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用小电磁炉
都是印度是一个开挂民族,看完这个,真的信了!▲上能顶起铁块,下能推动砖头,背袋大米还能小跑,有可能是全世界最牛的人力承重装置。印度国立设计院的Vikram Dinubhai Panchal制作的
都是印度是一个开挂民族,看完这个,真的信了!
▲上能顶起铁块,下能推动砖头,背袋大米还能小跑,有可能是全世界最牛的人力承重装置。
印度国立设计院的Vikram Dinubhai Panchal制作的杰作,售价仅300卢比。
▲曾被运用于印度阅兵仪式的豪华设计,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好评。虽然看起来很考验驾驶员的平衡力。
▲印度人民一贯奉行“绝不浪费!”原则,用过的罐子也能改造成如此宏伟的公交遮阳篷,简直犹如艺术品一般。
▲好机智!充分利用公交车上方的空间,把吊床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过就是让人好奇他们是怎么爬上去的。
▲几根蜡烛和两个啤酒瓶就能解决的问题,还要天然气干嘛?
▲一个电熨斗就能解决的问题,还要吹风机干嘛?
▲电熨斗真是居家旅行必备的神物,有了它,加热牛奶还用电磁炉?
▲只需一条旧裤子,就能让两个房间同时感受凉爽,好机智!
▲超越时代的概念汽车,高端大气上档次。
▲印度农业很发达,不用金克拉,只需要一台遥控耕种机,问你美国佬怕未?
Prajwal Kumar发明的遥控耕种机获得了2010年英国高级官员公署举办的最佳电子产品大奖。
▲这年头谁还照镜子?我们印度人知道如何利用高科技。
当地时间2月3日,印度卢迪亚纳,当地Kila Raipur村举行有着“印度乡村奥运会”之称的第77届乡村体育比赛,吸引了数千名参赛者,各式绝活轮番上演。
点击看大图
点击看大图
点击看大图
点击看大图
点击看大图
当地时间2月3日,印度卢迪亚纳,当地Kila Raipur村举行有着“印度乡村奥运会”之称的第77届乡村体育比赛,吸引了数千名参赛者,各式绝活轮番上演。
当地时间2014年9月9日,印控克什米尔斯利那加,当地遭遇洪水袭击。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的洪灾已经导致超过400人死亡。
从巨型贫民窟到惊世建筑 在印度6件令人最匪夷所思的事
印度旅游局的全球宣传口号是“Incredible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在印度旅行,的确有这样的感触,这也让这个国度的旅行迥异于其它亚洲国家,分外有趣。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6件匪夷所思的事。
匪夷所思1:街头售卖的“牛奶工程”,像打酱油一样打牛奶?
早就听说印度人相当引以为自豪的“让牛奶流成河”。我们国家温总理在06年提出的“希望让中国人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这在今年还远不能实现。但在印度,2006年,印度牛奶的人均每天消费量已经可以达到215克。印度政府大力推广“牛奶普及工程”,我在酒店的门口就亲眼目睹了街边的亲民“牛奶工程”。
早晨7点左右,我住的斋普尔酒店的对面,似乎随便圈了一块地,就成为了牛奶销售区域。还不时有长途汽车停下来,为小摊补充新运来的牛奶。
他们就这样在地上摆着十几只铁桶,谁来了就用小量杯舀几勺,装到各自带来的器具里边。语言不通,但盛牛奶的小伙子,聪明地用手指伸进牛奶桶里(买牛奶的人并不介意),取出奶白色的手指,然后放进嘴里,脑袋一歪。意思是在告诉我,牛奶很新鲜,很稠,味道不错。(脑袋一歪,是他们说YES的意思。印度人摇头说YES,点头说NO。所以,刚到印度还有点反应不过来。你跟他们热情地说:“Indiais very beautiful”,结果,对方不断地摇头,让你非常崩溃。)
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男妇老幼都喝牛奶。据说一剩零售的鲜奶价格在4元人民币左右。绝对新鲜的鲜奶,这个价格的确很便宜哦。当然,商店里也售卖各种包装的奶制品。但街头的“牛奶工程”的确让印度的所有人都可以消费得起牛奶。
匪夷所思2:生女孩赔钱?
印度人也有点重男轻女,尽管印度发展非常快,但这一观念还是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我们的司机告诉我们,在印度,如果生了女孩,就好像赔了钱一样,这个比喻有点不太恰当,但这个是社会现实。因为在这个女孩出嫁前,父亲需要给她存够60万卢比(相当于10万人民币)的嫁妆。司机家住在旧德里,消费水平要相对低一些,这个数字对于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家庭压力。而且,现在虽然很多印度女子结婚后都不再外出工作,但想让她们读完大学,已经成为有支付能力家长的共识。我们的司机也不例外。他爱他的女儿,他也要为她的出嫁和读书准备出足够的银子。
那么,这么一个出嫁方式的话,自然生了儿子的家庭就比较划算,因为不但娶进门一个媳妇,还可以收到60万卢比的嫁妆。这笔钱用于这个媳妇可以选择不工作的家庭开销。我们的导游就是一个例子,他娶个媳妇,他老爸收到了60万卢比的嫁妆,他说他戴的宝石戒指比他媳妇的小好多呢,因为如果不给媳妇买,她就会说:“我爸爸不是已经给你60万了吗?”看来,这60万买一个女儿在娘家的腰板直,女方的家长也心甘情愿将女儿托付给女婿了。
当然,随着印度的发展,新女性也逐渐出现在政坛、商界,展示她们的智慧与实力。图为在印度门前游览的女学生。
匪夷所思3:女人的衣服有多艳?
在印度,阳光好刺眼,比阳光还炫目的是女人的衣服。莎丽是印度女人最美的服装。无论年幼,她们都喜欢身着超级艳丽的莎丽。包括在工地干活的妇女,虽然莎丽都已经沾满泥土和污迹,但她们挺起身子,在工地尘土间,莎丽让她们依然身影绰约。身后还飘逸着长长的裙带。
一位印度记者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印度人眼中,艳丽的色彩,好比是花朵,象征着非常旺盛的繁育能力,而女人艳丽的莎丽,自然是最性感的文化表达。
在印度,艳丽的色彩,陪伴女人一辈子。即便是一袭黑纱,也要绣上最靓丽的金属丝线。好像赶赴一个舞会,这只是她们日常的打扮,在新德里,去印度寺庙朝拜的女子。
匪夷所思4:如何搭车最省钱?
在印度,交通的混乱,让人相当吃惊。马路上,躺着牛,甚至在高速路上赶着羊群,都是寻常小事。而人们坐车,也是最为奇特的方式。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拥挤的交通方式,好像肉包子一样,尽量往“皮”里多塞点“肉”。人们之所以这样热衷于“拥挤”地搭车,是因为它奇特的计价方式。
瞧着一车人,这只是车后屁股上的人,还有前面和司机挤在一起、坐在“包厢”内的人没有计算呢。少说这个小TUTU也有20位乘客。
他们的计价方式就是,按里程算一个价格,然后根据乘客人头来平分。那岂不是越多人越便宜?的确如此。比如一段路程100卢比,有20个人坐车的话,那每人只需有5卢比。非常划算。而且司机也不在乎是否超载,也没有交警来查。
这看起来有点悬,因为无论是什么车,无论车顶平不平,似乎都有人愿意挤进去,爬上车顶。然后在车顶顶着风速一路飚到家。
匪夷所思5:都市里的贫民窟?
遇见乞讨的孩子、老人,在印度几率也很高。我这次在行李里带了一袋软糖。遇见塞车时来敲车窗玻璃的孩子,就塞一把糖给他们。看他们开心地拨开糖纸,匆忙地塞进嘴里。有时候小孩子的糖会被大孩子一把夺去。他们也许饥饿,也许乞讨已经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那部著名的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让印度的另一面惊人地展现给世界。这次旅行我们没有前往孟买,电影讲述的是孟买的故事。但在印度这一路,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贫困从未在印度进化中远去。印度并没有户籍制度,大量贫困人口涌入城市,不肯离去,而城市没有那么多就业机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福利。他们驻扎在城市的外围,形成一道城市的疮疤——贫民窟,恐怕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内都无法解决。
匪夷所思6:世界奇观之美
印度是美丽而且独一无二的,它的震撼之美,来自于很多美丽的城堡、历史的遗迹、世界奇观。这同样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
在琥珀堡内迷路,是我最愉快的经历。琥珀堡内,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大象上山。水宫,是一座在水中央,废弃的宫殿。有望改为一个酒店。斋普尔皇宫内,瑰丽的建筑。
印度古代天文馆,这个巨大的家伙,是看星座星盘的。反正我看不懂。泰姬陵,是印度的标志。它的确非常美,大美无言。
泰姬陵中游览的游客。纯白色大理石的宫殿。泰姬葬身于此,国王纪念和她的爱情,然后给了一个全世界的奇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