质、第三代EA888、更大的车体、更好的NVH、不算很斋的配置,哎……不说了。再看目前国产迈腾,380TSI的优惠3万后裸车价格在21到22万之间,仅仅比蔚揽便宜了1万块!

外观篇大众的车很难说得上惊艳,甚至有点无聊。写车评讲到外观,乏善可陈几笔带过就可以了。只能安慰说不花哨的设计或许能让厌倦来得更晚一些。论帕萨特旅行,我还是最中意B6的圆润造型。

中网的咧嘴造型和众泰有点撞脸,不管是谁抄谁,路上遇见总是有那么点不爽。大众试图用更多的横向线条来营造“宽”的视觉效果,以至于镀铬比例逐步增加,在我的观念里镀铬越多也显得越老气。

低配车型的大灯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准:全卤素光源无透镜,半个雾灯充当日行灯作用。改灯恐怕是后期自行升级中代价最大的一个单项。

高光黑漆和镀铬条相间的中网

整体看起来这车横平竖直,实际上还是融入了挺多的曲面造型的,一条要不折线营造出轮拱突出的力量感,引擎盖上的筋线在A柱处的过渡也算比较自然。不过大众也罢斯柯达也罢,车头部分的长度在拼命缩短,把更多轴距让给乘员厢,带来的坏处则是视觉上整体比例显得很不协调。

低配给的215轮胎,实在是“厚道”地令人感动啊。要知道150匹的马三都给配215胎宽,你个220马力还给215说得过去么?上到贵5万块钱的畅行版才是18寸235胎宽,这才像样嘛。顺便说一下畅行版贵的5万块,主要体现在LED自动大灯、大号轮子、无钥匙进入、自适应巡航、倒车影像、电动及感应尾门等等配置上,有些实用有些鸡肋,但5万块不是小数目,建议有动手能力的人还是后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升级吧,还能体验折腾的乐趣。

B柱以后的侧窗能找到些许宝马的影子。和V60相比,蔚揽是台正儿八经的旅行车,无聊的造型换来规整的内部空间。

旅行车的屁股看起来其实和途安或者嘉旅并没有太大区别。

俗不可耐的镀铬假排气口,考虑到作为旅行车尾门处站人的概率较高,估计出于防止尾气把腿毛烤焦吧。

进口车的尾标就是那么简洁,整个屁股就一个380,把后面TSI抠掉前面换成A吧。

这个可以反动的尾标既充当尾门的开关,在高配车型上也会集成倒车摄像头,自己也可以后期加装。

内饰篇我对目前大众的内饰设计是相当不认可的,虽然精致度有所提升可那些为折角而折角的处理方式让整套内饰看起来非常之做作,中控各功能区域的层次也显得不是那么清晰。不过话也说回来,大众极度无聊的内饰设计却渗透了相当不错的人机工程造诣,在使用上很顺手。除了各主要功能都有按键或旋钮直接实现外,座椅的角度、a柱的位置等等抽象的方面也做得一如既往地好。

有没有觉得,这个倒梯形的中控造型,真的很LOW啊?为细节而细节,却毫无设计感啊。三代高尔夫的中控看起来都比这更有激情些。

方向盘同样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握感不如GLI的粗壮扎实,但转向力度倒是轻了太多太多。

贵5万块的畅行版采用时下流行的全液晶仪表,不过老派的我倒是更中意这种简洁明了的机械仪表。三代EA888或许是缸盖集成了出气芭蕉的关系,机油温度相比2代反而有所升高,这温度基本是GLI爆开以后的数值了。出厂说明书写了7500一保养,其实10000一保没有问题(前提是不烧机油,三代888依然不能保证完全不烧机油)。

没有LOGO的石英钟真的很有逼格吗?

8英寸中控屏,尺寸不小,但造型设计不知道为啥就是显得十分山寨。。。

原厂标配10喇叭音响,平心论效果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再加上大众B级车的整体隔音也处于同级同类的中上水平,日常听个电台什么的已经非常满意。

作为大众车主,随便上哪台大众车都能闭着眼睛摸到大灯控制区。

还是低配的关系,档把周围功能键少了点。

电子手刹和AUTOHOLD组合,这一点要比部分美系车思路正常些,他们经常不给AUTOHOLD功能。

门板同样乏善可陈,因为造型以直线为主,给人以硬邦邦的感觉,当然事实上填充也确实是硬邦邦的。

关于座椅,不仅仅是蔚揽,包括高尔夫、甲虫等等,都把侧翼做得极端隆起,导致每次下车都要硌到大腿。又不是啥性能车至于么?

低配采用半自动主驾座椅,升降使用杆子的。

后排空间并不是我关心的地方,中央通道也是很高的。

中间靠背可以单独下翻,连通后备箱方便取物。至于说放置长的物体我觉得很不妥,一个刹车直接捅了中控大屏就赞了。

后排的坐垫长度是足够的,靠背角度相对GLI来说也更合理一些,在我看来长途乘坐的舒适性也会挺好。

后排隐私玻璃要到畅行版以上才给配。

全景天窗的流行在我看来实在有点匪夷所思,漏水和异响风险且不说,像这种不能完全遮蔽阳光的,开在38度高温环境里总觉得头顶是热热的。

驾驶篇220马力的EA888发动机匹配6DSG的动力单元对于日常用车来说完完全全没有问题了。一个人开的时候还能小小激情一下。作为2代EA888以及6DSG车主体验第三代888,觉得在整体性格设定上依然类似,D档慵懒S档癫狂,属于人要去适应车的那种类型(昂克赛拉属于车适应人的类型,开到现在换档拨片一次都没用过)。换挡平顺性没啥问题但结合的一刹那脚底和屁股依然能明显感受到瞬间的抖动,而且起步那么一瞬间的迟疑也是很典型的大众风调教。车子开起来后还算流畅,涡轮的介入不算突兀,但是,但是,如果你以某种特定的幅度或速度踩下油门,涡轮介入和自主降档同时叠加产生的暴冲依然会让我觉得不悦(当然有人把这个理解为刺激)。这就对驾驶者的脚头控制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想自己开的流畅又照顾乘客的舒适,需要多费些神。380TSI全系标配了驾驶模式选择,意味着DCC电调悬挂也是标配,这套悬挂不便宜的。可是从软到硬的变化体感上却并不明显。在驾驶过程中我试图从舒适模式改为运动模式来缓解车身的晃动趋势,结果系统默认挂入S档,就是说如果我希望避震更硬一些就得同时接受疯子一样的换挡逻辑,这个太流氓了(还没研究是不是自定义模式里可以有进一步的设定)。说到这个晃动,主要是车轮压过起伏后,车身会有左右摇摆的趋势,还有一种则是车身的上下波动即多余震动。大众原厂几台轿车(甚至包括新CC)悬挂的设定基本上都是这种避震阻尼稍稍偏弱的风格,抓不住弹簧,乃所谓的60分舒适40分运动调教,我个人其实很不喜欢。很显然这不是一台用来寻求刺激的车,关于驾驶层面我也实在说不出太多东西。平日里四平八稳地开就是了,夏天坐四个乘客带上行李开着空调在高速上依然可以从容超车——这才是220匹马力的真正价值所在。

A柱位置非常合理,可以很自然地观察到侧向道路,不需要前仰后合或摇头晃脑。

然鹅,问题同样也是存在的,车内的亚光银色饰条果然会在后视镜区域造成明显的反光。这个问题对于我这种5秒钟看一次后视镜的开车人而言还是比较严重的。

我从普桑到途安到速腾,开着的大众车着实不少,对于大众的车谈不上强烈的偏好但也没有十分的厌恶,不过在我有限的生命里真的不想再买大众的车了(布加迪除外)。07年的普桑至今健在,11年里温控开关坏掉过三次08款的途安开了4年深改后在云南山区当越野车,在我手里没坏过13年的GLI同样深改同样上刀山下火海,昨天发现主驾的后窗升降功能坏了,其他没坏过也没发现烧机油。假如你打定主意想买一台旅行车,同时对车的品质有一定的要求,然后预算又希望控制在30万内,那么眼前这台蔚揽380低配几乎可以算是非常非常有限的选择之一:奔驰C和宝马3自不用说,隔壁临换代的VOLVO V60还要更贵一些。因此考虑进口身份、综合表现以及价格因素,我觉得蔚揽能走量并非偶然。一台车被贴的标签越多,销量往往越差,而大家很难说清楚什么样的人会买大众车,反过来也意味着什么人都可能买大众车,这就是植根中国多年的品牌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大众车主经常被调侃为情怀买单,事实上现在买大众车(指正儿八经的全球车型而非国内瞎捣鼓出来的那种)的人非但不是冲动或情怀,反而是过分理性权衡后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无奈的选择——我要是再多10万预算早买奔驰C了压根不会去看大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